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性输卵管炎是急性输卵管炎的一种特殊类型,在输卵管间质层发生出血,突破黏膜上皮进入管腔,甚至由伞端流入腹腔,引起输卵管及腹腔积血。常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下腹痛伴肛门坠感,可影响输卵管功能,常以保守治疗为主。
出血性输卵管炎的病因不十分明确,出血性输卵管炎的致病微生物不明,可能是上行感染,也可能是妇科手术后,特别是人工流产术后引起的亚临床感染,且伴有程度不等的宫颈或宫腔粘连,导致经血或输卵管出血的血液逆流入腹腔。
大多数学者认为出血性输卵管炎是存在于阴道或宫颈的细菌由于某种原因,发生上行性感染所致。足月分娩、流产后的感染往往是引起急性输卵管炎的常见原因。
有些学者认为出血性输卵管炎致病微生物不明,也可能是妇科手术后,特别是人工流产术后引起的亚临床感染,也与妇产科手术有关。
过早、过频性交以及在月经期性交,也可引起出血性输卵管炎。
当细菌多、毒力强或机体抵抗力降低时,易发生本病,病原体经生殖道上行感染,常见致病菌主要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淋球菌、变形杆菌、肺炎球菌、衣原体等。
不注意个人卫生,或手术操作不严格。
身体其他部位有感染,病原菌经血或淋巴传播,多见于结核性疾病。
盆腔或输卵管邻近器官发生炎症,如阑尾炎,容易诱发输卵管炎症。
本病多发生于生育期妇女,以25~35岁发病率最高,其发病率占妇科急腹症的3%~5%,青春期前后及更年期则少见。以往本病的误诊率极高,达80%以上,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本病认识的提高,误诊率有所下降,但首诊误诊率仍较高,误诊率仍在50%左右。
多次妇科手术者。
过早、过频性交以及在月经期性交者。
慢性妇科炎症者。
长期过量饮酒、吸烟者。
病毒、寄生虫感染者也可能有发病风险。
出血性输卵管炎的临床表现可因炎症轻重及范围大小而有不同的表现。轻者无症状或者有轻微的下腹痛、月经不调、痛经、不孕症、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性交痛等。腹痛为持续性、活动或性交后加重。若病情严重可有寒战、高热、食欲缺乏等全身症状。
出血性输卵管炎的多数患者有分娩、宫腔操作、妇科检查史,主要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下腹痛伴肛门坠胀感,有的伴有发热、下腹痛。严重者可表现为头晕、心悸等症状,有的也可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妇科检查常有宫颈举痛,后穹隆触痛,附件触痛或有增粗、包块。
输卵管长期慢性炎症会引起盆腔充血,从而引起淤血性痛经,而且痛经多出现在月经前一周,越临近月经期腹痛越严重。
输卵管与卵巢邻近,炎症时会影响卵巢功能,引起月经不调,其中以月经过频、月经量过多为最常见。
输卵管是精子和卵子受精运输的通道,还具有排卵、贮卵、输精、提供精卵结合的场所、输送孕卵至宫腔,以便及时到达宫腔内膜之功能,当发生炎症时,导致输卵管堵塞,精子不能通过与卵子相遇,造成不孕。
输卵管炎会增加宫外孕的几率,当输卵管完全闭塞会引起不孕,当输卵管通而不畅时精子及卵子能进行受精,但由于粘连,输卵管不能进行有效的收缩将受精卵运送到子宫,从而受精卵留在输卵管引起宫外孕。
有阴道不规则出血、下腹痛伴肛门坠胀感、头晕乏力、低血压的女性需及早就医,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倡定期健康体检。
出现阴道出血、腹痛、头晕、乏力等临床症状者应及时就医。
如果患者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或发热、下腹痛等症状,可以去妇科就诊。
如果患者出现头晕、剧烈腹痛,甚至出现高热时可以去急诊进行就医。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乏力、腹痛、阴道不规则出血等症状)
这些症状出现多久了?
有没有做过妇科手术?
