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疱疹性葡萄膜炎是一种由Ⅰ型或Ⅱ型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眼球葡萄膜感染性疾病,可累及前葡萄膜及后葡萄膜。前葡萄膜炎可伴有或不伴有角膜炎,后葡萄膜炎主要表现为视网膜炎、视网膜血管炎或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
单纯疱疹性葡萄膜炎分为先天性感染和后天性感染。
为母婴垂直传播,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具有致畸性,孕妇感染单纯疱疹病毒后,可造成胎儿畸形,累及眼部可引先天性起单纯疱疹性葡萄膜炎。
后天性感染一般为病毒直接侵犯或病毒引起的免疫应答所导致。另外根据受到感染的眼部区域,可以分为前葡萄膜炎和后葡萄膜炎,前葡萄膜炎会引起角膜炎,后葡萄膜炎会引起视网膜炎及急性视网膜坏死等。
单纯疱疹性葡萄膜炎是由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或Ⅱ型感染眼部所导致的一种疾病,一般通过母婴传播或患者本身患有艾滋病、恶性肿瘤等因素导致该疾病发生,好发于婴幼儿、老年人、艾滋病毒感染者、恶性肿瘤患者,其诱发因素包括感冒、胃肠失调等。
婴儿也有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感染,是由于接触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感染的人员。单纯疱疹病毒Ⅰ型病毒往往存在于正常人体,当机体抵抗力下降则易引起发病,其诱发因素很多,如感冒、各种热病、胃肠失调等则可引起葡萄膜炎,其致病机制可以是病毒对葡萄膜的直接感染。
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前葡萄膜炎主要是通过病毒的直接侵犯或病毒引起的免疫应答所致,但其所致视网膜炎的确切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70%新生儿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是由宫内单纯疱疹病毒Ⅱ型引起,由于母亲患有疱疹性子宫炎,生产时接触感染的分泌物所致。
感冒等各种疾病引起的机体免疫力下降可引发病毒感染。
胃肠失调等则可引起葡萄膜炎。
单纯疱疹性葡萄膜炎目前尚缺乏相关的流行病学资料。
如孕妇感染单纯疱疹病毒,则单纯疱疹病毒可透过胎盘传播造成胎儿畸形,从而引发先天性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其中包括先天性单纯疱疹性葡萄膜炎。
单纯疱疹性葡萄膜炎也可通过直接接触被感染者的血液或体液以及空气、飞沫等方式进行传染给其他人。
母体感染病毒通过胎盘引发先天性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老年人的机体免疫力低下,比正常人更容易感染病毒。
艾滋病毒感染从而导致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甚至丧失细胞免疫能力,增加病毒感染的几率。
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容易引发各类感染,包括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本身免疫功能较差,在使用化疗药物后会进一步降低身体的免疫功能,从而容易引发感染,如引起单纯疱疹性葡萄膜炎。
当人体出现免疫力低下或者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人群,容易受到病毒或者是细菌的感染,从而容易出现各类感染。
单纯疱疹性葡萄膜炎可累及单眼或双眼,早期可仅表现为结膜水肿及充血,随后出现角膜树枝状浸润甚至溃疡、虹膜炎症、视力下降等,严重者可致失明,其并发症包括小梁网炎、继发性青光眼、视网膜渗出及出血、视网膜脱离、视神经乳头充血水肿等。
新生儿单纯疱疹病毒Ⅱ型感染的疾病往往发生于生后2~14天,有1/6新生儿发生眼病,少数病例仅有眼部受累。最多见的眼病是结膜炎,其次是角膜炎,表现为弥漫性角膜上皮荧光素着染,也可有大片上皮缺损,如典型的树枝状浸润和地图样溃疡。
多表现为视网膜脉络膜炎或视网膜脉络膜瘢痕。
患者出现眼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等症状。检查可见结膜充血、水肿。常常引发角膜炎、虹膜炎以及角膜知觉减退。单纯疱疹性角膜炎表现两种类型:
有点状或星状角膜炎、树枝状角膜炎以及地图状角膜炎。
盘状角膜炎,在角膜中心部或旁中心部实质层呈盘状水肿。
