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睑皮炎比眼睑细菌性感染少见,眼睑病毒性皮炎种类较多,最常见的眼睑病毒感染有单纯疱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睑皮炎。传染性软疣及人乳头状瘤病毒引起的感染少见。
病毒性睑皮炎主要分两种类型:
系由单纯疱疹病毒I型感染所致。常发生于热性传染病,特别是呼吸道感染,故亦称“热病性疱疹”,亦可出现于怀孕期或劳累之后。
系由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了三叉神经半月节或三叉神经第一支所致。多发生于年老体衰或抵抗力低下者。
单纯疱疹病毒性睑皮炎和带状疱疹病毒性睑皮炎的主要致病原因不同。单纯疱疹病毒性睑皮炎是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眼周皮肤疾病,带状疱疹病毒性睑皮炎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病毒性睑皮炎好发于免疫力低下的人,通过近距离接触病毒性睑皮炎的患者患病。
西医认为,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病毒存在于人体内,当身体抵抗力降低时,趋于活跃,因发热性疾病时常可致病,故又称为热性疱疹性睑皮炎。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脾胃湿热蕴结,循经上犯;或肝胆湿热,上乘胞睑;或脾胃积热,复感风邪而发病。
由该病毒感染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或三叉神经第一支所致。
患者上呼吸道感染时,容易出现高热等症状,此时机体抵抗力下降,机体受到疱疹病毒感染,易诱发此病。
本病暂无流行病学调查数据。
健康的人群与病毒性睑皮炎的患者近距离接触,接触时未做防护措施容易患病。
病毒性睑皮炎好发于免疫力低下者,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机体抵御病毒的能力减弱,容易受到病毒的感染,促进疾病的发生。
病毒性睑皮炎是眼科疾病的一种,患者通常会有眼睑部位以及周围的皮肤,出现成簇半透明小泡,伴有刺痒灼热感表现,此病可以复发。若发生于睑缘处,有可能蔓延至角膜,在唇部和鼻前庭部,也可有同样的损害出现。如果治疗不及时,严重者可并发青光眼、后部巩膜炎等疾病,从而影响视力增加困扰。
自觉局部症状轻微,有痒及灼热。
典型的病损在红斑的基础上有成簇的栗粒,或绿豆大小的水疱、壁薄、潴留液,破溃后形成糜烂或小溃疡,结痂、痊愈后不留瘢痕或留有暂时性色素沉着,常同时在口唇、鼻翼旁出现同样的病损。
全身可有热病性传染病的症状。
本病有自限性,一般1~2周可自愈,无免疫性,可再发。
发病前常有前驱症状,如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继而在病变区出现剧烈的神经痛。
数日后,患侧的眼睑、前额皮肤和头皮潮红、肿胀,出现成簇透明小疱。疱疹的分布不越过睑和鼻的中心界限。小疱的基底有红晕,疱群之间的皮肤正常。
数日后,疱疹内液体混浊化脓,形成深溃疡,约两周后结痂脱落。因皮损深达真皮层,脱痂后会留下永久性皮肤瘢痕。炎症消退后,皮肤感觉数月才能恢复。
在鼻睫神经受侵犯,同时发生带状疱疹性角膜炎或虹膜炎的可能性增大。
一组以视乳头萎缩及凹陷、视野缺损及视力下降为共同特征的疾病,病毒性睑皮炎引起房水循环障碍致眼压增高,主要临床表现为眼胀、眼痛、畏光、流泪、头痛、视力锐减等。
病毒性睑皮炎易引发后部巩膜炎,临床表现为剧烈眼疼、眼睑水肿、眼球轻度突出,球结膜水肿明显。由于眼外肌受侵,眼球运动受限而发生复视。
带状疱疹病毒性睑皮炎可并发眼肌麻痹,单一肌肉或同一神经支配的肌肉运动障碍、自主运动及反射运动均有障碍,临床表现有复视,瞳孔散大或缩小,眼睑或眼球活动障碍。
早期发现眼部周围皮肤有丘疹、局部肿胀、疼痛时应积极就医,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影响该疾病预后的关键。
若出现下列症状,应及时就医:
眼睑水肿,有烧灼感、刺痛,或眼睑部皮肤常成簇出现丘疹。
出现发热、全身不适,局部皮肤剧烈疼痛。
患者眼部有烧灼感、痒及眼睑部皮肤处成簇出现丘疹时,到眼科就诊。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眼睑水肿,眼部有烧灼感及刺痛等)
症状发现了多长时间?
是否应用过抗生素或其他治疗?
是否有食物和药物过敏史?
