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性气胸为肺裂伤或胸壁穿透伤后,少量空气从肺内或胸膜外进入胸膜腔,肺部或胸壁的伤口闭合,不再有气体漏入到胸膜腔内,这样造成的胸膜腔积气称为闭合性气胸。严重时患者可出现胸闷、胸痛和气促症状,需急诊处理。
根据病因可分为自发性闭合气胸和原发性闭合性气胸。此外,根据胸膜腔积气量及肺萎陷程度可分为小量、中量和大量气胸。
肺萎陷在30%以下,病人可无明显呼吸与循环功能紊乱。
肺萎陷在30%~50%。
肺萎陷在50%以上,可出现限制性通气困难,可有胸闷、气急等低氧血症的表现。
闭合性气胸最常见原因为自发性气胸,肋骨骨折、肺部肿瘤、肺囊性纤维化等均可引起。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肺间质纤维化等多种肺部基础疾病,可导致肺组织损伤,而受损的肺组织更容易塌陷,引起闭合性气胸,这是导致闭合性气胸的主要原因。
肺表面尤其是肺尖部可形成肺大疱,一旦破裂,肺大疱内的空气会扩散进入胸腹腔,引起闭合性气胸。
造成闭合性气胸的常见原因,包括胸部直接损伤,如暴力击打、骨折等,造成肺部塌陷,引起闭合性气胸。另外,也见于医源性损伤,如颈、胸部有创检查和胸部有创检查,或者进行胸腔穿刺术,可能误刺破肺组织而导致气胸。
部分闭合性气胸患者可在持重物、屏气、剧烈体力活动等诱因下发作。
长期吸烟也可诱发闭合性气胸。
气胸是一种常见的内科急症,男性多于女性。闭合性气胸多见于原发性气胸,男性发病率为(7.4~18)/10万人口,女性发病率为(1.2~6)/10万人口,多见于15~35岁的瘦高体型男性。
身材瘦高的青年男性。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史的患者。
多发肺大疱患者。
长期吸烟者。
不同患者的症状各有不同,大部分患者起病急,以胸痛、呼吸困难为主,常伴有咳嗽、胸闷等症状。部分患者起病前可能有持重物、屏气、剧烈体力活动等诱因,但大多数患者在正常活动或者安静休息时也可发生气胸,偶尔也可在睡眠中发生。
闭合性气胸以一侧气胸多见,大多数起病急骤,患者突然感到患侧胸痛,呈针刺样或者刀割样,持续时间短暂,然后出现胸闷和呼吸困难,患者不能平卧,需采取健侧卧位缓解。
若胸腔内积气量过多,肺组织出现严重萎缩,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
患者可出现气喘的症状,轻症者表现为活动时的呼吸急促,重者即使在安静时也会感觉呼吸困难,出现用力呼吸、喘气费劲等症状。
当气体刺激胸膜时,出现刺激性咳嗽。
当气胸严重引起呼吸和循环障碍时,患者常出现心律失常、呼吸快速、皮肤发紫、疲乏无力等症状。
当气胸合并出血,且出血量多时,可表现为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休克征象。
指病菌侵入胸腔,产生脓性渗出液积聚于胸腔内的化脓性感染,可因胸腔穿刺或者置管引流时医源性感染所导致。
指发生气胸合并胸腔积血的状态,患者出血时多能自行停止,出血不止时可进行引流,适当输血,必要时行开胸手术止血。
肺泡破裂溢出的气体扩散进入纵隔,形成纵隔气肿,纵隔气肿张力过高时可影响呼吸及循环,气体也可以进入皮下组织,导致皮下气肿。二者可随胸腔内气体排出减压而自行吸收,必要时需进行纵隔切开排气,以降低纵隔张力。
由于肺泡内气体吸收,肺不张通常伴有受累区域的透光度降低,临近区域向不张区域聚集,有时可见肺泡强实变,其他组织代偿性水肿。
又称肋膜炎,是胸膜的炎症,若病菌侵袭胸腔可并发该疾病,一般发病较急,患者可表现为高热,并伴有乏力、盗汗、全身不适等症状。
如果出现胸痛、胸闷、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需及时去医院就诊,明确病因。若患者病情较重,应立即到急诊科救治,以免危及生命。
当患者出现胸痛、胸闷、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体检发现胸部异常,或既往有气胸病史时,需及时去医院就诊。
气胸的高危人群,如瘦高的壮年男性、长期吸烟者、重体力劳动者等,出现上述症状时,也需尽早去医院进行检查,以免延误病情。
若患者病情较重,首选胸外科、急诊科就诊,必要时立即手术或抢救,如病情平稳可去呼吸内科就诊。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胸痛、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
症状出现多长时间了?
