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脂肪瘤好发于神经系统不同部位相连处,含有丰富蛛网膜的部位,多见于中线部位或中线旁部位,是中枢神经组织胚胎发育异常所致的脂肪组织良性肿瘤,该疾病较为罕见。临床上主要以癫痫、头痛、颅内压增高等症状为主,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的患者预后不佳,仍有癫痫复发的症状。
颅内脂肪瘤是由于中枢神经组织胚胎发育异常而导致的一种良性肿瘤,也与遗传以及颅内脂肪沉积有关,易发生在蛛网膜下腔脑池处,多集中于中线或中线旁边部位,多由于外伤或体检等原因而偶然发现。
遗传因素,颅内脂肪瘤可能与遗传有关,蛛网膜异常分化形成的脂肪瘤,类似于错构瘤。
颅内脂肪沉积、神经胶质脂肪变性而形成的脂肪瘤。
青少年在胚胎发育时期,母体的健康状况对胚胎的发育影响较大,若母体在此期间出现感染、放射物接触等情况时,当婴儿出生成长为青少年时,有可能会出现颅内脂肪瘤。
国内文献报道,颅内脂肪瘤占脑肿瘤的0.01%~0.2%。随着CT检查的普及,颅内脂肪瘤的发现率升高,影像学发病率为0.08%~0.34%,占颅内肿瘤的0.1%。
颅内脂肪瘤可见于任何年龄,以青少年最多见。在临床研究中发现,青少年颅内脂肪瘤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
颅内脂肪瘤常见非特异性症状有头晕、头痛、癫痫、运动障碍和智力发育迟缓等,少数人出现四肢轻瘫、颅内高压症状等情况,还可能并发痴呆、精神发育异常等疾病。
为颅内脂肪瘤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多表现为癫痫大发作,癫痛发作是肿瘤压迫周围脑组织引起的,表现为身体全面强直-阵挛。
颅内脂肪瘤压迫脑组织、神经、血管等诱发头部疼痛。
脂肪瘤也可引起中脑导水管阻塞导致梗阻性脑积水,导致颅内压增高。
颅内脂肪瘤可有程度不同的精神症状,如性格出现变化、抑郁等。另外,患者也可出现恶心、喷射性呕吐、视力受损等症状。
颅内脂肪瘤压迫脑组织后,会出现程度不同的精神症状,其中就包括性格改变。
原来智能正常,后因为颅内脂肪瘤压迫血管神经等因素的作用,让正常的智能受损,导致智能变态的叫做痴呆。
发育迟滞也是因为颅内脂肪瘤压迫脑组织,以智能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为主要症状。
颅内脂肪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改善症状、预防并发症极其重要,尤其对于青少年应该定期进行体检,对于疑似有颅内脂肪瘤临床表现的患者应该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做颅脑CT等检查明确诊断,需要与颅内血肿进行鉴别。
青少年进行定期体检非常有必要,一旦体检中颅内脂肪瘤的体征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发现癫痫、头痛、颅内压增高等症状,高度怀疑颅内脂肪瘤时,应及时就医。
已经确诊颅内脂肪瘤的患者,若出现性格变化,抑郁、恶心、喷射性呕吐、视力受损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神经外科就诊。
若患者出现其他严重不适反应或并发症,如头痛、恶心等,可到相应科室就诊,如肿瘤科等。
头痛持续多久了?
患者目前是否存在癫痫、头痛等情况?
患者的性格是否出现一定变化?(如抑郁、不爱说话等等)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患者是否开始出现四肢无力情况?
通过X腺检查观察是否有典型的酒杯状或贝壳状钙化影,中间部分为表现为局部透亮区,这一典型征象可以作为颅内脂肪瘤的确诊依据。
颅内脂肪瘤行颈内动脉造影用以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大脑前动脉纤曲扩张的情况。
CT检查是诊断颅内脂肪瘤的快速、有效方法。通过CT可以观察到较为清晰的脂肪瘤影像。
MRI具有无骨伪影,能三维成像,软组织对比度好等优点,,是目前诊断颅内脂肪瘤的最好方法。
典型颅内脂肪瘤症状,即癫痫、头痛、颅内压增高等。
X线典型的颅内脂肪瘤于头颅前后位片上可见酒杯状或贝壳状钙化影,其中间部分为脂肪瘤组织,出现局部透亮区,根据X线即可诊断。
颅内血肿患者者多有相应的病史,血肿密度及CT值远高于脂肪瘤,脑外血肿多为新月形,而脑内血肿周围可见水肿区,上述差异均有助于颅内血肿与颅内脂肪瘤的鉴别。
颅内脂肪瘤生长缓慢,病程较长,治疗主要根据患者的症状选择治疗方式,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不行手术治疗,进行药物治疗,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症状较重的患者手术治疗为主,缓解其症状。
颅内脂肪瘤生长缓慢,前期症状较轻的患者可行对症治疗。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主要起缓解头部疼痛的作用,产生中等程度的镇痛作用。
甘露醇可降低颅内脂肪瘤患者颅内压,减轻颅内压过高出现的恶心、呕吐等症状。
颅内脂肪瘤患者的典型症状为癫痫,抗癫痫药物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癫痫症状。
直接手术,部分切除肿瘤,可达到局部减压,缓解症状的目的,颅内脂肪瘤累及三叉神经, 有三叉神经疼痛表现时,手术部分切除脂肪瘤的同时,可行三叉神经感觉支切断术,以缓解症状。
当颅内脂肪瘤阻塞脑室系统引起颅内压升高时,应行分流手术,解除颅内高压,缓解症状。
颅内脂肪瘤患者没有手术指征的患者不经手术治疗仅对症治疗预后不好,手术治疗的患者也可出现癫痫复发等症状,预后较差。术后72小时内要及时复查头颅CT,之后要按照医嘱进行复诊。
颅内脂肪瘤不能治愈,部分患者会出现反复癫痫的症状。
颅内脂肪瘤会对患者生活造成干扰,但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术后72小时内复查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以评定肿瘤切除的程度。
手术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复查颅脑CT等检查,未手术治疗的患者,定期去医院复查。
颅内脂肪瘤患者饮食并无过多注意事项,合理膳食,注意多食用低脂肪食物,防止脂肪沉积即可。
颅内脂肪瘤患者的护理主要分为两类,未进行手术的患者,日常生活要注意饮食、多运动等,行手术治疗后的患者护理主要以术后伤口护理为主,预防感染。
若为手术患者,术后如无不适应尽可能下床,通常术后1天即可下床活动,应轻微活动,如散步,防止长期卧床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
颅内脂肪瘤由于生长缓慢,患者应定期去医院拍摄CT,检查脂肪瘤的变化情况。
由于该疾病是中枢神经组织胚胎发育异常所致的脂肪组织良性肿瘤,胚胎发育时期,母体的健康状况比较重要,因此应注意孕期保护,及时产检,远离危险因素。
4887点赞
[1]赵延通,刘秀颖,韩旭.颅内脂肪瘤SWI序列信号改变特点探讨[J].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17(04):7-9.
[2]杨朋范,卢亦成,梁玉敏等.颅内脂肪瘤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0,26(3):161.
[3]赵玉沛,陈孝平主编.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277-284.
[4]林佳,吴伟川,夏鹰,金虎,聂柳,王硕.颅内脂肪瘤1例临床分析[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0,16(5):638-640.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