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腺炎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泪腺组织炎症性疾病的总称,按照起病缓急程度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泪腺炎临床少见,多见于儿童,一般是单侧,通常是由于微生物感染引起,尤其是在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麻疹后,表现为眼眶外上方局部肿胀、疼痛。慢性泪腺炎主要是眼睑外上方出现无痛性肿块以及复视。泪腺炎通过抗生素治疗预后良好,脓肿形成可以考虑手术切开排脓。
泪腺炎根据病程缓急不同分为两大类,即急性泪腺炎和慢性泪腺炎。
临床较为少见,一般为—侧眼睛突然发病,患者不适症状较重,多表现为发热、泪腺部疼痛等症状,病程比较短暂,炎症多在1~2周内消退。
慢性泪腺炎常发生于双侧眼睛,进展缓慢,患者不适症状较轻,临床主要表现为眼脸外上方出现无痛性肿块以及复视,多不伴有流泪症状。
急性泪腺炎一般是微生物感染引起,如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好发于儿童,机体抵抗力差容易诱发。慢性泪腺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极为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多与免疫炎症性疾病相关,好发于成年人,多为原发性,有的是急性泪腺炎迁延而来。
急性泪腺炎多为病原体感染所致,最常见的病原体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者肺炎链球菌,也可见于某些病毒,真菌感染罕见。病原体可以经过泪腺外伤创口或者邻近组织炎症蔓延而来,也可以是从远处化脓性病灶血性转移而来,或者来自结膜的上行感染。儿童急性泪腺炎可伴有感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等传染性疾病。
慢性泪腺炎是病程缓慢的增殖性炎症,可能与免疫反应有关,多为双侧,可由急性泪腺炎迁延而来,但多为原发性质,常见于良性的淋巴细胞浸润、淋巴瘤、白血病或者结核等,偶尔硬化病患者可发生双侧泪腺炎。
感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等传染病,以及机体抵抗力减弱,容易诱发急性泪腺炎。
急性泪腺炎临床比较少见,儿童多见,发病率为1/100万,多是微生物感染引起。慢性泪腺炎临床常见,多见于成年人,多是免疫相关性疾病引起。
急性泪腺炎多见于儿童,与微生物毒力强、机体抗病能力偏低有关。
慢性泪腺炎多见于具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炎性假瘤、甲状腺相关性眼病、良性淋巴细胞浸润、白血病、淋巴瘤等。
泪腺炎根据急缓程度不同,可分为急性泪腺炎和慢性泪腺炎,二者的症状不同。急性泪腺炎的典型症状是泪腺部疼痛、红肿、流泪等,慢性泪腺炎主要症状是眼睑外上方出现包块以及复视等。
急性泪腺炎一般为单侧发病,患者不适症状较重,多表现为发热、泪腺部疼痛、红肿,伴有流泪、黄色脓性分泌物等。病变可累及泪腺附近结膜,表现为结膜充血、分泌物增多。急性泪腺炎病程比较短暂,炎症多在1~2周内消退。
眼睑外上方出现分叶状无痛性包块、质软,伴有轻微的上睑下垂,由于肿胀的泪腺组织限制眼球向外上方转动,从而可导致复视,眼球突出少见,多不伴有流泪。
泪腺炎感染经眼上静脉蔓延到海绵窦,可以引起海绵窦血栓,患者可出现烦躁不安、昏迷、谵妄、惊厥、脉搏减慢而危及生命。
泪腺炎晚期可以引起泪腺萎缩,导致泪液分泌减少而导致干燥性角结膜炎,表现为眼睛干涩,结膜角膜干燥、灰暗、污浊、没有光泽,角膜点状上皮脱落等。
患者出现上眼睑外侧肿胀、疼痛,伴有流泪、脓性分泌物时,需要及时就诊于眼科,通过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眼眶CT检查、血常规检查等进行诊断。注意泪腺炎与麦粒肿、泪腺混合瘤等进行鉴别。
患者发现泪腺部位肿大、流泪,并出现疼痛、眼球运动障碍、复视等症状,高度怀疑泪腺炎时,应及时就医。
泪腺炎患者需要及时到眼科就医。
因为什么症状来就诊的?
泪腺肿大是一过性还是持续的?
症状出现多久了?
