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手足搐搦症,为婴儿期营养缺乏病的一种。婴儿手足搐搦症主要是发生在婴儿时期,是由于婴儿体内缺乏维生素D或者由于某些疾病,比如佝偻病引起婴儿出现血钙下降的现象,诱发婴儿出现手足搐搦、惊厥的症状。多见于6个月以内的小婴儿,可通过补充维生素D来达到治疗目的,一般治疗周期较短,可治愈。
临床上分为典型发作和隐匿型。
可表现为手足搐扬、喉痉挛和惊厥。以惊厥最常见,以手足抽搐最具特征,单独以喉痉挛出现的最少,但最具危险性。部分患儿有程度不等的佝偻病活动期的表现。
无典型发作症状,可通过刺激神经-肌肉而引出以下体征。
婴儿手足搐搦症多发于六个月以内的婴幼儿,主要是由于患者缺乏维生素D,血中钙离子降低,甲状旁腺不能代偿性分泌增加,低血钙不能恢复。好发人群为六个月以下的婴儿和早产儿、人工喂养儿,也可因季节、饮食不当等因素诱发。
缺乏这种元素会导致患者的血钙降低,诱发甲状旁腺出现反应迟钝的现象。
由于新生儿在出现感染、饥饿、发烧等情况下,其体内的组织分解释放出的磷升高,会与钙元素结合形成骨骼,从而引起患者出现血钙下降的现象,导致这种疾病的产生。
当患者由于某些慢性疾病而出现了腹泻的情况时,就会影响人体对于钙元素和维生素D的吸收情况。
春季接触日光突然增多,或开始用大量维生素D治疗时骨骼加速钙化,大量钙沉积于骨,致血钙降低。
患者家属对患者的饮食管理不恰当。
患者自身的身体抵抗力差,或者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发热、感染、饥饿时,组织细胞分解释放磷,使血磷增加,血钙下降。
该疾病属于常见疾病,该疾病多发于六个月以下的婴儿,多见于春季和冬季。
由于患者体内的钙元素低于正常水平或者受到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而引起的。
这些患者的免疫力比较低,体内的营养物质相对来说比较缺乏。
婴儿手足搐搦症是婴儿时期的常见症状,患者并不会出现发热或者无其他原因的一些症状,主要症状包括惊厥、手足抽搐、喉痉挛等,还有可能并发发热、碱中毒性手足搐搦症等症。
多发于婴儿,出现喉部肌肉及声门突发性痉挛,呼吸困难、窒息,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
突然发生四肢抽动,两眼上窜、面肌痉挛、神志不清,伴口周发绀。惊厥持续可短至数秒,或长达数分钟甚至更长;发作可一天数次,甚至数十次或数日发作一次;发作停止后,意识恢复,精神萎靡而入睡,醒后活泼如常。
多见于较大婴儿、幼儿,表现为突发手足痉挛呈弓状,腕部屈曲,手指伸直,拇指贴近掌心呈“助产士手”;足部踝关节伸直、足趾向下弯曲,似“芭蕾舞足”,发作停止后活动自如。
患儿还可出现睡眠不安,容易惊醒,哭闹。
在婴儿手足搐搦症患者出现反应迟钝、手足抽搐之后,患者家属需要立即前往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患者需要前往儿科进行常规检查、腓反射检查等,并与其他无热性惊厥疾病相鉴别。
患者出现反应迟钝情况下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患者出现手足抽搐的情况应当及时就医。
出现惊厥,神志不清等情况应立即就医。
大部分患者优先考虑去儿科就诊。
患者最近的饮食情况如何?
患者是否有过敏现象?
这种症状的持续时间有多长?
患者有多大了?
患者是否出现过发烧的症状?
