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眶肌炎是由于眼外肌发生炎症引起眼球转动受限、急性发作性头疼、眼疼、上睑轻度下垂及水肿、眼球轻度凸出、复视等一系列症状。眼眶肌炎属于局部型非特异性眼眶炎性假瘤的一种亚型,病因不明,可能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与感染、全身疾病也有一定关联。本病特征为患者间歇性发病,一般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缓解局部症状。
眼眶肌炎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其发病原因可能与感染因素、全身疾病以及免疫宿主反应等有关。好发于眼部手术、外伤者、眼部感染史者、免疫缺陷的患者。
部分患者在发生眼眶肌炎之前,曾患有上呼吸道感染史,且单侧眼眶炎症常伴有同侧鼻窦炎。虽然上呼吸道感染与眼眶肌炎间的因果关系尚不明确,但若能及时良好的控制鼻腔炎症,可以降低眼眶肌炎的复发率,同时有助于眼眶肌炎的治疗。
将近50%的患者合并有全身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肌炎、上呼吸道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肉芽肿等。
眼眶肌炎可能与病毒引起的组织核蛋白改变而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有关。据血清学检查发现,本病患者血清中IgG和IgM可增高,IgA水平常降低,少数患者抗核抗体、抗平滑肌抗体阳性。
眼眶肌炎的发病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较大关系。国外报道患病年龄在7~73岁,国内患病年龄在4~72岁间,以中年人居多。
上斜肌手术、视网膜脱离手术、外伤容易导致眼部感染,引起眼肌炎症。
尤其是鼻窦炎症或上呼吸道炎症、感染史是发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患者,容易感染病原体,从而诱发眼眶肌炎。
眼眶肌炎的典型症状有急性发作性头痛、眼痛、上睑轻度下垂且水肿、眼球轻度突出、球结膜充血水肿、复视、视力障碍等。严重患者可伴有视神经炎性水肿,视网膜渗血或出血等其他眼部病变。部分患者可并发鼻窦炎、视网膜病变、角膜受累等疾病。
急性患者较常见,患者自觉眉毛、耳朵上缘以及后脑勺突出的地方以上部位疼痛严重。
急性期可感觉疼痛如针刺一般。
即两只眼睛看同一个物体时会出现两个影像。
急性患者视力出现轻度的下降,慢性患者视力下降较为明显。
即上眼睑有发生轻度的水肿,可呈下垂趋势。
症状较轻者水肿多只发生在患眼内部肌肉处,肉眼可观察到患者上眼皮稍微隆起。病情严重者可出现为“眼白”处水肿隆起,甚至可到上下眼脸睑分裂处的外面。
部分患者患病程度轻,眼球突出约1~3mm。重度患者眼球突出达到5~7mm。
眼球常处于外展位,眼球四周运动受限,且眼球运动时疼痛加剧。
表现为视力下降、瞳孔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眼球转动时眼球后部牵引样疼痛,眼眶深部压痛、视网膜静脉充盈迂曲,视乳头周围视网膜水肿混浊、火焰状出血及黄白色渗出等眼部病变。
单侧眼眶炎症常伴发有同侧鼻窦炎。临床表现为持续性的上呼吸道感染、鼻塞、脓涕、头痛等症状。在急性鼻炎病程中患者症状加重可发生畏寒、发热、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等症状。严重者可伴发下呼吸道感染、颅内感染等。
由于眼部炎症导致视网膜中央血管受累,视网膜发生出血、动静脉阻塞、渗出性视网膜剥脱等症状。
眼眶肌炎患者常伴有眼球突出,导致角膜暴露,易发生暴露性角膜炎。严重者逐渐发展为角膜溃疡、穿孔甚至失明。
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眼球转动受限、疼痛、结膜轻度水肿、复视、视力下降甚至伴有急性眶内针刺样疼痛伴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应及时到眼科就诊,通过体格检查、血常规检查、CT检查等结合临床表现可对眼眶肌炎作出诊断,但要注意本病要与甲状腺相关性免疫眼眶病、眼眶蜂窝织炎、全眼外肌麻痹等疾病相鉴别。
患者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的同时伴有眼球转动受限、疼痛、结膜轻度充血水肿,在医生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眼球持续性的疼痛、复视、眼球转动时疼痛加剧、视力明显下降需要及时就医。
患者发生急性眶内针刺样疼痛伴头痛、恶心、呕吐,复视和轻度视力下降需要立即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眼科就诊。
若患者出现其他严重不适反应或并发症,如视神经性水肿等,可到相应科室就诊,如神经内科等。
若患者出现上呼吸道感染、鼻窦炎等,可到耳鼻喉科就诊。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头疼、眼疼、眼球轻度突出、结膜充血水肿、眼球转动障碍等)
眼疼及头疼是一过性还是持续的?
