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神经病是由于中毒、营养代谢障碍、内分泌失调、肿瘤或者遗传等病因导致的一种周围神经病,此疾病为一种常见病,患病初期会出现四肢末端的感觉异常。随着疾病的发展逐渐出现四肢末端的对称性运动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并伴有皮肤干燥、多汗或无汗、指甲松动等症状。
多发性神经病大多由于中毒、糖尿病、免疫缺陷病、肿瘤等引起,另外一些特殊的传染病也会导致多发性神经病,例如艾滋病、白喉、麻风病等等。此外,格林-巴利患者也容易患多发性神经病。
一些药物的中毒、化学物质的中毒会导致感觉神经病变和运动神经病变,从而导致多发性神经病的产生。
由于糖尿病的代谢障碍和血管病变会导致周围和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病变,从而引起多发性神经病。
免疫缺陷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RA)、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会对人体的代谢产生影响,进而导致神经系统的损伤,从而引发多发性神经病。
肿瘤引起神经压迫或远隔效应,导致副肿瘤综合征产生并且常伴有多发性神经病变。
艾滋病、白喉、麻风病等传染病都会对人体的代谢和营养吸收产生障碍,进而导致多发性神经病的产生。
格林巴利综合征会侵犯脊神经根、脊神经和颅神经等,引起多发性神经病。
例如维生素B1、B12摄入不足。很多人有吃精粮习惯,反复淘洗米,会导致维生素B1摄入不足。有时慢性酒精中毒、慢性胃肠道疾病、胃大部切除等也会由于营养缺乏出现多发性神经病的表现。
各种代谢障碍,例如糖尿病、尿毒症、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均可导致多发性神经病。
常伴发或继发于各种急性和慢性感染,少数可因病原体直接侵犯周围神经所致。
如血清治疗或疫苗接种后神经炎等。
如结缔组织疾病、遗传性疾病、遗传性共济失调周围神经炎等等。此外,躯体各种癌症也可能引起多发性神经炎。
感染可能直接或间接地通过激发自身免疫反应而损伤神经系统。
多发性神经病根据病因的不同,发病率也有所不同,多发性神经病的病毒性感染在春秋季的发病率要高于其他两季节。此外,多发性神经病的发病率还存在南北差异,北方地区的发病率要高于南方地区。
糖尿病患者体内的代谢和血管会产生许多的病理变化,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损伤,进而导致其患多发性神经病。
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病变会影响周围神经的功能,导致神经系统损伤,产生多发性神经病。
特殊传染病患者机体内的代谢会出现大量病理变化,导致神经系统的损伤,进而导致四肢末梢神经的病变。
肿瘤的产生会压迫神经,浆细胞瘤可导致POEMS综合征,POEMS综合征会伴有多发性神经病的出现。
免疫系统的缺陷会导致体内的代谢出现极大的问题,进而出现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的损伤。
多发性神经病多表现为四肢远端对称性感觉障碍、四肢末梢对称性运动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少数患者会伴有皮肤干燥、汗多或无汗、四肢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指(趾)甲松动等病理现象。
受累肢体远端感觉异常,如针刺、蚁走、烧灼感、触痛等,与此同时或稍后肢体远端对称性深浅感觉减退或缺失,呈或长或短的手套-袜套样分布。
肢体远端对称性无力,轻重不等,可为轻瘫以至全瘫,肌张力低下,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后期会出现肌肉萎缩、肢体挛缩及畸形。
主要表现为肢体末端皮肤对称性菲薄、光亮或脱屑、变冷、苍白或青紫、汗多或无汗、指(趾)甲粗糙、松脆,甚至溃烂。
多发性神经病会兼有体内的代谢障碍,影响体液代谢,进而使皮肤干燥。
也是因为多发性神经病可能会导致体内的代谢障碍,影响体液代谢,进而导致出汗多或者是无汗。
多发性神经病会导致控制四肢肌腱的神经发生障碍,使得四肢腱反射减弱或者消失。
多发性神经病导致四肢末端的神经发生障碍,进而会导致机体对四肢指甲的营养供应出现问题,导致指甲的松动。
本病的并发症随着病情程度和病情诱因不同会产生差异的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呼吸衰竭、肺栓塞、褥疮等。
患者出现感觉障碍、肢体远端疼痛或者有明显的肌肉力弱或无力感,肢体突发性剧烈疼痛,或麻木、灼热等异常症状时应就医,可就诊于神经内科,并做相关检查明确诊断。
对于出现轻微的手指、脚趾末端感觉异常,运动出现稍微的障碍,应及时就医。
对于出现手指、脚趾感觉异常、运动障碍并且伴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即体内代谢异常,比如多汗、无汗、指甲松动、腹泻等病理现象,应立即就医。
多发性神经病的患者应该就诊于神经内科。
手指和脚趾有没有异常感觉?(如针刺感、蚁走感及触痛)
目前手指和脚趾能不能运动?
这种感觉异常和运动异常现象持续多久了?
家里有没有人患过神经疾病?
有无其他疾病?
