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孔绦虫病是由犬复孔绦虫的成虫寄生于人、犬和猫的小肠内引起的疾病,通常寄生于犬和猫,偶可寄生于人。临床表现轻微,感染严重者尤其是儿童可有食欲缺乏、消化不良、腹部不适,或有腹痛、腹泻。因有虫卵自动从肛门逸出,故可有肛门瘙痒和烦躁不安等,主要依靠粪便检查,发现虫卵或孕节即可确诊,其治疗以药物驱虫治疗为主,必要时需要进行对症治疗。
复孔绦虫病是由犬复孔绦虫的成虫寄生于人、犬和猫的小肠内引起的疾病。终宿主犬、猫等动物或人误食病蚤而被感染,病蚤内的似囊尾蚴进入到终宿主的小肠内,经过2~3周发育成成虫,然后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症状。
犬复孔绦虫的成虫主要寄生犬、猫,偶见人体感染,我国仅有数例报道。人体感染主要是儿童,由于抚弄犬、猫时,误吃蚤类感染。少数农村妇女捕捉到蚤时有以牙把其咬死的恶习,也可能感染本病。
由于平时不注意卫生,接触宠物后不及时洗手,细菌感染导致发病。
本病主要是犬复孔绦虫寄生于人、猫狗等宠物身体内引起的疾病,与宠物密切接触的人群会更容易接触到病蚤内的似囊尾蚴,进而引起发病。
该类人群食用到患病的生食后细菌未能有效杀灭,更易发病。
患者的临床表现与感染虫数的多少有关,多数患者临床表现轻微,轻度感染时无明显症状,中毒感染时有消化道症状。
婴幼儿可出现哭闹不止、腹泻等状态。
感染严重者,尤其是儿童,可有食欲缺乏、消化不良、腹部不适,间或有腹痛、腹泻,因有虫卵或孕节自动从肛门逸出,还可有肛门瘙痒和烦躁不安等症状出现。
复孔绦虫病与膜壳绦虫病同,常见的并发症是贫血,与绦虫在体内汲取人体营养有关,故一般属于营养性贫血,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伴有头昏、乏力、心悸、气急等症状。
复孔绦虫病的表现无特异性,如患者有感染史,出现食欲不振、腹部等不适症状时需要考虑为本病,要及时就医,及早排虫,以免对身体造成损害。
当出现食欲缺乏、消化不良、腹部不适,间或有腹痛、腹泻等症状时及时就医。
一般考虑到感染科就诊。
是因为哪里不舒服才来就诊的?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食欲缺乏、消化不良、腹部不适,间或有腹痛、腹泻等)
居住地附近有无出现类似症状的人员?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是否经过其他治疗?
经粪便检查可发现虫卵,检查粪便的方法以漂浮集卵法的阳性率较高。
通过该检查可以了解患者是否出现了贫血以及贫血的严重程度,白细胞增多时多考虑受到了感染,嗜酸性粒细胞数明显升高结合白细胞数升高可考虑是出现了寄生虫性疾病。
家中饲养有犬、猫等宠物,婴幼儿易患该病,尤其是喜与犬、猫等玩耍的幼儿。
儿童出现食欲缺乏、消化不良、消瘦、烦躁不安等症状,且有排出孕节史者,应注意考虑此病,还应注意与蛲虫感染区别。
粪便直接涂片法或透明胶带粘取法镜检虫卵,但检出率不高,连续数天检查可提高检出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浓集法可提高检出率。
粪检孕节是病原确诊的主要依据,将检获的孕节夹在两个载玻片之间,轻压后观察孕节两侧缘生殖孔的特征即可确诊。新鲜的孕节类似于白色黄瓜子,干燥时与米粒类似。
通过服用药物进行诊断性驱虫也可进行确诊,通常应用于高度怀疑犬复孔绦虫感染而又未查到虫卵或孕节的患者。
复孔绦虫病与肥胖绦虫病和链状带绦虫病同属绦虫感染,临床症状也很相似,三者可以通过绦虫形态学上的差异来鉴别。肥胖带绦虫无顶突及小钩,链状带绦虫有顶突和2环小钩,而复孔绦虫有顶突,顶突上有约4环60个小钩,可以通过粪便检查鉴别。
复孔绦虫病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临床多选用吡喹酮进行治疗。
广谱驱虫药物,对各种绦虫病疗效均好,为首选药物。其杀虫机制主要是作用于虫体颈部,损伤、破坏虫体皮层表面细胞,使其体表膜对钙离子通透性增高,引起虫体肌肉麻痹与痉挛、颈部表皮损伤,进而破溃、死亡。不良反应轻,如头晕、腹痛、恶心等,停药后自行缓解。
能抑制绦虫摄取葡萄糖,使虫体内源性糖原耗竭,导致能量不足,虫体死亡而随肠蠕动从粪便排出。甲苯达唑又称甲苯咪唑,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阿苯达唑又称丙硫咪唑或肠虫清,其疗效优于甲苯达唑,不良反应轻,但动物实验表明该类药有致畸作用,故孕妇不宜使用。
即灭绦灵,可以抑制绦虫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直接口服不易吸收,嚼碎后用少量温开水送服用,服药后2~3小时服硫酸镁导泻,使死亡节片在未被消化前即迅速排出,此药连服两天。氯硝柳胺对孕妇的安全性尚不明确。
复孔绦虫病一般无手术治疗。
复孔绦虫病患者及时排虫治疗后,一般预后效果良好,不会影响患者的寿命。因此,本病需要早发现、早治疗,以控制病情进展。
复孔绦虫病经过积极治疗后能治愈。
复孔绦虫病一般不会影响患者的自然寿命。
患者经治疗后继续随访三个月,对又排节片或虫卵者则应复治。
复孔绦虫病患者排虫治疗后应及时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有助于机体恢复。
复孔绦虫病患者应适当地食用具有杀虫功效的食物,如南瓜、薏米等。
长时间患有绦虫病的孩子,脾胃功能会受到损害,加上绦虫吸食肠胃里的营养物质,以致孩子化源不足、气血不充,出现气血亏虚等症状。所以要为病人提供充足的热能和蛋白质,多食用优质蛋白质食物,如牛奶、鸡蛋、鱼类、家禽等。
复孔绦虫病患者行排虫及治疗后注意保持生活环境卫生,不仅要及时做好营养的补充,还要注意日常护理,避免再次感染疾病。
注意个人卫生,定期驱虫。
为保证人体健康,对饲养的犬、猫进行定期驱虫,并定时对犬和猫体进行体表消毒,特别是毛密之处更要认真擦洗,可以使用1%敌百虫药浴,药浴时间为1~2分钟。
保持大便通畅,并注意观察大便的颜色。
用药期间需要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定期复查相关指标。
复孔绦虫病人体病例虽然少见,但随着饲养宠物(犬、猫)的人越来越多,若不注意个人及动物的卫生,极易受到该虫感染。所以,预防该病主要从避免接触病原方面着手。
对于家中有宠物者,应尽量避免与宠物过分亲昵,与宠物嬉戏后要记得洗手,以免感染疾病。
平时应该注意家庭卫生,尽量减少可能引起疾病的因素。
注意饮食卫生,瓜果蔬菜需要清洗干净,平时尽量吃熟食。
4055点赞
[1]李兰娟,任红.传染病学[M].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314-317.
[2]王光西,刘英,张跃辉,李鹏华.2月龄婴儿复孔绦虫病1例[J].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2010,8(01):49.
[3]刘桂荣,韩宇,王艳如,牛先玲.犬复孔绦虫病调查与研究[J].经济动物学报,2000(02):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