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是因X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所致过氧化物酶功能异常,导致极长链饱和直链脂肪酸不能正常进行代谢,转而堆积在血、肾上腺、脑白质等。本病患者大多是男性,但女性携带者在50~60岁时也可能出现症状。通常本病预后较差,患者多在出现痴呆、行为障碍等神经相关症状后1~3年内死亡。
本病根据发病年龄、受累部位以及进展的速度等主要分为7种类型,儿童脑型、青少年脑型、肾上腺脊髓神经病型、成人脑型、杂合子型、单纯Addison病、无症状型。
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是由于基因突变所致,基因突变导致大量极长链脂肪酸不能进入过氧化物酶体内进行代谢,转而堆积在组织与体液中,从而引发脱髓鞘病变,其好发人群主要是儿童、青年、男性等。
遗传因素,ABCD1基因突变所致。ABCD1位于Xq28,编码ALD蛋白,该蛋白参与将饱和的极长链脂肪酸转运至过氧化物酶体内进行β氧化。ALD蛋白功能异常后,极长链脂肪酸β氧化缺陷,进而在组织与体液中大量蓄积,蓄积到一定程度时,脑白质和肾上腺皮质内的胆固醇酯的脂肪酸构成比即发生显著变化,形成胆固醇结晶,使髓鞘的稳定性下降,从而引发脱髓鞘病变。
患者饮食长期以极长链饱和直链脂肪酸为主,食用大量高脂食物。
患者长期高度紧张、精神紧绷、过度疲劳等。
研究显示,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男性发病率为1/21000,女性携带率约为1/14000。
儿童,常在3~10岁发病,约占所有患者的35%。
青年,以肾上腺脊髓神经病型为主,占所有患者的40%~45%,大多在20~30岁发病。
男性,本病为X连锁遗传病,故患者95%以上为男性患者。
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分7型,因此根据不同分型,临床表现不同,主要表现为学习障碍、走路不稳、瘫痪等。本病预后极差,可能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瘫痪、多个系统功能障碍等疾病,儿童脑型、肾上腺脊髓神经病型患者通常在出现神经症状后3年内死亡。
10岁以前发病,占35%,临床表现为发病初期患儿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及学习能力下降、行走不稳、视力及听力异常等。部分患者伴有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症状,本型大部分患儿病情进展迅速,逐渐出现肢体痉挛性瘫痪、共济失调,2~4年内患者完全瘫瘓,呈植物人状态或死亡。
发病年龄稍晚,一般11~21岁发病,占4%~7%,症状与儿童脑型类似。
21~37岁发病,此型约占40%,平均发病年龄为(28±9)岁,根据是否同时合并脑白质脱髓鞘改变,又可进一步分为两个亚型,单纯肾上腺脊髓神经病型和脑型肾上腺脊髓神经病型。前者仅表现为进行性双下肢痉挛性瘫、性功能丧失等,部分患者有肾上腺皮质功能受损,其病程往往超过10年。后者除上述症状外,尚有人格改变、认知功能倒退等脑白质受累症状,病情进展迅速。
21岁后发病,占1%~2%,脑部呈急性进行性炎症性脱髓鞘改变,不伴肾上腺脊髓神经病变。本型临床表现与儿童型相似,为行为、情绪异常及视力、听力减退等。
携带致病基因的女性60岁以后可出现,本型极其少见,以周围神经病变为主。
通常在8岁前发病,约占儿童患者的50%,主要表现为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症状,无神经系统病变,大多数患者最终发展为肾上腺脊髓神经病型。
仅有基因异常以及生化改变,临床无明显表现。
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尤其是儿童脑型,一般病情后期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可出现以神经系统病变为主的多个系统功能障碍,如括约肌障碍、深感觉障碍、性功能障碍等,治疗效果一般较差。
儿童脑型、肾上腺脊髓神经病型患者发病后3年内,可迅速发展成失明、耳聋及完全瘫痪,最终呈植物状态或死亡,其他分型的患者发展较为缓慢。
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患者如反复出现呕吐、腹泻,同时有步态不稳、痴呆、晕厥等情况应警惕,并尽早于儿科或内分泌科就医,通过脑部MRI、基因检测等进行确诊,并应该注意与脑肝肾综合征、新生儿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等进行鉴别。
患者如反复出现呕吐、腹泻,痴呆、晕厥、步态不稳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3~10岁男性儿童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障碍等,听力、视力下降,且迅速发展为痉挛性瘫痪、癫痫、共济失调等应立即就医。
女性60岁后出现脊髓或周围神经病变、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等,应尽早就医。
大多患儿优先考虑去儿科或内分泌科就诊。
若患者出现其他严重不适反应或并发症,如周围神经病变、晕厥等,可到相应科室就诊,如神经内科、急诊科等。
患儿年龄?何时发现的?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注意力不集中、学习障碍、听力、视力下降等)
目前在服用哪些药物?效果如何?
