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骨骨髓炎是较为罕见的一种疾病,一般由于细菌、结核杆菌、真菌等病原体侵入肋骨而导致骨髓感染,可见于感染性疾病、手术感染、局部创伤、放射治疗等因素,可引起胸痛、发热,甚至出现脓肿,因此应尽早进行相应抗生素治疗。
该类肋骨骨髓炎是指乳腺癌或其他恶性肿瘤放疗后引起肋骨坏死及感染。
外伤性肋骨骨髓炎,例如胸部外伤导致肋骨骨折,同时有病原菌进入肋骨所导致,例如开放性胸外伤等。医源性肋骨骨髓炎,例如开胸手术后肋骨感染,这种感染会波及肋软骨、胸骨和季肋。
临床常见的肋骨骨髓炎多因肺或胸膜结核经血循环感染引起,多伴软组织肿胀及窦道形成。
肋骨骨髓炎大多由于细菌、真菌以及结核杆菌等侵入肋骨而导致,可见于各种感染性疾病或肿瘤放射治疗、手术感染和外伤等因素。
其他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菌可经血液循环侵入肋骨骨髓,继而引发裂骨骨髓炎。主要病原菌为结核杆菌以及葡萄球菌。
术后感染、胸腔遭受外伤以及放疗导致肋骨坏死或感染均可诱发肋骨骨髓炎。
肋骨骨髓炎发病率非常低,可好发于因肿瘤而进行放射治疗的患者,或免疫力较差的慢性脓胸患者,以及肋骨骨折继发感染都可引起。
由于患者细胞免疫能力下降,难以清除病菌使其大量繁殖,才出现症状。
恶性肿瘤患者若进行放射治疗后,会导致血液循环较差,容易导致肋骨坏死,继发感染从而引起肋骨骨髓炎。
慢性脓胸患者抵抗力弱,当脓液蔓延至骨髓腔后,滋养血管也可形成血栓,这些失去血供的骨皮质即可发生坏死,坏死范围的大小取决于血供受破坏的范围。死骨形成一般在发病后4周以上,占骨髓炎患者的1/3左右。
因外伤等导致的肋骨骨折可发生感染,继而容易引发肋骨骨髓炎。
肋骨骨髓炎症的典型症状为胸部疼痛、发热、可触及胸壁脓肿,若不及时治疗,可诱发畸形、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疼痛部位主要见于胸部和肋间,可见病变处剧烈疼痛、压痛,甚至影响到呼吸和胸部运动。
肋骨骨髓炎急性期可出现全身发热,甚至伴有严重寒战现象。
触诊时可触及胸部脓肿,若病情严重时脓肿会溃破,向外穿破皮肤而形成的瘘道;若是脓肿向内穿破则可导致脓胸。
部分患者脓肿破裂,可出现皮肤上出现反复发作的窦道,甚至形成死骨。
若肋骨骨髓炎患者未及早治疗,可导致肋骨坏死,引发身体畸形。
肋骨骨髓炎可见肺部感染,使呼吸功能的严重损害、胸壁及膈肌活动受限影响肺通气及排痰。
若是肋骨骨髓炎不及时治疗,形成瘘道,使皮肤不断受到刺激易引发癌变。
患者一旦出现胸痛、发热、脓肿等典型症状就应该及时到医院胸外科向医生叙述病史,进行CT、X线以及实验室检查并且就诊,若危急则应该送往急诊科,及时进行治疗。
发现胸痛、发热、脓肿等症状,高度怀疑为肋骨骨髓炎时,应及时就医。
若出现呼吸衰竭、胸部剧烈疼痛,应立即就诊。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胸外科就诊。
若患者出现其他严重不适反应或并发症,如呼吸困难、昏迷等,应立即前往急诊科就诊。
有没有受过外伤?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胸痛、发热等)
是否有其他疾病史?
呼吸是否顺畅?
