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皮肤瘙痒症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的皮肤病,临床仅有瘙痒症状而无典型皮炎。常表现为全身各处均可发病,呈阵发性瘙痒,部位不定,瘙痒程度也不尽相同。多以晚间为重,影响睡眠。治疗此病应合理选择保湿剂,选择正确的外用或口服药物,可有效预防和控制瘙痒症的发生,缓解或治愈瘙痒症。
最初瘙痒仅局限于一处,进而逐渐扩展至身体之大部或全身。
发生于身体的某一部位,常见的有肛门骚痒症、阴囊瘙痒症、女阴瘙痒症、头部瘙痒症。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常见原因包括生理因素、物理因素、气候因素及疾病因素等。好发于60岁以上老人,还可能因激素水平生理性下降等因素诱发。
生理因素,皮肤屏障受损,皮肤萎缩、退化变性、干燥,激素水平改变。
物理因素,局部外用洗化用品,如碱性的洗涤剂肥皂。
气候因素,秋冬季节气候干燥、寒冷,使得皮内神经末梢变得更为敏感,遇到刺激而诱发瘙痒。
生活和精神因素,辛辣、刺激性的饮食,嗜烟酒、咖啡,长期的精神焦虑、脾气暴躁、睡眠不佳。
疾病因素,如糖尿病、便秘、消化不良等都容易导致本病的发生。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好发于老年人群,在一年四季均会发生,其中秋季和冬季为发病人数更多,患病率高达约40.7%。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常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变薄,长期的搔抓皮肤会出现许多抓痕、血痂。还可能会出现皮肤苔藓样变,重者可以发生皮肤感染、慢性单纯性苔藓。
为最常见的症状,老年皮肤瘙痒症通常以躯干最痒,可局限于某一处,也可为全身广泛性的瘙痒,但不是全身同时瘙痒,可逐渐转移患处。
皮肤瘙痒处往往会出现白色鳞屑,患者皮肤会非常干燥,并与瘙痒程度呈正相关,越干则越瘙痒。
瘙痒严重时,患者难以忍受,部分患者可将皮肤搔抓导致出血,形成血痂。
长期搔抓会导致局部的皮肤增厚,形成表面粗糙苔藓样的外观。
频繁、过度的搔抓会使皮肤出现红斑、水疱甚至渗液。
患者抓破皮肤后可导致皮肤感染,急性期会出现皮肤发红、丘疹、水疱。亚急性期除局部发红外,有轻度皮肤浸润。慢性期,皮肤会增厚或过度角化。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临床上表现为皮肤疖痈、坏疽、蜂窝组织炎、毛囊炎等。真菌感染包括各种皮肤癣菌病和皮肤黏膜念珠菌病,如外阴炎、甲沟炎等。
患者自觉全身瘙痒,表现为阵发性剧烈瘙痒,经常搔抓,丘疹逐渐增多,日久则融合成片,肥厚、苔藓样变。表现为皮纹加深、皮嵴隆起,皮损变为暗褐色,干燥、有细碎脱屑。搔抓后会产生血痂、严重会导致毛囊炎的产生。
当患者出现原因不明的皮肤瘙痒,同时伴瘙痒处皮肤增厚等,应及时医院皮肤科就诊,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积极寻找病因,治疗伴发疾病,本病还应与局限性皮肤瘙痒症等疾病相鉴别。
若反复出现全身性或局部性的瘙痒,皮肤瘙痒处皮肤增厚、红斑、水疱时,应及时就医。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一般首选到皮肤科就诊。
根据完整的病史进行相应的检查后,如有引起皮肤瘙痒的其它疾病,应去相关疾病的内科门诊治疗。
瘙痒出现多久了?
瘙痒能自行缓解吗?
瘙痒是持续性的还是间歇性的?
哪些因素、情况下会加重或者减轻瘙痒?
有没有其他基础疾病?(如肝胆疾病、血液病、尿毒症等)
平时生活中使用或接触碱性洗涤、清洁剂吗?
生活中精神状态、睡眠怎么样?
