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囊虫病是猪绦虫蚴虫(囊尾蚴)寄生脑组织形成包裹所致。该病约占囊虫病的80%以上,由于口服猪肉绦虫虫卵,发育成囊尾蚴,经消化道穿出肠壁进入肠系膜小静脉,再经体循环而到达脑膜、脑实质以及脑室内。患者脑组织及大脑中枢损伤严重,表现为头疼、浑身无力,严重者可有癫痫,甚至失明等。
脑囊虫病是由于误食被猪绦虫虫卵污染的水或食物引起,好发于曾居住在流行病区者、青壮年。酗酒、嗜辛辣食物、不适当性活动、机体抵抗力下降等因素可诱发此病。
猪绦虫虫卵进入人体后发育成囊尾蚴,经消化道穿出肠壁进入肠系膜小静脉,再经体循环而到达脑膜、脑实质以及脑室内,造成脑病变,从而引起脑囊虫病。
机体免疫力低下相对来说更加容易感染。
因为生菜、生肉是未熟的食物,如果猪绦虫虫卵附着在上面,人类食用后会造成感染。
脑囊虫病发病率较高,呈世界性分布,我国主要发生于东北、华北、西北和山东一带,近年来随着卫生条件提高发病率逐渐下降。
人体摄入带有被虫卵污染的食物,或因不良卫生习惯虫卵被摄入体内致病。
肛门-口腔转移而形成的自身感染或者是绦虫的节片逆行人胃,虫卵进人十二指肠内孵化溢出六钩蚴,蚴虫经血液循环分布全身并发育成囊尾蚴,寄生在脑实质、脊髓、脑室和蛛网膜下腔形成囊肿。
曾居住在流行病区者,容易摄入带有被虫卵污染的食物,或因不良卫生习惯导致虫卵被摄入体内致病。
脑囊虫病多见于青壮年,因为青壮年饮食习惯不良,喜食生菜、生肉等未熟的食物,易导致此病。
脑囊虫病自感染到出现症状,数日至30年不等,临床表现与囊虫数量、大小及感染部位有关。常见临床表现为头痛、癫痫发作、颅内压升高表现等。少数患者可伴发眼囊虫病,多表现为视物不清,甚至失明。癫痫、脑疝是脑囊虫病的常见并发症。
因囊虫侵入颅内数目、部位等的不同而出现复杂的临床表现,按临床特点分为下列类型:
癫痫型以癫痫发作为突出症状,发作形式可为大发作、小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或局限性发作,发作形式的多样性和易转换性是本型特点。
以不伴明显脑实质病损的脑膜损害为主,脑膜炎型表现为脑膜刺激征,脑脊液有炎性反应。颅底粘连型表现为颅内压增高,或颅内压不增高但有颅底蛛网膜粘连的其他表现。
以脑实质损害为主,颅内压增高型表现为颅内压增高以及脑损害的症状和体征。颅内压正常型,颅内压正常,表现为脑实质损害症状,如痴呆、精神症状和瘫痪、失语、感觉障碍等局灶性损害症状。
多有颅内压增高,常出现Brun征,定位体征不明显,CT、MRI等检查可确诊其寄生的脑室。
兼有上述两个型以上的临床表现和体征。
无明显脑部症状,但客观检查有脑囊虫寄生的证据。
少数患者可伴发眼囊虫病,多表现为视物不清,甚至失明。
多见于脑实质型的患者,一般为大发作。
第四脑室囊虫可出现强迫前倾头位,颈强直,当头部转动时,如囊虫突然阻塞脑脊液通路则引起急剧颅压增加而发生脑疝。
曾居住在流行病区者、有绦虫感染史、曾食用未熟猪肉者,如果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脑囊虫病可通过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免疫学检查、头颅CT检查、头颅核磁共振检查确诊,该病需要与脑部肿瘤、脑膜炎进行鉴别。
如发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如出现癫痫发作、失明、偏瘫、意识障碍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神经内科就诊。
若患者有流行病学史,无明显症状,可到相应科室就诊,如感染科等。
有去过流行病区么或吃过未煮熟的猪肉么?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等)
症状出现多久了?
