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肿瘤是由阑尾细胞病变而引发的胃肠系统疾病,其性质不定,良恶性均有。其中以类癌发病率最高,占所有阑尾肿瘤的50%~70%,该病在临床上非常少见。多在阑尾切除术中或尸体解剖中被诊断,阑尾肿瘤可分为阑尾类癌、阑尾腺癌和阑尾囊性肿瘤。并以阑尾腔梗阻,腔内黏液积存为主要病因,但阑尾肿瘤具有家族性,所以可能与遗传相关。阑尾肿瘤无特异性症状,可表现为右下腹部疼痛、右下腹包块等。目前,对阑尾肿瘤一般采用手术治疗。
阑尾类癌位于阑尾的黏膜下层,是常见的胃肠道类癌中的一种,大部分阑尾类癌小于1厘米。它起源于阑尾的嗜银细胞,并且部分肿瘤伴黏液囊肿形成,一般情况下认为阑尾类癌是恶性肿瘤。
阑尾腺癌是一种比较罕见的疾病,它起源于阑尾黏膜的腺上皮,被分为结肠型和黏液型两种亚型,其为恶性肿瘤。阑尾腺癌发病率低,典型的症状和体征,大部分病人在术中或术后被发现,少数病人发现时已属晚期。
阑尾囊性肿瘤一般包括阑尾黏性囊肿和假性黏液瘤,其中75%~85%为良性囊瘤,少数为恶性囊性腺癌。
阑尾肿瘤好发于15~29岁女性、50~60岁男性、阑尾肿瘤家族史者,以及患有神经内分泌瘤、息肉、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的人群。
阑尾类癌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息肉、炎性肠病、神经内分泌瘤等因素有关。
阑尾腺癌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可能是因为阑尾是一种免疫器官,而成年后阑尾逐渐萎缩,导致免疫功能下降,比较容易发生肿瘤,但也可能与炎症的反复发作及肠道内致癌物质生物长期刺激有关。
阑尾黏液囊肿一般包括阑尾黏性囊肿和假性黏液瘤,阑尾黏性囊肿一般因阑尾阻塞、膨胀而产生上皮退行性变而导致的单纯性或潴留性囊肿。类似结肠腺瘤性息肉或绒毛状腺瘤近似的黏液性囊腺瘤,也可能是因为阑尾黏膜增生水肿导致的类结肠增生性息肉性改变,或者因恶性癌症细胞致腺体侵入间质的黏液性囊腺癌。假性黏液瘤一般是由于阑尾腺瘤引起的腹腔内黏液性播散。随着肿瘤的生长并堵塞阑尾官腔,黏液积聚,阑尾破裂,随后阑尾分泌黏液的细胞在腹腔内发生黏液性播散种植而形成。
阑尾肿瘤的发病率较低,相较于其他胃肠道肿瘤少见,约占胃肠道肿瘤的0.2%~0.5%,且大多为术后病理检查确诊,其中阑尾类癌占胃肠道类癌的40%,占所有类癌的20%。并且女性发病率比男性发病率高,男女比例为1∶3,平均年龄一般为38岁,发病高峰段为15~29岁。阑尾腺癌占胃肠道肿瘤的0.2%~0.5%,占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的4%~6%,约占阑尾切除标本的0.08%~0.2%,阑尾腺癌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发病高峰年龄为50~60岁。阑尾黏液性囊肿发病率非常低,所以较少有流行病学统计数据。
对于阑尾类癌,女性发病率较男性高,并且发病高峰期为15~29岁,所以这一年龄阶段的人群容易患上阑尾类癌。
阑尾腺癌多发于40岁以上男性,且发病高峰期为50~60岁,所以这一年龄阶段的男性容易患上阑尾腺癌。
阑尾肿瘤具有家族性,可能与遗传相关,所以家中有过阑尾肿瘤患者的人群易患上阑尾肿瘤。
息肉、炎性肠病、神经内分泌瘤等因素容易造成病变肠上皮细胞发育不良及细胞恶变。
阑尾肿瘤的患者多无不适症状或为不典型症状,一般表现为急性或慢性阑尾炎症状、右下腹疼痛、腹胀等,偶尔体积大者右下腹可触及包块。有时可出现心律紊乱、心跳加快、呼吸困难、虚弱乏力、意识模糊、脚踝和胸部、腹部出现水肿,甚至难以维持正常生活。同可能引发一些并发症,如肠套叠、阑尾穿孔、肠梗阻、急性阑尾炎等。
阑尾类癌一般表现为急性阑尾炎症状的症状,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右下腹可以出现压痛、反跳痛或慢性右下腹痛。类癌综合征,较为罕见,一般表现为腹泻、面部潮红、痉挛性腹痛、喘鸣、发热、心动过速及右心瓣膜病等症状。
临床上表现无特异性,可无症状,阑尾腔梗阻时而表现为感染症状,有时表现出急性肠梗阻的症状。如腹部出现波动性痉挛及肚脐周围或以下部位疼痛、腹部变大、鼓起、变硬、便秘、腹泻等。极少数表现为肠道出血,如暗红色便、鲜血便、解黑边等,有时也可表现出肠套叠症状,如阵发性腹部疼痛、腹部包块、便血等。
