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喉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是指工作以嗓音为主要形式的,如演员、教师、讲解员等,该类人群为本病的易患人群。主要表现以失声为主,声音嘶哑。病理表现为声带边缘不整、肥厚、充血、水肿或声带小结和息肉等。一般采取药物治疗,预后要注意保护嗓子,控制说话音量,以免病情反复。
职业性喉病多因用嗓过度或发声方法不当所引起,而且全身状况、精神因素以及呼吸道炎症等亦可引起发声障碍,好发于教师、讲解员、歌唱家、演员等相关职业人员,若出现喉部不适,应予以高度重视。
演唱时间过长,大声喊叫等,均易使发声各器官不堪重负,超过声带张力强度,失去了各器官间的协调控制作用,致喉部过度紧张而发病。
发声时喉内外肌过分高度紧张,胸腹壁肌的配合不好,教授呼吸运动不当以及共鸣腔运用不恰当等,均可增加声带负担造成声带损伤。
内分泌功能紊乱,甲状腺机能减退,可引起声带水肿,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精神过分紧张,月经期或妊娠期等均可影响喉部。
如慢性鼻窦炎、慢性咽炎等,可使发声之共鸣受到不良影响,使发声费力,易患职业性喉病。
气温骤变,空气过分干燥或太多粉尘,生活无规律,过度烟酒等,均可致喉部炎症、声带损伤。
该疾病主要出现于工作以噪音为主要方式的人群,如教师、纺织女工、营业员、讲解员、音乐家、演员等,由于长期大声说话或不良发声方式所引起。患病部位为喉部,主要表现为喉痛、咳嗽、喉咙异物感等,且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声音嘶哑。
教师由于长期教课,用声次数较多,且常大声授课,导致喉部发生炎症,引发职业性喉病。
讲解员在位置宽阔的景区,声音传达效果较差,需大声给游客讲解,导致喉部发生炎症,引发职业性喉病。
主要发生于音乐家和演员,由于长期用嗓过度或不良发声方式所导致,久而久之,引发职业性喉病。
职业性喉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喉痛、声音嘶哑、咳嗽不止等,但咳嗽一般不剧烈,少数出现喉炎,轻度呼吸困难,绝大多数患者听诊时肺部无哮鸣音。
喉部疾病最常见的症状,声音嘶哑表示病变已累及声带,声音嘶哑,程度各异。轻者声音少有变粗,音调变低;重者明显嘶哑,甚至完全失声。
指咽部或咽喉部有异物感、闭塞感、压迫感、烧灼感等。其病因繁多,有器质性病变也有功能性障碍。
咽部常见症状,其表现为刺痛、钝痛、烧灼痛、隐痛、胀痛等,可分为阵发性和持续性,视疾病的性质和患者对痛感的敏感度而异。
咳嗽是常见临床症状,当呼吸道黏膜发生炎症或受到异物、刺激等,均可引起患者产生咳嗽的症状,且剧烈咳嗽会给病人带来极大痛苦,影响休息和工作。
轻度呼吸困难指患者主观感受空气稀薄、呼吸比较费力,客观上的表现为呼吸运动用力明显,呼气和吸气的的频率减慢。
出现声音嘶哑、喉痛、心慌、喉咙异物感等症状,需引起重视,及时去医院耳鼻喉科就诊。进行喉镜检查、血尿常规检查、X线检查。
患者若出现声音嘶哑、喉痛等症状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患者若出现急性喉痛、心慌、头痛、声音嘶哑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耳鼻喉科就诊。
若患者出现其他严重的头痛、胸闷、心慌等症状,可到内科就诊。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是做什么工作的?工作时用嗓子是否频繁?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声音嘶哑、喉痛等)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声音嘶哑、喉痛、喉咙异物感、喉咙干燥感等症状)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医生检查患者颈部是否有肿块,口咽部黏膜是否充血、水肿。扁桃体大小,是否充血,咽后壁是否有淋巴滤泡增生。
喉镜检查常见的病变有声带充血,黏膜下出血、肥厚、张力差或边缘不齐、声门裂闭合不全、室带肥厚挤压声带,有时可见声带小结或息肉。少量患者出现声带轻瘫、声带息肉等症状。