既往有无绦虫病史或其他病史?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可见嗜酸性粒细胞的百分率显着增高,最高时可达80~90%。其它还可见压力增高,蛋白及其它白细胞增加等。
脑脊液的囊虫补体结合试验、间接血凝试验、囊虫抗体的ELISA等检测较有意义。
可见脑实质、脑室内低密度囊虫影或高密度的囊虫钙化影。
可以显示不同时期的囊虫病灶,脑实质内脑囊虫可表现为结节形、环形或囊形,有时可显示头节,增强扫描可强化,有不同程度的脑水肿。脑室内活囊虫特别是在矢状面和冠状面上,T1加权像上囊虫呈低信号,比脑脊液信号略高,其囊壁呈高信号,头节也呈高信号。MRI对钙化的显示不如CT。
结合典型表现、个人史、相关检查即可诊断。
头痛、恶心、呕吐、癫痫发作、失明、偏瘫、意识障碍。
曾居住在流行病区、有绦虫病史和食未熟猪肉史。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可见嗜酸性粒细胞的百分率显着增高。
显示脑脊液的囊虫补体结合试验、间接血凝试验、囊虫抗体的ELISA为阳性。
头颅CT及MRI显示囊虫病灶。
脑囊虫病引起的脑膜炎需要与结核、病毒性脑膜炎等相鉴别,神经影像学、囊虫抗体检测和细菌学检查等有助于鉴别。脑囊虫病囊虫抗体检测一般呈阳性,而脑膜炎该检查呈阴性。
脑肿瘤特别是脑部的转移肿瘤,多见于中老年,进行性加重有颅内压增高,偏瘫等体征。转移肿瘤头部MRI显示病灶大小不不规则形状,环形强化,周围水肿明显。脑囊虫病一般无环形强化反应,可见脑实质、蛛网膜下腔及脑室的囊虫。
脑囊虫病一般需要长期间歇性治疗,主要消除囊虫虫卵和囊尾蚴,选择药物驱虫治疗,对症治疗,根据病人的临床分型,决定疗程长短。药物驱虫不佳或不宜进行药物驱虫时,可进行手术治疗。
增强患者抵抗力,注意饮食,勿食用未熟的食物,注意卫生。
常规应用甘露醇和皮质激素以减轻脑水肿。
可静脉输注甘露醇,加用地塞米松等缓解急性颅内压增高,药物控制不佳时,还可行脑室分流术、颅脑开窗减压术降低颅内压。
如患者处于过敏性休克状态,可皮下注射肾上腺素,静脉输注氢化可的松、葡萄糖液缓解症状。
可选用地西泮、苯妥英钠等药物对症处理癫痫频繁发作。
脑实质和蛛网膜下隙的囊虫用药物治疗常常可获得较好的疗效。用槟榔、南瓜子驱虫后,口服阿苯达唑、吡喹酮或丙硫米唑。在服药过程中,为减轻最初几天因药物导致囊虫死亡而致的急性炎症,应给予地塞米松,对伴头痛、呕吐等颅高压症状、癫痫发作者还要给脱水剂和抗癫痫处理。
适用于驱虫治疗无效或不宜行药物驱虫治疗的病人,常用术式及适应证如下:
适用于弥漫性脑实质囊虫,伴严重脑水肿和高颅压,经驱虫、脱水、激素治疗后仍存在颅内高压甚至危及生命者。
适用于蛛网膜下腔型或脑室型合并脑积水、颅内高压者。但是如果伴发蛛网膜炎,脑脊液蛋白明显升高,分流术容易失败。
适用于脑实质单发或多发巨大囊虫、脑室内或蛛网膜下腔囊虫。囊虫摘除术前后仍需药物治疗。
脑囊虫病的预后和病人机体状态、囊尾蚴寄生的部位和数量有关,经过有效规范的治疗一般可治愈,患者出院后应定期复查头颅CT,观察病情的进展。
脑囊虫病一般能治愈,但部分治疗不积极或情况严重的患者可能会有伴有后遗症。
脑囊虫病通过积极治疗一般不会影响患者的自然寿命,少数患者因脑疝可危及生命。
当脑囊虫病继续破坏大脑组织,导致大脑功能损害,可导致痴呆。
患者需要遵医嘱定期复查头颅CT,复查后无不适症状,可自行在家观察,如有不适随时就诊。
忌吃生菜、生肉或未煮熟的肉,因为这类未煮熟的食品易携带虫卵,人类食用后易造成感染。
脑囊虫病患者应注意饮食卫生,及时监测患者情况,呕吐时避免误吸,不要过分紧张,以免加重病情。接触体液、排泄物等时要注意戴手套、洗手清洁。
了解各类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不要自行选用抗生素治疗。
饭前便后要洗手,以防手不卫生的情况下,携带虫卵,吃东西时误食虫卵。家属接触患者的体液、排泄物等要注意戴手套、洗手清洁。
患者如果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脑脊液检查,以及CT、MR监测脑部情况。
生活用品一人一用,家属避免通过接触患者的体液、排泄物等误食虫卵。
曾居住在流行病区者、有绦虫史的患者要定期检查,曾食用未熟猪肉者及时就医检查。平时不吃生菜、生肉或未煮熟的肉,饭前便后要洗手,以免误食虫卵来预防脑囊虫病。
对曾居住在流行病区者、有绦虫史等人员定期进行头颅CT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
不吃生菜、生肉或未煮熟的肉,饭前便后要洗手,以免误食虫卵。
尽量不去流行疫区,勿食用被绦虫虫卵污染的蔬菜、水果等。
4211点赞
[1]贾建平,陈生弟.神经病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301-302.
[2]秦转丽,黄聪,韩凝等.脑囊虫病的磁共振成像特点[J].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2018,3(3):164-166.
[3]郝茂林,商笑,杜怡峰.脑囊虫病的研究进展[J].临床内科杂志,2017,34(1):68-69.
[4]李兰娟,任红主编.传染病学第8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35-340.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