最近的月经规律吗?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如妇科炎症、手术操作史)
一般血常规结果可表现为血红蛋白值在正常范围或下降,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升高,可以通过血常规检查对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初步掌握。
可以检查患者是否处于妊娠状态,可以排除部分妊娠原因的疾病,对疾病的诊断有辅助作用。
检查是否有致病菌感染,确定该病的病因是否为细菌感染所致,可以进一步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确诊。
B型超声检查可见附件包块及腹腔积液;后穹隆穿刺抽出不凝固血性液体,少则1ml,多则5ml以上,呈淡红色或血水样,很少有暗红色或陈旧性血液;腹腔镜检查见腹腔积血,一侧或双侧输卵管增粗、充血、水肿或与周围粘连等。可能有输卵管伞端活动性出血,无输卵管妊娠的着床肿块及破裂大出血的表现。
腹腔镜检查可以清晰的观察到盆腔内的组织结构,是该病确诊的重要手段,但若为未婚女性应提前和医生说明,尽量避免此类检查。
当患者出现以下症状以及检查结果需及时就医:
多数患者有分娩、宫腔操作病史。
有不规则出血、下腹痛或肛门坠胀感。
妇科检查中有宫颈举痛、附件包块。
B超可见附件包块,尿妊娠试验阴性,血HCG阴性。
两者病史不同,陈旧性宫外孕常有月经短期延迟,突然下腹部疼痛,伴有恶心,头晕,甚至晕厥等内出血症状,可自行减轻,甚至恢复正常生活。以后又有反复多次突发性腹痛,发作后时有隐痛及下坠感,自觉下腹部有包块,阴道有持续少量流血等,且有外貌贫血,双合诊时包块多偏于一侧,质实而有弹性,形状极不规则,压痛较炎症轻,两者病史以及后穹窿穿刺结果进行鉴别。
子宫内膜异位症也有月经不规则,不孕及盆腔包块,粘连等体征而易混淆,仔细询问病史,子宫内膜异位症之痛经为渐进性,愈来愈剧烈,经前开始,经期剧烈并持续至经后数日,多为原发不孕。无白带增多及炎症病史,双合诊附件增厚,与后倾子宫的后壁粘连,如子宫骶韧带出现触痛性结节则易诊断,两者可以通过双合诊以及腹腔镜检查进行鉴别。
积极彻底治疗输卵管卵巢炎、盆腔腹膜炎,避免过早性生活及频繁人工流产等妇科手术是预防本病发生的关键。如已患有本病,应配合医生进行积极治疗,并要持之以恒,以免病情迁延日久,难以根治。
症状明显的患者首先应选用抗生素来治疗,抗生素可将残留的致病菌杀死,并可预防其急性发作,减少患者的痛苦,而药物的选择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以及相应的检查结果进行适当调整。
透明质酸酶能水解组织中的透明质酸,用以加速药物的渗透吸收,以增加疗效。糜蛋白酶可以溶解纤维蛋白,清除坏死组织、血肿及其他分泌物。
肾上腺皮质激素具有抗炎以及免疫抑制作用,常与抗生素联合使用,以治疗出血性输卵管炎,但在用药期间不可自行停药或增减药量,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减量。
因炎症引起的较大的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可行手术治疗。对于输卵管阻塞造成不孕者,可行输卵管整复手术。对反复急性发作的慢性输卵管卵巢炎、盆腔腹膜炎,经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患者深感痛苦,且年龄较大时,也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温热的良性刺激可以促进盆腔的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状态,以利于炎症的吸收和消退。常用的物理治疗有短波、超短波、红外线、离子透入等。
鸡血藤、益母草等能活血调经,补血活血通络,并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有一定的抗炎作用,但对于患者的急性症状,仍需进行急诊治疗。
出血性输卵管炎患者经过及时、规范的保守治疗或者手术治疗,一般可以治愈,不会影响患者生活和寿命。
出血性输卵管炎可以治愈。
出血性输卵管炎经过积极治疗后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出血性输卵管炎治疗后1个月复查一次,应该追踪治疗效果,每月定期复查B超及血常规,达到治愈目标后可6~12个月复查一次。
建议出血性输卵管炎的患者多食用粗纤维食物,及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避免进食生食或者来源不明的食物。
宜食用鲜奶、鱼肉以及富含维生素B和微量元素的粗粮、水果和蔬菜。
忌食用辣椒、麻椒、生葱、生蒜、白酒等刺激性食物及饮料。
出血性输卵管炎患者患病期间的护理及术中、术后护理很重要,主要是注意遵医嘱用药以及手术切口的护理。
患者多采取半卧位,以限制炎性液体随体位变动流向其他器官组织引起感染。
注意营养,多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
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患者,注意遵医嘱用药,以彻底杀灭致病菌。
手术患者注意手术切口清洁,避免感染。
同房会增加感染机会,患病期间尽量不要同房,即使是戴避孕套也会影响治疗。
积极彻底治疗急性输卵管卵巢炎、盆腔腹膜炎,是预防本病发生的关键。平时应注意个人卫生及经期卫生,预防慢性感染,保持心情舒畅、积极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注意个人及外阴卫生,勤洗外阴、勤换内裤,最好穿透气的棉内裤,使用正规厂商的卫生巾。
注意房事清洁,同房时应注意卫生,使用避孕套避孕,阴道有出血、生殖道有感染症状时禁止同房。
注意增强体质,增加抵抗力,减少患病机会。
进行宫腔操作后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避免造成人为感染。
定期体检,如果机体出现不适应及时就医,对疾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4055点赞
[1]马丁主编.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疾病分册[M].第3版.科学出版社,2013.
[2]谢幸,孔北华,段涛.妇产科学[M].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51-260.
[3]郭亚平主编.医院门急诊风险防范[J].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05:419-420.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