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风疹病毒感染是孕妇在怀孕期间感染风疹病毒而引起的胎儿发育异常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胎儿发育迟缓、心血管疾病,眼部疾病等情况。先天性风疹病毒感染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主要通过对症治疗,孕期感染风疹病毒的时间越晚,胎儿发育畸形越轻。
先天性风疹病毒感染主要是由于孕妇孕期接触患有风疹病毒感染的患者而感染风疹病毒,故造成风疹病毒感染。此外孕妇的居住环境出现风疹流行史或孕妇本身免疫力较弱均可造成感染。
孕妇怀孕期间由于接触风疹病毒患者,出现风疹病毒感染,风疹病毒通过胎盘进行血液播散至胎儿体内,胎儿由于细胞免疫尚不完善,引起胎儿感染。
孕妇居住环境出现风疹流行史,可造成孕妇风疹病毒感染。
孕母免疫力低下时,抵抗力较弱,易造成风疹病毒感染。
先天性风疹病毒感染主要好发于患有风疹病毒感染的妇女娩出的胎儿,主要发病于春秋季节。
垂直传播也称为母婴传播,主要由于孕母感染风疹病毒,经血液传播给胎儿。
怀孕期间感染风疹病毒后,由于胎儿免疫机制不足以抵抗病毒的入侵,故造成感染。
先天性风疹病毒感染的患者由于感染的时间不同,出现的临床症状亦不同,感染时间越晚,症状越轻,主要表现为发育落后、心血管畸形、眼部疾病。此外部分患者可出现耳聋、脑炎、肺炎等并发症。
母胎传播的风险随母体感染时间而不同,妊娠前10周内的传播风险最高。临床表现也随母体感染时间而有所不同。
母体感染出现于妊娠前8周时,通常出现结构性心脏和眼部缺陷,而听力损失可见于在妊娠18周之前发生母体感染的婴儿。若母体感染发生于妊娠18~20周以后,则发生先天性缺陷较少或不明显。耳聋、白内障和心脏疾病是感染风疹病毒(Rub)后的典型表现,又称先天性风疹综合征。但风疹病毒可感染几乎胎儿的所有器官,可持续存在较长时间。
如果母体在妊娠早期感染风疹,先天性缺陷的发生率可高达80%~85%。妊娠18~20周后母体感染引起先天缺陷的风险很小。晚期妊娠期感染的后遗症可能仅为宫内生长迟缓。
先天性风疹感染婴儿在出生时无症状,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出现临床表现。有71%的被随访患儿在5岁以内出现临床表现。通常由器官发生缺陷或瘢痕形成所致。宫内风疹病毒感染的患儿中近2/3出现双侧感音神经性耳聋程度从轻微到严重不等,可随时间而进展。在妊娠前两个月内母体感染风疹的患儿中,约一半有先天性心脏病,其中动脉导管未闭和分支肺动脉狭窄是最常见的病变。其他病变肺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室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和主动脉缩窄也有报道。其他血管的狭窄可能与成年期冠状动脉、脑、肾和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形成等周围性血管疾病有关。
先天性风疹婴儿中,约1/4会发生白内障,婴幼儿型青光眼的发生率较低。40%~60%患者存在色素性视网膜病变。出生后数年甚至数十年后可发生角膜后沉着物。圆锥角膜、角膜水肿、小眼球(10%~20%)、斜视及白内障晶体自吸收。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包括头小畸形(27%)和智力障碍(13%)。运动发育迟缓。行为障碍、孤独症和精神障碍的发生率较低。有可能出现免疫。
缺陷导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见特异性抗体生成缺陷。反复感染和T细胞免疫反应缺陷伴相关的自身免疫现象。内分泌疾病远期表现可包括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和生长激素缺乏症。进展性风疹全脑炎最常发生在10~19岁,该病进展缓慢,具致死性。起初症状通常为学习障碍和共济失调。
对于高危人群如免疫力低下的育龄期妇女等,要定期进行病毒筛查。对于有怀疑先天性风疹病毒感染临床表现的患儿应该及时去新生儿科就诊以明确诊断。通过病毒分离检查、血清学抗体检查、超声检查等辅助确诊,先天性风疹病毒感染注意与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耳聋等疾病相鉴别诊断。
新生儿发育落后情况下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新生儿出现眼部疾病及时就医。
新生儿出现呼吸困难情况应立即就医。
新生儿发育落后考虑去新生儿科。
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去急诊科就诊。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症状持续多久了?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呼吸急促、面部青紫等)
做过什么检查吗?结果如何?
