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甲状腺性病态综合征是指机体在严重疾病、创伤、应激等情况下,由于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紊乱,TH与血清蛋白结合异常,组织摄取TH异常和(或)TH代谢异常导致的TH血浓度异常,但甲状腺本身无器质性病变。本病一般可治愈,预后较好。
T4向T3转化下降;T3生成下降;rT3清除延迟;血清rT3升高。
血清T3 、T4均降低;血清TSH低;对TRH反应迟钝;血清rT3升高;基础疾病
好转后,血清TSH升高,T4和T3恢复正常。
常见于重症急性间歇性卟啉病、慢性肝炎或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血清TT4和TBG升高,FT3正常或降低,rT3升高。
非甲状腺性病态综合征的主要病因与重症疾病、营养不良和创伤有关,好发于营养不良者、老年人、重症疾病者等人群,年龄和药物可能诱发非甲状腺性病态综合征的发生。
新生儿、老年人发生率较高,国外有报道老年人可达14%。
厌食、营养不良、饥饿、蛋白质缺乏等。
感染性疾病、发热、急性心肌梗死、慢性退行性疾病,慢性疾病如肝硬化、慢性肾脏疾患及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及其他代谢性疾病、恶性肿瘤等。
严重创伤、麻醉、外科手术后等。
如普萘洛尔、丙硫氧嘧啶、糖皮质激素类、含碘造影剂等。
新生儿、老年人发生率较高,与生理因素有关,可诱发非甲状腺性病态综合征。
如普萘洛尔、丙硫氧嘧啶、糖皮质激素类、含碘造影剂等,可以影响T3、T4的外周转换,诱发非甲状腺性病态综合征。
非甲状腺性病态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病,老年人的患病率可达14%,发病与严重感染、重症疾病、营养不良、创伤等因素有关。
营养不良是非甲状腺性病态综合征的病因之一,此类人群发病率较高。
老年人的患病率可达14%,属于高发人群。
重症疾病对甲状腺有一定损伤,出现激素分泌异常,此类人群发病率较高。
非甲状腺性病态综合征一般无特殊临床症状,多是通过甲状腺水平异常发现,主要表现为原发病表现,如严重感染、营养不良、创伤,一般没有并发症。
感染性疾病可出现发热,体温超过39℃,部分患者出现低体温,体温低于35℃。白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血沉加快。伴有寒战、四肢乏力、面色苍白、疼痛、呼吸困难等全身中毒症状。
非甲状腺性病态综合征一般与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受损有关。
恶性肿瘤患者可有相应器官的不适以及远处转移表现,肿瘤标志物升高。
肾病综合征患者可有水肿、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表现,部分患者进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
心肌梗死患者出现持续性心前区疼痛、胃肠道症状、心律失常等症状。
肝脏重症疾病患者有黄疸、腹水、肝脾肿大的症状。
糖尿病患者出现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的症状。
脑炎可出现皮疹、高热、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患者面色苍白或蜡黄,身材消瘦,皮肤松弛,患者进食差,多合并贫血、低蛋白血症。
多见于车祸、倒塌压伤、重症外伤等,可见身体较大的伤口,有皮肤破溃和流血,患者可合并骨折、内脏损伤、休克等。
患者的甲状腺功能一般正常,无甲状腺肿大或结节,仅出现甲状腺激素降低。
非甲状腺性病态综合征一般发生在严重感染、重症疾病、营养不良、创伤等情况之后,通过检查而发现,需要行甲状腺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注意与原发性或继发性甲减相鉴别。
非甲状腺性病态综合征一般发生在严重感染、重症疾病、营养不良、创伤等情况之后,通过检查发现T3、T4水平降低等情况,应进行进一步治疗。
多数患者优先考虑去内分泌科就诊。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严重感染、重症疾病、营养不良、创伤等)
甲状腺激素降低发现多长时间了?
既往有长期服药吗?
既往有其他甲状腺疾病吗?
