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憩室为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致病原因通常为先天性发育畸形和后天的尿道疾病导致。主要症状有尿道腹侧肿块,压缩时可有尿液自尿道口滴出等。尿道憩室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同时可辅助进行抗感染治疗。该病预后尚可,大部分患者在科学治疗下均可治愈。
尿道憩室发病的主要原因是先天性畸形,由于尿道海绵体的先天性发育不良等先天性疾病导致尿道憩室,本病无明显传播途径,好发于30~40岁的男性,部分尿道疾病可诱发本病。
先天性畸形是尿道憩室发病的主要原因,尿道海绵体的先天性发育不良、尿道沟未融合、胚胎时尿道旁残留的细胞团、憩室的远端发生尿道狭窄等先天性疾病可导致尿道憩室的发病率较高,从而导致尿道憩室的发生。
尿道疾病是诱发尿道憩室的重要因素,包括尿道外伤、尿道结石、尿道周围脓肿,可引起尿道的器质性改变,导致尿道局部组织的坏死、机化,从而形成尿道憩室。
每1000例泌尿系统疾病中就有3.5例尿道憩室患者,患者以30~40岁人群为主,女性多于男性。
本病的患者以30~40岁人群为主,女性多于男性。
尿道憩室的症状相对典型,表现为尿道腹侧肿块、挤压时可有尿液自尿道口滴出等。在临床上进行体格检查时可明显观察到这种症状,诊断较为明确。同时可导致尿路梗阻、尿路感染、尿路结石、尿瘘等并发症。
少数患者可无任何症状,50%患者表现为慢性反复性尿频、尿急、尿痛、尿失禁或排尿困难,可出现反复尿路感染,巨大憩室可出现血尿、性交疼痛及性交困难。
是尿道憩室的主要症状表现,主要原因是尿道憩室的形成导致尿液存储于憩室当中,达到一定量后则表现为肿块。
是本病症状之一,主要是由于肿块的大部分成分为尿液,挤压肿块时尿液将进入尿道,则表现出尿液滴出的症状。
是本病的主要并发症,由于开口较大的憩室可以储存较多的尿液,从而导致尿路梗阻的形成,需及时就医进行治疗。
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继发感染后患者可表现出局部的红肿、疼痛症状,需及时进行治疗。
继发于本病,当憩室向皮肤方向发生穿破之后,造成尿瘘的形成。
尿道憩室的总体就医指征是患者出现相关的腹侧部位的肿块症状,即使症状不严重也应该及时就医排除诊断,主要就诊科室是泌尿外科,及时行相关的体格检查、血常规、尿道镜以及尿道造影检查等明确诊断,要注意与尿道肿瘤、尿道结石等疾病相鉴别。
出现腹侧肿块症状时,即使无其他并发症,也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下一步的检查和治疗,以明确诊断,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
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尿失禁或排尿困难、血尿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如果患者的肿块症状表现严重,伴随局部红肿、疼痛等症状时,需立即就诊,进行进一步检查,避免病情继续恶化,及时控制疾病进展。
主要就诊于泌尿外科,因为泌尿外科的手术治疗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
女性患者需要术后的抗感染和康复治疗时,也可就诊于妇科。
从发现腹侧肿块症状到来医院就诊隔了多长时间?
目前主要以什么症状为主?
是否有其他基础病,如尿路感染等?
自己在家用药了吗?
有没有进行住院治疗?
是本病重要的直接性检查之一,主要目的是触诊其腹侧的肿块位置,观察尿道口有无尿液滴出,是初期诊断本病的重要依据。
是全面了解患者疾病发生、发展进程的检查,可以给用药和手术治疗提供指导。
主要目的是了解患者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相关指标水平,判断是否存在感染情况,是常用的血液检查。
是泌尿系统相关疾病的常用检查,主要目的是观察是否存在尿路感染,以及明确尿路感染的致病菌,可进行针对性的抗菌治疗。
是直接检查患者尿道及憩室情况的检查,可为下一步手术治疗提供参考。
主要目的是观察憩室的发展情况,同时了解患者的疾病进程。
尿道憩室的诊断较为明确,一方面,症状表现为腹侧出现肿块且按压时尿道口有尿液滴出,另一方面,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可见白细胞较高,膀胱尿道造影可发现明显的憩室、尿培养结果为阳性等相关征象,两方面相结合,即可明确诊断本病。
尿道肿瘤是症状表现方面与本病相类似的疾病,也可出现腹侧的肿块,仅仅从症状表现上很难将二者区分,尿道肿瘤通常在尿道镜下可见明确的肿块物质,而尿道憩室则为相对空洞性物质且其主要成为为尿液,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尿道肿块的病理结果通常为恶性,而尿道憩室通常为正常的尿道组织,是主要的鉴别方式。
