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肺是因吸入含有嗜热放线菌的有机粉尘,而引起的一种外源性变应性(过敏性)肺泡炎,患者多为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故称“农民肺”。本病表现为一种间质性肺炎,由于接触发霉的含嗜热放线菌的草、混合肥料而致。农民翻晒这些霉草后2~3小时,会突然感到胸闷、气喘、呼吸困难、呛咳,有的还会伴有畏寒、发热。
传统上农民肺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型。亚急性型多为急性延迟发展而来,症状较重易于误诊。但由于难以界定其时间和临床表现且很少见,一般不必列入常规分型。
吸入大量的嗜热放线菌孢子后4~8小时内发病,起病急骤,体检时可见呼吸急促,甚至缺氧,双下肺可能闻及少量湿啰音和捻发音,偶闻哮鸣音、心率加快等。
反复接触抗原者,病情长期不愈,体检可有肺间质纤维化体征或两肺散在湿啰音。
农民肺的主要病因为农民干农活时吸入了霉草或化肥中的嗜热放线菌,引起外源性变应性肺泡炎,可以在肺内形成巨噬细胞性肉芽肿和肺间质纤维化。本病主要引起肺炎,可经呼吸道传播,好发于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
嗜热放线菌属是农民肺的主要病原菌,国际上多以干草小多孢菌作为标准菌种,常见的还有普通嗜热放线菌、白色嗜热放线菌、绿色嗜热单孢菌。我国发现热吸水链霉菌可能最为常见,实验证实其亦是农民肺的致病菌;有时各种曲霉菌属也可成为该病的致病病原体。
研究发现,霉变的禾草在粉碎搅动时,1m³空气中可含霉菌1600万个,操作者每分钟吸人的霉菌可达75万个。需要注意,由于这些人群的作业内容常随季节的变化发生改变,其接触的病原体也会不断变化。此外,其他变应原、化学物质、有毒气体、传染性病原体在引发其呼吸道症状中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农民肺的患病率和血清抗体阳性率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差别都很大,即使在同一地区不同的年份、季节也有很大不同。欧美各国在20世纪70年代前后的报道称农民肺的发病率为2.3%~8.6%,我国1984年在湖北的调查发现,其发病率为7.6%。
农民肺属呼吸系统疾病,经呼吸道传播。
农民肺好发于接触谷草的农民或其他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群。
传统上农民肺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型,多表现为咳嗽、恶心、呕吐、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部分患者发病时出现皮肤瘙痒等速发型变态反应症状。患者治疗不及时容易并发气胸、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等疾病。
当吸入大量的嗜热放线菌孢子后4~8小时内发病,起病急骤,出处畏寒、高热、汗多、全身不适、食欲不振、恶心、头痛、胸闷、气短、干咳或少量黏液痰,此时极易被诊断为“感冒”。
反复接触大量抗原者,病情长期不愈,临床可见咳嗽、咳痰,稍活动,甚至静息时出现呼吸困难、缺氧、发绀、极度乏力,继发感染者可有发热、多汗,此时易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
约有10%的急性型患者可出现哮喘样发作、皮肤瘙痒和黏膜水肿等速发型变态反应症状。
如吸人病原体量较多,病人尚可很快进展为急性呼吸衰竭,甚至引起猝死。
病人常有突发胸痛、咳嗽、呼吸困难和紫绀等表现,气胸多是由于农民肺病灶纤维化或瘢痕化导致肺气肿或肺大疱破裂。
肺血管炎症病变和缺氧可引起肺循环阻力增加,右心室发生代偿性肥大,形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瘢痕灶周的肺泡扩张、融合,形成灶周肺气肿,并可发生阻塞性通气障碍。以上病变破坏了肺泡的气-血屏障结构,而致呼吸功能不全,最后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致呼吸衰竭。
对于农民肺高危人群,要定期体检并进行血清免疫学检查。对于有疑似农民肺临床表现的患者更应该及时就诊,以明确诊断。出现咳嗽、咳痰、畏寒等症状要及时就医,并积极配合医生做X线等检查,本疾病需与感冒、过敏性肉芽肿性血管炎、肺结核、结节病等疾病鉴别诊断。
对于高危人群,定期体检非常有必要,重视体检中的肺部检查。无论是否高危人群,一旦体检中出现肺部影像学异常或血清免疫学异常,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出现咳嗽、咳痰、胸闷、食欲不佳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出现突然畏寒、高热、呼吸困难、发绀等情况应立即就医。
出现咳嗽、咳痰、头痛、胸闷优先考虑去呼吸科就诊。
出现畏寒、高热、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去急诊科就诊。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咳嗽、气短、胸闷、畏寒、高热等)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职业是什么?
