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是一种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或滤泡旁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也是头颈部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老年患甲状腺癌少见,且恶性程度高,预后不良。
我国目前将老年人甲状腺癌分为以下四大类:
是甲状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70%,大小不一,一般分化良好,恶性程度低。癌组织脆软易碎,色暗红,但老年患者的乳头壮癌一般较坚硬而苍白。乳头状癌的中心常有囊性变,囊内充满血性液。有时癌组织可发生钙化,切面呈砂粒样。上述囊性变和钙化与癌肿的恶性程度与预后无关。显微镜下见到癌瘤由柱状上皮乳头状突起组成,有时可混有滤泡样结构,甚至发现乳头状向滤泡样变异的情况。乳头状腺癌叶有完整的包膜,到后期同样可以穿破包膜而侵及周围组织,传播途径主要是淋巴道,一般以颈淋巴结转移最为常见,约在80%的儿童和2%的成年患者可扪及淋巴结,其次是血液转移到肺或骨。
较乳头状腺癌少见,约占甲状腺癌的20%,居第二位,其患者的平均年龄较乳头状癌者大。癌肿柔软,具弹性,橡皮样,呈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结节形。切面呈红褐色,可见纤维化、钙化、出血及坏死灶。分化良好的滤泡状腺癌在镜下可见与正常甲状腺相似的组织结构,但有包膜、血管和淋巴管受侵袭的现象。分化差的滤泡状腺癌则见不规则结构,细胞密集成团状或条索状,很少形成滤泡。播散途径虽可经淋巴转移,但主要是通过血液转移到肺、骨和肝。有些滤泡状腺癌可在手术切除后相隔很长时间才见复发,但其预后不及乳头状腺癌好。
占甲状腺癌的2%~5%。此病由Hazard于1959年首先描述,具有分泌甲状腺降钙素以及伴发嗜铬细胞瘤和甲状腺腺增生(Ⅱ型多发性内分泌肿瘤,MENⅡ)的特点。髓样癌源自甲状腺胚胎的鳃后体(ultimobranchialbody),从滤泡旁明亮细胞(C细胞)转变而来。滤泡旁细胞是来源于神经嵴的内分泌细胞,这些内分泌细胞具有一种共同的功能,即能摄取5-羟色胺和多巴胺等前体,并经其中的脱羧酶予以脱羧,所以也称为胺前体摄取脱羧细胞(amineprecursoruptakeanddecarboxylation),简称APUD细胞。肿瘤多为单发结节,偶有多发,质硬而固定,有淀粉样沉积,很少摄取放射性碘。癌细胞形态主要由多边形和梭形细胞组成,排列多样化。
占甲状腺癌的5%,主要发生于中年以上患者,男性多见。肿块质硬而不规则、固定,生长迅速,很快弥漫累及甲状腺,一般在短期内就可浸润气管、肌肉、神经和血管,引起吞咽和呼吸困难,肿瘤局部可有触痛。显微镜下见癌组织主要由分化不良的上皮细胞组成,细胞呈多形性,常见核分裂相。颈部可出现淋巴结肿大,也有肺转移。该病预后差,对放射性碘治疗无效,外照射仅控制局部症状。
老年人甲状腺癌具体确切的病因目前尚难肯定,但从流行病学调查、肿瘤试验性研究和临床观察,甲状腺癌的发生可能与遗传、接触放射线等因素有关。
可能和以下因素有关:
约5%~10%甲状腺髓样癌有明显的家族史,而且往往合并有嗜铬细胞瘤等,推测这类癌的发生可能与染色体遗传因素有关。
摄碘过量或缺碘均可使甲状腺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相反,高碘饮食也易诱发甲状腺癌,冰岛和日本是摄碘量最高的国家,其甲状腺癌的发现率较其他国家高。这可能与促甲状腺激素刺激甲状腺增生的因素有关。试验证明,长期的促甲状腺激素刺激能促使甲状腺增生,形成结节和癌变。
临床上有甲状腺腺瘤、慢性甲状腺炎、结节性甲状腺肿或某些毒性甲状腺肿发生癌变的报道,但这些甲状腺病变与甲状腺癌的关系尚难肯定。以甲状腺腺瘤为例,甲状腺腺瘤绝大多数为滤泡型,仅2%~5%为乳头状瘤。如甲状腺癌由腺瘤转变而成,则绝大多数应为滤泡型,而实际上甲状腺癌半数以上为乳头状癌,推测甲状腺腺瘤癌变的发生率也是很小的。
用X线照射试验鼠的甲状腺,能促使动物发生甲状腺癌。试验证明放射性碘131能使甲状腺细胞的代谢发生变化,细胞核变形,甲状腺素的合成大为减少。放射线一方面引起甲状腺细胞的异常分裂,导致癌变。另一方面使甲状腺破坏而不能产生内分泌素,由此引起的促甲状腺激素(TSH)大量分泌也能促发甲状腺细胞癌变。在临床上,很多事实说明甲状腺的发生与放射线的作用有关。特别令人注意的是,在婴幼期曾因胸腺肿大或淋巴腺样增殖而接受上纵隔或颈部放射治疗的儿童尤易发生甲状腺癌,这是因为儿童和少年的细胞增殖旺盛,放射线是一种附加刺激,易促发其肿瘤的形成。成人接受颈部放射治疗后发生甲状腺癌的机会则不多见。
