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的心包炎分为早期发生的心包炎、心肌梗死综合征和心室游离壁破裂所致三个类型。临床表现为发热、心前区疼痛和胸痛。早起发生的心包炎为自限性,预后好,应用解热镇痛类药物对症治疗即可。心肌梗死综合征是机体对坏死心肌组织的一种自身免疫反应,通常需要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心室游离壁破裂所致者起病危急,预后极差。
多发生在急性心肌梗死后一周内。由于急性心肌梗死累及心包而产生局限的纤维性心包炎症。
急性心肌梗死后数周至数月内,也可一年后发病,可能是机体对坏死心肌组织的一种自身免疫反应。
心肌梗死后心包炎多由心肌坏死引起,好发于透壁性心肌梗死或心肌梗死严重者,长期高血压病史出现该病的几率也较大。
急性心肌梗死累及心包而产生局限的纤维性心包炎症;Dressler综合征则可能是机体对坏死物质的过敏反应。
心肌梗死后心包炎的发病率为1%~4%,国内欠流行病学数据。心肌梗死后发生心肌梗死后心包炎的概率大概为10%左右。
心肌梗死波及心包,导致梗死区心外膜下炎症反应。
心梗致心肌大量坏死,导致Dressler综合征或游离壁破裂。
长期高血压病史人群易发生心血管疾病,发生心室游离壁破裂的可能性大。
如类风湿关节炎等,发生该病的可能性较大。
心肌梗死后心包炎主要表现为发热、心前区疼痛和胸痛。依据病情不同而表现不同。
多发生在急性心肌梗死后一周内,具有表现为心前区疼痛和心包摩擦音,心包积液量常很少。但在溶栓或抗凝治疗时,心包积液可以大量或为血性,甚至可发生心脏压塞。
急性心肌梗死后数周至数月内偶见一年后发病,可反复发作,急性起病,常见症状为发热,全身不适,心前区疼痛和胸痛。胸痛为压榨样或重压感,病人可能极度痛苦,但也可较轻。胸痛可持续数天,轻者可能只持续数小时,长者可达数周。疼痛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颈部两侧、下颌部、肩部、臂部、背部或上腹部。深呼吸可加重胸痛。病人常取坐位,上半身前倾以减轻胸痛。心包积液少至中等量,大量心包积液心脏填塞少见。
部分患者可表现为胸膜炎、肺炎等症状。
发生大量心包积液时会出现心脏压塞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干咳、声音嘶哑、吞咽困难、低血压、心音低弱、颈静脉怒张,病情危急。
心肌梗死后心包炎可严重影响心功能,从而导致发生腹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相关症状。
以往有基础疾病者,如高血压患者,需密切关注自身病情,以免出现心肌梗死后心包炎症状,如有不适,需立即就医。
以下患者出现不适症状需及时就医:
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一周内,出现心前区疼痛和心包摩擦音患者。
急性心肌梗死后数周至数月或一年后出现发热,全身不适,心前区疼痛和胸痛患者。
心肌梗死后出现呼吸困难、吞咽困难、低血压、颈静脉怒张患者。
通常建议患者及时前往心血管内科就诊,需要手术者可就诊于胸外科,病情危急者应立即就诊于急诊科。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多发热、胸痛等)
发热是持续性的还是间断性的?
胸痛主要集中在哪个部位?