尿道结石是本病的常见并发症,可与本病同时存在,但症状上容易混淆,尿道结石也可出现腹侧的肿块表现,但单纯的尿道结石症状不会出现尿道憩室,尿道结石出现在尿路憩室之后,则为尿路憩室的并发症,但如果出现单纯的尿道结石,则不会导致尿路憩室的出现,二者的发病先后顺序是主要的鉴别点。
尿道憩室的总体治疗为长期持续性治疗,一般治疗周期为3~6个月,控制症状后也需要一年以上的康复期。一般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以头孢噻肟、复方新诺明、金钱草颗粒、布洛芬为主,其他治疗有尿道缝合等。
主要用于术后的抗感染治疗,预防患者由于手术而并发相关的尿路感染,影响疾病的康复。
是常用的口服抗菌药物,联合头孢噻肟进行抗感染治疗。
是典型的帮助患者排除尿结石的中成药,结合多喝水、多运动,可有效帮助患者将细小的结石排除体外。
是主要用于患者发生尿路感染、尿路结石等导致患者伴有疼痛的疾病,进行止痛治疗,缓解其疼痛症状。
尿道憩室的治疗,原则上应当完全切除。
憩室口小者,切除后将尿道缝合。口宽大者,憩室切除后,尿道行阴茎皮管尿道成形术、阴囊内包埋尿道成形术(Cecil尿道成形术),以弥补尿道的缺损。
憩室切除有困难者,将憩室大部分切除,残余部分行内翻缝合。单纯切开引流,多形成反复发作的尿瘘。
各种憩室切除术,均需行耻骨上膀胱造瘘术或会阴部尿道造瘘。待尿道完全愈合后,再拔除造瘘管。有采用经尿道切开憩室口前后唇治疗的方式。
尿道憩室大部分患者预后尚可,经科学、及时的治疗大部分患者可痊愈,一般不会影响到自然寿命,但容易造成尿路梗阻、尿路感染、尿路结石、尿瘘等并发症,影响疾病的恢复。
尿道憩室大部分患者经治疗可以痊愈。
尿道憩室是非致命性疾病,一般不会影响患者的自然寿命。
患者服用药物治疗的每1~2月需及时复诊,便于医生观察病情进展情况,行内窥镜、膀胱尿道造影等相关检查,同时也为药物的调整和应用提供指导。
尿道憩室患者术前需禁水、禁食,术后按照手术要求进食半流食,要注意均衡营养,加强蛋白质的摄入,不吃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
术前必须禁水、禁食,术后则可半流食进食,如小米粥等。
均衡饮食是避免相关疾病的重要措施,特别是要加强蛋白质的摄入,如鱼肉、瘦肉、鸡蛋等,加强营养。
本病治疗结束后同时需要患者注意饮食,避免过麻、过辣食物刺激伤口,造成继发性感染。
尿道憩室的护理应观察病情、控制饮食、加强会阴部和肛周的清理,要明确口服用药的剂量和频次,加强饮食管理,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是护理的主要方面,特别是注意观察患者是否继续发生相关的腹侧部位肿块等症状。
术前坚决禁食,术后坚持清淡饮食,是避免继发性感染以及促进疾病康复的重要措施。
是早期预防会阴及尿道相关感染的重要措施,必须做到定期、科学清理,可使用酒精等配合消毒。
主要观察患者是否继续发生腹侧肿块等症状,是尿道憩室观察的主要方面。
尿道憩室的症状表现在早期相对不明显,一旦发现腹侧的肿块现象需及时就医,早发现、早治疗。
尿道憩室的预防无特异性的方法,需注意平时的卫生习惯以及有相关泌尿系统疾病史的患者多注意自己是否发生其他症状,尽早的戒烟、戒酒,防止尿道外伤、多喝水、加强营养。
如自觉腹侧不舒服或可触及肿块,需尽早进行尿道镜等相关检查,以排除其他恶性肿瘤等疾病的诊断。
如果有相关的泌尿系统疾病史,要多注意自己是否发生腹侧的肿块症状,是早期发现疾病的重要方式。
尽早的戒烟、戒酒,不仅对于泌尿系统疾病有好处,也可预防相关的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的疾病。
防止尿道外伤,做好自我保护,尿道外伤后要及时就医,切不可自行处理。
多喝水、多运动是避免尿道结石发病的主要方式,如出现尿道疼痛剧烈,需立即就医。
加强营养,规律锻炼,不仅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也可促进疾病的康复。
4858点赞
[1]孙明,潘春雨,王贻兵,李嘉,韩斌,赵文嫣,王侠,吴斌.女性尿道憩室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5(26):10-11.
[2]王霞.腔内超声联合经尿道超声对女性尿道憩室的诊断价值.[D].苏州大学.2017.
[3]温馨,梁天才,杜江,李浩,彭显月,李永忠,梁国标,沈宏.水气合剂超声造影在女性尿道憩室诊断中的意义.[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9(05):31-32.
[4]刘志宇主编.泌尿外科学.高级医师进阶[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6(01):484-485.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