妈妈怀孕期间有没有病史?
因为很多病例是亚临床表现,准确诊断主要依靠血清学方法定量测定风疹病毒特异性抗体。
当检查发现急性和恢复期血清样本风疹病毒IgG抗体滴度增加4倍、IgM抗体阳性,孕妇血IgM阳性同时还要有血清学转换指标,即出现IgG由阴性转变成阳性。
当怀疑为先天性风疹病毒感染时应尽快分离风疹病毒。最常见标本为鼻咽分泌物分离,但也可从血液(包括脐带血)、胎盘、尿液检出。检测出风疹病毒RNA,即可实验室确诊风疹病毒感染。在胎儿期感染后。风疹病毒会在整个妊娠期和出生后2年内持续存在,可从多个部位检测出或培养出该病毒。分娩后数月内咽部常检出风疹病毒,且持续时间较长。
无特征性表现。孕期胎儿超声可见小头畸形、脑室壁钙化。 小眼畸形、肝脾肿大、心脏畸形(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闭锁等) 、胎儿生长受限(FGR)等表现。
孕母怀孕期间感染风疹病毒,胎儿出生后出现发育落后、心血管畸形、眼部疾病,结合病毒分离检查阳性可明确诊断。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同样可出现呼吸急促、面部青紫的情况,但母亲怀孕期间无风疹病毒感染史,病毒分离检测阴性,以此与本病相鉴别诊断。
先天性耳聋的患者无发育落后等情况,病毒分离阴性可明确诊断,以此与本病相鉴别。
患者同样出现眼部疾病但一般无心脏发育异常等情况,病毒分离检测结果阴性,以此可鉴别诊断。
先天性风疹病毒感染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可通过康复治疗等减轻患儿症状,对于准备怀孕或怀孕妇女及时补充叶酸,预防病毒感染。
通过干扰患儿体内的病毒,缓解患者的病情进展,控制症状,目前尚无有效结果。
最近研究表明叶酸可以有效的预防风疹病毒的感染,对于准备怀孕的妇女或怀孕的妇女应补充生理需求的叶酸。
本病无需手术治疗。
先天性风疹病毒感染的患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案,预后情况尚不明确,预后主要根据患者的疾病情况而定。
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患者无法治愈。
视患儿的病情严重情况而定。
先天性风疹病毒感染的患者经过治疗后,至少每1个月复查一次,至病毒检查阴性,避免病情加重。复诊需携带病历资料及检查报告单,进行体格检查。
先天性风疹病毒感染一般无特殊饮食调理,营养均衡丰富即可。
先天性风疹病毒感染的患者的护理要遵守医嘱按时服用药物,保持心情愉快,缓解压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有利于病情的减轻。
保持乐观的生活的态度。
充分休息,保障规律的生活作息。
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
遵守医嘱按时服用药物。
先天性风疹病毒患者应注意观察病情情况。用药后的反应,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就医。患病期间定期复查,以便医生根据症状及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绪激动,学会缓解压力。
先天性风疹病毒感染主要是孕母怀孕期间感染风疹病毒所致,对育龄期妇女及时进行风疹疫苗接种,怀孕期间避免接触风疹病毒感染的患者。
对于怀孕期间感染风疹病毒的孕母,胎儿出生后应进行病毒分离检查。胎儿出生后对鼻腔液、脑脊液进行病毒检测。
育龄期妇女应接种风疹疫苗,预防风疹病毒感染。
怀孕期间避免接触风疹病毒患者。
4245点赞
[1]张斌.胎儿疾病多科会诊指导手册[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8,206-210.
[2]陆国辉.产前遗传病诊断[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97-299.
[3]丛玉隆.实用检验学:上册.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18-320.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