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肉毒中毒综合征是因婴儿摄入肉毒梭状杆菌芽孢,芽孢在婴儿肠道内发芽、定植,并产生神经毒所致的进行性运动神经麻痹的神经性疾病,多发生在6个月内的婴儿,常见临床表现是便秘、全身明显软弱无力、深部腱反射减弱等。脑神经麻痹症状有眼睑下垂、眼和面部活动减少、瞳孔对光反应迟钝等。一旦临床上出现典型的肉毒中毒神经麻痹症状,在取得血清标本后立即给予多价抗毒血清,以中和体内存在的游离毒素。本病若不及时抢救,病死率高。症状轻微者大多预后良好,不留后遗症,少数患儿可发生猝死。
食物型肉毒中毒是由于摄入了被肉毒杆菌毒素污染的未适当存储或加工的食物而引起。患儿摄入梭状芽胞杆菌的芽胞,在结肠内出芽、繁殖,产生内毒杆菌毒素。食物型中毒常在进食后12~36小时发病,最早2小时,最晚8天。食物型中毒患儿约1/3病初有胃肠道症状,一般不伴发热,除非有继发感染。
创伤型肉毒中毒是由于肉毒杆菌芽胞在创伤组织中出芽、定植而致,类似于破伤风。创伤型肉毒中毒的潜伏期4~14天。创伤型中毒无消化道症状,可有发热。
婴儿肉毒中毒综合征是因婴儿摄入肉毒梭菌芽孢,芽孢在婴儿肠道内发芽、定植,并产生热不稳定的神经毒素,引起一系列以末梢神经功能渐进性损伤为主的中毒症状。可因摄入了被肉毒杆菌毒素污染的未适当存储或加工的食物而引起,也可因创伤引起。
该病致病菌为革兰阳性厌氧肉毒状芽胞杆菌,毒素为嗜神经毒,可阻断周围神经触突释放乙酰胆碱使神经肌肉接头处传导发生障得,致使全身骨骼肌软瘫。婴儿肠道缺乏正常菌群的保护以及抑制梭菌的胆汁酸,由于摄入肉毒梭菌芽孢在婴儿的肠道出芽、繁殖,产生毒素,导致肉毒中毒。
蜂蜜是唯一被确认为污染肉毒芽孢的高风险食品,与B型肉毒中毒密切相关。在蜂蜜中肉毒梭菌的含量约为每公斤含104个芽孢。一项调查显示,10%(9/90)的蜂蜜样品中可检出肉毒芽孢。
有报道显示,婴儿配方奶粉也可能是导致婴儿型肉毒中毒的原因之一。调查显示,年龄小于4周的肉毒中毒婴儿,通常生病前只摄入配方奶粉和其他食品,导致肠道内菌群不能抑制肉毒芽孢的繁殖。而母乳喂养的婴儿粪便是酸性,且含有大量的双歧杆菌,梭菌非常少见。
环境中的肉毒梭菌芽孢也是婴儿肉毒中毒的重要因素,干燥的气候环境、多风的环境、居室的装修等,都是促进芽孢菌传播的因素。
婴儿肉毒中毒的发生与婴儿的年龄密切相关,常见于1岁以下婴儿,最常见于2~4个月的婴儿。该疾病与婴儿性别和种类无关,引起婴儿肉毒中毒的梭菌类型与土壤中存在的肉毒梭菌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我国婴儿肉毒中毒报道的病例很少,在我国,婴儿肉毒中毒可能存在被低估的情况。一项研究显示,婴儿肉毒中毒与季节相关,病例常见于3月份~10月份间,提示土壤中的温度和湿度对肉毒梭菌的繁殖有重要影响。
该疾病常见于1岁以下婴儿,95%的报告病例为6周到6个月的婴儿,最常见于2~4个月的婴儿。
患儿首发症状是排便次数减少或不排便,但易被忽视。家长容易注意的是喂养困难、嗜睡、神情萎靡、哭声弱和自主运动减少,吞咽困难可表现为流涎,麻痹进展可表现咽反射、吸吮反射和角膜反射消失,眼球固定,对光反射异常。不能竖头是一重要体征,保护性反射消易致气道梗阻,呼吸突然停止。
便秘是婴儿肉毒中毒的早期指标,95%的病例均可出现,是由于肠道麻痹、不蠕动所致。可表现为患儿排便次数减少或不排便,但易被忽视。
从便秘到神经末梢损伤症状出现的时间为0~24天不等,病程进展在2个月以下的婴儿最快。症状表现为对称性、渐进性肌肉麻痹,早期为肌肉张力下降、哭声减弱、吸吮功能减弱、面部表情缺乏变化、颈部发软;而后可出现由脑部神经控制的肌肉到躯干和四肢的对称性麻痹。
由于肌张力下降,2个月以下的患儿可迅速出现咽部肌肉塌陷,可引起阻塞性窒息,严重的病例可出现呼吸骤停。
