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性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症状,通常由于寄生虫感染或药物因素等引起,主要症状为低热、干咳、胸闷、咳血等相关症状。临床上通常采用血常规、肺功能检查等方式明确疾病情况,本病经过药物治疗后可以治愈,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单纯性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的主要病因尚不明确,大部分患者可由于寄生虫感染或药物因素等引起,其无特殊好发人群,人群普遍好发。
寄生虫感染是单纯性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的常见的致病因素,其中以蛔虫为主,通常感染途径为食源性感染,进食蛔虫卵后,可导致肺部发生相关过敏性反应,嗜酸性粒细胞随之升高。
药物是诱发单纯性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的重要因素,通常氨基水杨酸和阿司匹林可导致患者发生相关过敏性反应,而产生症状。
单纯性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尚无明确的流行病学数据。
单纯性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无特殊好发人群,人群普遍好发。
单纯性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低热、干咳、胸闷、咳血、乏力、食欲下降等,其他症状包括胸痛等,并发症主要有肺功能降低、呼吸衰竭。
低热是单纯性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的主要症状之一,也是典型的感染性症状,病菌进入肺部后导致的高反应性炎症,产生多余的热量,表现为发热。
干咳是单纯性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的特征性症状之一,长期的病毒感染可导致气管、支气管等发生损伤,而造成慢性的咳嗽症状。
胸闷是单纯性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症状表现之一,致病菌进入肺部后进行剧烈反应,造成相关气管和支气管的堵塞,造成胸闷的表现。
致病菌感染可导致肺部组织的出血,主要排除途径为咳嗽排出,则表现为咳血症状。
长期的肺部感染导致过的能量消耗,致使供给其他器官和组织的能量不足以维持正常的身体运转,则出现乏力症状。
感染可导致相关消化系统受其影响,则表现为慢性的食欲下降,需及予以能量补充,避免出现蛋白较低、营养不良的症状。
胸痛也是单纯性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活动期的重要表现,主要原因是致病菌在肺部的频繁活动,不停的进行反应和繁殖,而造成肺部组织的侵蚀,表现为胸痛症状,且症状较为持久,一般无法自行缓解,需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肺功能降低是单纯性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最常见的并发症,长期的感染可导致肺部组织被侵蚀,同时产生的组织液和痰液容易堵塞气管和支气管,导致肺部的通气功能下降,久而久之形成肺功能明显下降的表现。
呼吸衰竭是单纯性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发作期的危急重症表现,呼吸困难得不到及时的缓解,肺部在短时间内形成缺氧,造成脑部呼吸中枢抑制,则可表现为呼吸衰竭,需及时拨打120就诊于急诊科进行抢救,避免危及生命。
普通人群出现相关表现如低热、干咳、胸闷、咳血等时需及时就医,避免造成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等,主要就诊于呼吸内科、感染科,及时行相关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导致的症状,避免误诊。
出现偶发性低热、干咳、乏力等情况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进一步检查,排除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可能。
出现经常性的反复低热且伴有咳嗽咳痰甚至咳血症状时,需及时就医,进行相关的对症治疗。
优先考虑就诊于呼吸内科,因为单纯性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的大部分症状表现属于呼吸内科的诊疗范围,因此本科室在对这些症状的治疗上有着充足的经验和把握,是治疗该疾病的首选科室。
出现反复发热为主的感染性症状表现明显时,也可就诊于感染科,行相关的细菌培养检查,以明确感染情况。
从发现反复低热、咳嗽等症状到来医院就诊隔了多长时间?
目前主要以什么症状为主?
是否有相关肺部疾病病史?
平常口服哪些药物?
有没有进行治疗?