老年人甲状腺癌无明显诱发因素,但长期饮食不规律、营养不均衡、抽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及工作压力过大和不良情绪,可使身体整体状况下降,会导致癌症的发生风险增高。
甲状腺癌并不少见,占全身恶性肿瘤的0.2%(男性)~1%(女性)。国内普查报道,其发病率为11.44/10万,其中男5.98/10万,女14.56/10万。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增长迅速,据全国肿瘤数据登记中心测算,我国甲状腺癌以每年20%的速度持续增长。2013年,全国甲状腺癌发病患者约有14.39万位,每10万人中约有10人患有甲状腺癌,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
与一般癌肿好发于老年人的特点不同,甲状腺癌较多发生于青壮年,其平均发病年龄为40岁左右。
老年患者患低分化或未分化甲状腺癌的比例明显高于年轻人,其预后往往很差。
老年人甲状腺癌多数患者较起病隐匿,症状相对较轻,半数以上无任何症状,不少患者因慢性并发症、伴发病或仅于健康检查时发现,患者常以无痛性颈部肿块或结节就诊。随着肿瘤的增大,可能压迫或侵犯临近器官或组织,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吞咽困难、颈静脉怒张、声音嘶哑、面容潮红、心动过速等表现。部分患者可出现颈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脏器转移,主要转移至肺、肝和骨骼。
大多数甲状腺癌患者早期没有临床症状,通常在体检时通过甲状腺触诊和颈部超声检查而发现甲状腺肿块。
甲状腺癌的体征主要为甲状腺肿大或结节,结节形状不规则,与周围组织粘连、边界不清,质硬并逐渐增大,早期可随着吞咽而上下移动,但后期多数不能移动。甲状腺结节明显增大,质变硬,腺体在吞咽时的上下移动性减少。这三个症状如果在短时期内迅速出现,则多为未分化癌。如果是逐渐出现,而患者的年龄在40岁以下,则腺癌的可能很大。未分化癌常表现为进行性颈部肿块增大,肿块质硬且迅速发展,部分进展期肿瘤累及表面皮肤呈暗红色。
晚期的甲状腺癌患者有局部肿块的疼痛,侵犯颈丛可出现耳、枕、肩等处疼痛或其他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颈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脏器转移。颈部淋巴结转移时常表现为颈部淋巴结肿大,尤其在未分化癌,转移发生较早。
晚期的甲状腺癌患者可出现压迫症状,常可压迫气管、食管,使气管、食管移位。肿瘤局部侵犯重时可出现声音嘶哑、吞咽困难或交感神经受压引起霍纳综合征。
如转移至肺部时,可出现咳血、呼吸困难等症状。若转移至骨,则出现骨痛、骨质破坏等症状。
由于肿瘤本身可产生激素样活性物质(5-羟色胺和降钙素),因此,在临床上可出现腹泻、心悸、脸面潮红和血钙降低等症状。
甲状腺癌手术后可能会出现出血、喉返神经损伤、喉上神经损伤、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感染、局部积液(血清肿)等并发症。
还可伴有其他内分泌腺的增生,如嗜铬细胞瘤、甲状旁腺增生等。
当老年人出现颈部肿块、声音嘶哑、剧烈咳嗽伴吞咽障碍时,需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正规检查,尽早明确病因。
一旦体检中发现颈部肿块、结节时,需及时就医。
如患者颈部肿块进行性增大,或出现呼吸困难、吞咽困难、颈静脉怒张、声音嘶哑、面容潮红、心动过速等表现时,应考虑甲状腺癌可能,需立即就诊。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普通外科、甲状腺外科就诊。
严重情况,肿瘤可能性较大,可直接去肿瘤科就诊。
若颈部肿块轻微,一般多无疼痛,此时可到内分泌科就诊。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颈部肿块是什么时候发现的?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颈部肿块大小、有无触痛等)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腹泻、心悸、面色潮红、呼吸困难等症状)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医生查体可见甲状腺肿大或结节,结节形状不规则,与周围组织粘连、固定并逐渐增大,质地硬,边界不清,初起可随吞咽运动上下移动,后期多不能移动。若伴颈部淋巴结转移,可触及颈部淋巴结肿大。