用嗓过度的人,在感染时易出现喉咙的红肿,此时可进行血常规检查,观察是否有白细胞计数升高,辅助医生判断病情。
胸片或则CT可发现慢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等改变。
采用嗓音评估仪测试获得参数和建立病理嗓音数据库,以对声嘶程度进行客观评估。如基频、基频标准差、基频微扰、声谱图等。也可应用电声门图测试,测试声门组织的阻抗变化。如声带外展程度、喉位高低变化、分析是正常或病变嗓音。
患者为教师、讲解员、歌手、演员等需要经常损耗声带的职业。
喉痛、咳嗽、声音嘶哑、喉咙异物感、轻度呼吸困难、伴随性头痛等,医生根据患者症状,进一步判断所患疾病。
主要是通过喉镜检查可发现下面的表现:
声带慢性充血、肥厚。
声带小结,多在双侧声带前中1/3交界处有对称性针尖或稍大突起。
声带息肉,典型的单发息肉常位于一侧声带前中1/3交界处,呈淡红色或白色圆形半透明物,有蒂。广基型声带息肉则表现为声带边缘呈“ 鱼腹”样水肿、肥厚突出。
声门闭合不全,出现梭形裂隙,为喉肌无力所致。
接触性溃疡,双侧声带突内侧灰白色浅溃疡,周边充血。
非用嗓职业者所患喉炎比较容易确定,而用嗓职业者所患喉炎究竟是否职业性,则较难判定。一般说,用嗓职业者突发声嘶和声带充血,且有鼻、咽和气管等炎症者,多为感染性喉炎。
喉部关节炎环患病人群不仅限于职业原因所导致,主要分为甲关节炎和环杓关节炎,喉部有明显压痛,且有全身性关节痛和血沉加速。
职业性喉病的治疗心理治疗是首要方法,治疗周期较长。医生需详细了解病史,进行体格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给予充分的理解、支持和鼓励,消除患者心理压力。使患者建立对治疗的信心,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教育患者和家属病理常识,使患者明白精神因素及自身的性格弱点在疾病的发生以及发展中的作用,加强自我锻炼,促进心身健康,调整自主神经,疏通血脉。
在专业医师或声乐教师的指导下,掌握正确且轻松的发声方法,纠正之前错误的发声习惯。
雾化治疗主要指溶胶吸入疗法,通过装置将药物分散成微小的雾滴和微粒,使其悬浮于气体中,并进入呼吸道及肺内,达到清洁气道,湿化气道的作用,患者应用类固醇激素和抗生素混合液雾化吸入,促使黏膜迅速消除炎症。
患者使用抗生素需严格遵医嘱,不可滥用。若患者出现喉痛,表面有浓点,或扁桃体也出现了发炎迹象,再或是发烧的,都可以是用抗生素治疗。
糖皮质激素(GC)是机体内极为重要的一类调节分子,它对机体的发育、生长、代谢以及免疫功能等起着重要调节作用,是机体应激反应最重要的调节激素,也是临床上使用最为广泛而有效的抗炎和免疫抑制剂。因此可用于减轻声带的炎症反应、减轻声带水肿、缓解患者病情。临床上常应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混合液让患者雾化吸入,常用的药品有布地奈德、倍他米松、地塞米松等药物。
新斯的明多用于重症肌无力及腹部手术后的肌无力,也可用于增加喉肌收缩力。若用量过多,会引起恶心、呕吐、腹泻、流泪等症状,癫痫、心绞痛、机械性肠梗阻及支气管哮喘患者禁用。
该疾病主要通过药物治疗或改善日常习惯(注意说话习惯和减少说话频率等)可改善,如果发展成为声带小结可手术治疗。
针刺疗法就是指针灸,用针灸针刺激人体穴位,从而调节患者体内经络之气,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喉肌疲劳可使用针刺疗法,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不适症状。
可帮助患者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发泄积怨,引导和纠正感情上的不平衡。
学会自我训练的具体方法,长期练习;纠正不良行为,有意识地改变生活习惯和脾气,向稳妥、明智的方向努力。
通过各种放松手段和活动使心情放松,转移对喉部的注意力,避免产生焦虑反应,加重疾病的发展。
职业性喉病在经过有效规范的治疗后可控制,能够减轻或消除喉痛、声音嘶哑等症状,并维持正常的生活质量。预后患者仍需保护好嗓子,注意说话音量,纠正不良发声习惯。若有不适,及时就医。
患者患病期间需遵医嘱,在经过规范有效的治疗后均可有效改善。
