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忘症就是大脑的思考能力或者记忆能力(包括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过程)暂时出现了障碍,因此症状随着时间的发展会自然消失。主要表现为白天容易头昏,夜间睡眠不好,失眠、多梦、易醒等,心理上还易出现烦躁、记忆力下降,甚至还有抑郁倾向,经过治疗后,一般预后良好。
器质性健忘指的是大脑皮层当中的记忆神经受到损害,可能因为脑部外伤病变或者其他的很多原因引起。
功能性健忘症指的是大脑皮质的记忆功能出现问题,年轻人需要处理的事物相对比较少,精力容易集中,所以记忆力比较好,人到中年以后各个方面的压力也增大,精力往往不容易集中,容易出现健忘,这种现象属于和这个年龄相关的记忆障碍。
健忘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极为复杂,至今未完全阐明。一般情况下,健忘症主要有内环境和外环境所导致,且多与日常生活有关,如过于吸烟、失眠等,都有可能引起健忘症。健忘症好发于中年以上者、长期吸烟饮酒者、电脑工作者,压力、心理因素等因素也容易诱发。
吸烟对人的大脑有损害,随着吸烟者年龄增长,可能导致其记忆力衰退。酒精引起大脑神经细胞的慢性损害,有饮酒嗜好者出现记忆力减退时,常是慢性酒精中毒的信号。
失眠是一般意义上健忘的罪魁祸首,它使大脑长期处于弱兴奋状态,此时大脑不容易接纳外来信息,无法将记忆巩固,某些信息元也会因此丢失,而当这种病症持续过长时间时,会引发健忘症。
依赖电脑使得大脑活动变少,血液的流动也相应降低,以至影响到大脑机能,造成记忆力下降。
某些脑部疾病,如脑中毒、脑部内伤、脑萎缩等,都可能引发健忘。
父母亲发生过健忘症,可能会有遗传倾向,子女发生健忘症的几率也很增高。
最近健忘症发病率有低龄化趋势,但相对年轻人而言,40岁以上的中老年更容易患健忘症。人的最佳记忆力出现在20岁前后,然后脑的机能开始渐渐衰退,25岁前后记忆力开始正式下降,年龄越大记忆力越低,因此20多岁和30多岁的人被健忘症困扰也不是奇怪的事。
持续的压力和紧张会使脑细胞产生疲劳,而使健忘症恶化。
心理因素对健忘症的形成也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到医院就诊的健忘症患者有很多有抑郁症症状。一旦人陷入抑郁症,就会固执地仅关注抑郁本身而对社会上的人和事情漠不关心,于是大脑的活动力低下,而诱发健忘症。
本病暂无具体的流行病学相关数据调查,但据统计报告指出,健忘症的发病率有逐渐低龄化的趋势。
40岁以上的中老年脑的机能开始渐渐衰退,记忆力下降,容易患健忘症。
电脑工作者对电脑的依赖过强,从而使得自身的脑功能减弱,容易患健忘症。
健忘症属于脑部疾患,主要表现为健忘、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患者对新鲜的事物或者已经记住的事物不能准确的回忆等,严重者可出现抑郁、焦虑、失眠等并发症。
主要表现为遇事善忘、精神倦怠、四肢无力、心悸、失眠、易醒,记忆力衰退会给工作、生活带来不便,造成工作效率低下。
指将别人的经历归之于自己,并毫不怀疑地坚信是自己的经历,例如认为自己是某已故的名人,相信自己曾被杀死,并能记忆被害详情。
主要表现为分不清现实与幻觉,新鲜的事物或者已经记住的事物不能准确的回忆。
健忘患者白天容易头晕、乏力,导致失眠倒错,晚上失眠多梦。
长期健忘患者心理压力过大,容易自我怀疑,导致抑郁倾向。
患者长期记忆力减退,会出现焦虑情绪,需及时心理疏导。
健忘症患者自我检查发现记忆力下降情况下,或出现记忆力降低伴随焦虑现象,应及时到神经内科、精神心理科就医,并进行相关的检查来确诊,注意与老年痴呆相鉴别。
自我检查发现记忆力下降情况下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记忆力减低伴焦虑,应及时就医。
有抑郁倾向情况应立即就医。
优先考虑去神经内科就诊。
出现焦虑、抑郁症状去精神心理科就诊。
描述健忘从什么时候开始,是否由什么明显的原因(饮食、生活起居的明显变化)引起?
健忘是否伴随其他症状?(如头痛、心悸、乏力等)
是否有自行使用药物?什么药物?使用药物后症状是否有得到缓解?
有无药物过敏史?
有无其他基础疾病?
