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巴德-吉亚利综合征又称布-加综合征,是由各种原因所致的肝静脉或其开口以上段下腔静脉阻塞性病变,进而导致的一种肝后性门脉高压症,常伴有下腔静脉高压。本病的病因主要有先天性肝静脉狭窄、肝静脉内膜炎等,经介入手术和外科手术治疗后,能改善患者病情,但很难彻底治愈。
根据血管受累多少、受累程度及阻塞病变的性质和状态等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起病急,多由肝静脉完全阻塞而引起,阻塞病变多为血栓形成。
起病不急,多为肝静脉和下腔静脉同时或相继受累,顽固性腹腔积液、肝大和下肢水肿多同时存在,继而出现腹壁、腰背部及胸部浅表静脉曲张,其血流方向向上。
慢性型的病程可长达数年以上,病情多较轻,但多有引人注目的体征,如胸腹壁粗大、蜿蜒的怒张静脉。
小儿巴德-吉亚利综合征主要是因为先天性肝静脉狭窄、肝静脉内膜炎导致的肝静脉血栓形成,是属于一种肝后性门脉高压症,好发于有遗传因素的人群。
主要导致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先天性肝静脉狭窄会出现下腔静脉狭窄或闭塞,下腔静脉血液回流障碍,下肢、盆部和腹部出现静脉瘀血及静脉高压,部分下腔静脉闭塞可伴有血栓形成。
肝静脉内膜炎会引发该病。阿米巴脓肿、慢性炎症性肠炎等感染性疾病可导致肝静脉内膜炎,病情进展将引起门静脉、下腔静脉阻塞,进而引发小儿巴德-吉亚利综合征。
小儿巴德-吉亚利综合征并非罕见疾病,文献报道目前亚非国家发病率较欧美国家高,我国的发病高于外国统计数字,但缺乏具体的统计学研究资料。根据近10余年国内统计和分析,淮河以北和黄河以南的黄淮流域,包括河南省、皖北、苏北、鲁南和冀南为我国小儿巴德-吉亚利综合征的高发区,上述地区的患者中95%来自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
主要包括阿米巴脓肿、包虫囊肿、梅毒的树胶肿、慢性炎症性肠炎、盆腔感染等。
误食带有病菌的食物可导致病毒感染,从而诱发小儿巴德-吉亚利综合征。
先天性肝静脉容易引起门静脉或门静脉和下腔静脉阻塞,从而导致患病。
小儿巴德-吉亚利综合征的典型临床表现可有腹痛、恶心、呕吐、腹部不适、黄疸、肝脾肿大、胸腹腔积液等症状,部分患者可有蜘蛛痣、消化道出血症状,可并发肝性脑病、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以及不孕不育。
起病急骤,突发上腹部胀痛,伴恶心、呕吐、腹胀、腹泻,酷似暴发型肝炎,肝脏进行性肿大,压痛,多伴有黃疸、脾大,腹腔积液迅速增多,同时可有胸腔积液。血压测量显示患儿血压低,一般低于60mmHg。暴发性者可迅速出现肝性脑病,黄疸进行性加重,出现少尿或无尿,可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多器官功能衰竭、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等,多数在数日或数周内可以因循环衰竭、肝功能衰竭或消化道出血而迅速死亡。
有1/3的患者可见黄疸和肝脾肿大,且多为轻或中度。患者的腹腔积液形成急剧而持久,腹压升高,膈肌上抬,严重者可出现腹腔间隔室综合征,引起全身性生理紊乱。
病情发展比较缓慢,患儿身上可能出现黄疸,有不同程度的腹腔积液,但多数趋于相对稳定。肝脏可有肿大,但不如亚急性者明显,脾大多为中等程度。还可出现颈静脉怒张,精索静脉曲张,巨大的腹股沟疝、脐疝、痔核等。
慢性的小儿巴德-吉亚利综合征患者会出现肝脏对雌激素灭活作用降低,引起小动脉毛细血管扩张,表现为皮肤上出现红色痣,痣体有一个中心点,周围有呈辐射形的小血管分支,形态似蜘蛛。
长期门静脉压力增高会导致的胃肠黏膜血管病变,患者可表现为胃黏膜炎症、糜烂和溃疡,易并发消化道出血的症状,表现为呕血和黑便。
