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阑尾炎也称蜂窝织炎性阑尾炎,病变累及阑尾全层,阑尾肿胀更显著,外层浆膜高度充血,有多量纤维素和脓性渗出物,其周围常有少量脓性渗出液存在。本病常由单纯性阑尾炎发展而来,阑尾与周围组织可有粘连,并被包裹在大网膜内。阑尾各层组织间皆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弥漫性浸润,并有炎性水肿及纤维素渗出,常有小脓肿形成,阑尾腔内积脓。
引发化脓性阑尾炎的主要原因为阑尾腔机械性阻塞,阻塞后可引起局部黏液分泌增多,导致腔内压力升高,造成阑尾血运障碍,严重时可出现坏死、穿孔等情况。
阑尾是一细长的管腔狭小的盲管,阑尾腔的机械性阻塞是诱发阑尾炎急性发作的主要病因。阑尾腔隙阻塞后黏液分泌增多,腔内压力增高,以至于血运发生障碍,阑尾壁充血、水肿甚至坏死、穿孔,胃肠道疾病也可以直接蔓延至阑尾,引起来阑尾管壁肌肉的痉挛,以至于血运障碍而引起的阑尾炎症。同时,当机体和局部抵抗力降低时,阑尾也可以因细菌入侵,引发炎症。所以阑尾炎是根据这些情况来判断的,阑尾炎的原因是复杂的。
主要病因主要有以下几类:
粪石和粪块等梗阻。
寄生虫,如蛔虫阻塞。
阑尾系膜过短导致阑尾扭曲而梗阻。
阑尾壁的改变,例如阑尾壁的增厚使阑尾腔变小。
阑尾开口附近的病变导致入口梗阻,不通则痛,阑尾管腔受阻、内压增高等引起的内脏神经痛,表现为剑突下或脐部绞痛。由于阑尾是一个细长的管状结构,所以梗阻就会造成管腔内分泌物集聚,内压增高,其腔内很多微生物进入受损的黏膜,即可引起感染甚至化脓性的感染。
化脓性阑尾炎尚无明确的流行病学。
抵抗力低下的儿童,容易患该疾病。
老年人胃肠功能差,抵抗力较弱,容易引发本病。
人在饭后剧烈活动导致肠蠕动加快,已经消化好的残渣经过剧烈的运动可掉到阑尾里,进而引起该病。
此类人群的肠道功能易发生紊乱,阑尾肌肉易痉孪,可发生阻塞,进而导致该病。
当蛔虫进入阑尾时,也会阻塞阑尾,进而导致其血液运行不好,其内粪汁无法排出,进而引发感染导致该病。
孕妇发生阑尾炎时由于不易发现或不易处理,随时间延长,可诱发感染,进而导致化脓性阑尾炎。
化脓性阑尾炎的主要症状是右下腹有局限性压痛,即在阑尾体表投射点压痛比较明显,同时可伴有体温升高、白细胞明显升高。此外,还可有腹膜刺激征表现,如反跳痛、腹肌紧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或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发生,炎症刺激直肠和膀胱,还可引起腹泻。
化脓性阑尾炎的典型症状就是腹痛,开始时为中上腹和脐周疼痛,随着病情的发展,腹痛可为持续性,固定在右下腹。这时可能会出现胃肠道症状,比如恶心、呕吐、腹泻或者是便秘,全身症状会出现乏力、发热、心率增快、寒战。
初始为中上腹和脐周痛,数小时后腹痛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腹痛为持续性。
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
早期乏力、发热、心率增快,寒战少见。
阑尾炎逐渐加重会表现为阑尾的浆膜表面有脓性渗出,甚至还会出现腹腔盆腔积液,如果治疗不及时,容易并发腹腔、盆腔脓肿的发生,甚至也容易出现肠梗阻。
重症感染容易诱发感染性休克,比如出现门静脉炎或者肝脓肿,而手术以后的患者常见的就是肠粘连。
术后在进行有效的抗感染治疗的同时,也应该早期离床活动,能够降低这种并发症发生的几率,在术后也需要定期进行切口的换药,因为手术以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切口的感染,尤其是对于化脓性阑尾炎的病人,换药时也需要挤压切口,将渗出液挤出排净,促进伤口的生长以及愈合。
化脓性阑尾炎患者主要表现为腹部有疼痛感、皮肤变得敏感、腹肌紧张等其他症状。一般在开始治疗化脓性阑尾炎之前需要做一系列专业检查,化脓性阑尾炎患者需要做的检查有血常规、尿常规、超声检查、腹腔镜检查,通过专业检查后患者会对自己的病情有更深刻的理解。
当患者表现为腹部有疼痛感、皮肤变得敏感、腹肌紧张等其他症状,就要积极就医。
多数患者优先选择消化内科或者胃肠外科就诊。
发热的温度多少?是稽留热还是张驰热?