最近有没有接触发霉的农作物?
急性期初始胸片上可无异常所见,或仅有肺纹理增粗、紊乱。随着病情加重,病灶密度增高,边缘清晰。急性型在脱离抗原后病灶可在数天或数周内消失,也可留有小结节病灶。重症病例可有大斑片状阴影,呈弥散分布。随着病情加重,病灶密度增高,边缘清晰。慢性型可见细小线条状或网状结节状阴影,也可有从肺门向外放射大条索状以及斑块阴影,以及蜂窝样透亮区形成和气陷征等肺间质纤维化表现,此时病变已难消退。病变多发于上中肺野,双侧不一定对称,偶有胸膜渗出,肺门淋巴结肿大、钙化、空洞、肺不张等。
为呼吸系统疾病必要的检查项目之一,用于检测肺部的通气和和弥散功能,检查的过程中需要受检者和检查人的配合。早期肺功能改变不明显,也可有限制性通气不良;晚期可伴有阻塞性通气不良。重症可出现弥散量减退;晚期血气分析可呈缺氧、二氧化碳稍降低。
一般认为血清中出现抗嗜热放线菌(或其中某一亚型)的沉淀素抗体,结合病史可以诊断,但抗体阳性只能表示曾经感染过相应抗原,如不再接触抗原血清中抗体可在数年内消失。
患者有明确的病原接触史,接触嗜热放线菌孢子后数小时内发病,临床症状符合急性型农民肺表现,如畏寒、发热、咳嗽、胸闷、气急,为诊断的重要依据,。
胸部X线胸片或CT检查符合急性农民肺的特征性改变,即胸部X线除见双肺纹理增强外,并有1~5mm大小、边缘模糊、密度较低的点状阴影,血清沉淀反应阳性。
病理学检查可选择性行经支气管肺活组织检查,可见肺泡炎表现或异物肉芽肿形成,甚至可看到吸入的稻草碎片等。
血清免疫学检查发现特异性抗体,如沉淀性IgG抗体,可提示受检者有病原接触史。
患者常因症状迁延不愈,在其急性发作时临床表现又不典型而误诊。故必要时应行血清免疫学检查,甚至行肺活组织检查,结合临床症状、体征综合判断,此时胸片上的改变已难消失,肺功能减退明显,有助于明确诊断。
农民肺急性发病时,表现症状与感冒症状类似,但农民肺缺乏感冒常见的上呼吸道症状,如流涕、鼻塞等,再结合数小时前接触嗜热放线菌抗原史,可以鉴别。
过敏性肉芽肿性血管炎是一少见的全身风湿病,早期主要表现为过敏性鼻炎和鼻息肉,常伴有哮喘,外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受累组织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其重要特征,可与农民肺鉴别。
慢性农民肺病变长期存在易误诊为结核病,但结核病呈慢性过程,痰培养可找到结核菌,农民肺血清中可见抗嗜热放线菌的沉淀素抗体,由此可进行鉴别。
结节病也称类肉瘤病,是一种可累及多系统、器官的肉芽肿性疾病,常侵犯肺。病因尚不清,具有自限性,异常的胸部X线表现常是结节病的首要发现,大部分患者伴有胸片的改变,农民肺急性期初始胸片上可无异常所见,可通过病史及血清免疫学检查中出现抗嗜热放线菌的沉淀素抗体与结节病进行鉴别。
农民肺是一组发病原因明确的疾病,最根本的治疗为脱离接触抗原的环境,急性期农民肺可口服激素类药物治疗,通常患者经1~7天病情明显好转,3~4周症状消失,胸片上病灶吸收,肺功能最后恢复正常。临床中主要遵循早期、积极而理性、治疗措施个体化等原则,对农民肺患者进行疾病教育非常重要。
为了防止以后发生肺间质纤维化或病情严重,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哮喘样发作,可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以抑制免疫反应,减轻炎症,促进吸收。常用泼尼松,病情好转后逐渐减量。急性型总疗程4~6周。慢性型是否用药或用多长时间尚无定论,可先试用口服激素,如病情有明显改善,病灶有所吸收,可适当延长用药时间,逐渐减量停服。
该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大多数急性型农民肺患者脱离抗原后可康复,但亦有第一次严重发病而致死的报道。若反复发作,病变广泛,农民肺并发呼吸衰竭或肺心病者死亡率可达10%左右。如能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和预防,则预后良好。
本病有自限性,多数患者可被治愈。但并发呼吸衰竭或肺心病者死亡率可达10%左右,故能否及早诊治是影响本病预后的关键因素。