主要通过视诊、触诊等明确患者患病部位是否存在肿胀、隆起以及流脓等症状。
通过血培养、脓液培养或是其他分泌物培养等,明确具体的致病菌。
取部分病变组织于镜下观察,早期患者可发现骨质破坏,晚期可有骨质增生。
检查患者白细胞计数、炎症相关指标等以检测有无感染,常见C反应蛋白升高、血沉升高、白细胞计数升高。
通过胸部CT可诊断有无肋骨骨折、胸部疾病以及病变性质。可直接测量骨髓腔的密度改变,显示新骨形成、骨破坏和明确病变范围,并可清楚显示软组织的变化,明确炎症的定位。CT还能发现骨髓腔积气征而诊断为骨髓炎,是肋骨骨髓炎诊断最有效的方法。
感染早期在发病10~14天无骨改变,可有骨膜下脓肿,干骺端骨质疏松。3周后可见干骺端有虫蛀样破坏、骨脱钙和骨膜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骨质增生更加明显,形成包壳,并有死骨和死腔存在。
典型肋骨骨髓炎症状——胸痛、胸壁脓肿、高热。
CT检查见肋骨骨髓腔积气征即可诊断为肋骨骨髓炎。
二者都可见胸部尤其是肋骨部疼痛,但肋骨骨髓炎可由肋骨骨折后感染而导致,二者可通过X线、CT进行鉴别,骨髓炎CT可见骨髓积气征,而肋骨骨折不存在此征象。
肋骨骨髓炎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病情、体质不同,进行不同周期的治疗以消除诱因,通过使用抗生素治疗以控制感染,预防病情加重,进行手术治疗以清除感染灶,防止疾病再次复发。
若受到结核杆菌感染,则需要进行抗结核治疗。异烟肼是单一抗结核药物中杀菌力特别是早期杀菌力最强者。异烟肼对巨噬细胞内外的结核分枝杆菌均具有杀菌作用。
若为结核杆菌感染患者,可以使用利福平以抗结核治疗。该药物对巨噬细胞内外的结核分枝杆菌均有快速杀菌作用,特别是对C菌群有独特的杀菌作用。
在脓胸形成前或术后,需要使用广谱抗菌药以控制炎症或预防感染,氧氟沙星主要治疗由革兰阴性菌所导致的感染,口服1~2周。
肋骨骨髓炎患者需要防止感染,或术后脓肿反复发作。广谱抗菌药可用于治疗金葡菌、流感杆菌、肺炎球菌等引起感染性疾病。
该技术使整个与敷料相接触的创面处于一个全表面封闭负压引流状态,持续将创面、腔隙内的渗液、液化坏死组织排出体外,隔绝创面与外环境。该方法治疗骨髓炎可减少感染复发、降低远期植皮术或皮瓣手术的需求、增加病原学培养转阴,适用于肋骨骨髓炎患者,术中尽量避免损伤壁层胸膜,及时发现、修复缺损,避免胸壁感染播散造成脓胸等更严重感染。对于慢性溃疡创面需警惕恶性肿瘤,尤其是对有恶性肿瘤病史的患者。
CT、X线下检查若发现骨膜下脓肿形成,引流是首选方案,手术时需要将骨皮质钻孔直到髓腔,使脓肿引流通畅,尽量避免损伤壁层胸膜。为了防止大块死骨形成,术后应使用抗生素以防止脓肿反复形成。
肋骨骨髓炎患者,其预后主要根据患者体质与病情相关。一般老年人以及抵抗力较差,患者及感染难以控制,难以治愈且预后较差容易危及生命;而体质较好患者一般不会影响寿命,预后较好。
肋骨骨髓炎患者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可治愈。
本病若是不及时进行治疗可危及生命;及时治疗并且控制住感染的患者一般不会影响寿命;但老年人感染难控制,并有并发症产生的患者,会导致死亡。
本病患者术后应该追踪治疗,定期复查,进行血培养检查。
肋骨骨髓炎无特殊饮食指导,营养丰富即可。
肋骨骨髓炎患者需要注意日常生活管理,促进疾病治疗、避免病情加重。需要遵循医嘱,定期复诊,以监控疾病发展。注意避免术后感染,以危及生命。
患者要足量、按疗程、按时服用药物,不可随意更换药物,注意使用前应了解有无相应过敏史。
积极进行运动锻炼,有助于提高免疫力,抵抗细菌感染。
患者注意监测血常规,以检测感染是否已控制。
术后患者需要及时清理口腔、鼻腔分泌物,预防感染。
若患者长期卧床,则要注意定时翻身,做好皮肤清洁,预防褥疮产生。
肋骨骨随炎常由于各种疾病导致肋骨感染而形成,因此要注意早期筛查,以及早发现疾病并及时治疗。做好日常预防以减少疾病加重或并发症发生。
普通人群应每年定期体检,进行CT检查查看有无肋骨病变;慢性脓胸患者要定期复诊,查看血常规、CT等观察疾病有无加重。
注意日常保暖、避免饮食辛辣刺激以引发上呼吸道感染。
出行时注意系好安全带、高空作业做好防护,预防外伤引起肋骨损伤。
检查出肺炎、脓肿等疾病时要积极治疗,预防病情加重引发肋骨骨髓炎。
及时清理伤口,避免感染。
4098点赞
[1]宁少南,宋磊,谢昊,等.VSD负压引流技术治疗慢性胸骨、肋骨骨髓炎[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9,35(5):314-316.
[2]杨旺盛.神经纤维瘤并肋骨骨髓炎一例[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1,34(28):76.
[3]吴肇汉,秦新裕,丁强.实用外科学[M].第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2299-2231.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