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综合征是指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但尿常规检查无异常发现的一组症候群。是一种常见病,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排尿异常,引起局部疼痛,影响正常生活,造成一定心理压力,及时治疗的话,预后一般良好。
尿道综合征是以一组症候群命名的,典型症状为尿频、尿急、尿痛。有一部分人群通过检查可以明确病因,但大多数人不能明确。目前临床上可以明确的病因主要分为两方面,一个是患者的泌尿系统的生理结构异常,另一个是更年期内分泌失调。
由尿道狭窄引起的尿道综合征所引起的尿频、尿急、尿痛占多数。尿道外口解剖异常,如尿道处女膜融合、处女膜伞、小阴唇融合等均有报道,尿道外口至阴道口距离与尿道综合征关系密切,间距越近患病率越高。间距在3mm以下者患病率达72.15%。此外,尿道梗阻、炎症、肉阜、息肉等病理产物也是引起尿道综合征的原因之一。
免疫因素、雌激素水平下降、镁离子缺乏、医源性因素与尿道综合征也有很大关联性,但目前临床上并未有确切证据。
尿道综合征的发生与排尿功能息息相关,排尿控制功能发育的不全或者退化会直接或间接导致尿频、尿急、尿痛等排尿综合征症状的出现。
这个病因多与女性有关,处女膜异常或尿道部位出现问题,如尿道肉阜、尿道黏膜脱垂等,使尿道不通畅,尿道变窄,也可引发尿道综合征。
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糖尿病、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以及接受大量雌激素治疗等,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内分泌失调。
据有关一些资料和循证医学表明,大多数已婚中年妇女发病率极高,多数没有器质性病变。男性没有明显年龄分层,各个年龄阶层均可发病。但是调查表明,尿道综合征就诊率较低。
已婚中青年女性是尿道综合征的第一大群体,通常可由于受凉、劳累、性生活、洗浴等可引起急性发作。
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是人体识别和消灭外来侵入的任何异物(病毒、细菌等),当免疫力低下时,人体抵抗外邪的能力就下降,当泌尿系统受到病毒细菌感染时,就容易出现尿道综合征。
性生活不注意卫生,很容易引起尿路感染,而且还可以引起性伴侣的尿路感染。男性如果患有包皮过长或者包茎,很容易引起龟头炎、尿道炎等疾病。在夫妻同房时,男性外生殖器上的致病菌很容易通过性交而传染给女性,有一些男性的包皮垢还很容易残留于女性阴道内,导致女性生殖系统的感染,造成女性房事后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综合征。
在明确没有器质性病变的情况下,许多患者仍然可以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综合征,这是由于情绪波动变化,心里压力大造成的,通常此类患者平素性格内向,不喜与人交流,当发生应激性事件时,就容易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道综合征。
尿道综合征的典型症状是尿频、尿急、尿痛。一部分人会有耻骨上疼痛、急迫性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里急后重、排尿后疼痛、性交困难等。此外,还有下腹痛、背痛、双侧腰痛,可反复发作。
正常成人白天排尿4~6次,夜间0~2次,次数明显增多称尿频。尿频既可以是生理性、精神神经性的,也可以是许多疾病的症状之一。导致尿频的原因较多,故不能单纯依据尿频来诊断尿道综合征。
尿急又称为急迫性尿失禁,是指尿液不能经患者意志控制而经尿道流出,主要病因分为神经源性(如脑卒中、脊髓损伤和多发性硬化症)或非神经源性(膀胱出口梗阻、膀胱尿道炎等)。
尿痛指患者排尿时尿道或伴耻骨上区、会阴部位疼痛。其疼痛程度有轻有重,常为烧灼感,重者痛如刀割,尿道综合征的疼痛较轻,如果疼痛较重,则需要通过检查来排除其他器质性病变。
龟头炎指龟头部由感染、外伤或刺激等各种因素引起的阴茎头或阴茎包皮的炎症。由于龟头炎往往与包皮内侧的炎症同时存在,因此通常将龟头炎和包皮炎统称为包皮龟头炎,龟头炎和包皮龟头炎的名称常常被互换使用。需要注意的是,由病原体感染造成的龟头炎最为常见,部分病原体可通过性接触等方式传播。
勃起功能障碍是最常见的一种男性性功能障碍,指阴茎持续不能达到或维持足够的勃起以完成满意性生活,病程3个月以上。
阴道炎是妇科最常见的一种炎症,占妇科炎症的30%,阴道炎是由各种病原菌感染引起的,多因为阴道微生态环境破坏,卫生习惯不佳,使用劣质卫生巾、高危性行为、粪瘘或尿瘘,慢性代谢性疾病等。婴幼儿阴道炎和老年性阴道炎与低雌激素水平有关,阴道炎主要症状表现为外阴阴道瘙痒,阴道分泌物增多,灼痛,还可能造成性交痛和排尿痛等。
一旦出现尿道综合征的相关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性交困难、下腹痛、背痛等,建议患者积极就医。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泌尿外科就诊,进行体格检查、尿常规检查等。
出现免疫力低下的症状,如全身乏力等,进行体检非常有必要,一旦体检中发现尿道感染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高度怀疑尿道综合征时,应及时就医。
已经确诊尿道综合征的患者,若见局部瘙痒、龟头红斑、丘疹、糜烂、脱屑等,应立即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泌尿外科就诊。
