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样湿疹是在特应性皮炎或其他皮肤病基础上感染单纯疱疹病毒所致,表现在皮损区及其周围皮肤突然发生多个脐窝状水疱、脓疱,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患病人群可见于任何年龄段,5岁以内儿童常见。治疗以药物治疗、对症治疗为主。
疱疹样湿疹的最常见病因是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感染,多发生在特应性皮炎或其他皮肤病基础上。发病与患者皮肤屏障受损和抗病毒免疫应答异常有关。
单纯疱疹病毒1型穿过皮肤屏障,早期刺激调节性T细胞数量迅速增多、抑制效应T细胞发挥抗病毒免疫应答,从而引起体内病毒产生疱疹样湿疹。
大部分特应性皮炎患者皮肤的丝聚蛋白和紧密连接蛋白减少,导致皮肤屏障破坏,单纯疱疹病毒更易进入皮肤,患上疱疹样湿疹。
疱疹样湿疹多见于5岁以内儿童,也可见于成人。
疱疹样湿疹可通过接触传播以及飞沫传播。
疱疹样湿疹好发于5岁以下的儿童以及患有特应性皮炎的人群。
疱疹样湿疹多发生于5岁以内儿童,也可见于成人,感染单纯疱疹病毒后,经5~9天潜伏期,在原有皮肤疾病的基础上出现脐窝状水疱、脓疱,伴有全身症状。
皮疹开始于面颈部、上肢、躯干等原有疾病部位,也可发生在正常皮肤上,表现为原有皮疹加重,表面出现多发密集水疱、脓疱。且疱顶有脐窝状改变,基底红肿,可融合成片,经1~2周后皮疹可见干燥结痂,留有色素沉着或浅表疤痕。
患者突然出现恶心、呕吐、高热、嗜睡等全身症状,少数患者病情持续加重。
患者在皮疹发作期间可出现淋巴结肿大。
单纯疱疹在导致疱疹样湿疹的同时可侵犯咽部,进而导致咽炎,具有传染性。
单纯疱疹引起咽炎的患者,如果咽鼓管受侵,可能引起中耳炎。
患者如果并发咽炎,可累及咽旁的扁桃体,导致扁桃体炎症。
疱疹样湿疹应早诊断和早治疗,对于控制和改善患者症状尤为重要。如果患者在原有皮肤病基础上出现脐窝状水疱、脓疱时,应当怀疑有疱疹样湿疹的可能,需要及时就医。通过体格检查、病毒培养、血清免疫学检查等进行诊断。
当原有皮疹突然加重时,应及时就医。
当皮肤突然出现多发脐窝状水疱、脓疱时,应及时就医。
成人患者可就诊于皮肤科,儿童患者可就诊于儿科。
皮疹出现的时间?
是否发烧、呕吐?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如特应性皮炎)
皮疹发病前是否密切接触有相同症状的患者?
之前用过药吗?
若单纯疱疹病毒1型IgM抗体阳性,表示患者感染单纯疱疹病毒1型。
病毒培养出单纯疱疹病毒,此法为诊断的金标准。
Tzanck细胞学检查疱底涂片可见有巨细胞。
此检查可帮助患者判断具体病因。
患者既往有特应性皮炎等原有皮肤病病史,突然出现脐窝状水疱、脓疱,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病毒培养结果显示单纯疱疹病毒1型感染可确诊。
本病有种痘史,患者近期通常无特应性皮炎的患病史,组织病理检查可见基底层细胞原浆内有牛痘病毒包涵体,通过典型症状以及病理检查可以鉴别。
患者发疹前全身症状轻微,无原发湿疹等皮疹,通过典型症状以及病理检查可以鉴别。
有传染病流行史,无原发湿疹病史,全身症状重,有密集的脐窝状脓疱,现在世界已无流行。
脓疱表浅,易破形成蜜黄色脓痂,脓疱不呈脐窝状,无全身症状。
疱疹样湿疹治疗主要是服用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局部治疗以消炎、收敛、抗菌、防止混合感染为原则。
如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或泛昔洛韦,病情严重者可静脉输注阿昔洛韦。
皮损合并感染的患者可使用抗生素治疗,如红霉素、头孢氨苄、磺胺嘧啶。
局部可用0.1%依沙吖啶溶液湿敷,或夫西地酸乳膏、莫匹罗星软膏等外用。
疱疹样湿疹无需手术治疗。
疱疹样湿疹经早期、规范的治疗能治愈,部分患者会留有皮肤色素沉着和浅表性疤痕。
经积极治疗一般可以治愈。
经过规范治疗及护理,不影响寿命。
治疗能治愈,部分患者会留有皮肤色素沉着和浅表性疤痕。
患者需要根据医嘱定期复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等。
疱疹样湿疹患者应养成健康饮食习惯,清淡饮食,多食用蔬菜水果以补充维生素,避免烟酒、辛辣刺激性食物。
清淡饮食,患者若出现高热、嗜睡症状,可适当禁食,待症状缓解后可进食易消化的食物。
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这些食物会加重皮损,引起瘙痒,搔抓可造成感染。
疱疹样湿疹患者需遵医嘱用药,避免搔抓皮肤,保持清洁卫生,避免过度紧张,平时避免密切接触他人,以免造成传染。
当水疱有渗出时,尽量避免与他人皮肤直接接触。
当水疱干燥结痂后,可适量涂抹保湿润肤剂,缓解皮肤干燥紧绷感。
皮损处保持清洁,避免用力搔抓皮肤,防止感染。
遵医嘱用药,如病情严重需及时就诊。
如已患疱疹样湿疹应当隔离,避免传染他人。
有特应性皮炎等皮肤疾病患者,应避免密切接触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者,加强日常生活管理,保持积极良好的心态。
保持清洁的生活环境,注意个人卫生习惯。
积极治疗原发的皮肤疾病。
避免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者密切直接接触。
4227点赞
[1]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第2版.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
[2]祁怀山,QIHuai-shan.阿昔洛韦联合人丙种球蛋白治疗Kaposi水痘样疹21例疗效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6,20(1):32-33.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