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球菌肺炎是一种由肠球菌引起的临床上较为少见的肺部感染性疾病,急性病程,临床症状不典型,患者多为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者,治疗上多采用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等敏感药物,此病致死率较高。
肠球菌肺炎主要病因是肠球菌感染,肠球菌是一种机会致病菌,老人、合并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容易致病。
肠球菌肺炎主要是由于感染肠球菌所致,寄生于口咽部的肠球菌若被误吸入呼吸道,如鼻饲营养及机械通气等治疗时,可能引起肠球菌肺炎,另外,广泛使用抗生素或者侵入性操作(如气管插管),也可引起肠球菌感染。
合并有肺部疾病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道感染导致急性加重,呼吸功能下降,屏障受损严重,更易导致肠球菌感染。
合并有基础疾病患者,长期用药及营养不良,自身疾病控制差,身体素质欠佳,免疫力下降,容易诱发感染。
肠球菌肺炎发病率低,多见于老年人、合并基础疾病者、行有创操作患者等,尚无具体流行病学数据。
肠球菌肺炎可通过患者之间接触传播,也可以通过医护人员将肠球菌传给其他患者,污染的环境、医疗器械、各种用具均可传播本病。
肠球菌肺炎好发于老年人,可能的原因是老年患者免疫力差,易合并基础疾病,感染后自身抗菌能力弱。
合并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活动性肺结核、肺癌等肺部基础疾病患者,尤其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可能与其呼吸道屏障受破坏、抗生素及皮质激素应用时间长,且营养状况不佳等有关。
肠球菌肺炎多为院内感染,研究显示部分患者接受了有创性操作,如经鼻或经口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术、导尿、大静脉切开术等,增加了感染风险。
合并糖尿病、肾功能不全、重症肝病、恶性肿瘤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自身免疫调节异常,部分原发病需使用化疗、放疗、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可削弱机体抵抗力、微生态平衡遭破坏、菌群失调等,使其容易感染。
肠球菌肺炎的临床症状不典型,多为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不具有特异性,可合并自身基础疾病的其他症状。
部分患者有发热的症状,高热者少,一般体温低于38℃。
患者如同其他呼吸道疾病类似,有咳嗽症状,不具有特异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可表现为原先的咳嗽症状加重。
多为白色痰,量不多。
可表现为胸闷气促,为呼吸功能受损表现。
合并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可表现原有疾病的加重,例如糖尿病患者可表现为血糖控制不佳、多饮、多食等。
严重者可引起脓毒症,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加重病情变化,影响预后。
肺部感染控制不佳引发呼吸功能衰竭,病情严重需要气管插管,积极治疗。
肠球菌肺炎加重后可使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环,并在血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发生急性全身性感染。
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出现发热、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应及时就诊,明确诊断,积极治疗,以防病情的加重与恶化。
患者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尤其是患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应及时到呼吸内科就诊,行进一步检查。
如果症状严重,高热、胸闷、气短明显,应及时就诊。
患有基础疾病患者住院期间出现呼吸道症状,及时告知主治医生,行进一步检查。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呼吸内科就诊。
若患者出现症状明显加重,生命体征不稳定,及时到急诊科就诊。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症状持续多长时间了?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乏力、全身不适等症状)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等)
留取患者的痰标本,或者行支气管镜检查取病变部位灌洗液,送实验室检查,等待培养及药敏结果,根据结果确定病原菌及敏感药物。
胸部X线、胸部CT显示肺实质炎性改变,呈渗出影、斑片影、实变影等,不具有特异性。
血细胞分析可显示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多,提示感染。
如果痰标本获取的不正确,使痰培养阴性而又高度怀疑本病时,需做支气管肺泡灌洗,灌洗液培养可明确病原菌。
患者痰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培养出肠球菌≥3次。
