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性病性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感染引起的慢性地方流行性疾病,非性传播引起。人与人的传播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消化道接触被传染。常见于儿童、青年和抵抗力较差的老年人。早期主要侵犯皮肤黏膜,最常见的损害是口腔黏膜白斑。经药物治疗后预后较好。晚期可以侵犯血管、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组织和器官破坏,功能丧失,预后较差。
非性病性梅毒的病因主要是由苍白螺旋体感染所引起的全身慢性传染病。总的来说,环境因素共同参与其发病。
本病主要流行于非洲北部、亚州西部及地中海东部一些干旱贫瘠、经济落后地区的游牧或半游牧人群中或卫生条件较差的农村地区,我国较为少见。非性病梅毒在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以2~10岁儿童居多。
非性病性梅毒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在没有外界因素的参与下传染源直接与易感者接触后感染,如输注带病原体的血液)和消化道接触传染。性行为并不会引起非性病性梅毒的传播。
该疾病常好发于儿童、青年或抵抗力较差的老年人。
患者口唇、口角、舌咽峡等部位黏膜出现白斑。外阴、肛周及皮肤皱襞部出现湿性丘疹及扁平湿疣。是最为常见的表现。上述症状消失后,经过一段时间。可出现类似三期后天梅毒的树胶肿及骨损害,上呼吸道易被损害。
患者口腔、口唇、口角等黏膜部位出现白斑,外阴、肛周及皮肤皱襞部出现湿性丘疹及扁平湿疣,表面附有多量螺旋体。
由于苍白螺旋体从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在体内播散后出现全身症状,在感染后7~10周,可有低热、头痛、肌肉和关节痛等,也可伴有肝脾肿大及全身淋巴结肿大。
皮疹通常缺乏特异性,可为红斑、丘疹、斑丘疹、斑块、结节、脓疱或溃疡等,大多数泛红,不痒或轻微瘙痒。
原发性梅毒疹自行消退后,约20%的二期梅毒患者将于1年内复发,二期梅毒的任何症状均可重新出现,以环状丘疹最为多见。
约50%的患者出现黏膜损害,发生在唇、口腔、扁桃体及喉,表现为黏膜斑或黏膜炎,并伴有渗出或灰白膜,黏膜红肿。
约占患者的10%。多为稀疏性,边界不清。如虫蚀样,少数为弥漫样。
骨膜炎、骨炎、骨髓炎及关节炎,伴有局部疼痛。
主要表现为梅毒性虹膜炎、虹膜睫状体炎、脉络膜炎、视网膜炎等,常为双侧。
多无明显症状,但脑脊液异常,脑脊液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实验阳性,可有脑膜炎症状。
1/3的显性梅毒螺旋体感染发生在晚期,其中15%为良性,15%~20%为恶性。
结节性梅毒疹好发于头发、肩胛、背部及四肢的伸侧。树胶样肿常发生在下肢,表现为深溃疡形成,萎缩样瘢痕;发生在上额部时,常引起组织坏死、穿孔;发生于鼻中隔者则骨质破坏,形成马鞍鼻;发生于舌部者表现为穿凿性溃疡;阴道损害常形成溃疡,进而引起膀胱阴道漏或直肠阴道漏等。
是梅毒性纤维瘤缓慢生长的皮下纤维结节,呈对称性分布,大小不等,表皮正常,触之质硬,无痛,不活动,不破溃,无炎症表现,可自行消退。
黏膜病变易发展为慢性间质性舌炎,是一种癌前病变,应严格观察。
心血管病变可相继发生主动脉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肌梗死、主动脉瘤或猝死等。
神经梅毒发病缓慢,可发生脊髓膜炎,可压迫脊髓导致痉挛、瘫痪。
如患者已经出现早期症状应立即就医,不可延误治疗时机,早期梅毒依靠药物治疗能够很快控制病情,如出现并发症的患者需要立即就医。
与梅毒患者接触后出现典型症状,如口唇、口角或咽峡部位出现白斑,或外阴、肛周及皮肤皱襞部出现湿性丘疹及扁平湿疣等应立即就医。
建议患者到感染性疾病科进行就诊。
是否与梅毒患者接触过?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口唇白斑等)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口唇白斑、外阴、肛周及皮肤皱襞部出现湿性丘疹及扁平湿疣等症状)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在别的医院诊治过吗?