阑尾黏液囊肿常无症状或表现为右下腹不适,右下腹包块,包块增大缓慢,可活动,可有轻度压痛。
部分患者可长期无症状,有时可出现心律紊乱、心跳加快、呼吸困难、虚弱乏力、意识模糊、脚踝和胸部、腹部出现水肿,难以维持正常生活。
肠套叠是指一段场管套入相邻肠管内,阑尾黏性囊肿及阑尾黏液性囊腺瘤可与肠道粘连形成继发性肠套叠。
阑尾穿孔是指阑尾由于多种因素而形成的炎性改变,当其严重时,形成孔。一般是由于肠道内的炎症持续刺激肠道使其发生慢性溃疡,容易造成病变肠上皮细胞发育不良及细胞恶变,形成肿瘤,使阑尾穿孔。
肠梗阻是指由于肠内、肠壁和肠外各种不同机械性因素引起的肠内容通过障碍,阑尾黏性囊肿及阑尾黏液性囊腺瘤可与肠道粘连形成肠梗阻。
阑尾黏液性囊腺瘤、阑尾腺癌与阑尾黏性囊肿在膨胀生长过程中阻塞阑尾腔时可能会诱发急性阑尾炎。
对于有疑似阑尾肿瘤临床表现的人群,如出现转移性右下腹痛、高热、腹部阵发性绞痛、呕吐伴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应该及时到普外科和肿瘤科就诊。并按照医生的要求做检查,如血常规、B超、CT、X线钡灌肠等,以明确诊断。需要和结肠癌、阑尾周围脓肿等疾病相鉴别。
对于高危人群,定期体检非常有必要,若有不良表现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在体检或其他情况下发现右下腹包块、呕吐伴腹痛、无痛性血便时,应及时就医。
若出现转移性右下腹痛、高热、腹部阵发性绞痛、呕吐伴肛门停止排气排便、腹胀或阵发性面色潮红、呼吸困难、喘鸣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普通外科就诊。
若患者出现其他严重不适反应或并发症,如右下腹胀痛、腹部阵发性绞痛等,可到肿瘤科就诊。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哪里痛?从什么时间开始的?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身体消瘦、腹泻、腹胀、血尿、停止排气排便等)
症状持续加重还是略有缓解?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既往有无阑尾疾病?
血常规是指通过观察血细胞的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从而判断血液状况及疾病的检查,阑尾肿瘤患者多表现为阑尾炎症状。因此需要做血常规检查,查看是否存在炎症指标升高,如中性粒细胞、白细胞等。
以灰阶即亮度模式形式来诊断疾病的称“二维显示”,因亮度第一个英文字母是B,故称B超,又称二维超声或灰阶超声。它是一种简单的、无辐射的检查手段,一般用于门诊,是以确诊阑尾肿瘤的初步检查。
CT又称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它是利用精确准直的X线束、γ射线、超声波等,与灵敏度极高的探测器一同围绕人体的某一部位作一个接一个的断面扫描,具有扫描时间快,图像清晰等特点,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检查。它可以发现右下腹占位,但并不能确诊。
X线钡灌肠检查是使用X射线对注满钡造影剂的大肠(结肠和直肠)进行检查,可用于发现阑尾部位的问题,可显影部分阑尾肿瘤。
冰冻切片是一种在低温条件下使组织快速冷却到一定硬度,然后进行切片的方法。因其制作过程较石蜡切片快捷、简便,而多应用于手术中的快速病理诊断,该检查可用于阑尾腔肿瘤的确诊。
阑尾肿瘤术前诊断比较困难,常被误诊为急慢性阑尾炎,右下腹炎性包块等。凡有不典型阑尾炎病史,右下腹长时间不适或隐痛、下消化道出血、右下腹包块、回结肠套叠等而原因不明者,应常规行钡灌肠检查。如有以下情况则提示有阑尾肿瘤的可能,阑尾腔可见明显充盈缺损,盲肠有压迹,阑尾不显影,对于右下腹包块者应行B型超声或CT等检查以提高术前诊断率。