这些症状之前出现过吗?
有没有做过什么手术?
通过视诊观察患者有无眼睑水肿、上睑下垂、球结膜充血水肿、眼球突出等症状。轻度患者眼部病变局限于发生炎症的眼外肌附着点处,重度患者球结膜水肿突起,甚至突出睑裂外,眼球转动受限。
通过对患者血液成分的检查,观察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对于提示眼眶肌炎的发生有一定临床价值,是医生诊断眼眶肌炎的常用辅助检查手段之一。
眼部CT检查可以清楚的观察到血管、肌肉等软组织结构,诊断准确,方法简单,无痛、无损伤,广泛应用于眼科。通过眼部CT检查可以观察到眼外肌肥大、密度增高,肌腱和肌腹肥大、眶内各种结构分辨不清。对于辅助诊断眼眶肌炎及眼部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多为单眼发病、急性发作性头疼、眼疼、眼球轻度突出、上睑下垂水肿、结膜充血水肿、眼球转动障碍。
CT影像学检查发现患眼眼外肌附着处梭形增粗,呈结节状,肌腱增粗明显,也可见边缘模糊或附近条索状或片状不均匀密度增高影。
综上所述,医生根据患者典型的眼眶肌炎症状,结合CT等影像学检查可对眼眶肌炎作出诊断。
眼眶肌炎一般情况下治疗周期为2个月,以药物治疗为主。患者早期应大剂量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疗程足够长,可有效控制局部炎症反应。吲哚美辛治疗复发性特发性眼眶肌炎疗效显著,且副作用较少。针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和无法耐受糖皮质激素的患者,可以采用放射疗法。
泼尼松口服,可用于治疗过敏性、炎症性疾病。早期大剂量使用,病情稳定后应逐渐减量,视病情而定。有条件可以做超声波检查,并根据超声波反射性增高情况逐渐减量,超声检查反应正常即可停药。长程使用可引起以下副作用,如医源性库欣综合征面容和体态、体重增加、下肢浮肿、紫纹、易出血倾向、创口愈合不良、痤疮、月经紊乱、肱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质疏松及骨折。
吲哚美辛用于各类关节炎、软组织损伤、各种疼痛等,对于治疗复发性特发性眼眶肌炎疗效显著,且与糖皮质激素相比,副作用较小。在患者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之前,可先给予吲哚美辛。此药应该在餐后服用,因为这类药物有一定的胃肠道刺激作用,病人可能会出现腹痛、腹胀、腹泻等胃肠反应
氯霉素滴眼液可用于治疗细菌引起的眼部感染,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等细菌有抑制作用,对抑制眼眶肌炎引起的眼部感染、细菌性结膜炎等眼部并发症有明确的治疗效果及良好的安全性,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眼眶肌炎无需手术治疗。
对于有皮质激素禁忌证或糖皮质激素治疗不能耐受的患者,可采用放射治疗。放射治疗的疗效取决于放射敏感性,不同组织器官在受到照射后出现变化的反应程度各不相同。保持眼部照射部位清洁,预防感染、坏死,是提高放疗敏感性的重要条件。
眼眶肌炎的预后较好,一般早期治疗可以及时控制病情发展,若控制不及时则可导致本病反复发作,但一般不影响自然寿命,但若病情诊断治疗不及时,或糖皮质激素使用剂量不够,疗程过短,未规范用药等因素,可导致眼眶肌炎转为慢性眼眶肌炎,复发率高,增加治疗难度。
一般来说,早期经妥善的治疗,大部分病人能够获得满意的疗效,及时控制病情发展。部分病人诊断治疗不及时,未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如剂量过小、疗程太短等,导致疾病迁移为慢性或亚急性眼眶肌炎,容易复发。
眼眶肌炎患者如果护理得当,治疗及时,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为促进眼眶肌炎患者疼痛症状减轻,早期应合理、均衡地分配各种营养物质。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加强营养,增强机体免疫力,保持良好的饮食生活规律,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避免抽烟喝酒等不良饮食嗜好。