坏死性角膜炎,角膜实质内以炎性细胞浸润及组织坏死为特征,为局灶性或较弥漫,其上皮完整也可崩溃形成溃疡,常合并前房积脓。
典型皮肤所见包括红斑,很快发展为成簇的水泡,以后呈红斑底和其上面的金黄色痂,这种改变常见于眼睑、口鼻周围和躯体。
儿童和成年人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感染与胎内感染相同,也发生皮肤疱疹,好侵犯表皮和黏膜的任何部位,特别好发于皮肤和黏膜的交界处,多在口角、唇缘、鼻孔周围。外生殖器部亦可发生,男性多位于包皮、龟头,女性多位于阴唇、宫颈。开始时皮肤有灼热感和痒感,微红,继而出现成簇的小米粒大小的水疱。
可引起小梁网炎,表现为眼压升高,并可出现角膜水肿,此种眼压的升高是短暂的,但也可导致视神经的损害。
可因单纯疱疹性葡萄膜炎所引起,以眼压升高为特征的一组眼病。
视网膜是眼球内后方的一层非常薄的神经组织,单纯疱疹性葡萄膜炎可导致视网膜的水肿渗出、出血、脱离,甚至发生视网膜坏死。
单纯疱疹性葡萄膜炎并不少见,如发现眼睛出现结膜水肿及充血情况,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如发展到后期可能出现失明等情况,故需引起患者的重视。
当患者出现眼部红肿、眼痛、视力下降等情况需立即进行就医。
当发现新生儿出现眼球畸形的情况需立即进行就医。
角膜出现溃疡或角膜知觉减退应立即进行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眼科就诊。
出现了什么症状,出现这些症状多久了?
这些症状是持续出现的还是经过一段时间有缓解的情况?
是否曾经就诊过?做过哪些检查?采取过什么治疗?是否局部或全身使用过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其用药种类大概是什么?服用方法是什么?剂量大概是多少?
有没有感到视力有所下降的情况?
家属中是否有人有类似的状况?
详细询问既往病史,有无皮肤疱疹或单纯疱疹性角膜炎以及近期有无诱发因素,如发热病史、过度疲劳等。详细检查眼睑、角膜有无新旧疱疹性病变以及耳前有无淋巴结肿大。
对确定原发性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有一定的价值,也有助于与其他病毒感染所致者相鉴别,但对复发性疾病的诊断则价值不大,因为在复发时仅5%的患者出现血清抗单纯疱疹病毒抗体效价升高。
可能是确定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最好的方法,单纯疱疹病毒在多种细胞培养中可见特征性的细胞病理改变,许多病毒感染的标本在接种48~96小时后,可以用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技术确定是否有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并可确定感染病毒的类型,在视网膜炎的进展边缘获取视网膜活组织检查标本更易于获得阳性培养结果。对进展性双侧威胁视力的不明原因的视网膜炎应进行视网膜脉络膜活组织检查,所得标本不但可用于病毒培养,也可在电镜下直接观察病毒颗粒,并可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病毒抗原。房水、玻璃体、视网膜下液、血清以及脑脊液的病毒培养可能有助于确定单纯疱疹病毒性视网膜炎的诊断,但有关这些培养的敏感性尚不清楚。
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视网膜炎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手段,使用少量玻璃体和房水标本即可进行PCR检查,在进行此项检查时,需注意它的敏感性、特异性、假阳性、假阴性等问题。
详细询问既往病史,有无皮肤疱疹样改变,以及近期有无诱发因素,如发热病史、创伤史、及过度疲劳等。
详细检查眼睑、角膜或虹膜有无炎症,以及耳前有无淋巴结肿大。
实验室诊断:有条件的实验室取得的组织标本可做病毒学检查,以发现细胞核有嗜酸性包涵体或病毒颗粒,采用免疫学方法可检测病毒抗原。多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或房水内的抗体。
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前葡萄膜炎与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前葡萄膜炎均可出现角膜炎、羊脂状KP、虹膜萎缩和眼压升高等改变,易于混淆。但是带状疱疹表现的皮疹是限于半侧的额面部,同时伴有明显的灼热疼痛感,且一经治愈几乎不复发。而单纯疱疹感染的皮疹是双侧颜面部散布的,疼痛不明显,单纯疱疹性角膜炎、葡萄膜炎常有反复,实验室病原学检测亦可提供依据。
