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动脉瘤是动脉壁局部薄弱后所形成的永久性异常扩张,动脉粥样硬化、创伤、感染、梅毒及先天性病变等是引起肾动脉瘤的主要因素。在上述因素作用下日积月累,动脉管壁日益薄弱,血流压力作用于管壁,使其外凸而形成动脉瘤。目前研究表明,动脉瘤最大相关因素是动脉粥样硬化,其余依次是创伤、遗传因素、梅毒感染、纤维发育不良等。
此分型对治疗方案选择有指导意义。
是起源于肾动脉或其分支的囊状动脉瘤。
是肾动脉主干的梭形动脉瘤。
是肾实质内型动脉瘤。
肾动脉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极为复杂,首先是肾动脉中层弹性纤维先天性发育不良,其次为后天性疾病、创伤等因素。由于肾动脉瘤比较少见,有动脉粥样硬化、创伤、感染、梅毒及先天性病变的人群,肾动脉瘤的发病几率较大。
肾动脉瘤的病因,首先是肾动脉中层弹性纤维先天性发育不良,其次为后天性疾病,如严重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肾动脉内膜溃疡、中层退行性变、弹性纤维断裂,以及动脉狭窄后扩张、肌纤维疾病。
如胶原血管病、多发动脉炎,与结核、梅毒相关的免疫反应等。常见于肾内型,大多为多发或双侧发病。
腰部的钝击伤、贯通伤,以及穿刺活检、插管等医源性损伤,特别是右肾位置偏低,容易受到创伤的打击,可能诱发或加重肾动脉瘤。
肾动脉瘤是一种非常少见的疾病,它属于动脉瘤的一种,其发病率很低。
在普通人群,肾动脉瘤的发病率大约为0.01%~0.09%,在血管造影检查的人群中,肾动脉瘤的发病率约为0.3%~2.5%。
炎症破坏动脉壁,而导致动脉扩张或动脉瘤。
梅毒病毒侵犯心血管导致肾动脉瘤。
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动脉壁变薄而导致本病。
高血压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而进一步发生本病。
血流压力作用于管壁,使其外凸而形成本病。
大多数的肾动脉瘤没有任何症状,尤其是儿童。在年龄较大的患者中,比较容易产生疼痛、血尿、血压升高等症状。病情严重时患者还可伴发高血压、失血性休克等疾病。
由于肾动脉瘤压迫肾盂、血栓脱落导致回流受阻,引起血尿。
肾动脉瘤扩张压迫周围脏器或肾梗塞,可导致持续性疼痛,突然出现剧烈腹痛应警惕破裂或先兆破裂可能。
因为肾动脉瘤瘤体一直在进行性的增大,导致血管狭窄,可影响到血压,产生血压升高,引起高血压。
若患者肾动脉瘤破裂、出血,且失血量较大时,可以出现失血性休克。
肾动脉瘤由于大多数人无明显症状,所以要定期进行体检,关注血压高低和自己尿液颜色有无异常。若出现异常,应及时就诊,进行CT、超声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并且排除肾绞痛以及腹腔等疾病。
由于大多数人无明显症状,定期体检非常有必要,重视体检中的血压检查,若体检中出现血压升高,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若发现尿液浑浊,甚至伴有血色或腰部持续性疼痛,并伴有血压升高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泌尿外科就诊。
若出现休克、腰部剧烈疼痛,优先去急诊科。
因为什么来就诊?
目前血压高吗?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血尿、腰背部疼痛等)
有无去医院进行过相关检查与治疗?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它是利用精确准直的X线束、γ射线、超声波等,与灵敏度极高的探测器一同围绕人体的某一部位进行断面扫描,可帮助医生观察肾动脉瘤的大小、范围等。
利用造影方法观察肾动脉,以明确肾动脉狭窄部位、范围、程度和栓塞等情况,并作为肾动脉狭窄诊断的金标准,被认为是目前诊断肾动脉狭窄的主要方法,但具有创伤性、费用昂贵,且对技术及设备要求很高,因此大大制约了其临床应用。
超声检查因其方便、快捷、无创伤以及无放射性等优点,可作为肾动脉瘤的首选检查方法。常规超声表现为无回声的团块,容易误诊为单纯性囊肿,若伴有血栓形成,则表现为囊实性团块,容易误诊为肿瘤。
可显示瘤内特殊的血流动力学特征,脉冲多普勒显示瘤内双相动脉血流频谱,而囊肿内部无血流信号,因而能有效鉴别肾囊肿与肾动脉瘤,若伴有附壁血栓,则表现为瘤体边缘血流信号充盈缺损。
结合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有助于确诊:
CT平扫呈略低或等密度,伴出血时可夹杂略高的密度的肿块,肿块边界清楚、光滑,边缘可见弧形钙化。CT增强皮质期扫描一般明显强化,强化程度高于肾实质,接近于动脉。
肾动脉造影显示动脉壁的囊状膨出或梭形扩张,单发或多发,可大、可小,部分有动静脉瘘时可见肾静脉早显,供血动脉有代偿性增粗并扭曲。
常规超声表现为无回声的团块或囊实性团块。
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为局限性扩张膨出,肾动脉内显示红蓝相对的漩涡式血流,该特征随瘤体增大而明显。
腹痛、休克、腰背痛是腹主动脉瘤破裂最常见的表现,在休克症状缺如时,有剧烈的腰痛、肾区明显叩击痛、镜下血尿等表现,常易误诊为肾动脉瘤。