医生可以通过视诊,触诊了解甲状腺的形态与大小。具体方法是用拇指从胸骨上切迹向上触摸甲状腺两侧和峡部,然后嘱被检者做吞咽动作,判断甲状腺的大小和质地。
主要通过血液学检查甲状腺功能和甲状腺相关抗体有无异常。甲状腺功能的检测,通常包含甲状腺激素以及促甲状腺激素。根据甲状腺激素以及促甲状腺激素的水平,可以判断出是否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存在,同时结合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可以了解是否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因素。
通过甲状腺彩超了解甲状腺的形态,血流供应情况,以及是否有甲状腺结节。
原发病病因;血清TT3降低;血清FT3正常或降低;血清rT3升高;血清TSH正常(不适当性)和TT4正常;血清FT4增高或正常。
原发病病因;严重的消耗性疾病;血清TT3、TT4和FT3降低;血清FT4正常或降低;血清TSH正常或降低;血清rT3正常或升高;血清TBG正常或降低;TRH兴奋试验正常或呈反应迟钝。
疾病急性期;血清TT4升高;血清FT4升高或正常;血清TT3正常;血清rT3升高。
在非甲状腺性病态综合征中,甲状腺功能异常相当常见。其严重性预示着患者的预后。血清T3低下预示肝硬化、晚期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其他严重的全身性疾病的病死率增加(T4低下的意义相同)。而血清T4低下同时伴随显著降低的血T3的患者预后最差。
多数甲亢病人,虽然血清T3和T4均增高,但血清T3浓度的增高程度较血清T4明显。提示甲亢时甲状腺释放较多T3及末梢组织将T4转化为T3增加。T4型甲亢是指血清T4有较明显增高,而血清T3大致正常为特点的一种甲亢类型。T4型甲亢主要见于既往过多暴露于碘的老年人、老年病患者或老年患者。长期住院者多见,过度的碘摄入使腺体合成更多T4。若无过量碘摄入史,多提示外周组织T4转化为T3受抑制,而高T4综合征时血清rT3升高,TSH正常可资鉴别。
非甲状腺性病态综合征一般是不需要治疗的,主要是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待原发疾病好转后,非甲状腺性病态综合征可自愈,部分患者短期治疗即可。
对于重症感染患者需要建立静脉通路,及时补液和抗炎治疗;肾病患者及时留置导尿管、透析治疗;呼吸困难者及时吸氧,心脏疾病者需心电监护;严重创伤者需及时清创手术治疗;营养不良者可给予营养液静注。多数患者原发疾病好转后,非甲状腺性病态综合征可自愈。目前不建议给予甲状腺激素治疗。
本病一般无需特殊的药物治疗。
本病无需手术治疗。
非甲状腺性病态综合征的预后取决于原发病,伴有低T3一般是预后不良的信号。原发病恢复后,一般TH水平可恢复正常,除非患者存在原发性甲状腺疾病。
非甲状腺性病态综合征一般可治愈。
非甲状腺性病态综合征经过及时治疗一般不影响患者的自然寿命。
非甲状腺性病态综合征经过及时治疗一般没有后遗症。
非甲状腺性病态综合征治愈后,患者一般无需复诊。
非甲状腺性病态综合征患者的饮食需要根据病因进行调整,选择不同的饮食侧重点,对于重症患者需要由流食逐步向正常饮食过度。
重症患者刚开始饮食应以流质饮食和半流质饮食为主,逐渐过渡。食物应适量、规律、营养均衡,尽量清淡,易于消化,切忌辛辣、刺激、油腻。
对于重症肝病的患者除了避免食用粗糙、坚硬、油腻、辛辣等食物外,还应该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减少肝脏的代谢负担。此外,水果蔬菜一定要清洗干净,避免农药对肝脏的损害。
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在没有肾脏替代治疗的情况下,还应该控制蛋白质、水分、盐的摄入。
对于有心脏疾病的重症患者最好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水果和蔬菜,避免食用粗糙难消化的食物。
既往有高血压的重症患者应低盐、低脂饮食。
非甲状腺性病态综合征患者的护理需要根据病情进行选择。术后患者注意伤口清洁和卧床休息,注意原发疾病的用药。患者及家属可以通过观察患者原发疾病症状以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监测有无好转,家属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避免滥用药物。
非甲状腺性病态综合征术后患者需要注意伤口的清洁与消毒,注意更换敷料。避免出现粘连和感染,观察伤口有无出血或渗液。术后经常测量体温,有引流袋者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和颜色。
非甲状腺性病态综合征患者免疫力低下,应注意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室内注意通风,避免去人多的地方,避免出现其他感染。
非甲状腺性病态综合征患者需要根据医嘱对症治疗,避免滥用药物,停止之前自行服用的药物。
患者及家属可以通过观察患者原发疾病症状以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监测有无好转,治疗期间每周复查甲状腺激素水平。
家属注意治疗期间陪伴患者,并告知患者的病情及治疗方式,避免患者因不了解病情出现恐慌。
非甲状腺性病态综合征患者一定注意对原发病的治疗,按医嘱服药,避免滥用药物。
非甲状腺性病态综合征的预防主要是对原发病的治疗,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应定期进行检查,以达到早发现、早治疗。
所有老年住院患者都需检查甲状腺激素水平,对本病有一定的早期筛查作用。
及早治疗原发疾病,避免重症感染或创伤。
日常注意营养补充,避免禁食减肥。
避免滥用药物,药物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规律服用。
4957点赞
[1]吴军,钱云峰,许卫国,等.高龄非甲状腺性病态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的功能变化[J].广东医学,2016,37(001):69-72.
[2]柳洪宙,蒋利,李春霖,等.非甲状腺性病态综合征对老年男性肺部感染患者预后的影响[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7,038(011):1014-1017.
[3]罗璧君,孔铭颢.急性脑梗死并非甲状腺性病态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临床误诊误治,2016,29(03):96-99.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