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尺、桡骨骨折在临床上是比较常见的,儿童尺、桡骨骨折部分患者可能会表现为青枝骨折,尺、桡骨骨折后患儿的前臂会出现肿胀和疼痛,尺桡骨骨折常常会被家长所忽视,因为从肉眼看来尺、桡骨骨折没有明显的移位。儿童日常运动时活动范围比较大,所以在日常的运动中一旦出现意外跌落或者是暴力撞击伤,往往会造成尺、桡骨部位及四肢出现骨折,从而造成儿童的尺、桡骨骨折。
儿童尺、桡骨骨折一般多是由于间接暴力所引起,直接暴力也可引起,但是比较少见。儿童日常运动时活动范围比较大,在日常的运动中容易出现意外跌落,通常情况下,儿童在摔倒时会伸出上肢保护自己。在那一瞬间的手掌通常是旋前的,这导致降落期间前臂迅速旋后。桡骨承受了最高的负荷并最先骨折,引发背侧弯曲,远端骨折部分转向旋后,从而造成儿童尺、挠骨骨折,好发于儿童,且在缺钙、下雨是本病的诱因。
儿童在摔倒时为保护自己伸展上肢并旋前。跌倒手掌触地暴力向上传达桡骨中或上1/3骨折,残余暴力通过骨间膜转移到尺骨造成尺骨骨折。
一个直接的打击,如交通伤,可能会导致儿童尺桡骨骨折。伤骨折为横型或粉碎型,骨折线在同一平面。
受外力同时,前臂又受扭转外力造成骨折。跌倒时身体同一侧倾斜,前臂过度旋前或旋后发生双骨螺旋性骨折,多数由尺骨内上斜向桡骨外下,骨折线方向一致,尺骨骨折线在上,桡骨骨折线在下。
儿童缺钙导致骨质脆弱易折。
骨折多发于夏季,雨天道路湿滑,易摔倒,干燥天气比阴雨天气增加了50%的骨折风险。
儿童尺、桡骨骨折占所有小儿骨折的5%-10%,其发病率近年来显著增加。骨折多发于夏季。大多数的(90%)骨折发生在户外,干燥天气比阴雨天气增加了50%的骨折风险。
儿童:儿童日常运动时活动范围比较大,所以在日常的运动中一旦出现意外跌落或者是暴力撞击伤,往往会造成尺桡骨部位及四肢出现骨折。
尺、桡骨骨折后患儿的前臂会出现肿胀和疼痛以及明显的活动受限,部分患者有畸形、骨擦音、发热等症状。本病还可以并发畸形愈合、骨筋膜室综合征、血管、神经损伤等病症。
当骨折发生时,由于骨膜、骨髓以及其周围组织血管破裂,在患处会形成血肿,同时附近软组织受到损伤也出现水肿,从而令骨折处出现肿胀的情况。
患者的伤处的皮肤下往往会出现青色或紫色的瘀斑,触之疼痛感强烈,若是要移动伤处则疼痛更甚。
由于伤处的肿胀及疼痛,会使得患处无法进行往常的活动,功能受到了很大限制。假如是完全性的骨折,则该处将完全无法进行任何活动。
大多数的骨折段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移位,包括侧方移位、成角移位、缩短移位、旋转移位和分离移位,这些类型还经常会同时存在于同一患处。移位会导致患处的外观发生变化,最常见的就是变粗、变短、出现角度或是有旋转而造成的畸形。
完全骨折是由于断骨之间的摩擦可发出骨擦音。
骨折处有大量内出血,血肿吸收时,体温略有升高,但一般不超过,开放性骨折体温升高时,应考虑感染的可能。
近三分之二的小儿前臂中间三分之一骨折表现出前臂活动的剩余缺失。并发症与长度差异、成角不良、旋转不良畸形、骨间肌挛缩和骨间隙狭窄相关。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并发症,患处多剧烈疼痛肿胀,需及时切开减压处理,多次尝试闭合复位和延长手术时间会增加其风险。
血管损伤是罕见的,由牵引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建议观察等待3个月,确定是否存在与损伤相关的神经障碍,否则要进一步行神经探查。其他神经损伤通常由骨质移位所致,最常见的是正中神经受损。
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并发症。需首先行开放复位暴露两个独立的切口,以防止交叉愈合。损伤后6~12个月应切除交叉愈合。
儿童手臂肿胀、疼痛情况下应及时去医院骨科就诊,通过体格检查、X线检查、CT检查、MRI检查等辅助检查,并结合患儿症状确认尺、桡骨骨折,本病可明确诊断,不需要同其他疾病相鉴别。
儿童手臂肿胀、疼痛情况下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有外伤,发生骨折及时就医。
骨折剧烈疼痛、活动受限并出现全身症状情况应立即就医。
患儿优先考虑去骨科就诊。
什么时候出现症状的,多久了?
疼痛严重吗,可以动吗?
对什么药物过敏吗?
今天有没有受过什么外伤?
还有什么其他症状吗?
