匐行性角膜溃疡又称为前房积脓性角膜溃疡,主要是由肺炎链球菌等引起的角膜炎症性疾病,是溃疡性角膜炎中比较严重的眼病,几乎经常发生于角膜中央,由中心向周边进展,严重时角膜溃疡全被破坏。由于角膜溃疡位于中央,视力受到严重影响,是常见致盲性眼病之一。匐行性角膜溃疡多发生于患有慢性泪囊炎患者,患眼多有角膜上皮脱落或者角膜上皮不健康疾病病史,年老体弱也是常见诱发因素。
匐行性角膜溃疡多是在角膜上皮细胞损伤的基础上,同时合并肺炎链球菌、克雷伯肺炎杆菌、变形杆菌等引起的角膜溃疡。
本病由毒力较强的细菌引起,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淋球菌、枯草杆菌等均可致病。发病前先有角膜表面外伤史,诸如树枝、棉杆、柴草等触伤,指甲、睫毛等擦伤,或者是灰尘、泥土等异物入眼。慢性泪囊炎也是造成感染的潜在因素,角膜外伤后结膜囊的细菌乘虚而人,使受损部位感染而造成角膜溃疡。
匐行性角膜溃疡是眼科角膜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以夏秋季节为多见,农村患者多于城市,多见于有眼外伤角膜擦伤病史、不健康角膜病史的患者,以及老年体弱的人群。
慢性泪囊炎、慢性结膜炎及沙眼患者。
患有角膜疾病的人群,如有角膜上皮脱落病史,或患疱疹性角膜炎、神经麻痹性角膜炎,以及绝对期青光眼等角膜上皮不健康者。
年老体弱者,免疫力低,易遭受病毒侵袭,易患本病。
在树林作业的人群,在树林作业的人群,如果眼睛未得到很好地防护,易受外伤,从而诱发本病。
长期佩戴隐形眼睛的人群,长期佩戴隐形眼睛的人,如戴眼镜时手不洁,隐形眼睛清洗不到位易遭受细菌感染。
匐行性角膜溃疡每发生于角膜糜烂3~4天之后,主要的症状是视力障碍,并且有明显的刺激症状如畏光、流泪、疼痛等,中央角膜出现一灶性灰黄色圆盘状溃疡以及明显的前房积脓。
该病起病比较急,视力障碍,并且有明显的刺激症状,如畏光、流泪、疼痛等。典型体征为中央角膜出现一灶性灰黄色圆盘状溃疡,此溃疡典型特征如下:
溃疡的浸润越过溃疡的边缘,类似黄色新月,在实质内向周边蔓延,同时也向深层进展。新月形进展出现在溃疡一侧,其对侧边缘尚清洁。
溃疡进展时虹膜也发生剧烈炎症,虹膜变色、瞳孔缩小、虹膜后粘连、房水混浊和前房积脓,溃疡到达周边角膜时前房积脓可以充满前房。
匐行性角膜溃疡可见眼睑轻度浮肿、结膜混合充血、球结膜红黄色改变。
匐行性角膜溃疡在溃疡中部,角膜深层组织内每有成团的化脓浸润,直达角膜后弹力膜,这一成团的化脓浸润即是角膜穿孔的征兆,在穿孔前先有后弹力膜膨出,即在溃疡基底可见一薄层透明组织,形如黑色小泡向前突出,其周边被灰色溃疡所围绕。
匐行性角膜溃疡后弹力膜膨出一旦破裂就可以引起角膜穿孔。当角膜穿孔时患者会突然感到猛烈疼痛和热泪流出,原有疼痛症状消失,穿孔后房水、前房积脓排出,前房变浅甚至消失。
匐行性角膜溃疡一旦角膜穿孔,房水、前房积脓流出,虹膜晶状体向前移位而堵塞角膜穿孔,使前房与外界隔绝,前房迅速恢复,虹膜与角膜粘连日久形成角膜致密瘢痕,造成粘连性角膜白斑。
匐行性角膜溃疡角膜穿孔如果感染进入眼内部可发生全眼球炎,最终形成眼球痨。角膜穿孔愈合不完全可以引起角膜瘘。
匐行性角膜溃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控制病情、改善症状、预防并发症极其重要,尤其对于高危人群,出现眼部不适需要尽快做眼科筛查。对突然发生视力障碍,并且有明显的刺激症状的患者更应该及时就诊,以明确诊断。
突然发生视力障碍,并且有明显的刺激症状如畏光、流泪、疼痛等应及时就医。
患者通常于眼科就诊。
视力障碍、眼睛疼痛等是一过性还是持续的?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视力障碍、视力下降、畏光、流泪、疼痛或突然疼痛消失等症状)
症状大概持续了多久?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是诊断匐行性角膜溃疡的基本常用检查方法,可以了解角膜溃疡的形态、大小,以及病情的稳定还是进展,可以了解前房、房水、虹膜、瞳孔、晶状体改变等,为诊断、判断病情等提供客观依据。
从溃疡边缘处进行涂片或者刮片,并且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判断致病菌以及使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角膜刮片检查可以帮助确诊该疾病,同时有助于区分其他眼部疾病,如棘阿米巴性角膜炎等。
典型匐行性角膜溃疡症状(起病比较急、视力障碍,并且有明显的刺激症状如畏光、流泪、疼痛等),加上典型体征(中央角膜出现一灶性灰黄色圆盘状溃疡、前房积脓),结合涂片或者刮片培养和药敏试验即可诊断。