暗视野显微镜检查是一种检查苍白螺旋体的方法,它便于检查苍白螺旋体,对早期诊断有着重要意义。
这类试验的抗原分为心磷脂、卵磷脂和胆固醇混悬液,用来检测抗心磷脂抗体,可用作临床筛选。
包括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苍白螺旋体血凝试验、苍白螺旋体制动试验等。这类试验特异性高,主要用于诊断试验。
梅毒螺旋体IgM抗体阳性的早期梅毒患者经过青霉素治疗后,约2~4周梅毒螺旋体抗体IgM消失。中期梅毒螺旋体IgM阳性患者经过青霉素治疗后,约2~8个月之内IgM消失。
对感染时间较短的患者应注意检查其皮肤、黏膜、外阴、肛门、口腔等处,对感染时间较长的患者除检查其皮肤黏膜外应注意检查心血管、神经系统、眼、骨骼等。
用来检测患者是否出现心血管损伤、骨膜炎等情况。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可对患者进行相应诊断:
有梅毒患者接触史。
患者出现淋巴结肿大、皮疹、结节等症状。
用非螺旋体抗原试验做初试,如阴性,若怀疑为梅毒患者,应进一步检查;如果为阳性,结合病史及体格检查符合梅毒,可以确定诊断。
该疾病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疗程规则、剂量足够,需要长期药物治疗。中晚期病人还需要定期复查,出现并发症的病人应住院接受治疗。
首选青霉素,如果青霉素过敏,可选择四环素、红霉素等,为避免赫氏反应,可由小剂量开始加以防止。
早期非性病性梅毒进行苄星青霉素臀部肌注或普鲁卡因青霉素。晚期非性病性梅毒则进行苄星青霉素,分两侧臀部肌注或普鲁卡因青霉素。
应住院治疗,对于并发心衰者,应控制心衰后再进行抗苍白螺旋体治疗。未避免赫氏反应,抗苍白螺旋体治疗前1天应开始口服泼尼松,首次应选用水剂青霉素肌注。
应住院治疗,为避免赫氏反应,应口服泼尼松,首次应选用水剂青霉素。继以苄星青霉素或普鲁卡因青霉素,同时口服丙磺舒,继以苄星青霉素。
本病无手术治疗。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疗程规则、剂量足够治疗后,预后较好。中晚期病人出院后仍需要定期复查,出现并发症的患者预后较差。
早期非性病性梅毒易治愈,中晚期已经对身体的很多脏器造成了不可逆性损害,一般的治疗很难让其恢复。
非性病性梅毒一般经过正常治疗痊愈后不影响正常寿命。
非性病性梅毒治疗的时间比较长,从接受治疗开始,一般需要患者连续观察2~3年,治疗后的第一年每三个月就要进行一次血清学的复查,观察病情的治疗情况。如果控制的比较好,第2~3年每半年复查一次。
非性病性患者在饮食上对患者并无特殊要求,保证食物清洁,不吃生冷。注意膳食多样化、少食多餐、饮食清淡,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避免坚硬的食物,以免加重损伤口腔黏膜。
非性病性梅毒患者的护理以避免加重黏膜损伤,促进皮肤完整性得到恢复为主,做好肛周、外阴皮肤护理,还需避免发生感染或在感染发生时能被及时发现和处理等。
患者应了解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正确服用。
患者应予以隔离,限制其活动范围。减少转运,如需转运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其他患者、医务人员和环境表面的污染。
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每天用温水清洗皮肤,禁用碱性清洁剂、酒精等擦洗。每天用温水或朵贝尔洗漱口,进食后用清水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洁,黏膜湿润。注意肛周、外阴皮肤护理,可用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坐浴。
注意对非性病性梅毒患者采取合适的隔离方案,对于患者接触过的人要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应检测,对病人接触过的物体进行相应的消毒处理。患者应注意局部皮肤护理,避免加重损害引起感染。
日常避免与可疑梅毒患者接触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梅毒患者家属应做好日常生活中的预防措施,注意个人卫生。
非性病性梅毒患者应做好自我的隔离,避免和其他人的密切接触。
健康人避免与非性病性梅毒患者直接接触。
4589点赞
[1]李兰娟,任红.传染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49-253.
[2]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639-656.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