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糜烂是妇女外阴部皮肤黏膜在细菌、病毒的刺激下,或者是因梅毒、性病淋巴肉芽肿及癌症而引起皮肤破溃。由性传播性疾病导致的外阴溃疡,早期应有效地控制感染皮损并追踪传染源。性伴侣不论有无症状均应治疗,注意与其他性病混合感染,尤其是否同时合并HIV感染。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方法是避免接触传染性皮损,安全套可减少疾病的传播,感染期间不宜性生活。
外阴糜烂可由外阴局部感染、恶性肿瘤等因素引起,也可以是全身疾病在外阴的表现。以上各种因素导致外阴皮肤及皮下组织发生炎症反应,出现微循环障碍,局部组织缺血、梗死、糜烂。
主要包括疱疹病毒感染、梅毒螺旋体感染、杜克雷嗜血杆菌感染、肉芽肿克雷伯菌感染,HIV感染偶尔也会出现外阴溃疡。
可由结核杆菌、阿米巴原虫或真菌等病原菌感染引起。
如外阴鳞状细胞癌、外阴基底细胞癌、外阴恶性黑色素瘤等,均可出现外阴糜烂。
白塞病患者,可在外阴、口、眼部出现糜烂甚至溃疡。克罗恩病患者,常在会阴部围绕肛门形成溃疡、糜烂及慢性瘘管。急性白血病时,外阴或阴道直肠隔发生结节状浸润、溃疡、糜烂。阴道黏膜反复出现溃疡、糜烂,也可能是播散性盘状红斑狼疮的一种临床表现。
阴道分泌物多、外阴部经常湿润;出汗、漏尿以及穿不透气的化纤内裤。不注重性卫生,有多个性伴侣,性伴侣有性病而未进行治疗,这些都是外阴糜烂的诱发因素。
外阴糜烂多发生于发生于肥胖的青年女性,有些具有传染性,如软下疳。
其最主要的途径是通过性接触传播,所以对性接触传染要十分注意。
患有性病的孕妇生殖道内存在软下疳,胎儿通过产道会将软下疳带给新生儿,这样可能导致婴儿也患有软下疳。
由于软下疳传播只需要通过皮肤接触,导致患者可通过生殖器接触而传播。
公共场所的马桶,浴巾,毛巾等用品最好不要使用。平时生活中自己的毛巾、内衣、内裤等私人用品不要和别人混用,以免交叉感染。
外阴糜烂好发于不注重性卫生者、性滥交患者、性伴侣患性病者。
溃疡可见于外阴各部,以小阴唇和大阴唇内侧为多,其次为前庭黏膜及阴道口周围。溃疡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是几个溃疡融合成一个较大的溃疡。
皮肤、黏膜破溃、缺损,周围充血、水肿、溃疡底部可呈灰白色有渗液。
局部可有痒、痛、烧灼感。
腹股沟淋巴结可肿大。
可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或身体其他部分的疾病表现。
外阴疼痛、外生殖器肿物。
若患者出现外阴糜烂疼痛、白带增多、尿痛、尿频等异常症状立即去妇科就医治疗,通过体格检查、病理检查、实验室检查等确诊疾病。
出现外阴局部皮肤发红、多个粟粒大小的丘疹、疱疹应及时就诊。
出现白带增多、颜色和气味异常,阴道瘙痒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
伴尿痛、尿频等排尿异常时,应及时就诊。
女性外阴糜烂可到妇科就诊,怀疑性病者可咨询皮肤性病科。
出现外阴糜烂多久了?是否有加重的趋势?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外阴阴道瘙痒、疼痛等)
之前有过外阴炎、阴道炎、宫颈炎等妇科疾病吗?
之前有没有进行过相关治疗?