患者体内的血钙含量通常低于正常水平,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检查患者体内的游离钙的含量。
叩诊锤突然打击患者的膝部外侧腓骨小头上的神经部位,如果患者呈现阳性,足部就会向外收缩,可帮助诊断疾病。
主要操作包括用血压计的袖带包裹患者的上臂,打气,五分钟之内看见患者出现手部痉挛的现象。
以指尖或叩诊锤轻击患儿颓弓与口角间的面颊,可引起眼验和口角抽动为阳性,新生儿可呈假阳性,对于疾病的诊断有帮助。
患者的血钙含量低于1.75~1.88mmol/L,游离钙低于1.0mmol/L,患者出现反复惊厥,体内缺乏维生素或者有佝偻体征,即可确诊为婴儿手足搐搦症。
婴儿手足搐搦症患者在进行体检的时候,如果发现婴儿体内的钙含量存在降低的趋势,就需要在患者的日常饮食中增加含钙物质的摄入量。治疗周期比较短,患者经过两周的时间就可以获得痊愈。此外,如果婴儿突发症状,一定要做好应对措施,及时进行治疗,其主要治疗手段包括急症治疗、一般治疗以及药物治疗。
如果患者突然出现严重的抽搐现象,可以使用水合氯醛或地西泮等,并给予吸氧。在对患者使用镇定剂的同时还需要对患者补充一定的钙元素,可以将10%的葡萄糖酸钙5ml~10ml加入到10%葡萄糖溶液中,防止患者出现心跳骤停的现象。在进一步稳定了患者的病情之后需要按照一定剂量补充维生素D。
主要治疗钙缺乏、急性的血钙降低、维生素D缺乏等等,要根据病人的情况,血钙的浓度给药。
主要用于肌内注射,患者在注射后可能会出现便秘、腹泻、持续性头疼、食欲减退等症状。
该疾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婴儿手足搐搦症预后良好,只要进行积极的治疗,就可以治愈,不会对患者的存活寿命造成影响。本病治愈后不会留下后遗症,无需复诊。
婴儿手足搐搦症是一种可以治愈的疾病。
这种疾病在治愈后患者和普通人无差别,所以不会对患者的存活寿命造成影响。
本病治愈后不会留下后遗症。
本病治愈后无需复诊。
婴儿手足搐搦症主要是由于患者在饮食方面的营养出现欠缺而引起的,所以患者的家属需要重视患者的日常生活,多食用含钙量多的食物。
患者在恢复期间应当多食用含维生素D、钙、磷和蛋白质的食物,如肝、蛋、植物油、酵母、蘑菇类及维生素D强化奶等。
提倡母乳喂养,必要时可以添加辅食,母乳可以加强患者的身体抵抗力。
患者的居室生活需要冷热适宜,家属要随天气变化给患者增减衣物。
定时户外活动,多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
在患者的康复时期一定要定期检查患者体内的钙元素含量,观察患者的症状是否出现好转。
患者大多数处于婴幼儿的时期,让孩子处于一种愉悦的环境中,对促进病情的恢复有益。
一定要引起重视,在平常生活中要保证均衡营养,为幼儿营造一种良好的饮食生活范围。并且当患者出现惊厥等急症时,患儿应当采取半侧卧位,家属应当立即松开患者的衣领,避免出现关节损伤和摔倒。
在生活中家长尽量营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避免让孩子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环境之中,饮食均衡,补充维生素D,预防疾病的发生。
可前往医院进行微量元素如钙离子含量的检查。
应当让孩子保持愉悦的心情,不要让孩子长期处于紧张、会使人焦虑的环境中,这些环境会使孩子的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失调,对孩子造成影响。
每日一定要合理搭配健康的膳食,使孩子吸收的营养均衡。
定期进行户外活动,接受阳光,补充维生素D。
4792点赞
[1]李迎春,陈红娟.婴儿手足搐搦症治疗期间的血钙水平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04):575-576.
[2]张玉霞,赵萍,崔国红.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护理体会[J].药物与人,2014,27(06):219.
[3]刘忠江. 关于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不同补钙方法效果研究[J]. 中国保健营养,2018,028(023):110.
[4]张羽頔,史慧静.婴儿心理发展环境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9,30(12):1617-1621.
[5]丁淑贞,倪雪莲.儿科护理学[M].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9:150-152.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