职业性喉病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职业性喉病属于长期性疾病,患者需遵医嘱用药,期间注意用嗓,控制说话音量,每月到医院复诊一次,持续跟踪观察治疗。若有不适,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患者的饮食护理可以促进患者症状的减轻和消退,应做到营养搭配,合理膳食。忌食辛辣温热食物和甜腻食物,忌烟酒,宜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类食物,宜多食用新鲜水果和蔬菜。
辛辣食品易刺激嗓子,出现喉痛、喉咙异物感等症状,从而使本病症状加重。
如饮料、奶油、巧克力、冰淇淋等,这些食物易使喉咙炎症加剧,出现持续性喉痛、咳嗽等症状,影响治疗效果。
由于燃烧后的烟草产生的其他经呼吸道被人体吸入时,会损伤途径呼吸道的细胞,酒精则易刺激局部组织充血水肿,长期抽烟喝酒就变成了我们常说的烟酒嗓,这实际上时烟气和酒精对喉部产生的损伤。
如小麦、高粱、蜂蜜、豆腐、鸡肉、生菜、牛奶等,有利于该疾病的康复。
如香蕉、火龙果、苹果、胡萝卜、马铃薯、西红柿等,有利于该疾病的康复。
职业性喉病的患者应注意嗓子的保护,避免用声过度和不良发声习惯,平时注意锻炼身体,合理作息,均衡饮食,三餐规律。若出现不良症状,及时就医,以免病情加重。
正确用嗓和避免用声,过度疲劳,职业用嗓者应做到科学地练嗓和用嗓,应了解自己的音域范围,正确运用呼吸方法找到最佳的共鸣位置。注意控制每天用嗓时间及连续发声时间,改正发声方法,进行发声训练。
经常锻炼身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积极防治耳鼻咽喉部位疾病。
合理的饮食和作息时间,避免烟酒过度、滥吃咸辣刺激性食物。
童年和青少年变声期,应加强嗓音的保护,避免狂叫乱喊。妇女月经、妊娠期及上呼吸道感染时应加强保护嗓音,注意休息。
患者如发现有声音嘶哑、喉痛、喉咙异物感、咳嗽等症状的加重,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
部分患者因治疗期间对嗓子保护措施不完备,可能导致病情反复,甚至更严重,出现剧烈喉咙疼痛、声音嘶哑等症状。若病情加重,应及时复诊,遵医嘱,按时、定量服药,尽早治疗。
工作以嗓音为主要形式的人群需注意用嗓,及时纠正不良发声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定期去医院做常规检查,若出现相关不适症状,需及时就医,防患于未然。
若患者的职业属于长期使用嗓子或处于噪音环境,需要大声说话,且出现喉痛、声音嘶哑、喉咙异物感等症状时,应考虑是否患职业性喉病。患者需引起重视,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培养乐观豁达的良性情绪,提高应激抗挫能力,保持心情舒畅。
儿童、青少年变声期,加强嗓音保护。月经期、妊娠期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不宜多用嗓。
感冒或过劳时尽量少讲话或不要大声喊话。
合理饮食和作息时间,避免烟酒过度,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声带结节治疗后,必须矫正发声方法和注意喉的保健,否则极易复发。
4910点赞
[1]王伟编着.耳鼻咽喉科疾病诊治[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3.215-216.
[2]王俊阁,李瑞花,刘志明,耳鼻咽喉疾病诊断与鉴别[M].2007,273-276.
[3]倪爱华,郭树苗,实用临床疾病心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65-367.
[4]敬佩,耳鼻喉科诊断治疗手册[J].2006,529-533.
[5]冯永,赵素萍,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住院医师手册[J].2008,618-622.
[6]文连姬,管国芳,耳鼻咽喉科学分册[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80-381.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