肺部有无其他基础疾病?
平时是否进行重体力劳动?
是否吸烟?
胸部X线检查是检查气胸的重要方法,可以显示肺部受压或病变情况以及有无胸粘连、胸腔积液等并发症。气胸时,可见外凸弧形的细线条形阴影,称为气胸线。大量气胸时,肺组织受压呈圆球形阴影。
胸部CT检查是检查气胸的重要方法,对小量气胸、局限性气胸的确诊,以及肺大疱和气胸的鉴别,气胸量大小的判定,比X线更敏感和准确,并且可以看到胸腔内的低密度气体影和萎缩的肺组织。
通用于评估遭受持续性躯体创伤的病人,在胸部钝性创伤后气胸的鉴别方面,超声可能比胸部X光片更敏感,胸部超声的一些特殊特征可以用来确认或排除诊断。
视诊观察患者胸廓随呼吸运动时起伏是否对称、胸廓有无塌陷。大量气胸时,表现为患侧胸部饱满,呼吸运动减弱;触诊语颤减弱或消失,叩诊呈鼓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者消失。
根据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表现可进行诊断,胸部X线或CT检查显示肺部受压、有气胸线,可确诊患病。若患者病情严重无相关X线或CT检查时,若能从患侧胸部穿刺抽出气体,且胸壁皮肤无破口或破口闭合,也可确诊。
哮喘是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一类疾病,该病也会导致患者呼吸急促和呼吸困难,但患者有反复阵发性喘息发作史,目患者哮喘发作时X线见两肺透亮度增加,呈过度充气状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困难多呈长期缓慢进行性加重,起病缓慢,病程较长。X线检查早期可无异常变化,以后可出现肺纹理增粗、紊乱等非特异性改变,可与闭合性气胸相鉴别。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缺血坏死,该病也会导致患者突然发生胸痛、胸闷、呼吸困难。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时,心电图检查会有明显特征性波形改变,血清学检查中肌钙蛋白、肌酸激酶等标志物也会发生明显改变,可与闭合性气胸相鉴别。
肺栓塞可突然起病,患者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烦躁不安,甚至濒死感,临床表现与自发性气胸相同。但是肺栓塞患者可有咯血和晕厥,且有下肢或者盆腔血栓性静脉炎,通过体格检查以及胸片与闭合性气胸相鉴别。
肺周边的肺大疱与气胸容易混淆,但肺大疱常起病缓慢,呼吸困难并不严重。患者发生肺大疱时,X线检查可显示肺部有巨大的空腔,空腔内部无肺纹理,可与闭合性气胸相鉴别。
患者以急性期胸痛、气短等症状为主,常因慢性咳嗽、便秘、哮喘发作而诱发,X线或CT等影像学检查可与闭合性气胸相鉴别。
根据闭合性气胸的病因、肺压缩程度、病情状态以及有无并发症等,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等,以促进肺复张,消除症状,减少气胸复发。多数轻症患者经过保守治疗可以治愈,少数患者需要手术治疗。
适用于稳定型的小量气胸,以及首次发生症状较轻的闭合性气胸。年龄偏大并伴有肺基础疾病患者,或者症状严重患者,即使气胸量较小,原则上也不主张进行保守治疗。采用保守治疗的患者,需严格的卧床休息,保持相对安静环境,使患者能够不受打扰,充分休息。密切监测病情,检查生命体征,如呼吸、心率、血压、脉博等,必要时高浓度吸氧,减轻呼吸困难的症状。
如吗啡等,可缓解病人痛苦,少数患者可能引起呼吸抑制、恶心、呕吐、便秘等不反应。
如头孢曲松、头孢他啶等,可消炎及防止并发症,少数患者可能引起胃肠不适、过敏等不良反应。
适用于经过内科治疗无效,长期气胸、血气胸、双侧气胸合并双侧肺大疱或者复发性气胸的患者。总体上成功率高,复发率低,具体包括以下两种方法。
患者全身麻醉后,医生在其胸壁上做一个微小切口,然后放入胸腔镜,借助与胸腔镜相连接的外部显示器观察胸膜腔内部,继而将胸腔内的肺大疱切除,然后以无菌滑石粉或胸膜摩擦等方法,进行胸膜固定术(人为造成胸膜腔闭锁、预防气胸复发),并放置引流管,排出气体。具有微创、安全、不易复发等优点,但仍然会有出血等并发症。
直接将胸腔打开修补破口,可导致胸腔粘连。近年来已经很少用,适用于其他方法治疗效果不好的气胸。远期效果好,复发率低。
