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后壁膨出也称作直肠膨出,是女性常见疾病,可单独存在,也可合并阴道前壁膨出。常由分娩损伤、产后恢复差、产褥期早期体力劳动,盆底组织缺乏弹性、萎缩、退化导致,轻者无明显症状,重者可能会出现阴道有肿物脱出,伴有腰酸、下坠感。仅有后壁膨出没有症状,不需要治疗。后壁膨出加会阴陈旧性裂伤者,需根据情况选择行阴道后壁及会阴修补术,通常预后良好。
也就是临床上的轻度,阴道后壁到达处女膜缘,但仍在阴道内。
也就是临床上的中度,阴道后壁部分脱出阴道口。
也就是临床上所说的重度,阴道后壁全部脱出阴道口外。
阴道后壁膨出的主要原因是阴道分娩时损伤。怀孕后女性受激素水平影响,盆底肌肉松弛;分娩过程中损伤的直肠阴道筋膜没有完全恢复,随年龄增长会出现阴道后壁膨出。经产妇、便秘女性、怀孕次数较多者、绝经后女性、分娩巨大儿者是好发人群。便秘、绝经、长期不良生活习惯是本病的诱发因素。
妊娠后女性激素发生改变,孕激素增高,盆底肌肉松弛。分娩后损伤的直肠阴道筋膜没有恢复。分娩过程中产程较长,导致阴道黏膜水肿,会阴部发生严重裂伤等,都是引起阴道后壁膨出的原因。
直肠壁肌层先天发育不良或者是退变,也是导致阴道后壁膨出的原因。
阴道与直肠之间的组织出现缺损,不能抵抗直肠排便压力,导致直肠向阴道壁内膨出。
产后长期便秘,持续腹压增大,会诱发阴道后壁膨出。
随年龄增长,卵巢功能衰退,子宫阴道韧带松弛等原因导致阴道后壁膨出加重。
平时久坐、久蹲,饮食习惯过于单一等,都可能诱发阴道后壁膨出。
阴道后壁膨出多见于经产妇,特别是分娩较多者,约40%的经产妇患有无症状的直肠膨出。总的发病率目前尚无权威统计数据。因部分患者无症状,并未进行就医。随着生活条件改善,生育次数减少,阴道后壁膨出逐年递减。
阴道分娩导致的阴道直肠筋膜松弛没有恢复正常。
持续便秘,排便困难,久蹲和用力排便,导致直肠膨出的风险加大。
多次妊娠,反复流产或是生育,导致阴道壁松弛是阴道壁膨出的危险因素。
绝经后的女性激素水平降低,阴道皱褶减少,失去以前的弹性,加大增加本病的风险。
分娩时宝宝太大,体重超过8斤,损伤阴道的风险加大,间接导致本病的发病几率增加。
第二产程时间过长,导致阴道水肿,损伤的风险加大,肌肉、筋膜损伤后没有及时恢复正常,加大本病的发生。
阴道后壁膨出主要症状是有外阴摩擦异物感,部分患者伴有下坠感,腰酸痛。病情加重后还可能导致排便困难。症状轻的患者仅在查体时发现,无明显症状。重的患者日常会感觉阴道异物排出,影响正常生活。部分患者伴随便秘、阴道炎症、直肠黏膜内脱垂、直肠炎、肛窦炎等。
阴道后壁黏膜没有脱出阴道口时多无感觉,阴道后壁明显突出于阴道口外时,患者会出现阴道有异物感,活动时伴有摩擦,情况严重者可能会肿胀。
由于阴道后壁脱出阴道口,患者会伴有下坠感、腰酸痛。
膨出严重者会出现排便困难、排便不净,甚至要用手向后推移膨出的直肠方能排便,还可能会出现下体分泌物增多,并伴有异味的症状。
阴道后壁膨出的患者会并发便秘、阴道炎症、直肠黏膜内脱垂、直肠炎、肛窦炎等。
阴道与直肠之间的组织出现缺损,不能抵抗直肠排便压力,经常排便不净,容易形成便秘。
阴道后壁膨出后,脱出阴道内口,暴露在外界,经常摩擦出现水肿、糜烂,接触致病菌形成炎症。
多数患者阴道后壁膨出伴随直肠黏膜内脱垂,与便秘、直肠黏膜周围筋膜松弛、盆底肌无力有关系。
直肠黏膜内脱垂持续存在没有改善,再加上便秘,容易出现直肠炎。
粪便积存在肛窦内,诱发感染。
女性患者突然出现阴道内有肿物脱出,行走有摩擦感,伴腰酸、下坠感,甚至是影响性生活和排便困难,需要及时到医院就医。就诊于妇科或肛肠科,并做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但要与子宫黏膜下肌瘤、阴道壁肿物进行鉴别。
患者出现阴道内有肿物脱出,伴有行走时摩擦感,需要及时就医。
患者有腰酸、下坠感、排便困难、外阴异物感,影响性生活时,需要及时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妇科就诊。
部分患者因排便困难也可以去肛肠科就诊。
出现外阴异物感多长时间?
是否已经绝经?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外阴摩擦感、腰酸下坠感、排便困难等症状)
有无生育史?