病变基底刮片:常证实有多核巨细胞。
吉姆萨染色:显示典型的嗜酸性病毒包涵体。
水泡内渗出液病毒分离阳性率为70%。
血清学鉴定检查:包括酶联免疫法,补体结合试验、免疫粘连血凝试验及荧光抗体染色。
其它特异性检查,包括免疫荧光电子显微镜、免疫过氧化物酶染色、放射免疫测定、琼脂凝胶免疫扩散、及DNA探针。
皮肤活组织病理检查:组织病理检查出带状疱疹病毒。
根据病史和典型眼部表现可做出诊断。
病变基底刮片,常证实有多核巨细胞。
吉姆萨染色显示典型的嗜酸性病毒包涵体。
水泡内渗出液病毒分离阳性率为70%。
其它特异性检查包括免疫荧光电子显微镜、免疫过氧化物酶染色、放射免疫测定、琼脂凝胶免疫扩散、及DNA探针。
血清学鉴定检查包括酶联免疫法,补体结合试验、免疫粘连血凝试验及荧光抗体染色。
血清病毒抗体滴度的测定比较,可以鉴别原发和复发病例。
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可给予诊断,必要时作皮肤活组织病理检查。
是眼科的一种常见病。指眼睑组织的炎症,表现为眼睑充血、水肿、疼痛、痉挛和泪液分泌过多。常因慢性结膜炎、屈光不正、风尘或刺激性气体的长期刺激所致。根据相关因素可分为脂溢性睑皮炎、特应性睑皮炎、免疫缺陷性睑皮炎等类型。
眼睑水肿极为常见,为局部或全身疾病的症状之一。因为眼睑皮肤松弛,皮下组织疏松,容易发生水肿。
为最常见的眼睑病,多由于局部涂抹皮肤不能耐受的刺激性物质所致,患者感极痒,羞明、流泪,血液中常有嗜伊红白细胞增多。
病毒性睑皮炎以药物治疗为主,及时治疗可以缓解症状,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局部治疗以消炎、干燥、收敛、防止继发感染为原则。
抗病毒治疗,如碘苷、阿昔洛韦等,轻者口服给药,重者静脉给药。皮肤处涂阿昔洛韦眼膏或碘苷眼膏,结膜囊内滴0.1%阿昔洛韦滴眼液。
中成药:龙胆泻肝丸、清热解毒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或板蓝根冲剂。
重症患者应用干扰素、胎盘丙种球蛋白以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也可注射恢复期血清或全血。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治疗,可缓解疼痛。
疼痛明显可予以卡马西平或去痛片。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病毒性睑皮炎是眼科比较常见的疾病,通常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或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绝大多数患者及时通过正规治疗,预后良好,遵医嘱按时复查,不影响正常生活。
病毒性睑皮炎经正规治疗后可以治愈。
病毒性睑皮炎不影响正常生活和患者自然寿命。
两周后复查病变基底刮片、皮肤活组织病理检查,若治愈后再次出现眼部症状,及时就诊。
如果患者不注意饮食可以加重病情,应避免食用各种刺激性食物,可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保证饮食的科学合理。
饮食清淡,食用易消化食物,忌吃油腻的食物,如肥肉、猪油、羊油、年糕、米粑。
多食去暑、利湿、清火、生津的食物,如苦瓜、丝瓜、冬瓜、西瓜、哈密瓜、葡萄。
对一些辛辣、刺激的食物,如酒、狗肉、羊肉、韭菜、辣椒、芥菜等则要少食或禁食。
病毒性睑皮炎患者注意眼部卫生,避免再次感染,病毒性睑皮炎是由病毒引起的炎症疾病,患者应早诊断、早治疗提高生活质量和治愈率。
护理人员要仔细观察病人的情志变化,耐心讲解该疾病的相关知识,以解除其顾虑以配合治疗。
合理安排以富含维生素及钙质的饮食为好。
避免寒冷刺激,注意保暖,要保持良好的睡眠。
保持眼部卫生,不要使用手接触眼部,避免再次感染。
避免长时间玩手机看电脑,造成眼睛视力疲劳。
观察患者眼部变化,症状是否缓解,有无用药的不良反应,如有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给予相应处理。
病毒性睑皮炎是由单纯疱疹病毒或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眼睑所引起的一种炎症性疾病,此病可导致局部皮肤色素沉着,严重者可导致永久性皮肤疤痕,应注意早就诊、早治疗。
早睡早起,生活规律,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避免过度劳累或感冒。
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接触传染。
避免长时间使用电脑等视频终端。
注意角膜接触镜佩戴的规范性、安全性。
应尽量保持眼部皮肤清洁干燥,切记搔抓。
4095点赞
[1]闻德亮.临床医学概要[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张铭连.新编临床眼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
[3]刘家琦,李凤鸣.实用眼科学:眼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