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烧伤及化学伤是由于不慎吸入高热气体或不慎饮食高热食物、饮用沸水或因吸入例如氨、氯、溴、强酸或强碱性化学毒气,误服强酸、强碱等从而造成的咽喉及下呼吸道黏膜损伤,可引起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引发全身中毒及肝、肾衰竭。患者主要以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为主,大部分患者及时治疗可以痊愈,但后期应遵医嘱定期复诊。
临床上根据咽喉烧伤及化学伤患者的病情分为轻、中、重三型:
轻型损伤仅在声门区以上。
中型损伤在气管隆突水平以上。
重度损伤已达支气管、肺泡。
咽喉烧伤及化学伤大多是由误咽高温液体或化学腐蚀剂,导致的局部组织充血、水肿,以至坏死等病变,它包括物理因素所致的咽喉部灼伤和化学性腐蚀伤两种,好发于幼龄期儿童、火灾、爆炸所致烧伤者、有高热饮食习惯的人群等。
咽喉烧伤及化学伤分为热灼伤和化学灼伤两种情况所致:
是由于煮沸饮食或饮用其他高温液体、不慎吸入高温蒸汽所致,多见于幼龄儿童。如发生在成人,可见于自杀或精神失常者。此外,还可能因火灾时吸入火焰、烟尘等造成的烫伤。
是因为误服强酸、强碱、来苏尔、苯酚等化学腐蚀剂以及火灾、瓦斯爆炸等误吸入强酸或强碱性气体所导致的酸碱腐蚀性灼伤。此外,还可因遭受战用毒剂,如芥子气、氯气等侵袭。
咽喉烧伤及化学伤是一种少见的烧伤情况,占烧伤者比例较低。单独的咽喉部烧伤及化学伤极为少见,多见于头面部烫伤及烧灼伤的合并损伤,例如火灾、爆炸等造成的头颈部烧伤,此时烧伤可伤至咽喉部,患者多为伤情较重。烧伤者多见于幼年期儿童、火灾伤者、化工厂工作人员,无明确好发季节及好发地区。
因幼龄期儿童对饮料和有毒、有害化学品缺乏鉴别能力,如家中有毒、有害物品放置不严格,会增加误服的几率。
火灾、爆炸所致烧伤者。
有高热饮食习惯的人群。
常接触有毒、有害气体,化学腐蚀性气体的工作人员。
咽喉烧伤及化学伤的患者常以口腔、会厌舌面及杓会皱裂外侧最为严重,烧伤者会立即出现咽喉疼痛、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会发热并引起全身中毒,甚至肝、肾功能衰竭致其患者死亡。
损伤在声门及声门以上,有声音嘶哑、喉痛、唾液增多、咽干、咳嗽多痰、吞咽困难、咽喉肿痛。
检查可见咽喉、口腔黏膜充血,肿胀、水泡、溃疡、出血及假膜形成等。吞食腐蚀剂及热液者可见口周皮肤烫伤,食管、胃黏膜烧灼伤及全身中毒症状。
中度损伤在隆突以上。除上述症状外,有吸气性呼吸困难或窒息,检查除轻度烧灼伤所见外,还可有喉黏膜水肿和糜烂,听诊肺呼吸音粗糙,闻及干啰音及哮鸣音。常伴有下呼吸道黏膜烧伤,易遗留喉瘢痕狭窄。
重度损伤至支气管,甚至达肺泡。除有上述喉烧伤的表现外,有下呼吸道黏膜水肿、糜烂及溃疡,甚至坏死。
患者呼吸急促、咳嗽剧烈,可并发肺炎或膜性喉气管炎,可咳出脓血痰和坏死脱落的气管黏膜。
误吞腐蚀剂者可致喉、气管、食管瘘,若烧伤范围广泛,可导致严重而广泛的阻塞性肺不张、支气管肺炎、肺水肿,进而出现呼吸功能衰竭。
烧伤后可能会出现伤口感染,使得患者机体发热。
若气管损伤严重,会导致气管狭窄,造成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等症状。
咽喉部烧伤常伤及气管,可引起急性呼吸功能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并可发生紫绀,进而出现神经错乱、昏迷、抽搐等症状。
咽喉部烧伤者可致使肺部感染,表现为咳嗽、气促及发热等症状。
因烧伤使得患者失血过量,可使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