腹痛的具体部位在哪里?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右下腹痛、恶心、呕吐等)
症状持续了多久?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增多、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尿常规检查可有少量红细胞。
可见阑尾膨胀呈囊状,为低或无回声区,腔内有大量脓性物质形成的光点、光团或光斑,也可见粪石、阑尾壁增厚、周边毛糙、模糊。
少数患者可发现阑尾粪石。
可见阑尾肿胀。
患者取左侧卧位,右下肢向后过伸,引起右下腹痛者为阳性,说明阑尾较深或在盲肠后位靠近腰大肌处。
一手按压左下腹,另一手逆行挤压结肠,而出现右下腹疼痛,为本试验阳性,可提示阑尾炎症存在。
病人平卧,将右髋和右膝屈曲90°,并内旋髋关节时,如引起腹痛加剧,称本试验阳性,提示阑尾位置较低。
阑尾位于盆腔或炎症已波及盆腔时,直肠右前方有触痛。如发生盆腔脓肿时,可触及痛性肿块。
病人仰卧,手指放于右下腹触痛处,使病人伸直右下肢并逐渐抬高,因阑尾被挤压于收缩之腰大肌及手指之间,病人感右下腹痛加剧,见于盲肠后位阑尾炎。
此类患者可通过以下表现进行确诊,具体如下:
患者有典型的症状和体征,如发烧、腹痛、恶心、呕吐、阑尾体表投射点有压痛等,可初步诊断为该病。
B超检查可见阑尾腔内有大量脓性物质形成的光影,也可见粪石等,即可明确作出诊断。
病人平卧,用手深压降结肠,并沿横结肠及升结肠推移如右下腹部痛为阳性,表示结肠气体进入盲肠,刺激发炎的阑尾使腹痛加重。
手指压迫阑尾处压痛点时,右侧睾丸回缩,当移除压力时,睾丸回复原位,表示有坏疽性阑尾炎合并腹膜炎。
属病变早期,病变多只限于黏膜和黏膜下层。阑尾外观轻度肿胀,浆膜面充血并有少量纤维素性渗出。临床表现较轻,经及时药物治疗后炎症可消退,但多数可转为慢性,易复发。而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多由单纯性发展而来,阑尾显著肿胀,浆膜高度充血,表面覆以脓性渗出物,临床表现较重,可出现局限性腹膜炎表现。两者可通过症状轻重表现及检查所见阑尾肿胀程度等相鉴别。
随着现代医疗的不断发展,目前临床上有很多治疗化脓性阑尾炎的方法,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可以结合自身实际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现在临床上常用的治疗化脓性阑尾炎的方法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临床上常用的治疗化脓性阑尾炎的药物有左氧氟沙星、甲硝唑等,手术治疗一般会切除阑尾。一般只要患者在治疗期间认真遵从医嘱并配合治疗,都可以恢复健康。
诊断未确定、发病48~72小时可采取非手术治疗。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患者禁食,禁食期间给予静脉补液治疗。
在手术以后也需要进行对症支持治疗,静脉抗感染,可以根据病情的需要联合抗感染治疗,静脉补充液体,并且也要早期离床活动,能够预防术后肠粘连或者是肠梗阻这种并发症的发生。
尽量选择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如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进行治疗。
应用镇痛药物,非手术治疗期间禁用吗啡类镇痛剂,以免掩盖病情。同时禁服泻药及灌肠,以免肠蠕动增加,肠内压增高,导致阑尾穿孔或炎症扩散。
行阑尾切除术,腹腔如有脓液应仔细清除,用湿纱布蘸净脓液后关腹。注意保护切口,一期缝合。
化脓性阑尾炎疾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是手术治疗,术后进行抗感染、补液等积极对症治疗的同时,应该叮嘱病人早日离床活动,促进肠道蠕动功能的恢复。早发现、早治疗,预后较好。
通过早期治疗可以治愈。
定期进行换药,换药停止后如无其它不适,可不复诊。
化脓性阑尾炎饮食应要清淡,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补充人体维生素,保持大便通畅。在肛门排气之后,也就是肠管的功能、蠕动功能恢复之后,可以允许病人经口进食,并且是以全流可以过渡至半流质饮食,如果肛门排正常大便以后,可以过渡至半流质饮食,适当增加高蛋白的食物。
适当增加高蛋白的食物,包括新鲜的牛肉、羊肉、海产品等,也要补充维生素类的食品,包括新鲜的蔬菜、水果。另外,注意少食多餐,也不能暴饮暴食,以免加重胃肠道的负担。流质饮食为主,注意少食多餐。
忌吃刺激性的食品和辛辣的食物。
化脓性阑尾炎手术之后,主要是需要让患者适当的休息,避免剧烈的运动,在饮食方面一开始以流食为主,如果进食后无明显不适的话再逐渐的过渡到半流食,然后过渡到正常的饮食。
化脓性阑尾炎可用食补的方式,注意科学饮食,注意不要太油腻。术后前期饮食选择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稀饭,手术第二个星期后基本可以正常饮食,还要注意恢复期要保持适量的身体活动。
化脓性阑尾炎要避免伤口处不要沾水,洗澡时用纱布包裹。
手术以后在护理上一定要注意伤口的护理,避免伤口感染,定期换药,同时需要给予抗生素药物治疗。
尽早让患者下地活动,可以减少术后的肠粘连、肠梗阻的发病几率。可以早日促进胃肠道功能的完全恢复,活动以后由于伤口的血液供应增加,会使伤口愈合明显的增快,同时也减少了术后的感染机会。
化脓性阑尾炎的预防原则主要要注重日常保健,饮食卫生,积极参加运动,积极治疗原发病等。如注意饮食调节,少吃多餐,饭后不要马上进行剧烈的运动等,同时还应注意保暖。
若有慢性阑尾炎病史,更应注意避免复发,平时要保持大便通畅。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能力。
注意卫生,饮食规律,细嚼慢咽。不要受凉,忌生、硬等难消化食物以及刺激性食物。
及时治疗便秘及肠道寄生虫。
饭后不要马上打球、游泳、蹦跳、奔跑等剧烈运动。
4400点赞
[1]卜崇晔,何涛,何庆.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及术后抗感染治疗的临床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07):928-929.
[2]肖承佐,李应军,王金宝,等.聚维酮碘冲洗预防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观察[J].重庆医学,2013,42(002):182-184.
[3]郑建军.急性阑尾炎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2014,000(010):31-32.
[4]张春红.急性化脓性阑尾炎56例术后护理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06(9)319-320.
[5]刘安儒,潘耀振.预防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临床观察[J].贵州医药.2008,32(7):656-657.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