家人是否有相关病史?
出现视力下降、听力下降的症状多长时间了?
血浆及培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中,极长链脂肪酸的异常升高是目前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诊断的主要生化指标,所有男性患者均发现有增高,女性携带者中80%血浆极长链脂肪酸水平增高。
脑型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颅脑部CT表现为脑白质对称性的低密度改变。
颅脑MRI具有特征性改变,脑白质呈对称性长T1、长T2信号,可累及胼胝体及脑干,病变由后向前发展,逐一累及枕、顶、颞、额叶,增强扫描病灶的周边区强化,呈“蝴蝶”状。
脑型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患者均有ABCD1基因突变,因此可选用逆转录PCR、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和DNA测序等方法,准确地发现突变类型和突变位点,且为携带者筛查、产前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可靠证据。
成人脊髓神经病型患者,有相当一部分具有性功能异常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的异常,如血浆睾酮下降、黄体生成素和卵泡刺激素升高。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患者24小时尿17-羟类固醇和17-酮类固醇排出减少,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升高,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兴奋试验呈低反应或无反应。
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的诊断依靠临床表现、极长链脂肪酸水平测定以及影像学和基因突变分析,头颅MRI检査经常为本病的诊断提供首要线索。测定极长链脂肪酸水平可用于诊断大多数男性患者,很少的患者在测定极长链脂肪酸水平不能确定时可以采用基因测定来进行确诊。出现如下4种情况时应考虑本病的可能。
男性具有痴呆表现、进行性动作发育倒退、视力下降、阅读或语言障碍、书写倒退、协调障碍和其他神经系统表型。
青年或中年男性具有进行性的步态异常,下肢肌力下降或升高,括约肌控制障碍,具备或不具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
所有具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者,无论是否存在神经系统症状。
中年或老年男性表现为进行性截瘫、括约肌控制障碍、下肢感觉障碍等。
脑-肝肾综合征为一种常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儿典型脸部待征有前额高、枕部扁平、囟门增大、颅缝增宽、耳轮异常、鼻梁宽、上眼眶发育不全和内眦赘皮,其他临床表现可有先天性白内障、青光眼、色素性视网膜炎和视神经萎缩、视神经发育不全、新生儿肌力和肌张力低下、不能吸吮、吞咽困难、惊厥、生长停滞、肝大和肝功能异常。可有骨骺透明软骨内点状钙化灶和肾囊肿。根据临床表现及基因检测可鉴别。
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本病是由于过氧化物酶体的一种装配蛋白(PXP1)的基因突变引起的过氧化物酶体功能缺陷。临床表现为新生儿期肌张力减低、惊厥、发育迟缓,脸部特征有内眦赘皮等,亦可无脸部改变,可有肝大和肝功能损害,白内障、眼震,色素视网膜变性,1岁内可有某些发育进展,3~5岁以后发育倒退,可能与进展性脑白质营养不良有关,进行性痉挛性瘫痪,共济失调、听觉和视觉障碍,部分可见(通常无)肾上腺功能不全表现。无点状软骨发育不良和肾囊,多死于6岁前,已见部分病人生存至20~30岁。根据临床表现及基因检测可鉴别。
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的治疗原则包括饮食治疗、皮质激素替代治疗纠正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他汀类降脂药治疗、对症治疗、骨髓移植及基因治疗。
对于改善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患儿的生活质量非常重要,确诊后,应于疾病早期就开始进行康复治疗以及特殊教育。疾病晚期患儿常常进展至植物人状态,需加强对患儿的护理,保证足够的营养,必要时进行辅助通气支持。