咽喉部烧伤感染可使得细菌沿伤口进入患者体内,致使体内组织、器官受到损害,进而引发全身性中毒。
咽喉部烧伤还可致使气管、咽喉及食道狭窄。
一旦患者出现咽喉部烧伤情况,应立即就医,根据烧伤情况选择急诊科或耳鼻喉科,应由本人或陪同家属向医生尽可能的描述烧伤原因、现有症状等以便医护人员进行针对性治疗。
患者出现声音嘶哑、咽喉部红肿、吞咽困难并伴随发热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出现咳嗽剧烈、呼吸急促并伴随有脓血痰和坏死的气管黏膜咳出时应立即就医。
若患者因为爆炸、火灾、误服化学试剂等造成咽喉部烧伤,或患者本人已经意识昏迷乃至休克,应优先考虑去急诊科。
若患者因误食高热食品或烧伤情况不是十分严重时,应优先考虑去耳鼻喉科。
职业及职业防护情况如何?
如何接触到高温或化学品的?
既往有无其他病史?
是否某些药物存在过敏反应?
现在有哪些症状(呼吸困难、咳泡沫性分泌物等)?
口腔和咽喉有无充血、糜烂、肿胀等表现?
见口鼻周围皮肤黏膜有烧灼伤烫伤、鼻毛烧焦及轻、中、重三型各自的临床表现。
见气道内有吸入性损伤。
了解是否存在酸碱平衡障碍、脱水、电解质紊乱、感染、缺氧等情况。
了解肺部感染或损伤情况。
检查有无呼吸问题和肺部疾病。
临床上根据咽喉部烧伤情况分为轻、中、重三型以利于伤情判断及诊断治疗:
轻型损伤仅在声门区以上,患者可有声嘶、喉痛,同时伴有咽痛、吞咽困难、鼻毛烧焦,鼻口、黏膜充血。
中型损伤在气管隆突水平以上,此时除有轻型的临床表现之外还有刺激性咳嗽、气急。
重度损伤已达支气管、肺泡,除有中型临床表现外,临床上可出现剧烈咳嗽、脓血痰。
咽喉烧伤及化学伤的患者主要采用抗感染、减轻或消除黏膜肿胀,最重要的是预防和治疗呼吸困难。有呼吸困难或预计会有呼吸困难者及早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及时控制肺部感染及肺水肿,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护全身主要脏器的功能,患者治疗周期一般为一周至数月。
因强碱和强酸灼伤咽喉部立即就诊者,可给予中和疗法,用醋橘子汁、柠檬汁或蛋清中和碱剂;镁乳、氢氧化铝凝胶、牛奶等中和酸剂。忌用碳酸氢钠(苏打) ,因其在反应过程中生成二氧化碳,有导致受伤的食管和胃穿孔的危险。
进行祛痰,以减少伤口的感染。静脉注射时可能出现体液潴留,可导致低钠血症、癫痫发作和死亡。对乙酰半胱氨酸过敏者禁用。
养阴生津,清热利咽。适用于肺热阴伤所致的咽部红肿、咽痛、口干咽燥。糖尿病患者及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适用于火烧伤、化学品灼伤的治疗。因本品可自局部部位吸收,肝肾功能损害及呼吸功能不全的大面积烧伤及严重损伤者应慎用本品。此外,磺胺类药物过敏者及孕妇或两个月以下的婴儿禁用。
雾化吸入,可以预防和缓解喉水肿,抑制结缔组织增生。孕妇及对布地纳德处方中任一成分过敏者慎用。
可减炎症反应、预防感染、减缓纤维组织增生及瘢痕形成。
重度灼伤呼吸困难逐渐严重者,随时准备实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
若患者经高浓度吸氧仍不能改善低氧血症是可进行有创机械通气。
若患者出现会厌高度水肿应切开排液减压,杓间区水肿行点状穿刺或点状切开黏膜为宜,因为杓间区过长的切口可能影响术后功能。
晚期发生瘢痕狭窄者,可以根据不同器官,不同器官及不同程度,采用手术分离,扩张治疗,或喉、气管、食管成形术,必要时可作结肠代食管等以恢复其呼吸和吞咽功能。
营养治疗早期以静脉营养为主,能否放置胃管及放置时间取决于并存的下咽、食管烧伤情况。严重烧伤时,早期放置胃管有引起穿孔、感染之危险,故不建议使用,但2~4周后又可因为下咽、食管的粘连、闭锁而不能实施,而被迫行胃造瘘术。
