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性肢端黑变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的皮肤病,临床较为少见,患者可在婴幼儿时期发病。患者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进行性色素沉着、智力发育迟缓等。本病尚无特效的治疗手段,主要是对症治疗,消除色素。
进行性肢端黑变病属常染色体遗传病,发病原因不明,有遗传家系的近亲结婚生下的孩子发病率更高。本病好发于有家族史的婴幼儿,无确切诱发因素。
进行性肢端黑变病病因不明,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可能与近亲结婚有关。
进行性肢端黑变病属临床少见的一种遗传性皮肤病,多见于肤色较黑的种族,缺乏流行病学发病率相关数据的统计,患者常于婴幼儿期发病。
好发于有家族史的群体,出生后5周至6个月的婴幼儿及儿童可发病。
进行性肢端黑变病的患者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进行性色素沉着、智力发育迟缓等,有的患者还可出现色素痣、毛痣等其他症状,重症患者可并发皮肤感染。
早期患者指(趾)及指背侧出现限局性黑色素沉着、境界明显,表面光滑、无脱屑。指甲不受侵犯。4岁后皮损呈进行性发展,腹股沟、下腹部、股、臀、下肢、外阴、腋下等部位可出现色素沉着。
幼儿可出现较同龄儿智力发育迟缓,可有癫痫样发作,出现全身抽搐、肌肉强直等表现。
有的患者色素沉着的肢端可伴有色素痣、毛痣。
皮损处较易继发感染,可出现皮肤的糜烂、流脓。
患者常因出现色素沉着、智力发育迟缓而就医。医生通过询问病史、给患者行体格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等辅助诊断。
小儿出现肢端的皮肤色素沉着、智力发育迟缓应注意及时就医。
小儿出现全身抽搐、呼之不应,应注意立即就医。
患儿常因出现肢端的进行性色素沉着而就诊于儿科,需要皮肤科会诊。
因为出现什么不适来就诊?
出现此类皮肤表现多久了?
症状有进行性加重吗?
有家族遗传皮肤病史吗?
父母是近亲结婚吗?
直系亲属里有发作这种类似表现的人吗?
有无食物药物过敏史?
可以通过视诊观察患者色素沉着的部位、颜色、形态等来判断患者所患病。
取患处的组织标本做病理检查以辅助诊断,本病患者的组织病理检查可见其存在角化过度,有黑色素小体、黑素细胞沉着等表现。
进行性肢端黑变病的家族遗传史。
进行性皮肤色素沉着、智力发育迟缓。
组织标本存在角化过度,有黑色素小体、黑素细胞沉着。
斑痣非进行性,亦不是对称性地出现在远端的手足指趾节,其颜色为淡棕色,病理上表皮内有过度色素沉着,通过病理检查即可进行鉴别。
这种损害常隆起,从其硬度可与周围正常皮肤区分,特别是巨型色素痣。常有不正常之毛发生长;其组织像具有混合痣或皮内特征,有些部位还见有交界痣之组织像,通过病理检查可以进行鉴别。
伴有中枢神经系统色素性损害,可以伴发癫痫,但无其他神经系统症状,难以了解其中枢神经系统是否有色素性损害,通过病理检查可以进行鉴别。
进行性肢端黑变病无特效治疗手段,需要长期持续治疗,可口服维生素E,控制癫痫,或采取液氮使病变组织坏死,进行物理治疗。
癫痫发作应对症治疗,可口服维生素E。建议遵医嘱用药,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此病一般无手术治疗。
对于色素沉着的部位可尝试应用液氮治疗,以使病变组织坏死。液氮产生零下196℃的低温,通过接触式冷冻或喷射式冷冻,使病变组织坏死,局部组织发白肿胀,发生水泡,干燥结痂,脱痂愈合。
进行性肢端黑变病无特效疗法,难以治愈,但通常不危及生命。患者可有智力发育迟缓的后遗症,建议患者遵医嘱定期复诊。
进行性肢端黑变病目前难以治愈。
一般不影响自然寿命。
建议患者每3个月至半年复诊一次,主要检查包括体格检查、智力测试问卷等检查,以判断患者病情的进展情况。如果患儿出现癫痫发作,家长要立即将其送医。
此病无特殊饮食调理,注意饮食营养丰富均衡即可。
进行性肢端黑变病患者日常应做好肢端保暖和皮肤清洁,定期复诊,如患儿存在智力发育迟缓,家属应特别注意避免让其独自外出。
日常注意保暖,尤其是肢端的保暖,并注意防寒防潮。
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减少熬夜,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
保持皮肤清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患者需要监测的是病情进展的情况,可以通过定期到皮肤科门诊复查,让医生对病情进展进行评估。
进行性肢端黑变病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且严重影响美观,长此以往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情绪,易使患者陷入焦虑、抑郁等状态中。家属应注意多与其进行沟通交流,帮助患者排遣不良情绪,必要时可以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患儿在皮肤表现出现的同时可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异常,引发智力发育迟缓,家属应注意遵医嘱,给患儿进行适当的智力活动锻炼,不应让患儿独自外出。
进行性肢端黑变病属家族遗传病,有本病家族史的群体在生育前需要进行遗传咨询,来判断是否适合生育。本病无有效的早期筛查手段。
坚持优生优育,减少患儿的出生。
不要近亲结婚。
减少感染,如有患者发生感染,要尽早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4124点赞
[1]傅志宜等编著.皮肤病性病鉴别诊断学[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05:225.
[2]郑岳臣等主编.于光元皮肤性病诊断与鉴别诊断[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01:908.
[3]李伯埙,王俊民,肖生祥主编.皮肤病临床与组织病理学[M].世界图书西安出版公司,2015.01: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