可直接进行视诊以及触诊患者皮肤,以明确是否有异常的皮肤损害或者增厚等情况。
进行皮肤镜检查观察皮肤,可排除其他原发性的皮肤病。
可协助医生分析瘙痒的原因,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为后面的治疗提供帮助,如血常规、肝肾功能、免疫功能全套等。
同时具备以下情况时,即可诊断为老年性皮肤瘙痒症:
只有继发性皮肤损害。
瘙痒为阵发性,入睡前、情绪变化、气候变化、进食辛辣食物后发生。
患者为中老年人。
多局限于身体的某些部位,以外阴、肛周、头皮、小腿等多见,也可多处同时发生。局限性瘙痒症的继发性损害应与局限性湿疹、神经性皮炎相鉴别,通过详细寻问病史,不难鉴别。后者皮疹一般对称,呈多形性改变,急性期以丘疹、水疱、糜烂、渗液为主;亚急性期以浸润性红斑片和丘疹为主;慢性期为肥厚性苔藓样病变,瘙痒明显,反复发作。
开始局限一个部位,后逐渐发展至全身。可与某些基础疾病、外部环境改变、刺激有关。全身性皮肤瘙痒应与虱病相鉴别。虱病以红斑、丘疹、瘙痒为主要表现,可发于体部、阴部及头部,虽有全身瘙痒,但可在内衣和毛发上,或在镜下找到虱卵。
针对老年人皮肤自身的特殊性,应合理选择保湿剂,选择正确的外用或口服药物,可有效预防和控制瘙痒症的发生,缓解或治愈瘙痒症。一般1~2周可以逐步缓解瘙痒或治愈瘙痒症。
具有抗过敏止痒的作用,通过减少组胺的释放,缓解因组胺引起的瘙痒,如氯雷他定、酮替芬。
具有抑制免疫、抗炎、抗组胺、免疫调节的作用,缓解炎症引起的瘙痒。
具有抗炎、抗过敏、止痒的作用,但不宜长期使用,如地塞米松。
此药可改善皮肤含水量,增加皮肤保湿能力,缓解皮肤干燥症状,可减少患者的瘙痒症状。
皮肤表面的酸性物质可以减少皮肤刺激,缓解皮肤瘙痒,低pH的保湿润肤剂可作为辅助治疗,在治疗期或日常生活中均可使用。
老年皮肤瘙痒症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老年皮肤瘙痒症经过正规治疗,大部分患者的瘙痒症状可缓解,不会危及患者生命,但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定期复查实验室相关指标。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经过正规治疗,去除病因后,大部分患者瘙痒可缓解。对于因系统性疾病,如胆汁淤积、尿毒症等疾病引起的瘙痒,易反复发作。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会影响老年人的心身健康,降低生活质量,但不会危及患者生命。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在刚开始治疗时,需注意至少每周复查一次。待瘙痒控制稳定后,可每个月随访复查一次,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在饮食方面宜吃富含维生素E和维生素C的食物,并且忌食易致过敏、辛辣刺激的食物。
患者宜多吃富含维生素E和维生素C的食物,如新鲜的水果、蔬菜,可以使皮肤得到滋润,防治皮肤干燥和老化。
多吃富含蛋白质、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瘦肉、坚果。
忌烟、酒、浓茶咖啡及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皮肤瘙痒加剧。
忌食易致过敏的食物。
规律生活,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平时注意穿着棉质、宽松、舒适的衣物。
避免搔抓、摩擦皮肤的行为。瘙痒剧烈时可用冰湿毛巾冷敷可以有效缓解瘙痒症状。平时注意使用保湿乳,可以增加皮肤含水量,減少因皮肤干燥引起的瘙痒。
遵医嘱予正常口服或外用药物时,尤其是口服药物需注意足量、足疗程应用,以免突然停药、减量或自行过早的换药。
穿着棉质、亚麻、宽松的衣物,避免化纤的刺激。毛或混纺的毛巾、袜子、内衣裤或质地粗糙的内衣,对皮肤均有刺激作用。
避免使用碱性的洗护用品,如肥皂,若一定要接触时,需戴橡胶手套做好保护措施。
在寒冷、干燥的季节注意使用保湿润肤剂,避免皮肤干燥。
洗澡时水温不宜过高,温水为宜,同时减少洗澡次数,洗澡后及时涂抹保湿润肤剂保护。
避免搔抓、摩擦、刺激皮肤。若出现局部或全身性皮肤瘙痒时,应及时于皮肤科就诊,有相关伴随疾病影响时,应积极治疗相关伴随疾病。
4640点赞
1.张学军.皮肤与性病学第9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35.
2.王宝玺.中华医学百科全书临床医学皮肤病学[M].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7.737.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