甲状腺癌实验室常规检查的目的是了解患者的一般状况以及是否适于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血清钙磷镁测定等其他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液中四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素,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T4(FT4)和游离T3(FT3)以及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测定。其中TSH检测是明确甲状腺功能的重要初筛试验,也是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重要的指征之一。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相关的自身抗体主要包括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TSH受体抗体(TRAb)。其中TgAb检测是甲状腺球蛋白(Tg)检测的重要辅助试验。此外还包括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等,协助诊断甲状腺髓样癌。
包括甲状腺球蛋白(Tg)、降钙素和癌胚抗原。Tg是甲状腺产生的特异性蛋白,是判别患者是否存在肿瘤残留或复发的重要指标,可用于监测患者术后的复发和转移。甲状腺癌肿瘤标志物检测为进一步确定甲状腺癌病理类型提供证据。
经细针穿刺活检仍不能确定良恶性的甲状腺结节,可对穿刺标本进行某些甲状腺癌的分子标记物检测,如BRAF突变、Ras突变、RET/PTC重排等状况,有助于甲状腺癌的诊断和临床预后预测,便于制订个体化的诊治方案。
超声检查是甲状腺最常用且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尤其对于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合理评估、精确分期和及时治疗具有特有的优势。但超声检查对于微小隐匿病灶显示,仍有局限性。
对于甲状腺结节恶性征象中特异性较高的为微小钙化、边缘不规则、纵横比>1;其他恶性征象包括实性低回声结节、晕圈缺如、甲状腺外侵犯、伴有颈部淋巴结异常超声征象等。
颈部X线摄片可观察有无胸骨后扩展、气管受压或钙化等情况。
CT检查可对于大多数病例提出良、恶性诊断依据,而且可明确显示病变范围,尤其对扩展的病变范围以及与临近重要器官及大血管的关系,对术前制定手术方案及预测手术中可能发生的损伤有重要意义。必要时可行强化CT,胸部强化CT还可早期发现有无肺转移。
甲状腺核素扫描,尤其是甲状腺功能成像,对于鉴别甲状腺良、恶性肿瘤有一定的帮助,同时对于怀疑为异位甲状腺体的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必要时行全身骨扫描,可发现是否已经存在骨转移。
PET-CT检查能更早的发现颈淋巴结转移。此外PET-CT对甲状腺癌治疗后的评估,确定复发或残留病灶及部分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同样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但由于PET-CT价格昂贵,目前尚未普及,在颈部转移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诊断标准尚待进一步临床研究明确。
是目前最准确、性价比最高的评估甲状腺结节的方法,在临床上已广为应用,尤其对于超声怀疑恶性的甲状腺结节应列为常规术前检查手段。FNA的诊断效果取决于穿刺取材方法及阅片识别细胞的经验。B超介导可明显提高穿刺及诊断准确率,国外报道术前B超引导下FNA的准确率可达90%以上。
可切除的甲状腺肿块一般不做术前活检,可施行手术切除,必要时可术中行冰冻切片检查。巨大甲状腺肿物,需术前明确诊断者,如无明显呼吸困难,可行针吸活检。应注意将穿刺点置于拟手术切口处,便于日后手术时将污染区一并切除。
术前、术中喉镜检查可以评估声带活动情况,明确喉返神经损伤情况,为医生提供手术指导。
术前颈部增强的MRI有助于判断肿瘤的浸润程度、颈部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情况,为术中的淋巴结清扫提供依据。
一般可根据触诊发现肿块的存在,同时进行超声、CT、血液检查,可做出初步诊断。再结合穿刺活检,对病变部位进行病理分析,则可确诊为老年人甲状腺癌。
临床上老年人甲状腺癌常与以下几种疾病相鉴别:
有时表现为与甲状腺癌相似的甲状腺结节,多为单边结节,但甲状腺腺瘤边界清楚、表面光滑、生长缓慢,并且没有颈部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