农民患者如果护理得当、治疗及时,内科治疗恢复良好,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但是如果并发呼吸衰竭等严重疾病,死亡率可达10%左右。
农民肺治疗后应复查,检查肺功能恢复情况,达到治疗目标后半年行X线胸片复查一次,防止疾病复发。
农民肺的饮食调理以促进患者机体功能恢复至正常或理想水平为主,宜清淡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充足,保证营养均衡。
忌食辛辣、油腻、刺激性、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减少食物中脂肪含量及总热量。
多吃蔬菜水果,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具有很好的抗氧化以及促进炎症消散的作用,有助于促进机体功能恢复。
本疾病需要绝对禁烟,忌吃降低免疫功能、不利于患者肺功能恢复的食物,如咖啡、葡萄酒、狗肉等。
农民肺患者的护理应促进患者身体放松、心情舒畅,要定期复查,促进疾病恢复,还需避免接触感染源,如接触应及时发现和处理等。
要安排好生活起居,早睡早起,不从事重体力劳动,防止过度疲劳。
在晾晒、损坏粮食作物时,应佩戴口罩。
遵医嘱用药,不可擅自停药,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出现不适及时咨询。
家属应注意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患者有无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的表现,出现异常时及时告知医生。
患者要放松心情,学会转移注意力来缓解焦虑,不要过分紧张,对于疾病的治疗一定要有信心。
发作急性农民肺时,应尽快将病人撤离工作场地,避免霉菌物质再次进入肺。
避免接触嗜热放线菌是预防农民肺的根本措施,反复发作农民肺的患者应转换职业,离开发病环境。如仅发病1~2次后未再发病,则可在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后仍从事原来工作,建议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每年行一次包含胸部影像学检查的体检。
对高危人群每年至少一次胸部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胸片、胸部CT,或进行血清免疫学检查特异性抗体。
收藏柴火、干草、粮食、饲料要选择地势高、干燥通风的地方,防止雨淋,并经常通风、翻晒,防止发霉,不在住房内堆放柴草,不用发霉的禾草铺床。
翻动或取用上述物料时应注意通风、吸尘,站在上风处戴双层防尘口罩操作;采用机械操作时也应注意出料密闭,防止粉尘飞扬;漏气的管道、布袋要及时检查修补,或安装旋风式集尘器、布袋滤尘器。
在温室或蔬菜大棚内从事农副业生产应戴口罩、手套操作;工作结束后应更换干净衣服;工作服、口罩、手套应及时清洗并晒干。
如接触发霉的粮、草或从事温室工作后出现类似感冒症状,应想到罹患农民肺可能,并及时告知就诊医师。
4346点赞
[1]蔡柏蔷,李龙芸.协和呼吸病学下册[M].第2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1.
[2]陈清兰,胡成平.呼吸疾病症状鉴别诊断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3]张树基,罗明绮.内科症状鉴别诊断学[M].第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4]胡建林,杨和平主编.呼吸疾病鉴别诊断与治疗学[M].人民军医出版社,2015(06):459-460.
[5]吴秋歌等主编.常见呼吸病诊断与治疗精要下[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04):432-436.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