用于诊断机体的哪处神经反应出现问题,为后期的治疗以及运动康复打下良好基础。
通过腰椎穿刺进行脑脊液化验,用于诊断被血-脑屏障隔离的物质是否进入脑脊液,进而导致其成分发生变化。
检查体内的代谢指标是否正常,根据检查的结果,对应正常指标范围,得出是否患其他疾病的结论。
用于检测体内多种代谢产物的含量,根据检测结果,对应正常指标,得出患者是否还患有其他疾病的结论。
用于检测患者是否含有免疫系统缺陷疾病或者免疫系统功能障碍。
主要通过测定皮肤的温度觉和振动觉对感觉神经的功能障碍进行客观、定量的检测。就是利用神经感觉定量分析仪,检验冷觉、热觉、冷痛觉、热痛觉的各阶段温度变化,患者是否有察觉。刺激不同位置会有不同的异常标准指标。有研究发现定量感觉检查对多发性神经病的检出率较高。
可测定神经传导速度,除可鉴别神经源性和肌源性损害外,还可以发现临床下病灶和容易被忽略的病变,可确定哪些神经肌肉损伤。
四肢末端有明显的感觉异常和运动异常,且机体两侧患病处对称,并且伴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以及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变,即可确诊。
周期性瘫痪的发病有反复发作的特点,而且不同于多发性神经病,常见于壮年发病,四肢近端无力,无感觉障碍,病情恢复迅速,钾盐治疗常有效。而且在心电图上,周期性瘫痪会有明显的低钾表现。
亚急性联合变性可伴有传导束性感觉障碍、锥体束征、甚至括约肌症状,其四肢腱反射是增强的,少数患者是减弱的,而多发性神经病的四肢腱反射是减弱的。
急性脊髓灰质炎相比于多发性神经病,急性脊髓灰质炎多发于儿童,发病特点为节段性不对称,迟缓性瘫痪,无感觉障碍,而多发性神经病的发病有对称性的特点。
多发性神经病的治疗主要以病因治疗为主,同时辅以营养神经的药物治疗,有时也可以进行中医的针灸和按摩治疗。此外,还要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运动康复训练,需要长期持续性的治疗。
主要用于过敏性和炎症性疾病,对于中毒病人也有很好的解毒效果。适用于免疫类疾病、休克、感染性疾病、肿瘤等。禁忌人群为妊娠期妇女,哺乳期妇女,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小儿,患有高血压的老人等。
用于抗惊厥机制,降低神经细胞的兴奋性。适用于癫痫患者、周围神经疾病患者、神经源性尿崩症患者、狂躁症等精神疾病患者。禁用人群为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产妇和哺乳期妇女。本药品对于不同的疾病不同的人群效果有好差,要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
主要以甲钴胺分散片的形式存在。适用于周围神经病患者。禁忌人群为对甲钴胺或处方中任何辅料有过敏史的人。本药品使用时要注意如果出现过敏而且偶有皮疹发生要立刻停止用药,并且此药品在使用的时候还会偶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或者腹泻的情况。
如维生素B6、维生素B1,可营养神经。
对于肿瘤造成的多发性神经病可以做手术,主要是治疗原发灶,切除原发肿瘤。
可以适当的进行中医针灸和按摩治疗。此外,还应积极参与医院的康复锻炼,出院回家后也要每天在家人的陪护下,根据医师的指导进行有效的恢复锻炼。
多发性神经病的预后不是特别好,但是及时服用营养神经的药物和康复运动治疗,可以维持较好的生活质量,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该疾病无法治愈,积极治疗可以改善生活质量。
多发性神经病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患者在饮食上要均衡,无论是青菜、水果,还是高蛋白质的肉类都要适当食用。此外,还要格外注意补充B族维生素来营养神经系统,并且减少食用辛辣或生冷食物。
比如酒、辣椒、胡椒等等,辛辣食物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严重影响疾病的治疗。
比如生海鲜、冰糕、冰水等等,生冷食物会对神经系统产生刺激影响疾病的治疗。
比如各种杂粮、豆类等等,但一定要注意食物的烹饪方法,防止在烹饪过程中B族维生素被分解。
家属应积极鼓励患者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运动训练,保持良好的心态,定期的到医院进行复查,必要时进行一些中医的理疗来帮助人体机能的恢复。
对于一些特殊传染病引发的多发性神经病患者,要注意传染性疾病的控制。
对于一些糖尿病患者、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特殊传染病患者、肿瘤患者、免疫系统疾病患者,在治疗原有疾病时,一定要注意平时的运动,加强对神经系统的锻炼,来防止再次患有多发性神经病。此外,对于这些人还要多补充B族维生素来营养神经系统,预防多发性神经病。
注重平时的运动,加强锻炼,提高自身神经系统的防护功能。
饮食要营养平衡,尤其要多补充B族维生素来预防多发性神经病。
对于患有糖尿病、慢性消化道疾病、肾脏病等疾病的患者,要注意控制血糖,积极治疗原发病,注意护理。
避免食用容易引起多神经病的药物,如异烟肼、呋喃药物等,可给予补充维生素。出现手或脚麻木、疼痛等症状应该及时停药,并早期给予大剂量B族维生素。
避免接触能引起多神经病的化学物品,如有机磷农药和重金属铅等。
4229点赞
[1]马晓琳.多发性神经病的内科治疗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25):104.
[2]陆金鑫,吴建国,方志荣.神经节苷酯联合高压氧治疗糖尿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20,27(03):351-353.
[3]吴江,贾建平.神经病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324.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