起病急,发展迅猛,可以在1~2天内毁坏眼球,病情严重,预后差。有角膜损伤史,患者有剧烈的眼睛疼痛、畏光、流泪、眼睑痉挛、视力下降等,角膜中央灶状小浸润,迅速向周围深层扩展,直到整个角膜水肿混浊如毛玻璃,并且迅速坏死,在坏死组织上附有大量黄绿色不容易擦下的黏液脓性分泌物。
绝大多数患者眼睛有植物叶片损伤史,病情进展缓慢,眼部刺激症状轻,角膜白色或者乳白色基质浸润形如牙膏,伴有不规则羽毛状边缘,周围见伪足或者卫星灶,前房积脓呈现灰白色黏稠状。
匐行性角膜溃疡的治疗以局部使用抗生素药物治疗,主要是频繁滴用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治疗期间可以根据病情调整敏感的抗生素药物。对于有慢性泪囊炎患者需要进行泪囊摘除,以断绝肺炎链球菌的来源。
急性期可应用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如0.5%氧氟沙星滴眼液,使角膜基质很快达到抗生素治疗浓度。也可以使用5%的头孢唑林滴眼液。同时可使用大环内酯类眼膏,如红霉素眼膏。
结膜下注射抗生素如妥布霉素等,能提高角膜和前房的药物浓度,但是容易引起结膜下出血和瘢痕化,需要根据病情决定。
睫状肌麻痹剂如阿托品酰胺滴眼液散瞳孔,防止虹膜后粘连。
常规给予维生素C片、复合维生素B片、维生素AD胶丸等药物支持治疗,促进角膜溃疡愈合。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病情急剧发展,可能或者已经出现角膜溃疡穿孔,甚至眼内容物脱出者,可以考虑角膜移植,慢性泪囊炎可摘除泪囊。还可行结膜瓣遮盖术,其具有有效控制炎症、促进角膜溃疡愈合、保存眼球的优点。
眼睛分泌物增多可以使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将分泌物、坏死组织、病原体及其毒素冲出。
匐行性角膜溃疡通过及时、正确、规范化的抗生素滴眼液治疗,一般会控制炎症,达到治愈目的。后期遗留的角膜斑翳可以使用角膜激光切削术,或者角膜移植治疗。
经过规范治疗后本病可以治愈。
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匐行性角膜溃疡患者需要高蛋白、高能量饮食,注意清淡,不能吃辛辣刺激食品,不吃肥甘厚腻食物,多食水果、蔬菜。
注意高蛋白、高能量饮食,如食用瘦肉、鸡蛋、奶制品、豆制品等。
不吃辛辣刺激食品,如生姜、大葱、辣椒,尤其是蒜。
患者应戒烟戒酒。
匐行性角膜溃疡患者需加强护理,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情绪等,合理作息,减少用眼,避免眼疲劳。
了解抗生素滴眼液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正确使用药物。
早期卧床休息,闭眼让眼多休息。避免咳嗽、便秘、打喷嚏等,防止角膜穿孔发生。
患者术后应注意患眼卫生,眼部手术后短期内不要游泳,剧烈运动,注意佩戴防护眼镜,如处在流感高发季节,应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场所,预防感冒,防止加重眼部疾病。
应充分保护患眼,不可随意揉眼睛,避免接触过其他物品的手触碰眼睛,毛巾应专人专用,避免与其他人交叉感染。
使用抗生素滴眼液需要闭眼压迫泪小点1~3分钟,防止药物从鼻黏膜吸收。
匐行性角膜溃疡发生一般是在角膜损伤基础上,同时细菌感染引起,因此预防角膜外伤是重中之重。对于慢性泪囊炎、慢性结膜炎要早发现、早治疗,角膜一旦擦伤及时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对于患有角膜疾病如暴露性角膜炎等及时治疗原发病。年老体弱患者需要改善体质,增加抗疾病能力。
对于高危人群,如慢性泪囊炎、慢性结膜炎及沙眼患者,患眼多有角膜上皮脱落病史如角膜擦伤,或者疱疹性角膜炎、神经麻痹性角膜炎以及绝对期青光眼等患者,一旦出现眼部不适需要立即去眼科就诊。
慢性泪囊炎患者及时手术摘除泪囊或者进行鼻泪腔吻合术。
加强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
注意用眼卫生,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
眼睛进了异物千万不能用手揉眼,特别是角膜异物,越揉异物嵌得越深,应当到医院请眼科医生取出,以防止角膜被擦伤及细菌感染。
如树枝、柴草杆触伤眼睛,常有角膜上皮损伤,应当滴抗生紊眼药水,或涂抗生素眼膏3日以上。如损伤范围大,涂眼药膏后应加盖眼垫,每日到医院检查,以防止感染。
4537点赞
[1]刘家琦,李凤鸣主编.实用眼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2]杨培增,范先群主编.眼科学[M].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