症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检查患者阴道口有无东西掉出,嘱患者屏气用力,观察阴道后壁有无明显变化,也可通过视诊判断病情的分级。
患者取仰卧位或是膝胸卧位,医生戴上手套后,在食指和患者的肛周涂上石蜡油进行肛门指诊。可检查出是否触及向阴道凸出的直肠,圆形或卵圆形,是否有堆积的粪块。
子宫黏膜下肌瘤多有月经改变史,脱出阴道口伴有腹痛。查体会发现质地较硬的肿物,阴道后壁膨出检查质地软,没有月经变化,经过妇科检查和肛诊可以明确鉴别。
阴道壁肿物妇科检查时和周围组织边界清楚,固定在阴道壁内。阴道后壁膨出随用力而变化,和周围组织边界不清楚,通过查体可明确鉴别。
子宫黏膜下肌瘤多有月经改变史,脱出阴道口伴有腹痛,查体会发现质地较硬的肿物。阴道后壁膨出检查质地软,没有月经变化。经过妇科检查和肛诊可以明确鉴别。
阴道壁肿物妇科检查时和周围组织边界清楚,固定在阴道壁内。阴道后壁膨出随用力而变化,和周围组织边界不清楚。通过查体可明确鉴别。
阴道后壁膨出的严重程度决定治疗方案。轻度和中度对患者的生活影响比较小,可进行定期随访,纠正不良生活习惯,避免病情加重。症状较重的已经影响正常的生活,需要做手术治疗。
可选择一些润肠通便的药物,如开塞露局部使用。对于便秘比较严重的患者,不建议长时间用力,可以适当使用药物辅助。外用药物副作用很小,疗效较好。
乳果糖是一种渗透增液性泻药,对肠道没有刺激。安全有效,糖尿病患者应慎用。
排便困难保守治疗三个月后症状仍无好转, 严重影响正常生活,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有会阴陈旧性裂伤者,需进行会阴修补术。修补阴道后壁根据患者情况具体选择哪种手术方式,需要医生权衡利弊来决定治疗方案。
阴道后壁膨出合并会阴陈旧性裂伤的需要做阴道后壁及会阴修补术。
子宫脱垂伴阴道后壁膨出者,年轻患者可以选择曼氏手术,使主韧带缩短。
年龄加大的患者,病情较重,合并症复杂的患者。
通过吊带、网片和缝线,将阴道后穹窿和宫骶韧带悬吊固定。可以经阴道、经腹腔镜或经腹完成。对于重度膨出反复发作的,有减少复发的作用。
无会阴缺损,病情较轻者可使用球形子宫托缓解症状。使用子宫托治疗前应先到医院妇产科做检查,排除上托禁忌症,选择合适的型号,洗净双手,平卧于床上,两腿屈起分开,先将脱垂子宫推入阴道内。然后再将子宫拖放入阴道内,逐渐放平,放到阴道后穹窿部。
轻度阴道后壁膨出的患者没有特殊治疗,注意饮食规律,保持良好的大便习惯。中重度膨出患者需要根据临床症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治疗后症状大为改善,预后良好。阴道后壁膨出多数能治愈,年龄大的患者治愈后复发的几率较大。积极治疗,不影响患者的生存期。建议3~6个月复诊。
本病可以治愈,但是有复发的可能。
本病经过积极治疗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患者治疗期间可以1~2周复查一次。
患者的饮食以容易消化、高热量、富含维生素为主,多喝水促进排泄。主张多吃新鲜蔬菜,含有较多的粗纤维,有助于促进肠蠕动,改善便秘。
老年人不宜吃过硬、太咸的食物。多吃点新鲜蔬菜、瘦肉、鸡蛋、鱼等。
限制饮酒,每天食盐<6g。
严格限制各种甜食,包括各种食糖、糖果、甜点心、饼干、水果及各种含糖饮料等。适量吃点水果,血糖不高者可以吃梨、苹果、西瓜等。
每天多喝温水,建议饮水量2~3升。
建议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便秘的症状。
阴道后壁膨出的患者要注意外阴清洁,勤换洗内裤,内裤宜选择宽松、棉质的。平时要多饮温开水,按时排尿,不要养成憋尿的习惯。多参加户外活动,保持良好的心情,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复发的几率。
不要刻意用力排便或人为的抑制便意,出现排便感及时大便。
积极参加户外活动,保持良好的心情,有助于身体恢复,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保守治疗者定期到医院复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以3~6个月检查一次,出现症状的可以缩短检查时间。
特别注意局部卫生,避免引起上行感染。
阴道壁脱出后,黏膜容易摩擦,注意勤换内裤。
阴道后壁膨出预防的关键措施是围产期女性。产妇接近分娩时,应充分估计胎儿大小以及会阴情况。必要时采取会阴侧切术或者剖宫产术,减少对阴道的过度损伤。
产后定期做妇科检查,发现异常及时治疗。
多喝温水,勤排便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平时注意多吃点粗纤维食物,饮食不要过于单一。
注意外阴清洁,每天温水清洗外阴,勤换洗内裤。
使用子宫托,注意定期消毒。
养成定时大便的良好习惯,每次大便后要及时清洗肛周。
平时注意多运动,不要久坐和久蹲。
4766点赞
[1]谢幸,苟文丽.妇产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248.
[2]中华医学会编著.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44-145.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