由于70%左右的男性患者存在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因此,所有男性患者应监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与皮质醇水平,进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刺激试验,缺乏者采用口服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
应用已较多,常用药物如辛伐他汀、洛伐他汀等,能够诱导ABCD2基因的表达,其产物ALDRP对ALDP有一定的代偿作用,可以降低患者皮肤细胞中极长链脂肪酸水平。
该病无需手术治疗。
目前治疗早期儿童脑型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最有效的方法,疾病早期接受HSCT治疗的儿童脑型患者,5年生存率大于92%,神经功能明显优于未接受治疗者。而发病晚期接受治疗者,5年生存率仅有45%。因此,提倡HSCT用于病程早期的脑型患儿治疗,而不提倡用于处于疾病快速进展的中晚期患儿。
由三油酸甘油酯和三芥酸甘油酯按4∶1比例制成的混合物,口服该油同时配合低脂饮食,可以使患者血浆内的极长链脂肪酸在4周之内就降至正常水平,Lorenzo油可能延缓神经系统症状与MRI脱髓鞘改变的出现。
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一般不可治愈,儿童脑型患者多在神经相关症状后1~3年内死亡,因此患者需尽早治疗,规范进行复诊,包括血液生化、MRI等项目,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一般不可治愈,治疗目的在于最大程度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按不同分型生存周期不同,儿童脑型患者多在神经相关症状后1~3年内死亡,其他病情较轻者控制较好可生存数年。
一旦确诊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患者采取保守治疗后应进行规律复诊,复诊项目包括血液生化、MRI等监测脑部病变情况。
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患者应注重低脂饮食,与此同时,应该合理饮食,注重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补充体力。儿童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钙,促进骨骼生长,年长儿与大人同食,严重植物人状态的患儿可通过鼻饲提供足够营养。
病情较轻、病程长的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患者给予一般护理,防止感染,防止跌伤,需要进行长期治疗的患儿注意患儿以及家属心理疏导,督促其规律治疗。
所有患者应注意保暖、出门戴口罩以预防感染。
病情较重有神经症状者,尤其是儿童脑型患者,应注意患者安全,避免突然晕厥,癫痫时咬伤、摔伤等。
一旦确诊,应注意监测患者意识、呼吸、心率等是否正常,一旦有异常甚至昏迷,应立即送医。
植物状态的患者应动态监测仪连续监测其呼吸、脉搏、心跳,观测生命体征是否平稳,面色等,一旦出现异常,立即呼叫医生进行抢救。
对年龄较大且需要进行长期治疗的患儿,应进行定期心理疏导,确保心态平稳,保持乐观心态。患儿家属与应该特别关注患儿心理健康,对其进行关爱与鼓励。
应按医嘱正确用药,不得随意增减药物剂量,出现呕吐和腹泻应正确用药缓解,选择最合适的药物治疗方式。
植物状态患者应定期拍背排痰、防压疮等。
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为罕见遗传病,因此防治关键在于产前检查、孕期定期产检、基因检测,早诊断、早治疗,从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孕妇应进行产前筛查,定期进行孕检,关注胚胎发育情况。
应科学备孕,进行遗传咨询,优生优育。
进行定期孕检,确保有无遗传病史。
早诊断、早治疗是防治关键,因此一旦发现相应症状要及时就诊,同时患者父母、直系亲属应进行基因检测。
4016点赞
[1]林小梅,李博,周克英,等.一个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家系的临床特征及致病基因分析[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20,36(4):283-287.
[2]何玺玉.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5,30(8):561-564.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