如患者有其他基础性疾病,可进行血、尿、粪三大常规,血液生化指标如肝功能、血糖测定,还应根据病史、查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检查。
可对患者进行脑电图、脑MRI(核磁共振)、脑CT等检查,帮助医生鉴别患者是否有其他原发病。
体格检查对健忘症的诊断与鉴别非常重要,也是拟定治疗计划和具体治疗措施的依据,通过体格检查的视、触、叩、听可以检测患者是否有器质性的疾病。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排除与此相似的老年痴呆等疾病可诊断。如患者明确表现出记忆力减退、记忆混乱等,情况可诊断。
老年痴呆的记忆减退是对整件事情忘记,随着病情的发展还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患者自己并不会感觉到任何的紧张。而健忘症仅是一般人的记忆力减退,并不会忘记整件事情,只是对事情的某个点不记得,一般在经过别人的提醒后能够回忆起来,然后对时间空间以及人物的关系的定位很准,不会影响生活的质量、正常的工作。
健忘症一般情况下不需手术治疗,可使用脑蛋白水解物片、奥拉西坦、胞磷胆碱钠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一般情况下需要1~3个月进行治疗,如病情严重可能需要更久。
健忘症患者多补充蛋白质、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如牛奶、大豆、鱼等。核桃、芝麻及沙丁鱼等,均有补脑健脑及增强记忆力的作用。
可治疗颅脑损伤或脑血管意外所引起的神经系统的后遗症,对于治疗脑部疾病所引起的健忘症有一定的效果。但偶有胃肠道反应,以及不可以与甲氯芬酯的药物合用。
可用于改善失眠、头痛、记忆力下降、头昏及烦躁等症状。严重肾功能不良者、孕妇、哺乳期妇女、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可用于脑外伤等症引起的记忆与智能障碍。轻、中度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患者出现精神兴奋和睡眠异常表现时,应减量。
该疾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目的是缓解压力,陶治情操,可在适当时间放些旋律优美的舒绶音乐,每次30分钟,每天2次,也可利用周末的时间出席音乐会、音乐沙龙等。
健忘症如记忆力减退时需要及时治疗,一般可治愈,不会影响寿命,建议患者至少每年复查一次。
健忘症经过正规、及时的治疗后,一般情况下能被治愈。但如果不能接受及时的正规治疗,病情会加重,并且会出现焦虑、抑郁的情况,带来严重的后果。
健忘症预后效果好,可至生命正常结束。
健忘症患者遵医嘱按时服药1~3个月,至少每年复查一次,进行MRI、CT、血常规、脑电图等检查,了解病情的发展、转归及预后。
健忘症患者平时饮食无禁忌,应适当补充蛋白质、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如牛奶、大豆、鱼等,核桃、芝麻及沙丁鱼等,均有补脑健脑及增强记忆力的作用。
建议进食牛奶、大豆、鱼等高蛋白物质,提供营养,改善记忆力。
建议进食核桃、芝麻等健脑物质。
建议进食蔬菜,水果 补充维生素,防止记忆力减退。
辛辣刺激性食物和烟酒等应禁用。
对于健忘症患者的护理,应改善不良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减少压力,按医嘱服药,保持愉快的心情,学会自我调节心情等,无特殊护理要求。可对患者进行心理疗法,提高患者心理素质,调节患者不良情绪。
患者服用抗焦虑药期间,剂量应小且不宜长期应用,应警惕过度镇静、嗜睡、言语不清、共济失调和步态不稳等副作用。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多听舒缓音乐,避免熬夜等对病情有所改善。
复查时看病人症状以及认知检查、MRI、CT、脑电图等检查是否病情有所缓解。
妥善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以和睦,轻松,愉快的心情对待周围的人和事。
产生不良情绪时,要学会通过正当的方式排解,如和别人交谈,多听令人舒缓的音乐,积极进行体育锻炼等等。
日常尽可能记忆电话号码、物品的名称等并培养手写、亲自计算的习惯,锻炼脑力,增强记忆力。
健忘症的预防从多方面入手,如保持良好情绪,有利于神经系统与各器官、系统的协调统一,使机体的生理代谢处于最佳状态,从而反馈性地增强大脑细胞的活力,对提高记忆力有益。
因为合眼睡眠时间过少,会使大脑处于“应激”状态,影响精神集中和回忆信息的能力。
如读书看报、下棋、弹琴,或学一种新语言,均是很好的脑力锻炼,少量饮酒,可减缓记忆力的丧失。
脑子越用越灵活,对于有健忘表现的人来说不妨平时多用用脑,不但不会出现脑疲劳还可以增强记忆力。除了上述改善健忘的方法外,平时还应该尽量的少玩手机和电脑,也有研究表明经常的使用电子产品是会导致健忘的。
4267点赞
[1]李凌江,陆林.精神病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77-178.
[2]郝伟,陆林.精神病学[M].第九版.北京:最新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八年制教材,2018:105.
[3]林政宏.中医安神调理手册[M].广东科技出版社,2017:18.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