医生会检查外阴糜烂分布的部位、糜烂数量、糜烂创面深度、糜烂边缘及其基底情况、糜烂性质及活动度,周围淋巴结是否肿大、触痛等。
阴道分泌物涂片、血清学检查、病原体培养、核酸检查等找到病原学证据,有助于辅助诊断。
外阴活检可排除患者外阴特异性感染如结核、梅毒、阿米巴。通过外阴活检还可以查看久治不愈的糜烂是否有恶变,活检应注意避开月经期及外阴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怀疑外阴黑色素瘤时禁止活检。
医生根据患者的病史,如性风险行为、患者或其性接触者居住或旅行的地方、任何新的用药史等以及临床体征和症状,比如糜烂部位、数量、是否疼痛、是否存在淋巴结肿大及全身症状,一般多可做出诊断,相应的实验室检查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诊断。
外阴炎是妇科炎症较常见的一种,由各种病原菌感染引起。主要症状表现为外阴红肿、瘙痒、灼痛,还可能造成性交痛和排尿痛等。外阴糜烂主要是阴道周围有溃疡,伴随痒痛、烧灼感,可以通过检查外阴糜烂分布的部位进行鉴别。
疱疹系皮疹的一种,表现为局限性、隆起性、内含液体的腔隙性皮损,疱壁一般较薄易破,可单发、成簇、集群或散发于全身的皮肤和黏膜上。临床上常见的有水痘、带状疱疹、单纯疱疹、生殖器疱疹等疾病。可侵犯人体多个器官,任何年龄都可发病。外阴糜烂会出现阴道周围皮肤溃烂出血,腹股淋巴结肿大,可通过实验室检查鉴别。
应针对外阴糜烂的不同病因,进行相应的局部处理和全身治疗。如由感染引起的外阴溃疡,要尽快明确病原体,针对性使用抗生素、抗病毒、抗真菌药物等。如果是性病感染引起的外阴糜烂,性伴侣则需要进行筛查和治疗。
应注意局部清洁,保持干燥,不穿化纤内裤,可理疗,如用电灯照射。
如非特异性外阴炎,可用0.1%聚维酮碘液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
可使用外用抗病毒制剂,如3%阿昔洛韦乳膏或1%喷昔洛韦乳膏。
可外用抗生素或抗真菌制剂,继发细菌或真菌感染时可加用。
梅毒患者引起的外阴糜烂,青霉素类为首选药物,常用药物有苄星青霉素、普鲁卡因水剂青霉素G、水剂青霉素G。
如生殖器疱疹患者引起的外阴糜烂,常用的抗病毒药物有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
外阴真菌感染引起的外阴糜烂,可使用抗真菌药物,如特比萘芬和伊曲康唑,且未婚妇女以及不宜采用局部用药者,可选用。
如白塞病急性期引起的外阴糜烂,可用泼尼松进行治疗。
外阴恶性肿瘤导致的外阴糜烂,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早期恶性肿瘤以手术治疗为主,晚期恶性肿瘤多进行对症处理和支持治疗。
外阴糜烂经过正规治疗,可以治愈,积极治疗一般不会影响患者寿命,经手术治疗后,要注意术后卫生,一个月后复查伤口是否痊愈。
外阴糜烂患者配合治疗可治愈。
外阴糜烂一般不会影响寿命。
通常建议经手术治疗的患者,出院后1个月到门诊复查切口愈合情况。
外阴糜烂患者饮食宜清淡,摄入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食物,避免吃辛辣刺激性、油腻类食物,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宜吃胶原蛋白丰富的、有营养的、有蛋白质的食物。
忌吃寒凉的蔬菜以及肉品、忌吃发物性的食物、忌吃厚重不宜消化的食物。
外阴糜烂患者的家属应多和患者沟通,以缓解其负面情绪,积极接受治疗并注意个人卫生,以利于症状的缓解。遵医嘱规律用药,坚持治疗,防止反复发作。
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防止摩擦创面,在等待检测结果期间应避免性生活。
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引起症状加重。
不用清洁消毒剂、碱性肥皂或过热的水洗外阴。
正确遵医嘱用药,不私自停药、换药。
外阴糜烂主要预防措施是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个人卫生,注意性卫生健康,预防感染,婚前、孕前做好相关检查。
定期做全面妇科检查,婚前、孕期常规梅毒血清学检查。
妇女注意个人阴部清洁卫生,勤洗会阴部、勤换内裤,尤其注意肥胖患者,应注意保持外阴局部清洁干爽。
及时彻底治疗早期病变,防止病变发展到晚期阶段引发外阴糜烂。
育龄妇女婚前、孕期常规行梅毒血清学检查,避免梅毒导致外阴糜烂。
穿棉制内裤,不要穿尼龙或化纤内裤,棉布内裤透气性能好,尼龙、化纤内裤紧密度高,不利于会阴部透气。
注意减少外阴摩擦、防止外阴损伤。
育龄妇女正确的卫生习惯应该是性交前后清洗阴部,经期不能进行性生活。
4920点赞
[1]王丹丹.外阴瘙痒患者的护理干预[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5):228+231.
[2]舒慧君,方卫纲,曾学军.口腔及外阴糜烂、纵隔肿物、呼吸衰竭[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5(02):185-188.
[3]徐丛剑,康玉.妇产科常见病用药第2讲女性外阴糜烂与湿疹[J].中国临床医生,2003(07):48-49.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