掌深间隙感染多是由于手掌深部刺伤或由化脓性腱鞘炎蔓延引起掌深面两个相毗邻的潜在间隙的急性感染。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掌部间隙是位于手掌指屈肌腱和滑囊深面的疏松组织间隙,其被掌腱膜与第3掌骨相连的纤维隔分为尺侧的掌中间隙和桡侧的鱼际间隙。全身及局部症状的较重,手掌肿胀,掌心凹陷消失,手指微曲,压痛明显,手指的主动及被动活动均受限并引起剧痛,手背部可明显肿胀,病人常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头痛及白细胞计数增高。
掌深间隙感染主要是由细菌感染(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外伤所导致,好发于免疫功能低下者、手部外伤者、特殊工作者。
掌中间隙感染多是中指和无名指的腱鞘炎蔓延而引起,鱼际间隙感染而因示指腱鞘感染后引起。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可因直接刺伤掌部而发生病原微生物的感染,炎症局部的病原微生物可经组织间隙或自然管道向周围组织和器官蔓延,或向全身扩散。
掌深间隙感染无相关的流行病学的数据统计。
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不能充分发挥其吞噬杀灭细菌的作用,即使入侵的细菌量较少,致病力不强也能引起感染。
完整的皮肤和黏膜是防止细菌侵入人体的天然屏障,破损后细菌易于从此处侵入体内,挤压皮肤炎症部位或脓肿时细菌侵入的可能性更大。
操作机械、手艺工作者,接触枪炮、炸药等容易发生受损伤的人群容易好发该疾病。
掌深间隙感染的典型症状是皮肤改变以及活动障碍,患者可有发热、头痛、脉搏快、白细胞计数增加等全身症状。本病可以并发葡萄球菌败血症、骨髓炎等病症。
掌中间隙感染的患者手掌心正常凹陷消失、隆起、皮肤紧张、发白,压痛明显,手背部皮肤发红,肿胀明显,常易误为蜂窝组织炎;鱼际间隙感染患者大鱼际和拇指指蹼明显肿胀,并有压痛,但掌心凹陷仍在。
掌中间隙感染患者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处于半屈位,被动伸指可引起剧痛。手背部水肿严重;鱼际间隙感染患者拇指外展略屈,示指半屈,活动受限,特别是拇指不能对掌。
掌深间隙感染均有发热、头痛、脉搏快、白细胞计数增加等全身症状。
本病还可继发肘内或腋窝淋巴结肿大、触痛。
该病症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寒战、高热,毒血症症状,皮疹、关节痛、肝脾大,感染性休克,迁徙性病灶等,绝大多数呈急性病程,病情重,预后差,典型的败血症病例具有持续高热有时发生休克。同时葡萄球菌能通过血液播散并引起内部器官的脓肿(如肺)以及心内膜、心瓣膜的感染(心内膜炎)。
骨髓炎为一种骨的感染和破坏,骨髓炎好发于长骨,儿童最常见部位为血供良好的长骨,如胫骨或股骨的干骺端。临床上常见有反复发作,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和劳动能力。急性骨髓炎起病时高热、局部疼痛,转为慢性骨髓炎时会有溃破、流脓、有死骨或空洞形成。
患者出现手掌皮肤改变、压痛以及手部活动障碍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外科就诊。本病要与急性化脓性腱鞘炎和化脓性滑囊炎进行鉴别诊断。
免疫力低下者或者是手外伤者,一旦发现感染前兆,如局部疼痛等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发现手掌皮肤改变、压痛以及手部活动障碍等症状,高度怀疑掌深间隙感染时,应及时就医。
已经确诊掌深间隙感染的患者,若见发热、头痛、寒战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外科就诊。
若患者出现其他严重不适反应或并发症,如发热、白细胞升高等,可到相应科室就诊,如感染科等。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手掌肿胀是一过性还是持续的?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手掌疼痛、活动障碍等)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什么时候出现症状的?