手臂局部肿胀、畸形及压痛,可有骨擦音及异常活动,前臂活动受限。儿童常为青枝骨折,有成角畸形而无骨端移位,有时合并正中神经或尺神经桡神经损伤,要注意检查。
X线检查对骨折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首选,可显临床上难以发现的不完全性骨折、深部的骨折、关节内骨折和小的撕脱性骨折等,即使临床上已表现为明显骨折者,X线拍片检查也是必要的,可以帮助了解骨折的类型和具体情况,对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X线摄片应包括正、侧位,包括邻近关节,有时须加摄斜位、切线位或健侧相应部位的X光片。
对于骨折不明确但又不能排除者、脊柱骨折有可能压迫脊髓神经根者及复杂骨折者均可行CT检查。三维CT重建可以更直观便捷地进行骨折分型,对治疗方案选择帮助很大,目前临床上常用。
虽然显示骨折线不如CT检查,但对于软组织损伤的显示有独特优点,目前已广泛用于脊柱骨折及软组织的检查。
症状:患者有手臂局部肿胀、畸形及压痛并且有活动受限等典型症状。
X线正、侧位平片检查不仅能明确诊断,且有助于分型,应常规拍摄,并包括尺桡上关节及尺桡下关节,以防漏诊。
综上所述,医生通过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检查结果确诊本病。
儿童尺、桡骨骨折的治疗有手术治疗、保守治疗、药物治疗,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本病的恢复时间需要2个月左右,但是每个患儿的情况不一样。
儿童有很大的生长塑形能力,保守治疗是儿童尺、桡骨骨折首选的治疗方法。儿童尺、桡骨骨折部分患者可能会表现为青枝骨折,多有成角畸形,可在适当麻醉下,轻柔手法牵引纠正,石膏固定6~8周,亦可用石膏楔型切开法纠正成角畸型。
患儿严重骨折后,强烈的疼痛刺激可引起休克,因此应给予必要的止痛药。
若是骨折有开放性伤口,应及时止血、用碘伏消毒,用消毒纱布或干净布包扎伤口,以防伤口继续被污染。
目前儿童尺、桡骨骨干骨折最为广泛采用内固定方式为弹性髓内针。如尺、桡骨双骨作内固定则通常不需要再作外固定,部分病例作单骨固定后另一骨骨位相对稳定,故辅以前臂U型石膏制动,内固定可于术后3月拔除。
当然对粉碎性骨折,陈旧性骨折髓腔已封闭者以及大龄儿童接近生长停止期的不稳定骨折、对骨位要求高等情况的患者,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可获得良好的复位及稳定效果。
本病预后良好,儿童的骨骼成长速度比较快,可较快治愈且不影响寿命,大部分儿童尺、桡骨骨折的患儿可以取得良好的预后,基本无后遗症,但在治疗后需要遵医嘱进行复诊。
本病可以治愈,因儿童的骨骼成长速度比较快,患儿创伤较小,恢复较快。
本病及时并正确治疗,不影响寿命。
患者确保康复之前也需要做一次全面的检查,尺、桡骨骨折康复之后的运动强度也需要做调整,大约在手术复位后两个月之后才能够恢复正常的运动照顾。
儿童尺、桡骨骨折患儿一般无特殊饮食调理,营养均衡丰富即可。
儿童尺、桡骨骨折的护理要在日常中减少活动量,对患处病情进行监测,家属要多陪伴患儿,增加其康复的信息。
无论是手法复位外固定,还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均应抬高患肢,严格观察肢体的肿胀程度、感觉、运动及血循环情况,警惕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
术后第一天开始练习手指屈伸活动活动。4~6周后拍片证实骨折已愈合,才可进行前臂旋转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减少活动量,固定好尺桡骨受伤部位并在日常中注意更换消肿止痛的敷料。
家属要与患儿多交流、通过交流消除负面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临床上家属需要特别注意观察小孩尺桡骨下端是否伴有下尺桡关节脱位,如果出现脱位的话,及时的通过复位治疗来帮助治疗,这对于日后孩子是前臂运动功能恢复是十分重要的。
儿童尺、桡骨骨折的预防要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注意,家长要多带孩子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家长要陪伴孩子,不要让孩子单独玩耍,减少孩子意外受伤的几率。
多带孩子到室外晒晒太阳。阳光可以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而钙的代谢依赖维生素D的作用。阳光中的紫外线能促进体内钙的形成和吸收,维持正常的钙磷代谢,使骨骼中钙质增加而提高骨的硬度。
家长应督促孩子积极锻炼身体,增长在户外活动时间,多呼吸新鲜空气,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可选择散步、慢跑、打球等运动项目。多活动能使血液中的钙质更多地在骨骼内存留,因而提高骨的硬度,能有效地减少骨折的发生。同时,多运动也能增强孩子体质,对生长发育和骨骼发育起到重要作用。
在下雨、下雪或地上积水、结冰时不要带儿童外出,以免孩子跌倒而发生骨折。平时要看管好孩子,不要让孩子独自攀登梯子或进行爬高活动,以免孩子不慎摔伤。
4296点赞
[1]谭志锋,黄浩波,李国洪.弹性髓内钉治疗方案和钢板治疗方案用于尺桡骨双骨折儿童治疗中的效果[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15):1936-1937.
[2]谢正虎,董霞,袁荣霞,等.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双骨折的对比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40(3):72-75.
[3]蔡明,杨文彬,包一涵.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尺桡骨骨折的临床疗效[J].临床骨科杂志,2016,19(5):606-608.
[4]余永智,刘杰,郭士方,等.弹性髓内针治疗儿童尺桡骨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18,21(2):236-237.
[5]任云峰,贾福,赵峰,等.微创桥接组合式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骨折的临床体会[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15,33:26.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