当严重的门静脉高压未及时治疗时,可出现肝性脑病,表现为患者的性格、行为、睡眠习惯的改变,还可出现扑翼样震颤、视力障碍、智能和意识障碍等症状。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是小儿巴德-吉亚利综合征患者的一种严重的并发症,表现为发热、腹痛、腹肌紧张、腹部压痛、反跳痛和肠鸣音减弱等症状,肝功能会进一步损害,呈进行性加重表现。
小儿巴德-吉亚利综合征会出现下腔静脉阻塞,则可直接影响影响精索静脉、卵巢静脉、子宫静脉血液回流,男性患者可出现精索静脉曲张、阳痿、不育,女性患者出现月经不调、闭经、不孕。
小儿巴德-吉亚利综合征属于肝后门脉高压症,当患者出现腹痛、黄疸、肝大的症状要及时到小儿内科就诊。通过血常规检查、凝血功能检查、肝功能检查、超声检查、下腔静脉造影以及CT、MRI检查,结合典型的表现可对本病进行诊断。
对于高危人群,一旦患儿有恶心、呕吐、胃肠道不适就需要进一步检查。
当患儿出现腹痛、黄疸、肝大的症状,应及时就医。
已经确诊小儿巴德-吉亚利综合征的患儿,若出现精神紊乱,甚至昏迷时,应立即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儿科就诊。
若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胃肠道不适等症状,可考虑到消化内科就诊。
如果患者黄疸、肝大等症状明显,建议到肝胆外科就诊。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之前有感染的发生吗?
是否有腹痛、黄疸等症状?
什么时候开始有这些症状,有进行治疗吗?
家族里有无相类似的患者?
通过问诊和视诊,查看小儿是否有急性腹痛、腹水、黄疸等症状,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
通过做尿液检查,查看是否出现蛋白尿,可帮助进一步评估病情。
出现脾大、脾功能亢进患者,血常规检查可有贫血或血小板、白细胞计数减少。肝功能检查可有血清胆红素增加,转氨酶升高,低蛋白血症。凝血功能检查可有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腹腔积液检查,若不伴有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蛋白浓度常低于30g/L,细胞数亦不显示增加。
因为超声检查经济、无创,而常作为首选,能够显示下腔静脉、肝静脉及副肝静脉是否狭窄或闭塞,是否合并血栓、是否有腹腔积液及其程度等。
CT、MRI检查能够提供解剖空间位置关系,可作为术前必要的检查。可出现肝静脉和(或)下腔静脉明显狭窄或闭塞,病变早期平扫肝脏体积增大,尤以尾状叶增大具有特征性,肝内外侧支循环,伴或不伴轻度脾脏肿大、腹腔积液、门静脉高压征象。
下腔静脉造影是诊断下腔静脉病变的金标准,它可以明确诊断下腔静脉阻塞的部位,以及是否有下腔静脉内血栓形成、下腔静脉发育异常等。同时,也可观察是否存在有周围和邻近脏器病变压迫和浸润下腔静脉。
胃镜对小儿巴德-吉亚利综合征的诊断帮助不大,但在慢性病例,特别是对曾有消化道出血者,可进一步了解出血原因、部位,对可疑的或鉴别困难的病例,直视下取活检,更可明确诊断。腹腔镜下活检有更安全、可靠的优点。
患儿有门静脉高压表现并伴有胸、腹壁,特别是腰背部和双下肢静脉曲张者,可怀疑此病。
进行B型超声,诊断准确率达90%以上,可明确诊断。
进行下腔静脉造影,可显示肝静脉有阻塞,即可确诊。
急性小儿巴德-吉亚利综合征须与急性肝炎区别。其中急性小儿巴德-吉亚利综合征腹痛剧烈,肝大和压痛均非常明显,而且颈静脉充盈,肝颈回流征阴性。且腹水的出现和增长速度以及下肢水肿与肝功能变化不成比例。患者没有病毒性肝炎或肝毒性药物或毒物接触史,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检查大多阴性。肝活组织检查不是气球样变嗜酸性变和点状坏死,而是小叶中央带的出血性坏死伴肝窦明显扩张,各级肝静脉血栓形成,血管造影可将二者明确区别开来。
急性小儿巴德-吉亚利综合征在暴发性改变时,可与急性重型肝炎相类似,鉴别方法有:
急性小儿巴德-吉亚利综合征在暴发型表现时可以肝不缩小或缩小不明显,并伴有脾的迅速增大和颈静脉明显充盈。
急性小儿巴德-吉亚利综合征时ALT、AST和血清胆红素均明显升高,没有胆酶分离现象。
急性小儿巴德-吉亚利综合征时病毒性肝炎有关的病原学检查大多阴性。
急性小儿巴德-吉亚利综合征时肝活组织检查见肝内呈片状出血性坏死,累及肝腺泡各带,各级肝静脉可见附壁血栓。
及时血管造影可明确诊断。
亚急性或慢性急性小儿巴德-吉亚利综合征常常伴有肝硬化,肝硬化患者也可伴有急性小儿巴德-吉亚利综合征。因此,确定患者是否有急性小儿巴德-吉亚利综合征存在对治疗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鉴别方法有:
小儿巴德-吉亚利综合征大多没有急性肝炎病史,即使病程中曾有黄疽也大多伴有腹水。
体格检查是鉴别肝硬化和小儿巴德-吉亚利综合征的重要方法,肝硬化时,腹壁静脉以脐部为中心呈离心性排列,引流方向也呈离心性,小儿巴德-吉亚利综合征时,在下胸部,两肋和腰背部出现静脉曲张,多器官功能衰竭时血流方向由下向上,单纯肝静脉阻塞时血流方向由上向下,下肢水肿伴有溃疡形成,色素沉着或静脉曲张者支持多器官功能衰竭。
肝静脉和(或)下腔静脉造影和肝活组织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亚急性和慢性小儿巴德-吉亚利综合征非常近似心源性肝硬化。肝活组织检查无助于二者的鉴别。但心源性肝硬化有长期右侧心力衰竭或缩窄性心包炎的病史和证据,只要仔细检查心脏和侧支循环体征,鉴别诊断多无困难。
小儿巴德-吉亚利综合征目前可以开展介入手术和外科手术治疗,严重者可进行肝移植手术,此外还可针对病症使用内科保守治疗,如使用利尿剂、抗凝剂等进行治疗。
利尿剂常用药物如氢氯噻嗪、呋塞米等,针对出现胸腹腔积液的患者使用,在使用期需严格观察患者的肝肾功能变化,对于高血压病人不应选择氢氯噻嗪,并进行适量补钾,或合并使用保钾利尿剂。
抗凝剂常用有阿司匹林、双嘧达莫等,对于起病1周内单纯血栓形成的急性期患者,可以用抗凝剂治疗,但大多数病例于血栓形成后几周或几个月才获确诊。使用期间应注意防止跌到损伤,以免引起出血不止。
由于介入技术发展和导管的革新,介入治疗已成为小儿巴德吉亚利综合征首选的治疗方法。其创伤小,且可重复,避免了麻醉和外科手术创伤可能导致的多种并发症,同时,球囊扩张后下腔静脉及肝静脉压力迅速下降,患者症状和体征在短时间内可得到明显改善。值得注意的是,当患者伴有大量腹水时,应利尿和放腹水后再行介入治疗。如果超声、CT或血管造影证实下腔静脉内有新鲜、游离的血栓,应积极溶栓治疗,待血栓溶解后再行介入治疗。
外科手术的方法很多,目前主要使用的是分流减压术、根治矫正术。
门静脉-下腔静脉分流或肠系膜上静脉腔静脉分流术,仅运用于病变局限在肝静脉而下腔静脉脉通畅者。
肠系膜上静脉右心房或脾静脉-右心房转流术,此法可直接解除门静脉高压,应用范围广,远期疗效佳,但由于需要联合胸腹手术,对患者的创伤较大,术后各系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脾静脉-肾静脉分流术,用于牌功能亢进者,在切脾的同时行脾静脉-左肾静脉端侧吻合。
肠系膜上静脉颈内静脉转流术,适用于不能行右侧开胸,全身状况差的患者,及右心房转流术后二次手术的患者,但因转流路径长,远期效果较差。
根治矫正术是在直视下进行隔膜切除术,术中需体外循环保障,此法可彻底清除病因,最符合人体正常血流动力学。
仅适用于下腔静脉近心端闭塞,肝静脉通畅且与远端下腔静脉相通者。
原位肝移植主要用于并发的暴发性肝衰竭和晚期肝硬化,是治疗终末期小儿巴德吉亚利综合征的唯一有效手段,手术效果良好。在术前需对患者进行评估,符合手术要求者才可进行手术。术后需长期抗凝治疗,术后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是多发性栓塞并发症。
把患儿的腹水抽出来,过滤掉有害物质,留下白蛋白等营养物质,重新输入患儿体内,但并不属于根治性的治疗方法,需反复进行。