血常规显示白细胞计数增加、中性粒细胞偏高一般提示细菌感染,严重的感染也会有血小板偏低。
血或脓液的涂片或培养找到病原菌,是确诊细菌性感染最可靠的方法。
掌深间隙感染疾病的确诊主要依赖于典型症状以及实验室检查:
典型掌深间隙感染症状:手掌心正常凹陷消失、隆起、皮肤紧张、发白,压痛明显。
实验室检查证明有细菌感染存在,细菌涂片或培养出细菌,是确诊本病的主要依据。
本病要与急性化脓性腱鞘炎、化脓性滑囊炎通过病因以及临床表现鉴别诊断。
掌深间隙感染以药物治疗为主,如选择局部或全身应用抗菌药物,如青霉素、头孢曲松等,还可以适量使用可待因、喷他佐辛等镇痛药缓解患者疼痛。手部肿胀明显有波动感时,可以切开引流。
休息、平置或抬高患侧前臂和手,避免下垂以减轻疼痛。
了解存在的诱因并及时消除,治疗合并症,如有糖尿病或免疫抑制等疾病,应同时治疗。
早期使用抗菌药,如青霉素、头孢曲松等,选用大剂量敏感抗生素,还可以根据药物在组织的分布能力进行选择。抗菌药物的剂量一般按体重计算,还要结合年龄和肾功能、感染部位而综合考虑。如未满月的婴儿,肾小管功能发育未臻完善,老年人肾功能趋向衰退,使用一般药物量,都有过量的危险。对危重、暴发的全身性感染,给药途径应选静脉。一般情况下,可单用者不联合;可用窄谱者不用广谱。若经治疗仍无好转且局部肿痛明显时,需切开引流减压。
掌深间隙感染会伴随剧烈疼痛,可以适量使用镇痛药,如可待因、喷他佐辛等,用来缓解疼痛。
鱼际间隙及掌中间隙感染脓肿形成,药物治疗无效者应该尽早切开引流。
沿鱼际纹桡侧切开。切开掌腱膜后,用血管钳钝性分离至脓腔。
于虎口背侧做一弧形切口,沿第1背侧骨间肌与拇收肌间隙进入鱼际间隙。脓液排出后,置凡士林纱布引流。
于掌部尺侧沿小鱼际部作一弧形切口,切开掌腱膜后,用血管钳钝性分离至脓腔,腔内置凡士林纱条引流。
掌部切口勿损伤掌浅弓及正中神经返支。
切口要够大以便引流通畅。
掌深间隙感染发病初期的患者也可用红外线、超短波等物理治疗法,有利于缓解组织肿胀、充血,缓解病人临床症状以及体征。
掌深间隙感染患者经过有效规范的治疗均可治愈,能够减轻或消除掌深间隙感染症状、维持正常的生活质量。
掌深间隙感染积极治疗一般能治愈。
掌深间隙感染的患者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掌深间隙感染治疗结束后,若患者仍有症状,应该追踪治疗,可以进行血常规检查或者血培养。
掌深间隙感染患者如果行手术治疗,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多进食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日常应注意饮食均衡,多进食新鲜的蔬菜、水果,有助于患者痊愈。
掌深间隙感染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应多进食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宜进食富含优质动物蛋白的食物,如瘦猪肉、牛肉、鱼类。
可以多进食新鲜的蔬菜以及水果,维生素以及纤维素能增强机体抗感染能力。
普通患者日常也应注意影响均衡,多吃蔬菜,如茼蒿、苦苣、萝ト等,水果如橙子、苹果、香蕉等也应多进食,日常还应多进食补血含铁的食物,如菠菜、动物肝脏、花生等。
限制动物内脏、油炸、烧烤以及油腻食物的摄入,注意戒烟戒酒。
掌深间隙感染患者的护理以促进患者症状减轻并消退,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需避免感染蔓延或在重叠感染时能被及时发现和处理等。
患者需要严格按医嘱服药,不要漏服或多服,也不要自行加入其他药。
急性炎症缓解后,开始采用被动辅助或主动运动锻炼进行康复。
若再次感染应尽早应用抗生素,如有外伤,应快速清创等。
注意季节交替气温变化,及时增添衣物,防止机体免疫力降低。
如果出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影响正常饮食,头痛、晕厥甚至精神问题,或浑身乏力伴有心律失常,要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用药。
如果患者出现红斑、皮疹、红肿、瘙痒甚至皮肤毛发脱落等过敏反应要立即停药,并及时就诊。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或者是严重并发症时,应该立即停止使用药物并及时送医。
对于婴幼儿以及老年人,应该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婴幼儿慎用耳毒性药物,老年人应该注意药物对于肝肾功能的损害。
掌深间隙感染可以与其它部位感染并存,或交叉感染。应注意手部皮肤清洁,保持干燥。合理膳食,提高机体免疫力,是预防感染的主要措施。
合理膳食,三餐规律,控制总热量的摄入,可少食多餐。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多吃提高免疫力的食物。
手被刺伤后,不要只关心伤口大小和出血多少,重要的是判断有无断刺残留在伤口里,注意保护伤口干燥、清洁。
平时应注意手部皮肤清洁,保持干燥。
4865点赞
[1]张耀圣.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M].《中国社区医师》2009年19期.
[2]张学军,郑捷.皮肤性病学.第9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3]张惠芹,黄漫容,郑美春.伤口造口失禁患者个案护理[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93-96.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