阑尾切除术中对阑尾的触摸检查十分重要,术中如发现阑尾较为粗大,触之有硬结,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剖开肉眼检查标本。必要时做冰冻切片检查,若条件不允许,应尽可能完整切除阑尾及病变,如病变位于阑尾根部应行全阑尾切除,甚至包括部分盲肠。系膜处理应尽可能远离阑尾切断,注意系膜淋巴结有无肿大,所有阑尾标本均应常规石蜡切片组织学检查,阑尾切除术中发现有黏液应排除黏液囊肿。
结肠癌是一种生长缓慢的恶性肿瘤,早期症状与消化道症状有时不易区分。一般可根据结肠梗阻性症状,包括结肠镜发现特征性病变并经活检病理证实;可出现进行性排便困难;气钡灌肠造影可见在乙状结肠处受阻,断端不规则,以此可以鉴别。
阑尾有坏死、渗出、穿孔时,网膜与附近小肠会趋向阑尾形成包围,包裹成功则成为脓肿,此时腹部X线平片可见在盲肠或回肠末段形成压迹,边缘多数毛糙不正,而阑尾肿瘤可见阑尾显影,阑尾腔明显充盈缺损,以此可鉴别。
当阑尾腺癌晩期侵及卵巢时,其形态与卵巢黏液性囊腺瘤相似,引起腹膜假黏液瘤,一般可通过病理活检进行鉴别。卵巢黏液性囊腺瘤病理可见被覆的上皮为复层增生的的黏液性上皮,桥状及复层结构,并可由绒毛及乳状突起,以此可以和阑尾腺癌晩期引起的腹膜假黏液瘤相鉴别。
阑尾肿瘤的治疗目的是为了彻底清除病变部位,包括已种植的组织和器官,所以阑尾肿瘤的治疗方法多以手术治疗为主,如阑尾切除手术、右半结肠切除术。也可根据肿瘤的性质及部位进行联合术后化疗或者通过化学药物进行治疗,化学药物可以通过不同机制杀伤肿瘤细胞,达到治疗效果。
阑尾肿瘤无一般药物治疗。
对于阑尾类癌、阑尾黏液囊肿及阑尾腺癌的患者适用于阑尾切除手术。这类手术一般通过切除阑尾达到清除病变部位的目的,对于假性黏液瘤,一般选用回盲部切除,需要反复多次手术处理。对于阑尾黏液囊肿直径较大的患者,一般采用阑尾系膜随阑尾一并切除的方法,以便于确定淋巴结情况对于直径<2cm而无转移的阑尾类癌则进行阑尾切除术。但若在术后病理意外发现时,年轻患者可考虑再次手术,年迈体弱患者可进行观察而不必再次手术,因类癌可随年龄增长而发生退化。
右半结肠切除术一般适用于直径>2cm或已转移的阑尾类癌、阑尾腺癌。阑尾结肠型腺癌恶性程度高,主要通过淋巴及血行转移,而右半结肠切除术是阑尾结肠型腺癌的标准术式。应积极行右半结肠切除术和区域淋巴结清扫,以切除病灶并防止病灶转移。
氟尿嘧啶是尿嘧啶的同类物,尿嘧啶是核糖核酸的一个组分,该药是以抗代谢物而起作用。在细胞内转化为有效的氟尿嘧啶脱氧核苷酸后,通过阻断脱氧核糖尿苷酸受细胞内胸苷酸合成酶转化为胸苷酸,而干扰DNA的合成。所以它属于一种抗代谢抗肿瘤药,能够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奥沙利铂为第3代铂类抗癌药,是二氨环己烷的铂类化合物,与其他铂类药作用相同,即均以DNA为靶作用部位。铂原子与DNA形成交叉联结,拮抗其复制和转录。从而抑制癌细胞。达到防止癌细胞繁殖以及扩撒的效果。
卡培他滨一般通过口服后经肠黏膜迅速吸收,然后在肝脏被羧基酯酶转化为无活性的中间体5'-脱氧-5-氟胞苷。之后经肝脏和肿瘤组织的胞苷脱氨酶的作用转化为5'-脱氧-5'氟尿苷,最终在肿瘤组织内经胸苷磷酸化酶催化为氟尿嘧啶(5-FU)而起作用,该药物一般与多种抗肿瘤药物有协同作用。
在阑尾肿瘤中,阑尾腺癌可配合化疗治疗,化疗药物可通过不同机制杀伤肿瘤细胞,达到治疗效果。腹腔热灌注化疗一般是利用肿瘤细胞对化学药品的高敏感性,选择性杀灭肿瘤。它能提高药物对阑尾黏性肿瘤的作用,对肿瘤细胞更具有细胞毒性,使肿瘤局限、包裏,从而改善晚期胃肠道肿瘤的病情发展。
阑尾囊肿经阑尾切除可治愈,绝大多数病人预后良好。可能会发生切口感染、肠粘连等后遗症。经过治疗出院后,患者也要按照医生的嘱咐,每周定期到医院进行血常规、肝功能等检查。
一般可以治愈。
阑尾肿瘤若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切口感染是阑尾切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或者叫后遗症。因为阑尾炎属于急性、感染性、化脓性、细菌性炎症,出现切口感染时,患者一般会伴有发高烧、伤口周围出现红肿、持续性疼痛等。切除的阑尾需要通过切口提出时可能会受到阑尾污染,导致继发细菌感染,出现切口感染。