使用过什么药物治疗吗?效果如何?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视诊观察患者眼部情况,触诊急性泪腺炎患者泪腺部有肿块,有压痛感,慢性泪腺炎患者双侧眼睑外上侧有质地柔软的、无痛性的肿块。急性泪腺炎患者测量体温可有发热。
通过对患者的视力进行前后对比,来判断患者的视力是否受损害以及受损害的程度。
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可见结膜充血、水肿,泪腺导管开口有脓性分泌物。
眼眶CT检查发现泪腺有弥漫性或者实质性炎性肿块。
急性泪腺炎血常规检查中性粒细胞升高提示细菌性感染,淋巴细胞升高提示病毒感染。
X线检查有助于了解肿块的位置、大小以及周围组织关系,并可辅助判断病因。
组织病理检查是诊断慢性泪腺炎的金标准。
具有典型症状,如单眼发病,眼睑水肿、疼痛,伴有流泪、脓性分泌物、结膜充血,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可以明确诊断。
具有典型症状,如双眼发病,病程较长,眼睑外上方出现分叶状无痛性包块、质软,伴有轻微上睑下垂、复视,多不伴有流泪,可以伴有全身免疫相关性疾病症状体征,配合相关免疫学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后可以明确诊断。
麦粒肿患者的睫毛根部有硬结疙瘩并且伴有红肿、热痛,一般3天左右化脓。泪腺炎是上眼睑外上方肿胀、疼痛,可以触及包块,翻开、提起上眼睑可见充血、肿大的泪腺。
泪腺混合瘤可导致眼球突出和运动障碍,伴有视力减退。慢性泪腺炎也可导致眼球运动障碍,但是通常眼球不会突出,可伴有复视。
患者可出现眼球突出,伴有眼睑红肿、眼球活动受限。急性泪腺炎也可有眼睑红肿,但是通常无眼球突出。
急性泪腺炎以全身使用抗生素或者抗病毒药物治疗为主,可以局部使用抗生素滴眼液,一般半月左右恢复正常,脓肿形成需要手术切开排脓。慢性泪腺炎一般需要长期间歇性治疗,可使用糖皮质激素或者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者可以考虑手术切除。
细菌或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泪腺炎,可以采用局部热敷的方法来缓解疼痛、促进炎症消散。
青霉素钾、阿奇霉素,治疗革兰阳性球菌效果好,注意药物的毒副作用。妥布霉素、氧氟沙星,治疗革兰阴性杆菌效果好,注意药物的耳毒性、肾毒性以及神经肌肉的松弛作用等。
如泼尼松,具有抗炎作用,适用于慢性泪腺炎,注意药物的胃肠道方面的副作用。
硫唑嘌呤等免疫抑制剂具有抑制免疫淋巴细胞和体液免疫的作用,适用于慢性泪腺炎,注意对于肝肾的毒副作用。
泪腺炎引起的泪腺萎缩,导致干燥性角结膜炎,可以使用人工泪液如聚乙烯醇、玻璃酸钠等滴眼液治疗。
急性泪腺炎脓肿形成后,需要及时进行切开引流,眼睑部泪腺炎常采用上睑外侧皮肤切口,眼眶部泪腺炎常从上穹隆外侧结膜处切开排脓。对于慢性泪腺炎患者,激素治疗无效时考虑进行手术切除治疗。
非特异性眼眶炎症造成的泪腺炎,还可应用低剂量放射治疗。
急性泪腺炎通过药物治疗,一般可以治愈,预后良好。慢性泪腺炎目前无法彻底治愈,但是有效且规范的治疗,能够减轻或消除泪腺炎症状、维持正常的生活质量,一般不影响自然寿命,需要半年复查一次。
急性泪腺炎通过治疗一般可以治愈,慢性泪腺炎难以彻底治愈。
泪腺炎一般不影响自然寿命。
急性泪腺炎治疗刚开始,至少每天复查一次;达到治疗目标,病情控制稳定后,3天复查一次。慢性泪腺炎治疗开始每周复查一次,病情稳定每月复查一次。
泪腺炎患者应注意膳食多样化,多食用粗纤维食物以及富含维生素的饮食,如谷物、新鲜水果和蔬菜等,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品,以免炎症加重。
糖皮质激素治疗期间,可服用钙剂、钾剂及胃黏膜保护剂,减轻药物不良反应。避免用眼过度,注意用眼卫生。在急性期可用毛巾热敷眼睛,消除炎症。外出时可佩戴遮光眼镜,避免强光刺激。
慢性泪腺炎患者使用免疫抑制药物,要注意其毒副作用,根据医嘱定期复查。
急性泪腺炎一般是微生物感染引起,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避免微生物感染是关键。由于慢性泪腺炎病因不明,目前还没有特异而有效的预防方法,但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预防疾病发生或避免疾病进一步加重有益。
全身疾病引起的慢性泪腺炎,积极治疗原发病是关键。
注意用眼卫生,保持眼部清洁,防止眼部感染。
在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的高发季节,加强防护,避免前往人流密集处。
炎性假瘤、结核、白血病、淋巴瘤、淀粉样变患者,—旦出现眼部不适症状,应及时就诊。
4430点赞
[1]葛坚,王宁利.眼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53-154.
[2]刘家琦,李凤鸣.实用眼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44.
[3]赵堪兴,杨培增.眼科学[M].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71.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