腹主动脉瘤破裂产生类似肠道出血及破裂、乙状结肠憩室炎、肠梗阻、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等这些疾病的症状,可能与腹主动脉消化道瘘、瘤体内附壁血栓脱落、肠系膜下动脉急性缺血等因素有关。腹膜后肿物可能将腹主动脉向前方顶起,造成可疑腹主动脉瘤,需通过腹部CT检查鉴别。
对肾动脉瘤来说,及时诊断并安排相应的手术能获得非常好的疗效,同时肾动脉瘤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来为患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绝大多数患者在进行手术并恢复后即可康复。
用于治疗各型高血压,对β1受体有选择性阻断作用,对β2受体阻断作用很弱,用于治疗因肾动脉瘤所引起的高血压。
本品为水杨酸的衍生物,对血小板的聚集有抑制作用,用于治疗和预防患者术后的梗塞。妊娠期妇女避免使用,12岁以下的儿童和饮酒者禁用。
目前腔内介入治疗有螺圈栓塞法、肾动脉分支栓塞术和经皮支架植入术等,由于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外科手术相比较低,但可以发生在操作的任何步骤中。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并发症,即急性并发症和远期并发症。急性并发症为肾梗死、肾部分梗死和急性肾功能衰竭,术中应严格遵循操作适应证,一旦发生急性肾动脉瘤闭塞,应及时开腹行肾动脉血流重建。
开放手术治疗肾动脉瘤效果较为确切,患者治疗后肾功能损害小,再发率较低,术后大多数高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目前开放手术采取的手术策略主要分为两种,即肾动脉修复和肾组织切除。肾动脉瘤原位肾动脉重建术适合于瘤体较小的病例,其术式主要包括动脉瘤切除术、血管修补术或者血管移植吻合术、动脉支架材料修复术等。肾脏切除术适用于在原位行肾动脉重建手术十分困难,容易出现吻合口漏、假性动脉瘤形成、吻合口狭窄和损伤周围脏器等并发症的肾动脉瘤患者。
普通腹腔镜下肾动脉瘤修复,目前手术的成功率越来越高,国内外腹腔镜技术已经成熟,已可以完成各种复杂的重建手术。
肾动脉瘤是良性肿瘤,本身生长较缓慢,及时发现并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能够治愈,并获得不错的预后,很少会影响到患者的正常寿命。
通常肾动脉瘤及时就医可治愈。
手术后患者遵从医嘱,控制好高血压,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肾动脉瘤治疗初期,至少每3个月复查一次;观察肿瘤大小变化,判断是否需要手术治疗,手术康复后可6个月复查一次。
肾动脉瘤患者应注意膳食多样化、定时、定量,进食容易消化、高维生素的饮食,少吃多餐,不宜过饱。少吃高脂、高糖、高盐的饮食,多吃含钾、钙丰富而含钠低的食品,有利于肾脏的恢复。
宜吃疏通血脉、软坚散结的杂粮粥,能健脾利湿、清热排脓。
宜吃苹果、李子、橘子等含有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可以提高免疫力,维生素有抗衰老的效果。
忌吃生冷的食物和发性的肉食,生冷和发性食物会对病灶部位产生刺激,促使病灶发展,加重病情,过多食用也会导致口舌生疮、烦躁、咽喉干痛等症状,不利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肾动脉瘤患者的护理主要是术后对伤口的护理,以及对肾动脉瘤引起的高血压的控制,这样多方面调理才能保证术后更快、更好地康复。
患者手术后,需要卧床10~14天左右,术后两周可沿床边活动。
在术后要及时为患者的手术创口进行消毒,防止伤口化脓、感染。
可使用血压仪在家进行自我血压监测。
在日常排尿时观察尿液的颜色、味道、是否浑浊等。
作为肾动脉瘤栓塞患者的家属,应当在术后积极帮患者翻身。一般每隔两个小时为患者翻一下身比较好,清洁身体的时候要用温水,避免用凉水。
由于肾动脉瘤是良性肿瘤,多数人没有症状,部分人仅会出现血压升高、血尿等症状,所以定期体检尤为重要,关注血压值和尿液中的红细胞数值。
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应每年进行CT、B超等检查,避免发生肾动脉瘤。
定期到医院进行尿常规的检查,检测尿液中的红细胞数值。
梅毒患者应每年到医院进行CT、B超等检查,避免肾动脉瘤发生。
经常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和身体的新陈代谢,适当做有氧运动,如有慢跑、游泳,避免久坐不动。
应避免创伤、感染,从而引发肾动脉瘤发生。
戒烟、限酒。
4910点赞
[1]王志向,王林辉.肾动脉瘤治疗进展[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6,21(11):887-890.
[2]魏淑萍,杨斌,傅宁华,徐超丽,李明霞,刘春蕊,田付丽.肾动脉瘤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6,13(09):700-703.
[3]孙燕.临床肿瘤学[M].人民军医出版社,2016:1572-1607.
[4]张春霞.肿瘤内科学高级医师进阶[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6:411-415.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