患者有明确的眼球穿透伤史或手术史,临床上可表现为进展迅速的感染性眼内炎,也可表现为与晶状体蛋白有关的葡萄膜炎,还可表现为单纯的外伤性前葡萄膜的炎症或交感性眼炎。经由病史和病原学检测可为诊断提供鉴别依据。
单纯疱疹性葡萄膜炎治疗方法以抗单纯疱疹病毒治疗为主,并可应用抗炎药物缓解症状,大多数患者的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一般新生儿治疗周期为10~28天,成年人治疗周期为7~10天。
常用药物为无环鸟苷、更昔洛韦或阿昔洛韦,患者可使用滴眼液,首选更昔洛韦。更昔洛韦临床副作用小于阿昔洛韦,可用于孕妇,可有效降低新生儿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发病率。先天性单纯疱疹性葡萄膜炎治疗困难,如孕妇感染单纯疱疹病毒,原则上应终止妊娠。
若患者出现眼压升高的情况,可使用β-受体阻断药滴眼或美开朗、噻吗洛尔滴眼液等药物降低眼压,眼压升高严重者可口服乙酰唑胺,或局部滴布林佐胺眼药水等减少房水生成的药物,以预防继发性青光眼。
患者局部或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等,可减轻炎症反应,有利于视力的恢复,但应用糖皮质激素必须在有效的抗单纯疱疹病毒治疗基础上进行。
对所有患者均需使用睫状肌麻痹药。早期多选用2%后马托品眼膏涂眼,以预防虹膜粘连。
如果患者出现虹膜后粘连严重、眼底病变重等情况可酌情进行手术治疗,通过手术松解虹膜粘连,或去除局部的病变。
树枝状或地图状角膜炎多属外感风热、肝经风热或肝火上炎等症。根据中医辨证,给予清热解表、祛风清热、清肝泻火等中药治疗。基质角膜炎所伴有的葡萄膜炎,多属阴虚火旺、脾气虚弱、阴阳两虚等症,根据中医辨证,给予滋阴降火、补脾益气、益气养阴等中药治疗。
单纯疱疹性葡萄膜炎虽然有时病情较重且易复发,但患者通过积极治疗,多数患者可治愈,并维持一定的视力,一般不影响自然寿命,建议患者每月进行复诊一次。
单纯疱疹性葡萄膜炎患者通过积极治疗可以治愈或缓解。
单纯疱疹性葡萄膜炎本身不影响自然寿命。但如若病毒感染其他脏器,则依受损的脏器及程度的不同,而预后亦不同。
单纯疱疹性葡萄膜炎有复发可能,建议患者每月进行检眼睛检查、血清单纯疱疹病毒抗体检查等项目。
单纯疱疹性葡萄膜炎在日常饮食中应注意多食用一些清淡的食物,忌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宜吃清淡食物,如小米粥、各种蔬菜、水果、奶类、蛋类、豆类等。
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如烧烤、麻辣烫、花椒等。
单纯疱疹性葡萄膜炎患者需改善日常生活习惯,主要包括生活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规范药物治疗,有病情变化及时复查等。
清淡饮食,不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不吸烟,不饮酒,适当运动,提高身体免疫力。
规范生活作息,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
单纯疱疹性葡萄膜炎患者进行手术后,术后伤口应遵医嘱进行换药处理,暂时不宜剧烈运动。
单纯疱疹性葡萄膜炎无特殊预防手段,平时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孕妇应进行孕期检查,其他有特殊服药史或病史者,需要咨询医生,以及早预防本病。
孕妇应进行孕期检查,如发现病毒感染,听从医嘱配合治疗。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不抽烟,不喝酒。
平衡膳食结构,坚持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
有需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化疗药物的患者,或艾滋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咨询专科医生获得相应的预防措施。
4267点赞
[1]李兰娟,任红.传染病学.第8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68-71.
[2]李兰娟,王明字,感染病学.第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14-119.
[3]杨培增,范先群.眼科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94-204.
[4]李平,张泺.单纯疱疹性前葡萄膜炎的实验研究[J].眼科研究,1992(02):12-14+78.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