体格检查是最为直接的检查方式,在单纯性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的体格检查中重点听肺部的呼吸音和痰鸣音,包括其声调高低以及分布范围,可以对肺部感染情况有初步的了解。
血常规是常用的血液检查,可通过白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的水平判断有细菌感染和真菌感染,以及是否存在过敏现象,从而明确诊断。对于本症状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痰培养是明确患者的肺部感染为何种寄生虫所致的重要检查,也是诊断肺部感染性疾病的金标准,需及时进行以明确诊断,为用药提供指导。
肺功能是常用的肺部疾病检查,在本症状中主要用于判断疾病进程,同时也可以为用药提供指导。
胸部X线是肺部疾病的常用检查,可以有效的判断单纯性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的感染情况,如果X线检查无法明确判断时,需及时行肺部CT检查。
单纯性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的诊断较为明确,一方面,通过临床表现,即患者可出现低热、咳嗽、胸闷、咳血等典型的单纯性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疾病表现;另一方面,结合结核体格检查中伴有肺部的呼吸音增粗,痰鸣音明显,血常规检查中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升高、痰培养检查无阳性表现,肺功能明显下降,胸部X线或CT检查未发现其他占位性病变等,即可明确诊断单纯性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
单纯性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的相关症状表现如反热、咳嗽、胸闷、咳血等也是其他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常见症状,极其容易混淆。但其他的肺部感染性疾病通常可通过痰培养、支气管镜等相关检查明确为何种致病菌的感染,而单纯性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行相关检查后通常为阴性,仅表现为血常规检查中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升高,是二者的主要鉴别点。
急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与单纯性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的相关症状表现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发热、咳嗽、乏力等,均为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典型表现,且均可出现血常规检查中嗜酸性粒细胞升高较为明显的特征,但急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可由肺炎、急性胰腺炎、心脏搭桥、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原发性疾病而继发,单纯性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则无相关疾病历史,是二者鉴别的主要方面,通过详细的问诊可予以鉴别。
单纯性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的治疗,主要以激素联合驱虫药治疗为主,药物治疗方面可以应用沙丁胺醇气雾剂、泼尼松、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甲苯咪唑。
在单纯性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治疗当中主要针对于呼吸困难的治疗,可在疾病的机型发作期及时控制症状,抑制疾病的发展,促进康复。
主要针对肺部感染进行治疗,是具有代表性的三代头孢药物,覆盖的细菌范围较为广泛,能有效杀灭相关致病菌。
典型的缓解支气管痉挛药物,是患者呼吸困难急性发作时可及时有效缓解症状的药物,需及时应用以避免导致呼吸衰竭。
是临床当中常用的驱虫剂,对于蛔虫、钩虫、绦虫等相关的寄生虫感染有着明显的治疗效果,配合抗生素可有效控制疾病进程
针对于单纯性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患者可出现的咳嗽咳痰、痰液较多的情况,可有效稀释痰液,帮助患者及时咳出,避免造成窒息等危急重症。
单纯性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患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单纯性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患者大部分可以治愈,症状较轻患者不需要治疗也可以自愈,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建议患者每1~2周进行复诊。
单纯性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通常能治愈。
一般不影响自然寿命。
单纯性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患者服用药物的每1~2个月需及时复诊,便于医生观察病情进展情况。
单纯性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患者的饮食调理无特殊需要注意的地方,避免食用容易过敏的食品即可,并要注意饮食卫生,尽量以家庭烹饪为主。
注意饮食卫生,尽量以家庭烹饪为主,做好食物的清洁,如青菜、肉类的清洗。
避免食用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的食物,如海鲜等。
单纯性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的护理以注意药物副作用和督促患者戒烟为主。一方面,单纯性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的治疗离不开激素的作用,但激素容易引起血压升高等并发症,需及时监督并控制。另一方面,戒烟是避免单纯性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继续恶化和促进康复的有效手段。
特别是激素的应用容易引起血压升高等相关副作用,需要及时监督,避免出现血压过高导致其他并发症。
戒烟是促进疾病康复和避免疾病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肺部组织和呼吸道的恢复,同时对于患者的寿命延长和恶性肿瘤的预防也有较大的作用。
单纯性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患者即使无明显症状,也需要进行全面的检查且进行药物治疗,避免寄生虫长期存在于体内而引起其他的血液病。
单纯性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暂无权威的证据证明有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因此以普通人群以提高自身免疫力、接种肺炎疫苗和戒烟为主,正常人出现相关发热、咳嗽等不适症状时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适当锻炼,加强营养,避免熬夜,从而有效避免相关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戒烟是避免发病的重要举措,单纯性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的患者大部分有吸烟史,因此吸烟人群戒烟不仅可以预防单纯性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对于肺部组织和气管支气管的保护也有相当的好处。
普通人群出现早期症状如咳嗽、发热等,必须及时就医,切不可在家使用感冒药、退烧药而掩盖症状,耽误治疗。
4216点赞
[1]张立平,陈六生,葛才保,周道银,张力.痰涂片镜检辅助诊断单纯性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1例[J].临床检验杂志.2007-03:21-22.
[2]时旭,黄夏飞,谢佳星,etal.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临床特点的回顾性分析[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7(02):147-154.
[3]殷宗宝,陈少贤.单纯性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1例的报道[J].临床肺科杂志,2008,6:812.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