是什么性质的疼痛?(如压榨样疼痛、刺痛、钝痛)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主要包括血常规、血沉、血生化、心肌酶标志物、抗心肌抗体测定等,通常患者可出现白细胞增多、血沉增快,血清心肌酶标志物、血中抗心肌抗体均可增高。病情严重者可能会出现肝酶升高、肾功损害。
X线可见心影扩大,单侧(常为左侧)或双侧胸腔积液,有时可见肺内渗出阴影。
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心包积液,心梗后约1/4患者出现少量心包积液。
心电图显示有原心梗ST-T改变,部分患者有急性心包炎典型ST-T改变,急性心肌梗死性心包炎常无广泛的ST段抬高,除非炎症是弥散的。
急性心肌梗死心包炎多发生在急性心肌梗死后一周内,表现为心前区痛和心包摩擦音,心包积液量常很少。
Dressler综合征再急性心肌梗死后数周至数月内或一年后发病,可反复发作,常表现为发热,全身不适,心前区疼痛和胸痛,疼痛的性质与程度有时易误诊再梗死后心绞痛,心包积液少至中等量,抗心肌抗体阳性,无广泛的ST段抬高,无再梗死心电图改变,CK-MB无明显升高。
冠心病做冠脉造影可见冠状动脉显著狭窄甚至闭塞合并血栓形成,心电图和心肌酶水平变化有特异性。
大部分肺栓塞会有呼吸困难、胸痛和咯血,新栓塞常有诱因引起,且血浆D-二聚体升高,CT肺动脉造影可发现肺动脉内的栓子。
主动脉夹层多由高血压,且疼痛较剧烈,胸部X线检查、心血管超声、CT主动脉造影等影像学检查可鉴别。
急性心包炎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在感染症状出现10-12天后可出现急性心包炎。可做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确诊。
心肌梗死后心包炎是心肌梗死的并发症之一,其治疗方法依据病情不同而不同。如果出现心脏压塞等情况时需要急诊处理。
心肌梗死后心包炎具有自限性,可给予阿司匹林控制症状。非甾体抗炎药可用于缓解疼痛,但不可长期使用。
若Dressler综合征出现中等或大量心包积液或复发者,可短期内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如泼尼松(强的松)维持治疗至症状消失,血沉恢复正常为止。为防止梗死延展,此类药物最好在心肌梗死4周后再使用。
秋水仙碱可治愈Dressler综合征复发性激素依赖性心包炎,但其效果有待进一步证实。
当患者出现大量心包积液、心包压塞时,需要立即进行心包穿刺或心包切开引流。必要时对心脏进行手术修补。
心肌梗死后心包炎恢复后可进行康复治疗,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利于体力和工作能力的增进。
早期发生的心包炎患者住院病死率与无此并发症者相比无差别,预后较好,但Dressler综合征是自限性疾病,易复发,预后良好。心室游离壁破裂引起的心包炎是心肌梗死最严重并发症,预后极差。
早期发生的心包炎可以治愈,Dressler综合征易复发,心室游离壁破裂引起的心包炎一般不易治愈。
早期发生的心包炎和Dressler综合征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心室游离壁破裂可能会引起死亡。
起初每月1次,三个月后每3个月1次,1年后1年一次。
心肌梗死后心包炎患者应注意膳食均衡、补充营养,少食多餐,避免不规律进食、暴饮暴食。
可进食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蛋奶类等。
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及进食刺激性食物。
心肌梗死后心包炎患者的护理以帮助患者逐渐康复,恢复正常工作、生活,防止再心梗及相应并发症为主。
了解各类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遵医嘱正确服用。
注意生活习惯,按时作息,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过重体力劳动或精神过度紧张。
进行适当运动,避免激烈运动。
保持良好心态,避免焦虑等不良情绪。
可使用家庭便携式血压计监测血压,避免血压过高。
如果有心包渗出或积液,应即刻停止抗凝治疗。
注意药物相关副作用,如糖皮质激素引起的满月脸、水牛背、皮肤菲薄等,发生严重不适时应及时就医。
心肌梗死后心包炎因心肌梗死引起,所以预防心肌梗死性心包炎的前提需要首先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
在正常人群及有心血管病家族史人群中应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远离危险因素,每年定期进行体格检查。
在正常人群中应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远离危险因素。
在已有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病史者中还应预防再次梗死和其他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包括抗血小板、抗心绞痛和ACE治疗;β受体拮抗剂预防心律失常,减轻心脏负荷,控制血压;控制血脂和戒烟;控制饮食和糖尿病治疗。
合理膳食,三餐规律,可进食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蛋奶类等,避免暴饮暴食及进食刺激性食物。
4957点赞
[1]葛均波,徐永健,王辰主编.内科学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刘新民主编.中华医学百科大辞海第1卷内科学.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8.
[3]胡大一主编.心血管内科学高级教程精装珍藏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
[4]马亚陶,秦淑琴,焦小冰等.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早期心包炎的处理策略.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1.
[5]郭小平,李玉凤.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包炎的护理体会.中国实用医药,2009.
[6]肖军,邓帆.心肌梗死后综合征1例.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7.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