重症患儿可并发呼吸衰竭,临床上常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绀、神志改变等,严重时危及生命。
当重症患儿出现呼吸急促、口周发青、烦躁不安、奔马律、四肢、凉尿少、肝脏短期内迅速增大等症状时,可考虑诊断婴儿肉毒中毒合并心力衰竭。
肉毒中毒一旦出现症状,病情进展迅速,重症可继发肺部感染,应及时抢救。
当出现便秘、肌肉张力下降、对称性麻痹的儿童应立即到儿科就诊,医生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依据病原学检查、毒素试验结果进行确诊。需与肠梗阻、肠麻痹、阿托品或曼陀罗中毒、多发性神经炎、 重症肌无力、白喉后神经麻痹、 脊髓灰质炎等疾病进行鉴别。
当患儿出现便秘、不能竖头的情况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当患儿出现肌肉张力下降、肌肉麻痹的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当患儿出现窒息甚至呼吸骤停的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大多患儿优先考虑去儿科就诊。
如患儿症状较严重,出现肌肉张力下降甚至肌肉麻痹,应去儿童医院神经科就诊。
孩子是否有排便减少、便秘?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孩子是否不能竖头?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哭声减弱、吸吮功能减弱、面部表情缺乏变化、颈部发软等)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呼吸困难、呼吸暂停等)
一起生活的亲属是否出现相似症状?
患儿近期是否食用过蜂蜜或蜂蜜制品?是否使用过配方奶粉?
将可疑食物、呕吐物或排泄物加热煮沸20min后,接种血琼脂作厌氧菌培养,检出致病菌。
将检查标本浸出液饲喂动物或腹腔内注射,如试验组动物发生肢体麻痹死亡,而对照组无,则本病的诊断即可成立。
将各型抗毒素血清注射到小白鼠腹腔内,随后接种标本,从而判断毒素和定型。
将含有毒素的浸出液注入家禽眼睑皮下,出现眼睑闭合,或出现麻痹性瘫痪和呼吸困难,经数十分钟至数小时死亡,可作为快速诊断。
有进食可疑食物,特别是蜂蜜和蜂蜜制品。
有特殊的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如眼肌瘫痪,吞咽、咀嚼、发音困难,呼吸困难等。
用可疑食物进行厌氧菌培养,分离病原菌,或用动物试验查患者血清及可疑食物中的肉毒毒素。
婴儿肉毒中毒综合征初期出现的便秘应与肠梗阻、肠麻痹相鉴别,可用X线平片进行鉴别。
阿托品、曼陀罗中毒可导致黏膜干燥、瞳孔扩大,河豚或草蕈所致的食物中毒可导致神经麻痹症状。应根据流行病学史进行鉴别,可向家属询问患儿是否服用过相关的毒素。
婴儿肉毒中毒综合征的治疗应及早使用肉毒毒素抗体血清,可以减轻病症,缩短病程。对无并发症的婴儿肉毒中毒无须抗生素治疗,抗生素用于治疗继发感染。在无抗体治疗的情况下,可选用抑菌剂甲氧苄啶磺胺甲嗯唑,创伤型肉毒中毒需同时使用抗生素和抗毒素。
确诊或疑似肉毒中毒时,可用5%碳酸氢钠或1:4000 高锰酸钾溶液洗胃,清除摄入的毒素。对没有肠麻痹者,可应用导泻剂和灌肠排除肠内未吸收的毒素。
精制肉毒抗毒血清可中和体液中的毒素。一般主张早期、足量使用。重症病例,减量或停药均不宜过早。
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为抑菌剂,继发感染时可使用。
对症治疗,可改善婴儿便秘症状,调节肠道生理节律,胃肠道阻塞者禁用。
