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切开术后综合征是指由于心肌损伤或手术切开心肌所导致的心包炎症反应,常表现为疼痛、发热、关节痛、心包渗出,有时合并胸腔积液。在心脏心包切开术中,其发生率约为20%。心包切开术后综合征的发生与手术方式及心包切口的大小无关。
心包切开术后综合征病因尚不清楚,多认为与自身免疫紊乱有关,病毒感染在免疫反应中其重要作用,在冬季心包切开术后综合症的发生率较高,与心脏心包切开手术中的手术方式及心包切口大小无关。
心包切开术后综合征发生机制系心包损伤后释放出抗原性物质,使机体产生相应的自身抗体,在心包膜、胸膜上产生抗原抗体反应,属自身免疫性疾病。
多认为心包切开术后综合征与自身免疫紊乱有关,病毒感染在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在冬季好发,心包切开术后综合征约占进行心脏心包手术患者的20%。
心包切开术后综合征好发于有心脏手术或心包切开史的人,主要是与手术后的感染,或是自身免疫反应有关。
心包切开术后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心包、心脏手术后数周至数月内出现的发热伴有胸痛。症状一般出现在心包切开术后3~6周,体征有心包摩擦音和胸膜摩擦音、心包积液和胸腔积液。患者可能伴有心包积液、胸腔积液、心包炎、心脏压塞等并发症。
发热伴有以前胸、胸骨下部为主的胸痛,且随着呼吸体位改变而加剧,出现心包炎、胸膜炎并伴有心包摩擦音和胸膜摩擦音、心包积液和胸腔积液。
部分患者可引起心包填塞或胸腔压迫症状与体征。
由于术后病变引发炎症造成心包内液体迅速增加,当达到一定程度时,可造成心脏受压。
由于心包手术后病毒感染引起,主要通过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
患者出现持续性胸部压迫感,急性期时,可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烦躁不安、甚至出现休克或昏迷。
心包切开术后综合征常发生在进行心包手术后的患者,因此术后一旦出现发热、气喘、胸部疼痛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治疗,及时减缓症状,注意与手术后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力衰竭、心包炎、术后灌注综合征相鉴别。
对于进行心包手术的患者应多加注意,一旦出现发热,胸部疼痛等症状时,立即就医,并及时遵医嘱做相关检查,及时用药。
对于已经预后的病人,应定期复查,一旦出现复发症状应及时询问医生,以免出现其他症状如心脏压塞等。
大多患者选择去心血管内科就诊。
若患者出现其他严重不适反应或并发症,如胸部疼痛等,可到相应科室就诊,如胸外科等。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是否做过心包切开手术?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发热、气促、胸部疼痛等)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心律失常、心前区疼痛等症状)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症状的?
通过体格检查、血常规、血清抗心肌抗体检测、胸部X线检查、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等检查可确诊。
心界扩大,心前区可闻及心包摩擦音。
白细胞计数增多,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红细胞沉降率加快,C反应蛋白升高,血中可检测到抗心肌抗体等。
有心影增大、心包积液征象,部分患者可见胸腔积液和肺部浸润。
有心包积液征象,并能帮助判断和评估心包积液与心脏手术关系。
心电图呈非特异性ST-T改变,心律失常,以房性心动过速多见。
典型症状:发热、气促、心前区疼痛、胸部疼痛,X线检查显示心影增大,心包积液现象。
血常规检测白细胞计数增多,红细胞沉降速度加快,C反应蛋白增多;血清抗心肌抗体检测呈阳性。
细菌培养阳性,发热出现于术后早期,并有心内膜炎的其他病征。
气促、心悸、心率加快、奔马律、肺部罗音、肝肿大及下肢水肿可资鉴别。
心包炎为手术所致,不伴发热,心包炎性改变或胸膜炎,多为自限性。
体外循环手术后3~6周出现发热、脾大或肝大、淋巴白细胞升高,为巨细胞病毒所致。
心包切开术后综合征患者多呈自限性过程,治疗主要为对症处理,多使用非甾类抗炎药。有部分患者出现心脏压塞可行心包穿刺引流等减轻症状,治疗周期一般为2~4周,也可长达数月。
阿司匹林是一种非甾类抗炎药。具有解热镇痛、抗炎等作用,有效预防心包炎等炎症,是治疗的首选药物。但是不能与激素以及抗凝血类药物同时使用。
可缓解疼痛,缓解炎症反应,有效治疗心包切开术后综合征。吲哚美辛也不能与抗凝血药物以及阿司匹林同时服用。
地塞米松是一种糖皮质激素。适用于对阿司匹林等非甾类抗炎药过敏的心包切开术后综合征患者。可以有效治疗过敏性与自身免疫性炎症疾病,有较强的抗炎、免疫、抗休克、抗过敏作用。
对于药物治疗没有效果且反复发作的患者,应施行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心包穿刺或心包引流术,一般预后较好。
主要为了抽出心包腔内积存的内容物,减轻心包腔压力,减轻心脏负荷。
有效去除心脏周围过多的积液,减轻心脏压力,从而有助于心脏泵血能力的恢复。
心包切开术后综合征属于自限性疾病,患者预后良好,持续2~4周较多,一般不会危及生命,有的患者患病可长达数月并有复发倾向,患者需要术后一个月复诊一次,以便观察恢复情况。
心包切开术后综合征能治愈,部分患者会出现反复感染的现象,病情较顽固。
心包切开术后综合征如果治疗及时,护理得当,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心包切开术后综合征一般术后一个月复查一次血常规和超敏蛋白C,此后患者可以三个月到半年复查一次,若患者病情有明显好转且疾病没有复发,至少每年复查一次。
心包切开术后综合征患者的饮食需要加强营养,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并限制钠盐的摄入。
宜保持低钠低脂饮食,保持营养均衡,保证维生素、蛋白质等各类人体必需营养素的充分摄取,同时注意饮食卫生,同时忌辛辣刺激的食物。
心包切开术后综合征患者应遵医嘱,按时用药,同时应注意日常护理,术后注意伤口的清洁干燥,不能大剂量服用药物,且务必按时服药以控制病情。
按时用药,了解各类抗炎类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指导病人正确服用。
适当休息,保证规律作息,注意劳逸结合,尽量避免提重物等活动。
注意防寒保暖,以防加重病情或引起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坚持运动,体力劳动和运动应以身体能耐受、不产生不适症状为准,循序渐进。
如果患者有肝功能或肾功能不全,严重高血压以及充血性心理衰竭时,不能服用阿司匹林等药物,并且患者在用药期间不能饮酒,也不能与抗凝药同时服用。
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注意保持伤口的清洁干燥。
心包切开术后综合征发病机制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无特殊预防方法,主要预防措施就是尽量避免心包切开手术,以减少心包切开术后综合征的发生。
心包切开术后患者应提前预防本疾病,一旦出现发热、气促、胸部或心前区疼痛应立即就医。
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一段时间预防性使用阿司匹林、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或秋水仙碱,可降低发生心包切开术后综合征的风险。
4581点赞
[1]姜大钧,崔振道,吴湘华.临床医学研究内科学[M].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10.144-145.
[2]陈灏珠.实用心脏病学[M]第四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160.
[3]王振华,陈林祥.心血管病综合征诊疗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264-267.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