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纤维瘤是一种表皮过度角化和真皮结缔组织增生性的疾病,临床以多发性丝状或蒂状赘生物为主要表现。故又称皮赘、软垂疣、软瘊、软痣或颈部乳头瘤,可通过病理检查诊断。本病一般无有效药物治疗,可行冷冻或手术等方法进行治疗。由于软纤维瘤是良性肿瘤,一般经过积极治疗预后较好,不会影响人的自然寿命。
皮损为针头大小至绿豆大小,有蒂或无蒂,肤色至淡褐色,为光滑、细长柔软丝状小疣体。好发部位是颈、眼睑、腋下腹股沟、外阴、后背、上胸、乳头等处。
单发、有蒂、柔软,呈带状、息肉状、悬垂状,也形容为泪滴状,好发部位在腋下、四肢、外阴。
软纤维瘤的病因尚不明确,仍在进一步研究中,可能与糖尿病、肥胖、病毒感染等有关。
软纤维瘤的病因尚不明确。
有肥胖病人的研究表明,伴有软纤维瘤的比例随肥胖程度增加而增加。
有研究表明,不仅软纤维瘤个数与糖尿病有相关性,而且还发现其与胰岛素抵抗、血脂代谢异常均有相关性。
软纤维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皮肤良性肿瘤,多见于中老年人,发病率为软组织良性肿瘤的1.37%,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亦可见妊娠妇女。
多见于中老年,以女性多见。
疣状、丝状、息肉样肿物是软纤维瘤最常见的症状,大多数皮肤软纤维瘤有蒂,一般发生于颈部,软而无弹性,常呈肤色或色素增多,病程缓慢,患者多无自觉症状。
疣状、丝状、息肉样肿物是软纤维瘤最常见的症状,为小的肉色到暗褐色针头大和较大无蒂和带蒂的乳头状瘤。常发生于颈部,往往与小的脂溢性角化病伴发。也常见于腋窝、眼睑,其次为躯干。有些带蒂的软纤维瘤呈泪滴状,触之似小的囊袋。偶亦可因小蒂扭曲而发炎,触痛,甚至坏死。患者体重增加或妊娠期常数目增多,结肠息肉患者本病的发生率似较高。
一般很少发生并发症。
当发现皮肤出现赘生物,部分底部较小,上端较大者应及时就医,避免发生蒂扭转,诱发炎症甚至导致缺血性坏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发现皮肤局部疣状、丝状、息肉状肿物时。
软纤维瘤出现生长快、表面有裂隙或溃疡时。
优先考虑去肿瘤科就诊。
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现瘤体出现?
瘤体本身有何变化?(逐渐增大、疼痛等)
是否到过医院就诊,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
有无其他手术治疗史?
皮损组织病理:单发带状型会出现表皮变薄、变平,基底层色素增加。多发丝状型会出现表皮角化过度、乳头瘤样增生、棘层轻度至中度肥厚。真皮主要由疏松结缔组织、成纤维细胞、胶原纤维和扩张的毛细血管组成。
体表检查:对颈、腋窝、腹股沟皱褶处作出检查,皮肤出现疣状、丝状物。
免疫病理检查:皮肤有光泽且没有病变,免疫检查未检出有感染或者过敏现象。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表现和皮损组织病理检查可以诊断。疣状、丝状、息肉样肿物是软纤维瘤的最常见的症状。同时,皮肤软而无弹性,肤色或色素增多(如褐色)。皮肤病理显示,单发袋状型示表皮变薄、变平,丝状型示表皮角化过度、乳头瘤样增生等。
这是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常见皮肤病,好发部位常在面部、颈部、腋下等处。与多发型软纤维瘤部位一致,临床表现也是凸出的或息肉状或丝状小疣体,两病颇有相似之处,应区别。丝状疣疣体角化明显,质较硬,没有软纤维瘤的柔软感,病理改变不同,疣损害组织病理以棘细胞空泡变性为特点,与软纤维瘤可鉴别。
发病数少的下垂的神经纤维瘤体与巨大的软纤维瘤体很相似,小的多发神经纤维瘤病与多发软纤维瘤有时也有混淆之处。但神经纤维瘤病常与咖啡斑同时存在,发病年龄早,常伴有其他系统疾病,病理检查也有助于鉴别。
血管纤维瘤一般指结节性硬化症面部皮疹,但少见的巨大血管纤维瘤可带蒂,前端形成较大瘤体,这时与巨大的软纤维瘤临床相似。病理学改变有助于鉴别,软纤维瘤内为疏松排列的纤细胶原纤维,其中有很多毛细血管扩张。而巨大血管纤维瘤真皮中下部增生的胶原纤维较粗,束状排列,其间不仅有许多扩张的毛细血管,管周有程度不同的纤维化。
软纤维瘤一般可以不予以特殊处理,若要治疗以局部治疗为主,可采取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方式。较小者,可采用电凝固、激光等治疗,较大者手术治疗。
软纤维瘤确诊后可经手术和物理治疗,暂无药物治疗。
对较大有蒂损害可在其根部行手术切除。大多不需麻醉,在基底部剪掉,如出血可用氯化铝外用止血。
化学烧灼:可用酚或三氯醋酸局部涂擦,腐蚀瘤体。
液氮冷冻、电凝或激光等方法进行治疗。
较大皮损局麻下可用电干燥治疗
电凝固、激光治疗:多用于治疗体表纤维瘤,通过电凝固、激光去除纤维瘤。
可选用五妙水仙膏、水晶膏或除痣膏点涂患处,直至脱落。
软纤维瘤为一种皮肤良性肿瘤,一般经过正规治疗后都能治愈。经过治疗后的预后较好,一般也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一般经物理或手术治疗都能治愈。
软纤维瘤为皮肤良性肿瘤,经治疗后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软纤维瘤患者需要遵医嘱定期复诊。
软纤维瘤宜吃胶原蛋白质含量高、维生素C含量高、果胶含量高的食物。含有丰富的果胶成分,有促进纤维瘤组织软化的作用,从而减少机体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宜吃胶原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如鱼肉,富含优质动物性蛋白,比畜禽肉类脂肪含量低,营养丰富。可清蒸、水煮,避免煎炸油焖导致脂肪量摄入过高。
宜吃维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如青菜,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促进体质碱性,减少脂肪积累。水煮或急火炒,煮熟后半小时内吃完,以免营养素流失。一般人群均可每餐食用。
避免进食肥腻、煎炸烧烤类食品、少食动物油,如炸鸡,高热量、高脂肪,可导致体内脂肪量增加,不利于肿瘤恢复。
少吃辛辣刺激类食品,如辣椒,辛辣刺激,可导致肝火旺,不利于病人康复。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需要手术治疗术后应注意手术部位敷料清洁干燥,每日换药,防止发生感染。需要注意饮食管理。勿食用辛辣食物,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戒酒、适当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
软纤维瘤的病因尚未明确,但日常生活中注意锻炼身体,按时休息。营养饮食,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抵抗力,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病因尚不十分明确,所以预防的方法包括:
尽可能减少感染,避免接触放射线和其他有害物质,尤其是对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的药物。
关注和改善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因素,例如戒烟、合理饮食、减少体重。
适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能减少患病的机会。
4927点赞
[1]曾益新.肿瘤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2]石远凯,孙燕.临床肿瘤内科手册[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