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硬皮病是因职业原因,长期在工作中反复接触氯乙烯、杀虫剂、环氧树脂、粉尘及放射性物质,而引起的一种以肢端硬皮病样改变与骨损害的疾病,又称氯乙烯病或肢端溶骨症。主要表现为手指刺痛麻木、颜色发白或发紫、皮肤变硬变厚、指节缩短或呈球状、毛发脱落、皮肤色素沉着、肌萎缩等。多数患者经过积极、有效治疗后,病情能够得到控制或缓解,治疗效果较好,对寿命没有影响。
职业性硬皮病的主要病因包括长期反复接触氯乙烯及其聚合物、杀虫剂、环氧树脂、粉尘等化学物质。以及X线损伤,好发于常接触有机洗涤剂、杀虫剂等作业人群,可由遗传、化学物品与药物、免疫异常、感染因素诱发。
过氯乙烯常常用作干洗衣服的有机溶剂,三氯乙烯用作金属部件的清洗剂,因此如车间工作或洗衣房工人,长期接触这类化合物会诱发职业性硬皮病。
如在果园或农场中工作的人,在职业环境中长期接触杀虫剂可诱发本病。常见的杀虫剂有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炕(DDT)、氯丹、马拉硫磷、双硫磷、二硝基邻甲酚钠及6-氯环己烷等。该类患者常伴有雷诺现象,即四肢末端皮肤颜色呈现间歇性苍白、发绀和潮红的变化伴疼痛和感觉异常为特征的症状表现。
由于用途较多,因此长期接触环氧树脂以及环氧树脂聚合中的原材料,如双甲烷等物质的各类工作人员均可能诱发职业性硬皮病,患者除硬皮病表现外常伴有关节痛、肌痛、体重减轻等症状。
如在职业环境中长期接触粉尘、X线照射的人群可能会诱发职业性硬皮病。如研究院工作人员、金矿或煤矿工人。
在硬皮病患者中,某些HLA-Ⅱ类抗原表达较常人明显增高。
如聚氯乙烯,有机溶剂、硅、二氧化硅、环氧树脂、L色氨酸、博莱霉素、喷他佐辛等可诱发硬皮与内脏纤维化。
职业性硬皮病存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异常,可与多种结缔组织病伴发。在患者血清中可查到特异性抗Scl-70自身抗体,说明本病的发生与免疫紊乱密切相关。
不少患者发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肺炎、麻疹等。
职业性硬皮病非流行病,临床上较为罕见,主要发生于徒手清洗反应锅内固化的聚氯乙烯工人,患病率为1%~6%。
干洗店职员、氯乙烯聚合工以及清釜工、果农、菜农、矿工、环氧树脂合成工人易发生职业性硬皮病。
有慢性皮肤病的人,其皮肤屏障相较于正常人较弱,故更容易患职业性硬皮病。
职业性硬皮病的常见症状主要包括手部雷诺现象、肢端皮肤硬皮病样改变、肢端溶骨症状,少数患者可合并出现肌萎缩、肌无力。本病治疗不及时可合并出现肝、脾肿大、肝血管肉瘤。
早期可能出现手部雷诺现象,表现为一只手或双手手指出现刺痛、触痛或麻木,手指皮肤发白或发紫,慢慢地皮肤变潮红。寒冷以及精神刺激时常会诱发患者的症状加重。
肢端皮肤硬皮病样改变,最初表现前臂和面部皮肤发紧、发亮,肢体远端以及面部肿胀,渐渐表现为皮肤增厚、变硬。发展不完全时可呈淡黄色片状或绳索样丘疹性损害。可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色素沉着。
肢端溶骨症状可表现为指节缩短、球状指节及弯甲,早期常开始于骨皮质吸收变薄,后期可致完全吸收及骨折,常累及手部指骨、尺桡骨及骶髂关节。
少数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肌萎缩、肌无力。
肝脾肿大早期可无明显症状,肝功能损害严重者可有食欲下降、消瘦、黄疸、牙龈出血等表现。
长期接触氯乙烯者可诱发肝血管肉瘤,肝血管肉瘤是肝窦细胞异性增生所造成的原发性恶性肿瘤。
职业性硬皮病高危人群需要定期体检,如出现肢体末端硬皮样改变、指节缩短、骨折、肌无力时需要及时到皮肤科或骨科就诊。可通过血常规、尿常规、B超、X线片检查确诊。本病需要与成人硬肿病、硬化性黏液水肿进行鉴别。
长期接触氯乙烯、环氧树脂、杀虫剂等化学剂人群应注意自我观察,定期体检。
高危人群出现雷诺现象(手指刺痛或麻木,皮肤发白或发紫)、皮肤变硬变厚、指节缩短或形态异常、骨折、肌无力时,应立即就医。
大部分患者首选皮肤科就诊。
症状严重患者如需要改善屈曲性挛缩或指端刺痛麻木,可考虑手部手术治疗,可选择骨外科就诊。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职业是什么?
身边有无同样或类似症状的人?
最先出现的症状是什么?
有没有接触过氯乙烯、杀虫剂、环氧树脂、粉尘等化学物质,以及X线损伤?
有无长期吸烟史?
既往有无慢性皮肤病?