小儿巴德-吉亚利综合征目前无法治愈,急性型常于症状出现后几天死亡,慢性者可通过手术治疗达到临床缓解,但是生存时间不定。本病还需定期进行复查,观察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
小儿巴德-吉亚利综合征无法达到治愈,有些情况良好的患者,可通过介入手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小儿巴德-吉亚利综合征急性型常于症状出现后几天死亡,慢性者可因情况不同,生存时间也不同。
小儿巴德-吉亚利综合征的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复诊,至少每1个月进行体格检查和超声检查,观察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
小儿巴德-吉亚利综合征患儿的饮食以高蛋白的食物为主,比如鱼肉、牛奶、鸡蛋、鸡胸肉等,注意营养丰富均衡,适当控盐,注意饮食卫生,食物要煮熟、煮软。
用餐前家长要给孩子洗手、洗脸,防止再次感染病毒,引发疾病。
患有小儿巴德-吉亚利综合征的患者,在生活中应保证良好休息,注意按时服用药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生活要有规律,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重体力劳动。
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双嘧达莫抗凝治疗3~6个月,以防血管再狭窄或闭塞。遵医嘱正确使用利尿剂、抗凝药物等,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患儿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预防病毒感染,出门戴口罩。
在流感季节应及时增添衣物,注重保暖,防止感冒。
小儿巴德-吉亚利综合征目前无早期筛查资料,预防此病以处理原发病,注意规律饮食、卫生等方法为主。
积极预防感染,流感季节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出门带口罩。
注意饮食营养,进食规律,不吃没有煮熟或没有洗干净的食物,饭前便后洗手,防止感染。
一旦出现腹痛、腹水等情况,立即就医,及时处理原发病是预防的关键。
4124点赞
[1]秦新裕,医师考核培训规范教程普外科分册,[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08,第304页.
[2]毛华娟,戴伟辉景在平著,血管腔内器具学第2版,[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08,第196页.
[3]李海燕,钱火红,毛燕君主编,血管外科实用护理手册,[M]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15.09,第39页.
[4]伍淑文主编,新编临床专科护理健康教育指南,[M]广东科技出版社,2016.06,第140页.
[5]丁建,杨静,王业立,王栋主编,精编普通外科临床诊治下,[M]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09,第532页.
[6]原丽莉,朱娜主编,张瑞,王青山副主编.新编消化内科住院医院问答,[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7.01,第195页.
[7]徐霖,罗杰主编,实用临床医学丛书.实用介入放射学手册,[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10,第148页.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