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廓创伤是外耳创伤中的常见病,因为耳廓暴露于头颅两侧,易遭各种外力撞击。原因有机械性挫伤、锐器或钝器所致撕裂伤、冻伤等,前两种多见。耳廓创伤可单独发生,也可伴发邻近组织的创伤,如累及外耳道可引起外耳道狭窄或闭锁。
耳廓创伤与机械性挫伤、锐器或钝器所致撕裂伤、冻伤等外界创伤有关,如挫伤、切割伤、撕裂伤、火器伤、冻伤、爆震伤等。
目前暂无流行病学统计。
耳廓创伤好发于耳部遭受意外创伤的人群,无特殊的好发人群。
耳廓是由较薄的皮肤覆盖在凹凸不平的软骨上组成,耳廓前面皮肤较薄与软骨紧密相贴;耳廓后面皮肤较厚,与软骨粘贴较松。因耳廓独特的组织结构和解剖形态,创伤后可产生出血、血肿的症状表现。
多见于耳廓撕裂伤,大出血常见于耳廓前面的颞浅动脉和耳廓后面的耳后动脉受损。
常见于挫伤时出血积于皮下或软骨膜下呈紫红色半圆形隆起,面积视外力大小不同。因耳廓皮下组织少加之血液循环差,血肿不易吸收,处理不及时可形成机化致耳廓增厚。大面积血肿可导致感染、软骨坏死、耳廓畸形。
耳廓损伤后可出现急性疼痛,局部因感染等原因肿胀明显时,可压迫耳廓感觉神经而引起剧痛。
耳廓的创伤如未妥善处理,很易引起软骨膜炎,发病常在伤后3~4天。以绿脓杆菌感染较多。炎症发生后,蔓廷迅速,疼痛剧烈。浆液性者常仅有耳廓局限肿起,有弹性感,不红,无明显疼痛。有的局部有发胀,灼热和发痒感。穿刺可抽出淡黄色浆液性液体。
耳廓部分或全离断清创再植后未能成活,感染、烧伤等均可造成耳廓的部分或全部缺损。软骨的坏死、萎缩、变形及软骨骨化或痕挛缩可引外耳畸形。
耳廓瘢痕是伤口愈合过程中,由于结缔组织过度增生所致。多见于耳后皮肤。
依据急性创伤病史,患者需到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如有其他身体部位损伤,需要到相应科室就诊,并向医生完整讲述病史,完善常规检查,明确诊断,给予清创缝合,抗炎对症治疗。
患者具有急性创伤病史,且有耳廓撕裂、血肿、挫伤、出血等症状时,需要及时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去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
若患者出现其他不适反应或全身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其他部位的急性损伤,可到相应科室就诊。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出现、血肿等)
什么时候受伤的?持续多久了?受的什么伤?
有没有用药过敏史?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头晕、头痛、心悸等症状)
自行处理过血肿吗?怎么处理的?
可检测出患者是否有鼓膜充血或鼓膜损伤、穿孔等。
纯音听阈检查可检测出听力损失的程度,依损伤的程度不同而异,范围主要在4~6kHz。耳蜗电图和听性脑干反应可客观评价听力损失的程度及受损部位。
包括眼震电图和其他平衡功能检查。
严重创伤者必要时可行高分辨率CT或MRI,以了解鼓室、内耳道、颞骨病变等情况。有颅脑外伤者应在神经外科的配合下行必要的神经系统检查。
耳廓创伤的诊断并不困难,根据明确的创伤史,通过创伤后引起的耳廓缺损、耳廓出血、肿胀等相应的临床症状即可作出诊断。
治疗方法包括及时清创止血,控制感染,预防畸形等。耳廓软骨薄而富有弹性,是整个耳廓的支架,耳廓软骨如因外伤、感染发生缺损或变形则可造成耳廓的畸形,影响外耳的功能和外观,且此种畸形的修复较困难,故对耳廓的外伤处理要给予重视。
外耳道皮肤伴有裂伤时应同时清创,将皮肤和软骨对位并用抗生素软膏纱条压迫,以防继发瘢痕性狭窄或闭锁。
可给予敏感抗炎药物,因耳廓创伤容易继发绿脓杆菌感染,绿脓杆菌属于肠杆菌属,是革兰氏阴性杆菌,常引起耳廓相应的感染,针对绿脓杆菌的感染,应该首选头孢三代,而头孢三代中头孢他定对绿脓杆菌疗效相对较好,所以临床上首选头孢他定为代表。
近年来,由于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逐渐增多,泛耐药绿脓杆菌的感染也逐渐增多,因此给耳廓创伤抗感染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惑,必要时选择酶抑制剂复合物,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等。
耳廓局部裂伤可最小限度切除挫灭创缘,皮肤和软骨膜对位缝合;耳廓完全离断如试行缝合存活希望不大时,可仅将耳廓软骨剥离并埋于皮下以备日后成形之用。
当耳廓形成血肿时,应早期行抽吸治疗,大面积血肿应尽早手术切开清除积血,以免继发感染。血肿或开放性创口均易引发感染,多见绿脓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故应选用相应的敏感的抗生素,感染可造成软骨坏死液化,愈合后瘢痕挛缩出现耳廓畸形,再行手术矫正很难达到理想的成形。
耳廓创伤患者积极进行治疗可以治愈,外伤轻时预后较好,严重时如耳廓离断伤预后较差,治愈后要按时进行复诊。
耳廓创伤积极治疗通常可以治愈。
耳廓创伤患者积极系统治疗,无并发症发生,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耳廓创伤患者一般3个月或半年复诊,复诊时需注意患者耳廓软骨及皮肤恢复情况,是否存在瘢痕挛缩,避免影响外观。
耳廓创伤患者术后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为主,忌食辛辣油腻食物,可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
耳廓创伤的患者日常应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耳部再次受伤,患者应避免因担心术后外观、容貌改变,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而产生悲观情绪,应解除顾虑,积极配合治疗,遵医嘱按时用药。
患者应解除顾虑、增强信心,配合治疗。
遵医嘱按时应用敏感抗生素等药物,观察用药后效果,注意用药后反应。
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耳部再次受伤,影响创面愈合。
起居规律,防止风寒的侵袭,远离可致创伤的环境。
观察伤口情况,注意耳廓修复后的皮肤有无红肿、触痛,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注意体温变化,询问有无不适主诉,遵医嘱对症处理;合并脑外伤时注意有无脑脊液耳漏。
耳廓创伤导致听力障碍,影响工作生活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佩戴助听器,平素注意出行安全。
避免剧烈咳嗽,下蹲弯腰时需注意动作要协调,避免加重症状。
正确擤鼻,防止涕液进入中耳腔,从而加重感染。
耳廓创伤的预防主要避免外耳损伤,对于长期从事与创伤有关的职业者要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通过佩載防护用品、防声帽等进行预防。
佩載防护用品如耳罩、防声帽等;在紧急情况下,可用双手保护耳廓。
创伤发生时应立即进入防护设施内或其他掩蔽处,来不及时应就地背向创伤源卧倒,双手保护或使用柔软物体保护耳廓。
冬季寒冷气温低时,佩戴保暖耳包。
遵守交规,避免机动车肇事。注意个人修养,杜绝与他人发生肢体接触。
4589点赞
[1]孔维佳,周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8年制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06.
[2]席淑新,陶磊.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88-92
[3]孙虹,张罗.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75.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