表现为双侧甲状腺多发结节,大小不一,症状有时与甲状腺癌相似,但本病多见于中年以上妇女,病变可长达数年至数十年,通过病理检查与甲状腺癌鉴别。
可出现不对称的结节样肿物,肿物有压痛,体检不易与甲状腺癌区分。但一般认为此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发病前常有呼吸道感染的病史,且亚急性甲状腺炎经数周可自愈。
又名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表现为慢性进行性双侧甲状腺肿大,有时与甲状腺癌混淆,但本病对肾上腺皮质激素较敏感,且患者伴有自身抗体浓度升高。
本病表现为甲状腺增大,质硬如木,有压迫感,与甲状腺癌难以鉴别,手术探查后可根据细胞形态和病理检查进行区分。
老年人甲状腺癌的治疗方案需根据疾病的分型、分期以及患者自身情况个性化制定。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的治疗以外科治疗为主,辅以术后内分泌治疗、放射性核素治疗,某些情况下需辅以放射治疗、靶向治疗。髓样癌以外科治疗为主,某些情况下需辅以放射治疗、靶向治疗。未分化癌的治疗,少数患者有手术机会,部分患者行放疗、化疗可能有一定效果,但总体来说预后很差、生存时间短。
老年人甲状腺癌的药物治疗主要是内分泌治疗,是临床上最常用的甲状腺癌的辅助治疗手段之一。通过给药的方式来抑制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分泌,以纠正甲状腺机能减退,而且能够抑制垂体产生的TSH,防止或抑制该病的复发和转移。常用甲状腺激素类药物有左甲状腺素片和甲状腺素片,术后应坚持常规服用,进行长期抑制治疗,尤其是甲状腺全切除或近全切除者应终身服药,服药期间应遵医嘱定期监测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水平。
如果颈淋巴结没有转移,癌肿尚局限在一侧的腺体内,应将患侧腺体连同甲状腺峡全部切除、对侧腺体大部切除。如果癌肿已侵及左右两叶,就需将两侧腺体、连同峡部全部切除,切除时要尽量不损伤喉返神经,至少要保留一侧的甲状旁腺。临床实践证明,对没有颈淋巴结转移的乳头状腺癌一般不需同时清除患侧颈淋巴结,五年治愈率可达80%以上。即使在日后随访中再出现颈淋巴结转移,再行清除手术仍能达到较好疗效。但如已有颈淋巴结转移,则应在切除原发癌的同时清除患侧的颈淋巴结。
即使癌肿尚局限在一侧腺体内,也应行两侧腺体、连同峡部全部切除。但如颈淋巴结已有转移,大都也已有远处血行转移,因此,即使彻底清除颈淋巴结,也多不能增高手术疗效。
发展甚快,发病后2~3个月即出现压迫症状或远处转移,强行手术切除不但无益,且可加速癌细胞的血行扩散。因此,临床上有怀疑时,可先行针吸细胞学检查或做活检以证实,治疗以放射为主。
由于其生物学特性不同于未分化癌,积极采用手术切除两侧腺体连同峡部,同时清除患侧或双侧颈淋巴结,仍有较好疗效。
近年都主张行改良的功能性颈淋巴结清除术,也就是保留胸锁乳突肌、颈内静脉和副神经,而清除颈前、颈后三角中的淋巴脂肪组织。但若病期较晚,颈淋巴结受侵的范围广泛,则仍宜行传统的颈淋巴结清除术。
晚期肿瘤无法彻底切除的未分化癌侵犯器官或其他器官,可行姑息性手术和(或)气管造瘘术。如具备手术的条件,对累及周围组织、器官者,行扩大切除及修复术。
其疗效完全视癌细胞摄取放射性碘的多少而定。而癌细胞摄取放射性碘的多少,多与其分化程度成正比。未分化癌已失去甲状腺细胞的构造和性质,摄取放射性碘量极少,因此疗效不良。对髓样癌,放射性碘也无效。分化程度高的乳头状腺癌和滤泡状腺癌,摄取放射性碘量较高,疗效较好,特别适用于手术后40岁以上的高危病人、多发性乳头状癌灶、包膜有明显侵犯的滤泡状腺癌以及已有远处转移者。
如果已有远处转移,对局部可以全部切除的腺癌,不但应将患侧的腺体全部切除、患侧的颈淋巴结加以清除,同时还应切除对侧的全部腺体,这样才可用放射性碘来治疗远处转移。腺癌的远处转移,只能在切除全部甲状腺后才能摄取放射性碘。但如果远处转移摄取放射性碘量极微,则在切除全部甲状腺后,由于垂体前叶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增多,反而促使远处转移的迅速发展。对这种试用放射性碘无效的病例,应早期给予足够量左甲状腺素,远处转移可因此缩小,至少不再继续迅速发展。
分化型甲状腺癌对化疗反应差,如甲状腺乳头状癌就无化疗的必要,故化疗主要针对甲状腺未分化癌以及一些局部无法切除或远处转移的病例。化疗方案的选择取决于肿瘤病理类型及分期,药物主要包括紫杉类、蒽环类、铂类等。
老年人甲状腺癌在中医学中属瘿瘤范畴,中医认为情志因素是本病发病的主要原因,目前中医治疗老年人甲状腺癌,主要起到配合手术和放、化疗,以减轻不良反应,提高体力,改善食欲,抑制肿瘤发展,控制病情等,起到辅助治疗及终末期支持治疗的作用或作为不接受手术和放化疗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