限制饮酒,每天食盐<6g。
忌辛辣、燥热的食物,如辣椒、花椒、韭菜、大蒜等,这些食物容易刺激胃黏膜,加重胃酸的分泌,加重患者反酸,恶心等胃肠道反应症状,不利于患者恢复。
严格限制烟草摄入,吸烟对机体营养的吸收有较大影响,同时烟草还能降低机体免疫功能,从而延缓眼眶肌炎的恢复。
宜吃柠檬、苹果等营养丰富的水果,具有清热、解毒、抗菌的作用,同时保护胃黏膜,中和胃酸,减轻患者胃肠道反应,增强患者免疫力,促进疾病恢复。牛奶富含有多重优质蛋白质和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元素,对于增强患者抵抗力也有着重要作用。
眼眶肌炎患者应注意用眼卫生,避免用眼疲劳,避免熬夜,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尽量不化浓妆、注意保护眼睛、患者接触眼部的私人用品应单独放置,定期消毒,增强机体免疫力,降低感染性疾病的发生频率。要注意使用糖皮质激素时不能突然停药,以防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愉快开朗的心情,避免长时间用眼,尽量不熬夜。
在阳光下佩戴太阳眼镜。
女性患者尽量不化浓妆,绝对不要带妆过夜。
将患者的毛巾、脸盆跟其他人的毛巾分开摆放,可以专门留一个区域盛放患者的个人洗漱用品,不宜跟其他人的混合在一起,以免细菌交叉感染。且定期开水消毒毛巾、脸盆,清洁上面的螨虫。
糖皮质激素早期使用应足够大剂量,并维持较长疗程。患者应依据医生指导合理用药,使用糖皮质激素不能突然停药,以免造成反跳反应等不良症状。根据病情发展,逐渐停药,可做超声波探查指导用药。
一般患者采用皮质激素治疗,如果患者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或不耐受,则可选择放射治疗。
预防眼眶肌炎的发生,应尽量消除其致病的危险因素,尽早治疗鼻窦及上呼吸道感染,避免炎症的蔓延。在平时日常生活中,注意用眼卫生,养成良好作息习惯,避免过度用眼,防止眼部疲劳,合理饮食,增强宿主免疫力。
对于眼部手术、外伤者、眼部感染史者、免疫缺陷的患者等高危人群应定期到医院进行眼部检查,防止眼眶肌炎的发生。
积极治疗结膜炎、鼻窦炎等邻近器官炎症,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及时抑制炎症的扩散,防止炎症累及眼外肌。
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使眼睛得到充分休息。
注意合理用眼,避免用眼疲劳,如长时间在暗处看书或者是近距离看书,以及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避免增加用眼负担。注意保护眼底等组织,要注意避免强光刺激,外出时可以戴太阳镜。
保持健康的饮食生活规律,饮食方面也可以注意多吃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B的食物,有利于对眼睛的保护。戒除吸烟、嗜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合理膳食,营养均衡,增强机体抵抗力。
存在免疫缺陷的患者应注意好自我的防护,尽量避免去人流量较大的地方,天气变化时注意好保暖。
手术或发生外伤的欢迎注意遵医嘱应用相关抗生素,降低炎症发生的几率。
4218点赞
[1]秦伟,张长河,巫北海,向红.眼眶肌炎的CT和临床表现分析[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04):408-409.
[2]吴美娜,傅懋林,肖雪玲.眼眶肌炎误诊为颈动脉海绵窦瘘1例[J].疑难病杂志,2015,000(009):913-913.
[3]刘翠翠,刘俊艳.不伴眼部疼痛的双侧眼眶肌炎一例[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8.
[4]钟良玉,徐俊丽,张雨.中西医结合治疗眼眶肌炎[C].2014:183-185.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