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腮腺炎性睾丸炎多由腮腺炎病毒引起,主要由血行传播,是流行性腮腺炎的常见并发症。能引起睾丸的软化和萎缩,如累及双侧可致男性不育,在炎症过程中附睾可同时受累。临床表现有腮腺炎病史、腮腺肿胀、腮腺口红肿,按压有分泌物出现。同时睾丸疼痛,可伴发热、寒战、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常在腮腺炎发生后3~4天出现症状。干扰素通过抗病毒活性和免疫调节作用来抑制病毒复制和改善免疫功能,以α-2b干扰素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有效,且可预防日后的睾丸萎缩或不育。
急性腮腺炎性睾丸炎可分为以下两类:
多由腮腺炎病毒感染导致,多见于青春期前的男性,患者免疫功能正常。
多由化脓性细菌经血液途径感染睾丸所致,患者免疫功能低下。
急性腮腺炎性睾丸炎大多数为单纯性睾丸炎,腮腺炎病毒感染是导致单纯睾丸炎最常见的病因。另外,急性腮腺炎性睾丸炎也可见于细菌等其他病原感染所致,好发于免疫功能低下者、腮腺炎病毒感染者、学龄期儿童,流行性腮腺炎、免疫因素均是急性腮腺炎性睾丸炎的诱发因素。
腮腺炎病毒感染是导致单纯睾丸炎最常见的病因,人是腮腺炎病毒惟一宿主,病毒经飞沫传播,易感者为学龄期儿童,好发于冬、春季节。本病潜伏期约2~3周,病毒侵入呼吸道上皮细胞和局部淋巴结内增殖后,进入血流,然后经血流侵入腮腺及其它腺体器官,如睾丸、卵巢、胰腺、肾脏和中枢神经系统等。
流行性腮腺炎的致病菌可能会沿血行播散感染睾丸。
病毒更易侵入免疫力低下者的体内进行增殖、播散。
近年来流行性腮腺炎引起的睾丸炎发病率有增高趋势,青少年甚至三岁儿童亦有报道,且睾丸萎缩和不孕等后遗症及肿瘤的发生率增加。腮腺炎病毒感染是导致急性腮腺炎性睾丸炎最常见的病因,本病多见于青春期前的男性,约占4/5,在青春期以前的流行性腮腺炎患者中约有20%左右可继发睾丸炎,而青春期以后的腮腺炎病人中则很少发生。另外,曾有腮腺炎病毒疫苗接种后发生腮腺炎性睾丸炎的报道。
急性腮腺炎性睾丸炎主要通过飞沫传播、自体血行传播。
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病毒更容易侵入呼吸道上皮细胞和局部淋巴结,并在此处进行增殖。
腮腺炎病毒感染机体后,可经血流进入腮腺及其它腺体器官,如睾丸、卵巢、胰腺、肾脏和中枢神经系统等。
可能与学龄期儿童免疫力低下有关。
无论是先天性尿路异常者,还是普通尿路感染者,其都是因病毒排泄不出,长期滞留在体内,会增加患病可能性。
此类人群若在性生活前后未清洁局部,或同时不使用安全套,则病毒易进入机体内,进而患有本病。
此处指未接种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疫苗,当机体内内未存在此抗体,则在被腮腺炎病毒感染后,更易患有此病。
急性腮腺炎性睾丸炎的典型症状是腮腺肿胀,按压时有分泌物,阴囊红肿,睾丸肿大、疼痛,伴发热、寒战、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可诱发男性不育症、前列腺炎、精囊炎等并发症。
为急性腮腺炎性睾丸炎的原发病症状,大多数患者为双侧腮腺肿胀。
可能是由炎症因子介导产生局部红、肿、热、痛。
患者一般会出现全身的症状,比如高热、寒战、恶心、呕吐等情况,患者局部出现的睾丸疼痛还可能会向腹股沟放射,导致阴囊皮肤红肿以及阴囊内鞘膜发生积液。
流行性腮腺炎引起的睾丸炎约有30%患者的精子发生不可逆的破坏,受累睾丸有萎缩可能。如为双侧睾丸炎,可导致男性不育症,但雄激素水平一般是正常的。
急性和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是指前列腺因受感染引发的急慢性炎症,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多发病突然,表现为急性疼痛,伴随着异常排尿相关症状及发热,会阴或耻骨上区域重压感,且向腰部、下腹部、背部、大腿等处延伸,使患者坐立不安,进入精囊后形成精囊炎,可发生血精的症状。
普通人群发现睾丸肿胀、疼痛后,应密切关注病情变化。疼痛剧烈或休息后不见缓解,应立即前往医院泌尿外科就诊,进行体格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彩色多普勒B超检查,以便明确诊断,注意与睾丸扭转、急性附睾炎、嵌顿性斜疝鉴别。
无论是不是高危人群,一旦体检中出现相关体征阳性,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发现睾丸肿胀、疼痛后应密切关注病情变化,疼痛剧烈或休息后不见缓解,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泌尿外科就诊。
若患者夜间突然出现严重不适反应或并发症,如阴囊内疼痛并向腹股沟及下阴部放射等,可到急诊科就诊。
因为什么来就诊?