靶向治疗是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肿瘤特有的靶点精准打击的新型治疗方法。对于进展较迅速、有症状的晚期放射性碘难治性高分化甲状腺癌患者,可考虑使用多种激酶抑制剂索拉非尼。对于进展较快,有症状的晚期甲状腺髓样癌患者,国外指南推荐凡德他尼和卡博替尼。
不同病理类型的老年人甲状腺癌,在其发病机制、生物学行为、组织学形态、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等方面均有明显不同。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甲状腺滤泡癌生物行为温和,预后较好。甲状腺髓样癌可有颈淋巴结侵犯和血行转移,预后不如乳头状癌。未分化癌临床上较少见,但其致死率极高,中位生存时间仅7~10个月。
及时手术可治愈,若不及时手术治疗,导致发生转移,一般无法治愈。
老年人甲状腺癌多为未分化癌,中位生存时间仅7~10个月。
术后至少每三个月复查一次,达到治疗目标,可六个月复查一次。
老年人甲状腺癌患者术后以流质饮食为主,温度不可过热或过凉,以减少对甲状腺的刺激。日常应多食用高营养、高纤维食物,以蔬菜、水果、蛋奶类食物为主,切忌油腻、辛辣、刺激、生冷类食物,并严格戒烟戒酒。
流质饮食为主,温度不可过热或过凉,以减少对甲状腺的刺激。
忌油腻、辛辣、刺激、生冷类食物。
多食用高营养、高纤维食物,以蔬菜、水果、蛋奶类食物为主。
多吃海带、紫菜等。
老年人甲状腺癌患者的护理以促进患者甲状腺恢复正常为主,术后注意伤口部位的清洁,及时更换敷料以免发生严重的感染。同时术后需卧床休息,不可做剧烈运动。
严格参与自我日常生活管理,适度运动,保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进行颈部淋巴结清扫的患者应注意肩颈部位的功能锻炼。保持心情舒畅,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全甲状腺切除患者,有低钙症状者补充钙剂,能进食后应遵医嘱按时口服维生素D及钙制剂;喉返神经损伤的患者急性期可能引起进食饮水呛咳,严重时可使用鼻饲进食,以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气管造口患者应注意气管切开口的卫生等护理。
每次复诊,视情况进行B超、全身放射性碘扫描、胸片及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球蛋白等检查。髓样癌还应监测降钙素。
对老年人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应坚持终身随访,随访目的在于及时发现癌症的复发和远处转移的征兆,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如发现甲状腺或身体其他部位有结节或肿块,要立即就医。
由于老年人甲状腺癌的病因不明,目前还没有特异而有效的预防方法,但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预防疾病发生,或避免疾病进一步加重有益处。
应重视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尤其注意体检中的颈部检查。如发现颈部肿块或肿块进一步增大则需警惕。
应避免放射线暴露,合理控制摄入碘量,健康饮食,适当锻炼,以减少甲状腺疾病的发生。2.4%~7%结节性甲状腺肿有恶变的可能,而甲状腺腺瘤的癌变率高达10%,因此,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早期施行手术治疗,是预防甲状腺癌发生的重要措施。
4079点赞
[1]董慧蕾,李振东,李树春,等.老年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12,20(6):1169-1172.
[2]石晓辰,唐少珊,于宏伟.超声造影诊断良恶性甲状腺结节Meta分析[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5,031(003):355-358.
[3]徐新江,蒋斌,韩靓.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必要性探究[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4,028(006):362-365.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