所有的腹部手术以后都可能会出现粘连现象,一方面由于阑尾坏死、穿孔后,脓液、消化液进入腹膜腔内,引起腹腔内腹膜的炎症反应和腹膜组织结构破坏,造成肠粘连。另一方面由于患者手术后刺激,可造成腹膜组织连续性破坏,出现炎症和纤维组织增生,在增生基础上压迫肠道,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造成肠梗阻。特别严重的如果出现粘连束带压迫肠管,引起内疝,可能需要再次急诊手术。患者一般变现为恶心、呕吐,停止排便、排气,严重情况下患者会出现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和营养障碍。
极少数情况下,由于切除阑尾时没有结扎到根部,还残留一段阑尾,可以再次出现急性阑尾炎的症状,如出现转移性腹痛,恶心、呕吐、发烧、乏力等。
少数情况下,阑尾根部肿胀或者坏疽、穿孔缝合时针眼的渗漏或者结扎线松脱,导致粪便流入腹腔,称之为肠瘘。患者可出现发热、腹胀、腹痛、局部腹壁压痛反跳痛等症状。
遵循医嘱,患者应每周复查血常规,定期查肝功能,规律生活,定期返院治疗。
阑尾肿瘤患者日常宜进食糖类、易消化的蛋白质食物,有助于疾病的康复。应避免油腻、辛辣饮酒等,而造成胃肠受损。
可适量食用易消化吸收的蛋白质食物,蛋白质类食物可以提高机体的抗癌能力,如牛奶、鱼类、鸡蛋、豆制品等。
可进食适量糖类,补充热量。特别是对于大剂量放射治疗的患者,如蜂蜜、米、面、马铃薯等含糖丰富的食物。
避免口味较重、油腻、辛辣食品,同时限制进食对胆汁及胰液有强烈刺激的食物。
术后禁止吸烟,同时应少喝酒,尽量不喝酒。
阑尾肿瘤患者应在日常生活中坚持适量运动,同时注意化疗药物的不良影响。术后的患者要注意伤口恢复情况和引流管的护理,及时到医院定期复查,规律随访。
化疗药物对正常细胞也有一定的影响,用药后可能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毛发脱落、血尿、免疫功能降低等,患者可通过合理安排作息与饮食缓解不良反应,也可根据主治医生的建议通过其他药物来减轻副作用。
在生活作息规律的前提下进行适量的运动,科学运动能防止癌症的复发转移,懒于运动或不科学运动对身体有害。建议在医师指导下开展运动,循序渐进,并长期坚持。
在手术结束后,患者家属应观察敷料浸透情况,出现敷料浸透,及时告知医生更换。如有佩戴引流管,应及时记录引流液体量,告知主管医生,避免引流管挤压和脱落。
化疗药物会弓|起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如出现严重恶心、呕吐,影响进食,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
手术后,患者应注意适量运动,但要注意活动强度,以防强度过大崩裂伤口。
排便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如大便干燥或排便困难,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软化大便药物。
由于阑尾肿瘤病因不明,目前还没有特异而有效的预防方法。对于高危人群应早期进行筛查,并积极治疗可导致本病的原发疾病。
对于并发高危人群(15~29岁女性,50~60岁男性,阑尾肿瘤家族史者,患有神经内分泌瘤、息肉、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的人群),要定期进行筛查。对于有疑似阑尾肿瘤临床表现的患者更应该及时就诊以明确诊断。
积极治疗息肉、炎性肠病、神经内分泌瘤、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
4270点赞
[1]刘猛,张如山,邹大朋.阑尾原发性肿瘤18例诊治体会.当代医学,2019,25(24):78-81.
[2]戴永美,刘夏平,马千里,等.阑尾肿瘤临床诊疗分析.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6,30(8):831-832.
[3]薛清萍.腹腔灌注化疗联合热疗对晚期胃肠道肿瘤的临床观察.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33):155-156.
[4]陈瑞云,张琳,孙国锋等.腹腔镜手术治疗阑尾黏液性肿瘤的临床体会(附11例报告)[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7,22(8):612-614.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