评估患者意识状态,检查手部活动、皮肤及指端关节情况,有无出现肢体无力现象。
评估患者状态,主要了解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等数值有无异常。
查看患者血中钾、钠、氯等离子水平,评估有无电解质紊乱。
查看患者肌酐、蛋白、胆红素等数值,评估有无肝功能损伤。
查看患者尿素氮、肌酐数值,评估有无肾功能损伤。
如抗核抗体、免疫球蛋白等,排除免疫异常引起的硬皮病。
检测患者是否有出现肝脏肿大、脾脏肿大等并发症。
检查患者有无钙质沉着、骨组织的吸收变薄,以及病变涉及的范围和严重程度。
检测患者是否出现肺纤维化并发症。
根据病史、组织病理检查即可诊断。
患者长期接触氯乙烯、杀虫剂、环氧树脂、粉尘等化学物质,或者X线损伤。
X线发现骨溶性改变。
皮肤组织病理主要表现为表皮突变平,真皮内胶原纤维增多及弹性纤维断裂。
成人硬肿病又称Buschke硬肿病,是因酸性黏多糖在真皮大量聚积和胶原纤维束增粗引起皮肤肿胀和硬化的一种结缔组织疾病,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始于面颈、背部的对称性、弥漫性的皮下组织僵硬和硬化。
硬化性黏液水肿,是黏液水肿性苔藓的一种特殊类型,是临床上以局限性或全身性苔藓样丘疹及硬皮病样改变、组织病理上以皮肤内成纤维细胞增生和酸性黏多糖过多沉积为特征的少见病。
上述疾病可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与职业性硬皮病进行鉴别。
职业性硬皮病一般需要通过长期持续性治疗改善,具体的治疗包括血管扩张素、抗纤维化药物、免疫调节剂和生物制剂等药物结合指端交感神经切除术手术治疗改善。
如硝苯地平、尼卡地平、氨氯地平,是有效的血管扩张药,可以减少雷诺现象发作次数和严重度。对糖脂及电解质代谢无影响。
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洛沙坦,可有效控制高血压及早期肾功能不全,有利于防止肾病进展。其中洛沙坦减少硬皮病雷诺现象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效果比硝苯地平更显著。
伊洛前列素能有效地降低硬皮病雷诺现象发生的频率和严重程度,依前列醇、曲前列尼尔改善患者肺动脉高压症状。
该药有干扰胶原分子间交联作用,对皮肤增厚和营养性改变有一定疗效。但应密切注意可能产生的副性反应,如皮疹、肝、肾损害、骨髓抑制等。
能阻止原胶原转化为胶原、抑制胶原积聚。对皮肤硬化、雷诺征有一定疗效。
能增强单胺氧化酶活性,促使过多的5-HT分解,改善皮肤症状。
基因重组γ干扰素注射剂能向下调节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效力持久。
对硬皮病患者皮肤病变有明显改善效果,同时改善肺部病变,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雷诺现象 皮肤评分显著改善,并且不良反应最小。
如甲强龙、强的松,可减轻皮肤的炎症水肿、减轻肺动脉高压,但对肾损害无效。
主要用于矫正屈曲性挛缩,适用于严重活动受限患者。
缓解指端疼痛、刺痛症状,治疗患者严重的雷诺现象。
职业性硬皮病不能彻底治愈,但经过有效规范的治疗均可控制病情,缓解症状,需定期门诊复诊。一般不影响自然寿命,但合并有严重的并发症时可致死。
职业性硬皮病不能治愈,规范治疗可延缓或停止病程的发展。
早期接受正规治疗后,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但少数重症患者可因肝脾肿大、肝血管肉瘤等并发症致死。
药物治疗3~6月后,患者需遵医嘱门诊定期随访。
职业性硬皮病患者应禁烟酒,饮食上一定避免寒凉的饮食,多吃温性的食物,如姜糖等。加强营养,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和容易消化的食物,以确保病情的缓解,避免食用大量含有维生素C的食物。
避免食用大量含有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柚子、葡萄、猕猴桃等,防止胶原蛋白形成和钙沉着。
避免食用易导致过敏的食物,如虾、蟹等。
戒烟限酒,防止血管收缩。
职业性硬皮病患者应当遵医嘱用药,并且注意青霉胺、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保证皮肤完整性、防止溃疡发生和进行手部功能锻炼。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本病患者服用扩张血管的药物时,要注意避免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而晕倒。
按医嘱用药,了解各类治疗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服用青霉胺应密切注意可能的不良反应,如皮疹、食欲不佳、贫血等。
糖皮质激素药物服用时需严格遵医嘱,不可随意减量或停用。因对胃肠道刺激较明显,用药期间应规律作息,清淡易消化饮食。出现明显的恶心、腹痛、黑便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注意保持皮肤完整性,勤洗手,忌抓或碰破皮肤。日常生活中各项操作,如洗衣服等,应注意戴手套保护,避免过多摩擦诱发溃疡,宜选棉质有弹性的手套和袜子。
天气寒冷时嘱患者戴保暖手套或暖手宝等辅助工具保持肢端适宜温度,防止溃疡发生。
病情允许时,注意手部的功能锻炼,防止屈曲性挛缩。
服用扩血管药物时应注意自我监测血压变化,起床或站起时动作宜缓,以防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而晕倒。
职业性硬皮病主要与长期接触工作环境中的化学物品有关,脱离相关职业环境,及早脱离危险因素是预防本病的主要措施,同时可针对本病高危人群定期体检筛查。
洗衣店店员、化学厂工人等高危因素职业者应定期体检,加强自我监测,早期就诊,及时治疗。
高危因素工作者加强个人防护,如工作时戴口罩、手套等,改进操作方法,以避免直接接触,工作环境应有良好的通风排气装置。
慢性皮肤病患者应戒烟,避免长期的寒冷刺激。
4102点赞
[1]梁敏锐,姜智星,绉和建,黄琼.硬皮病鉴别诊断[J].上海医药杂志,2017:2-5,11.
[2]张晓岑,段行武.中医治疗硬皮病最新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6,15(3):191-193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