气胸可反复复发,建议行胸膜粘连术,即运用手术将能够促进粘连的药物送入胸膜腔,使两层胸膜粘连,胸腔间隙之间的间隙消失之后,可从根本上预防气胸的复发。
可根治气胸,避免其再次复发。主要是将已发生破裂或未破裂的肺大疱直接切除。
常见排气治疗方式有胸腔穿刺抽气和胸腔闭式引流。
适用于小量气胸(20%以下)、呼吸困难较轻、心肺功能较好的患者。在患侧胸部的锁骨中线第二肋间,经皮肤消毒后用气针或者细导管直接穿刺进入胸腔进行抽气,可以加速肺复张,迅速缓解症状。
适用于单纯抽气失败者,或不稳定的、呼吸困难较严重的、肺压缩明显的气胸患者,以及合并开放性或张力性气胸的患者。将管一端放入胸腔内,另一端放入水封的水面下,若导管成功置入胸膜腔内,则胸腔内气体经导管排出,可见持续气泡,呼吸困难迅速缓解,压缩的肺重新复张,主要并发症有肺复张后肺水肿、感染、纵隔气肿或皮下气肿等。
在肋间插管闭式引流下,用一种微小的球囊和栓子堵塞支气管,使肺大疱漏囗处闭合,主要不良反应有胸部引流后发生感染、出血等。
闭合性气胸的预后取决于正确的处理及治疗,经过正规治疗,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但若不进行正规治疗,引起严重并发症,可能影响生活质量。
80%闭合性气胸患者能治愈,病情严重者未能及时就医,可能无法治愈。
闭合性气胸治疗及时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情况允许时,患者在气胸治疗后2~4周均应返院复查,复查气胸吸收情况,以评估疗效及发现潜在的肺部疾病。
闭合性气胸的患者应注意高蛋白饮食,适量进食粗纤维食物,一定要避免吸烟。日常注意饮食调理,可以促进疾病康复。
应注意高蛋白饮食,如牛奶、鸡蛋。
适量进食粗纤维食物,如玉米、海带、紫菜。
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饮食,以免刺激气道,引起咳嗽,加重气胸的症状。
闭合性气胸患者应远离吸烟等诱因,积极治疗肺部基础疾病。同时,患者需要密切监测病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防止气胸复发。此外,潜水、乘坐飞机等活动在疾病彻底治愈后方可进行。
手术结束后患者应多以卧位姿势休息。
气胸痊愈后,一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避免抬举重物,避免屏气。
保持大便通畅,两天以上未解大便应采取有效措施。
避免受凉,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避免剧烈咳嗽。
观察患者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的程度,及时与医生联系采取相应措施。
观察患者呼吸、脉搏、血压及面色变化。
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应观察创口有无出血、漏气。
注意观察皮下气肿及胸痛的情况。
术后要保持引流管通畅,若出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遵医嘱用药,注意不良反应,若有异常,及时就医。
呼吸运动主要包括腹式呼吸、缩唇呼吸以及吹气球法。吹之前深吸气,对着气球慢慢吹,直到吹不动为主,每天坚持几次,可改善呼吸功能。
闭合性气胸的预防主要是避免剧烈运动、戒烟,保持良好肺功能。此外,有胸部基础疾病患者要多进食粗纤维食物,注意保持大便通畅。
戒烟,尤其是已经患过气胸的患者,要严格戒烟,避免疾病复发。
避免剧烈运动,尤其是瘦高体型的男性,还要避免重体力劳动。
老年肺气肿、肺结核以及有胸部基础疾病患者,要多进食粗纤维食物,注意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过度用力,有咳嗽症状要及时就医进行止咳治疗。
4800点赞
葛均波,徐永健,王辰等[M].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19,224.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