医生可对患者进行常规吸氧、高压氧治疗,此外还常使患者采取恰当的体位以预防气道梗阻。医生会使患者采取半卧位或者坐位、颈部后仰体位以保持气道畅通。
咽喉烧伤及化学伤的患者经过治疗后绝大多数均可治愈,少数可能会出现后遗症严重者可能会感染死亡,多数患者会有瘢痕狭窄等后遗症,所以患者需要根据医嘱进行复诊。
咽喉烧伤及化学伤的患者绝大多数在通过有效且规范的治疗后,均可减轻或消除症状得到治愈。
咽喉烧伤及化学伤的患者在经过妥善的治疗之后一般不会影响到正常寿命,少数患者会因伤口感染造成全身性中毒及肾脏衰竭造成死亡。
多数咽喉烧伤及化学伤的患者会有瘢痕狭窄等后遗症。
咽喉烧伤及化学伤的患者需要根据医嘱进行复诊,以观察病情发展的情况。
应多鼓励咽喉烧伤及化学伤的患者经口饮用高蛋白、高热量的无菌流食,治疗期间忌不洁饮食,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饮食上应注意清淡,多以菜粥、面条汤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佳。
可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
患者治疗期间忌不洁饮食,食用的最好为无菌食品。
患者应当戒烟并应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咽喉烧伤及化学伤的患者术后应当注意伤口部的清洁、消毒,减少伤口部的感染,家属要多做患者的心理工作。此外,应监测患者术后相应的指标,同时给予患者无菌护理。
日常应保持患者室内环境洁净、做好清洁护理等工作,时常开窗通风、避免细菌滋生。
应多于患者沟通,树立信心,患者要进行适当的锻炼,保持充足的睡眠,提高机体免疫力。
化工职业人群要加强个人防护,并遵守安全操作规范。
咽喉烧伤及化学伤的患者术后可能会发生咽喉和气管及食道狭窄,家属应关注并询问患者呼吸是否顺畅、是否可以正常饮食等情况。
考虑到术后可能会伤口感染,家属应当时刻注意患者的伤情变化,例如术后是否有发热,疼痛等症状。
家属应当多做患者的心理治疗,多沟通多鼓励,为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正确面对伤情,使得患者积极参与治疗。
保持患者皮肤洁净,患者的饮食和所接触物品尽量保持无菌。
因咽喉烧伤及化学伤多为高热饮食和火灾事故造成,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少高热食物进入口腔,同时要遵守消防安全要求,减少与有害化学品接触的时间,对于咽喉烧伤及化学伤的高危人群需要定期体检。
高危人群如常接触有毒有害气体、化学腐蚀性气体的工作人员,需要定期体检,对病变严重或发展迅速者应建议其调离有毒有害工作环境。
将家中消毒水或其他有害试剂以及开水等放置于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以避免误食或烫伤。
加强自我防护,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在紧急情况下遵循正确的逃生方法。
减少与有害物质密切接触时间,若不慎触及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后口服牛奶并及时就医。
使用防护面罩及防护衣进行化工类的工作。
加强通风,减少室内有毒有害化学品浓度。
4528点赞
[1]孙虹,张罗.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326.
[2]葛均波主编.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20.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