除基础疾病表现外,呼吸道感染症状明显。
X线胸片或胸部CT有肺实质炎性改变。
肠球菌肺炎的治疗原则是明确病原体,根据药敏结果抗菌治疗,同时注意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呼吸支持、器官功能支持、营养治疗等。
注意休息,合理膳食,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营养。
肠球菌肺炎患者多合并基础疾病,治疗的过程中要积极进行基础疾病的诊治,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需注意抗炎、解痉平喘,糖尿病患者注意调控血糖及并发症的处理等。
包括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等药物,对敏感的肠球菌疗效显著,目前多见耐万古霉素肠球菌,临床使用时要根据药敏结果而定。
利奈唑胺是一种合成的恶唑烷酮类抗生素,用于治疗革兰阳性球菌引起的感染,可用于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疗效显著。
喹诺酮类药物可灭活几乎所有需氧革兰阴性菌,包括肠球菌在内的大多数革兰阳性球菌,杀灭细菌于静止期。但目前发现喹诺酮类对肠球菌耐药已达40%,因此需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的喹诺酮类抗生素。
其对大多数肠球菌有效,尤其是对粪肠球菌效果好,而且其副作用小、价格便宜,为治疗肺部肠球菌感染的首选抗菌药物。但近年来肠球菌对青霉素族抗生素已呈现逐渐增高耐药趋势,故使用时应结合药敏结果。
注意营养支持治疗,补足热量,高蛋白饮食,纠正营养不良。对于病情严重者,合并脓毒症等,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尽早给予肠内、肠外营养。
引流气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根据患者血氧情况选择合适的氧疗。患者情况恶化,呼吸衰竭,评估病情,及时给予机械通气。若仍不能有效改善病情,给予体外膜肺氧合治疗。
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控制血糖,预防应激性溃疡,注意其他器官的功能维持。
肠球菌肺炎经过有效规范的治疗,部分患者可治愈,但肠球菌肺炎的死亡率较高,需引起患者家属的重视。
部分患者能治愈。
治愈后一般不影响患者的自然寿命,但若救治不及时或病情危重,患者可能出现死亡。
治愈患者出院后门诊复查胸部CT等,评估恢复情况。
肠球菌肺炎患者应注意科学健康饮食,合理膳食,营养均衡,餐量适中,宜多食蛋白、蔬菜、水果等,根据自身基础疾病注意食材的选择。
辛辣刺激食品,如大蒜、生姜、葱、辣椒等应避免食用,容易刺激呼吸道,加重呼吸道症状,尤其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如点心、油炸类食物等,营养单一,不利于多种营养素的补充,尤其糖尿病患者需控制糖的摄入。
营养不良患者应注意优质蛋白的补充,多进食鱼、虾、瘦肉、蛋、奶等,补充蛋白质,增进身体健康。但对于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注意蛋白质的摄入量。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种类丰富,颜色多变,补足维生素和矿物质。
肠球菌肺炎患者应加强生活护理,注意规律口服药物,关注症状变化,遵医嘱定期复诊,提高生活质量。
口服用药:了解各类抗菌药物及基础疾病用药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遵医嘱正确服用。
保持生活作息规律,避免熬夜。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必要时可佩戴口罩。
平时注意呼吸道症状的恢复情况,复诊时复查胸部CT等。
注意自身基础疾病的控制,避免再次感染。
肠球菌肺炎患者应注意自身基础疾病的良好控制,避免感染。在院内进行有创操作时,注意做好个人防护,避免交叉感染。
患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注意监测病情,规律用药及复诊,避免滥用抗菌药物。
室内注意通风,要勤开窗、定期清扫,保持居住环境干净、整洁。
锻炼身体,如慢跑、游泳等,以增强自身免疫力。
定期复查,有原发疾病史者需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4768点赞
[1]张扣兴,唐英春,毕筱刚,周风丽,朱家馨.医院内肺部肠球菌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2,27(4):233-235.
[2]林彦,赵莉萍,俞森洋.肺部肠球菌医院感染的特点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3):333-335.
[3]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防治专家委员会.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防治专家共识[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0,4(2):224-231.
[4]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中国成人医院获得性肺炎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8,41(4):255-280.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