若患者出现其他严重不适反应或并发症,如阴道炎等,可到妇科就诊。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尿频、尿急、尿痛持续多长时间了?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性交困难、下腹痛等)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排尿困难、龟头红肿、阴唇红肿等症状)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观察没有阳性体征发现,或者一部分可看到尿道外口被处女膜覆盖,呈袋状,或尿道口与阴道口的距离太近,则可确定该患者有患尿道综合征的生理基础。阴道前壁触诊,阴道及膀胱颈部可有触痛。
通过了解尿常规中红白细胞的情况,即可知道是否发生感染。
尿道综合征中不可活缺的一项检查,是诊断和指导治疗尿道综合征的主要方法之一,可表现为正常或者不正常,如不稳定膀胱、膀胱颈梗阻等,均具有诊断意义。
会阴、阴道检查是已婚中青年女性尿道综合征的必不可少的一项检查,了解是否存在尿道问题和妇科疾病,如生殖道尖锐湿疣、宫颈炎、尿道旁腺感染等。
尿道综合征患者可通过腹部B超和CT检查来检查有无泌尿系疾病,排除泌尿系器质性病变。
典型尿道综合征症状,尿频、尿急、尿痛。
有尿频、排尿不适的症状。
3次中段尿细菌计数阴性。
临床无其它微生物尿路感染证据,尿常规正常。
膀胱镜、超声检查排除泌尿系器质性病变,女性妇科检查未见异常。
膀胱炎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膀胱黏膜急、慢性炎性病变,膀胱炎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占尿路感染的60%以上,女性多于男性,膀胱炎的发病原因包括细菌感染和非细菌性因素,膀胱炎的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伴或不伴血尿,虽然二者症状相似,但是病位却明显不同,膀胱炎病变位于膀胱,尿道综合征病变位于尿道,二者联系紧密,却又有明显区别。
尿道综合征的治疗主要消除诱因,选择合适的口服抗感染药物,根据病人的临床分类,决定疗程长短,必要时配合外用乳膏或者手术。
了解尿道综合征存在的诱因并及时消除,如停服广谱抗生素、雌激素等。合并糖尿病时要同时予以治疗。
坦索罗辛是治疗尿道综合征的常用药物,可缓解排尿困难、尿频、尿急等症状,改善膀胱贮尿功能,但以下人群须慎用: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冠心病患者、肾功能不全者。
硝苯吡啶可增加膀胱容量,改善尿频、尿痛等症状,对轻度尿失禁有一定效果,但该药有明显副作用,包括有短暂头痛,面部潮红、嗜睡。其它还包括眩晕、过敏反应、低血压、心悸及有时促发心绞痛发作。剂量过大可引起心动过缓和低血压。
适用于50岁以上或绝经后雌激素低下的患者,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尿道张力。该药有明显的禁忌症,包括妊娠、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原因不明性阴道出血、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禁用。
如托特罗定和索利纳新;β3受体激动剂,如米拉贝隆。缓解膀胱痉挛,治疗尿频、尿急。
尿道狭窄者可做此手术,术后应注意防止尿道出血,感染,尿道损伤。
尿道外口成形术适用于处女膜伞、处女膜融合征、堤坝型尿道外口、尿道肉阜的患者。
尿道外口前移重建术用于纠正尿道口与阴道口间距离过短的情况。
膀胱直接灌注药物治疗:利多卡因、庆大霉素等。
膀胱三角区封闭治疗:注射利多卡因和醋酸强的松龙。
莨菪碱穴位(关元、三阴交)注射治疗。
电刺激治疗。
经过及时有效规范的治疗均可治愈,预后良好,能够减轻或消除尿道症状,维持正常的生活质量。
能治愈,部分患者会出现反复的现象,较顽固。
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如不及时治疗,尿路综合征可带来严重的生活困扰,引发尿路感染,甚至癌变。
痊愈后无需复诊,如有不适,及时就诊即可。
尿道综合征患者需加强饮食护理,以促进症状减轻并消退,合理、均衡地分配各种营养物质,忌食辛辣温热食物,慎食肥甘油腻之品。
辛辣食品多食易生燥热,使内脏热毒蕴结,出现尿频、尿痛、尿急等症状,从而使本病症状加重。
带鱼、虾、蟹等腥膻之品会助长湿热,食后能使小便次数增多,不利于炎症的消退,故应忌食。
油腻食物如猪油、奶油、牛油等,高糖食物如巧克力、甜点心等,这些食物有助湿增热的作用,会增加尿道感染的风险,并影响治疗效果。
这是由于烟草中的尼古丁可使动脉血与氧的结合力减弱,酒能助长湿热,同样含酒饮食如酒酿、药酒等均不宜饮用。
注意尿道卫生,保持干燥洁净,避免性生活,不要过分紧张,以免加重病情,忌食辛辣油腻制品,加强运动,增强体质。
使用棉质内裤,患者的内裤等衣物要隔离洗涤,用开水烫,以免传播。每日坐浴,清洁生殖器官。
经常做膀胱功能训练,增强神经系统对排尿的控制能力。
尿路综合征患者应定期监测尿路是否感染,是否有细菌滋生,如有感染,应及时治疗。
有龟头炎症者,需要进行细菌检查及治疗,以预防女性重复感染。男性伴侣包皮过长者,需要每天清洗,建议行包皮环切术。症状反复发作者,需考虑阴道混合性感染及发生其他细菌病的可能。
尿道综合征常与其它生殖部位真菌病并存或交叉感染,故应注意皮肤清洁,保持生殖部位皮肤干燥,以预防疾病发生。
合理膳食,三餐规律,控制总热量的摄入,可少食多餐。宜清淡饮食、低脂少油、少糖少盐,定时定量进餐。
保持局部干燥及清洁,合理使用抗生素和激素类药物。
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性生活前后及时用清水冲洗会阴。
4650点赞
[1]金双,彭力,艾春启,方伟.针刺结合帕罗西汀治疗非感染性尿道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21(01):91-93.
[2]姚旭英,杨威严.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女性尿道综合征患者的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34):135+138.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