会阴部症状是不是在腮腺炎之后出现的?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睾丸疼痛、阴囊红肿、鞘膜积液等)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阴囊红斑、阴囊水肿、发热、寒战等症状)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双脚站立或平躺后屈膝,使阴囊松弛,观察阴囊皮肤是否有发红、水肿,轻柔触摸睾丸、附睾是否有肿大、变硬、触痛,有无波动感,输精管有无增粗、变硬,表面是否光滑,有无串珠状结节或其他异常。正常睾丸为卵圆形,表面光滑,中等硬度。
急性腮腺炎性睾丸炎患者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的比例都会增高,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升高可支持感染诊断。
高倍视野下观察到5个白细胞,或离心后初始尿观察到10个白细胞,提示存在尿路感染。
彩色多普勒B超是有效的辅助诊断手段,可评估睾丸、附睾的形态、回声变化和血供,鉴别睾丸炎、附睾炎和睾丸扭转。
有流行性腮腺炎病史者。
有典型急性腮腺炎性睾丸炎症状者,如腮腺肿胀,按压时有分泌物,阴囊红肿、睾丸肿大、疼痛,伴发热、寒战、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通过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排出其他疾病。
睾丸扭转是一种青年男性常见的泌尿外科急症,有剧烈运动或阴囊损伤的明显诱因,表现为突然出现的睾丸肿胀和剧烈疼痛,不伴泌尿系感染症状。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评估睾丸的血供,有助于鉴别两种疾病。
急性附睾炎是一种青壮年男性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常以一侧附睾迅速肿胀和疼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睾丸一般形态正常,无肿胀、压痛。当病变扩散累及睾丸时,可发生急性睾丸附睾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附睾肿胀、呈现炎症性血流增加。除非发生急性睾丸附睾炎,否则睾丸无明显异常。
表现为一侧阴囊肿痛,伴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气等。触诊时睾丸、附睾形态正常,无肿胀、压痛,而睾丸炎触诊时睾丸质地变硬伴有疼痛。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阴囊内包块为肠道回声,睾丸、附睾的形态及血供正常。
急性腮腺炎性睾丸炎主要由感染引起睾丸炎症表现,其治疗主要包括一般治疗、抗菌药物治疗。若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必要时可行手术治疗。
患者卧床休息可以托起阴囊,根据护理需要局部冷敷(前3天)或热敷(3~5天以后)患侧睾丸部位,可减轻肿痛症状,防止炎症扩散和促进病变吸收。使用50%硫酸镁溶液局部湿敷,可以减轻阴囊皮肤以及睾丸的红肿,促进吸收。
糖皮质激素有抗炎、抗毒、抗过敏、抗休克、非特异性免疫抑制以及退热,可以阻止和防止免疫炎症反应和病理性免疫反应的发生。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对注射恢复期患者的血清有明确疗效,如地塞米松、可的松、氢化可的松等。
利多卡因低位精索封闭,可以改善睾丸血流,保护生精功能。
干扰素对急性腮腺炎、病毒性睾丸炎有较好疗效。此外,干扰素通过抗病毒活性和免疫调节作用来抑制病毒复制和改善免疫功能,以α-2b干扰素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有效,且可预防日后的睾丸萎缩或不育。
采用广谱抗生素足剂量足疗程治疗,促进炎症吸收。
如果患者接受严格的保守治疗后,病情没有明显缓解,睾丸肿胀未见减轻,应积极进行手术。手术除了引流、减压、切除病变组织的作用之外,还可解除精索的血运障碍,恢复睾丸血液供应,促进炎症的缓解消退,保存睾丸的生理功能。
将单纯的利多卡因或者利多卡因与地塞米松和头孢曲松钠组成的混合液在患侧皮下环精索周围注射。通过局部麻醉剂阻滞沿精索分布的神经,减轻睾丸局部的肿痛、改善血液循环。同时通过局部注射激素类药物和抗菌药物,使病变部位迅速达到较高的血药浓度,有利于炎症消退和症状缓解。
急性腮腺炎性睾丸炎患者经过治疗可以治愈,且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应每两个月去医院复诊一次。
急性腮腺炎性睾丸炎患者经过治疗可以治愈。
急性腮腺炎性睾丸炎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后,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急性腮腺炎性睾丸炎患者在治疗后,应每两个月复查一次。
急性腮腺炎性睾丸炎患者应注意膳食多样化,多吃新鲜蔬菜与瓜果,少吃猪蹄、鱼汤、羊肉以及辛辣刺激食物,并戒烟、戒酒。
患者宜多吃新鲜蔬菜与瓜果,增加维生素C等成分摄入,以提高身体抗炎能力。
患者要少吃猪蹄、鱼汤、羊肉等所谓的发物,以免因此而引起发炎部位分泌物增加,睾丸炎进一步浸润扩散和加重症状。
患者注意不要吃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蒜等,不要吸烟喝酒。
急性腮腺炎性睾丸炎患者的护理以促进炎症的恢复为主,可监测体温,自我感受阴囊是否有不适肿胀感,避免发生感染或在感染发生时能被及时发现和处理等。
患者应尽量卧床休息,避免举重物。
患者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尿道等外生殖器官的清洁,避免感染,鼓励使用安全套。
患者不要久站、久坐,适当进行运动。
患者注意节制性生活,规律进行性生活。
患者可自行监测体温,自我感受阴囊是否有不适及肿胀感,并定期进行复查。
日常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预防腮腺炎,性生活时使用安全套,要重视体检,如尿检等对于男性十分重要,这些措施都有助于预防急性腮腺炎性睾丸炎。
如尿检、超声检查、前列腺检查等,对于男性尤其是老年男性都十分重要,不仅是为了预防急性腮腺炎性睾丸炎,还为了能够及时发现其他疾病。
腮腺炎病毒是病毒性睾丸炎最常见的原因,平时要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勤通风和晒被子,接种流行性腮腺炎疫苗等。
使用安全套、固定的伴侣、注意性生活卫生。
4973点赞
[1]郭应禄,胡礼泉.男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08-1209.
[2]秦国政,韩建涛.实用男科学临床手册[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177-188.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