如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可促进肠道正常菌群生长,增加婴儿肠道正常菌群的保护作用,抑制梭菌生长。
本病以药物和其他对症治疗为主,无需手术治疗。
呼吸道有分泌物不能自行排出者,应予以定期吸痰,必要时选择气管切开。一旦发生呼吸衰竭,应尽早使用人工呼吸器辅助呼吸。对较轻的病例可作气管插管,对严重肠梗阻患者应用鼻胃管胃肠减压,有尿潴留者应给予持续导尿。
有吞咽困难者应予鼻饲饮食或者静脉滴注每天必需的液体、电解质及其他营养。
本病若不及时抢救,病死率高。一般症状轻微者大多预后良好,也不留后遗症。少数患儿可发生猝死。如及时治疗,多数患儿2~8周可治愈。
该疾病如及时治疗,多数患儿可治愈。
本病若不及时抢救,病死率高。一般症状轻微者大多预后良好,也不留后遗症。少数患儿可发生猝死。
多数患儿可治愈,出院后不需复诊。具体情况应根据医嘱。
1岁以下患儿的饮食应以母乳为主,根据年龄添加辅食,以柔软、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宜。注意不要给患儿添加以前没有尝试过的食物,也不要给其食用高过敏风险的食物,避免食物过敏发生的风险。
忌食易过敏的食物,如鱼、贝类、柑橘类水果等。
忌食以前未食用过的食物,给孩子添加辅食应以以前食用过且孩子能较好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主,避免添加新品种辅食造成食物过敏。
忌食蜂蜜及蜂蜜制品,1岁以下婴儿不宜使用蜂蜜及蜂蜜制品,因为其中可能含有肉毒梭菌或肉毒梭菌芽孢。
应根据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和病程发展的不同时期进行照顾护理,尽量母乳喂养,注意给患儿补充营养和水分。注意保持环境清洁,减少家居环境中的尘土暴露、减少室内装修。加强哺乳用具的清洗消毒及提高手卫生意识,多方面阻断肉毒梭菌芽孢随奶制品侵入婴儿肠道。
考虑到肉毒梭菌孢子的来源可以是婴儿吸入或吞咽环境中的粉尘,故在患者出院前,患者家属应细致清扫家庭居住环境,减少环境中的粉尘,保持环境清洁,减少家居环境中的尘土暴露、减少室内装修,从而降低婴儿吸入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的概率。
加强哺乳用具的清洗消毒及提高手卫生意识,多方面阻断肉毒梭菌芽孢随奶制品侵入婴儿肠道,从而杜绝芽孢在婴儿肠道繁殖、释放毒素。
家属应注意观察患儿有无出现病情复发,如出现便秘、精神萎靡、不能竖头等症状,如出现应立即就医。
肉毒梭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土壤、家庭居住环境的尘土、农产品都有可能以孢子形式存在,所以对肉毒梭菌病的预防有一定的困难。目前,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是婴儿不要食用蜂蜜。此外,在家庭内,婴儿食用农产品清洗、去皮,在减少芽孢方面显得尤为重要。减少室内装修等,亦可降低婴儿吸入肉毒梭菌芽孢的几率。
其中可能含有肉毒梭菌或肉毒梭菌芽孢。
减少环境中的粉尘,保持环境清洁。
婴儿食用农产品应清洗、去皮,加强哺乳用具的清洗消毒及提高手卫生意识,可以阻断肉毒梭菌芽孢随食物侵入婴儿肠道。
4768点赞
[1]葛绣山,孙启杰,徐雪芳.B型肉毒梭菌致婴儿肉毒中毒三例临床分析及实验室诊断[J].中华儿科杂志,2020,58(06):499-502.
[2]骆海朋,任秀,崔生辉.婴儿肉毒中毒[J].中国药事,2015(8):806-813.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