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女性外阴炎症,属于女性生殖器结核,常继发于其他部位结核,如肺结核、肠结核、泌尿道结核等,大多是原发感染后血行播散的结果。也可经腹膜直接蔓延,经腹腔淋巴结逆行传播和经阴道上行的直接感染。外阴结核在临床上非常少见,多发于阴唇和前庭黏膜,病情发展缓慢,自觉症状轻微,易被忽视,常在全身检查或妇科普查时被发现。发病年龄一般在性成熟期及生育年龄,65岁以上发病率显著降低。外阴结核主要为抗结核治疗,同时辅助营养支持治疗,一般不进行手术治疗。经合理治疗后该病可治愈。
外阴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所致的炎症,可由结核杆菌原发感染及继发感染所致,其中继发感染多见,可由肺结核、肠结核、泌尿系统结核感染而来。该病可以通过性生活进行传播,好发于有结核病史的育龄期妇女、不注意外阴部位卫生的育龄期妇女、外阴有皮损的育龄期妇女。
肾脏或膀胱结核病尿液含结核杆菌,可接种于尿道口或外阴部,引起肛周或外阴结核。男性泌尿系的结核杆菌,通过性交感染女性。当女性的外阴皮肤或阴道黏膜有损伤时,在性交时男方结核杆菌将直接感染女性的破损处。
外阴结核常继发于其他部位的结核,结核杆菌感染后形成肺结核、肠结核、泌尿结核等,育龄期女性生殖系统血供丰富,原发感染可经血行播散到生殖器,或经腹膜直接蔓延,形成外阴结核。
劳累、寒凉、缺乏运动等情况会使机体抵抗力下降、结核杆菌活跃,诱发疾病发生。
在女性生殖器结核中,超过50%为输卵管结核,其次为子宫内膜结核,宫颈结核约占5%,阴道及外阴结核仅占女性生殖器结核的1%~2%。外阴结核一般发生在性成熟期及生育年龄妇女,以20~40岁多见。外阴结核好发于有结核病史的人群。
血行播散,原发感染可经血行播散到生殖器,或经腹膜直接蔓延,形成外阴结核。
性传播,泌尿系统结核时,结核杆菌可由性生活感染外阴破损处。
肺结核、肠结核、泌尿系统结核等患者,结核杆菌可有血行播散到女性外阴。
不注意外阴清洁会导致局部抵抗力下降,更易遭受结核杆菌侵犯。
外阴有皮损的女性,与患有泌尿系统结核的男性性交时,结核杆菌容易从破损处进入体内。
外阴结核一般表现为外阴肥厚、溃疡、丘疹,白带增多、呈脓性或有臭味等。如果伴有内生殖器结核可表现为月经改变、下腹部疼痛等。该病还可能出现不孕、妇科炎症等并发症。
外阴发生结核性病损是皮肤结核的一种,或是结核疹,在临床很少见。结核菌入侵体内释放结核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该复合物沉积于皮肤黏膜的血管壁,引发细胞免疫和迟发变态反应,表现为以变态反应性血管炎为病理基础的外阴溃疡等一系列损害,出现外阴肥厚、红肿、丘疹、溃疡、结节等。结核疹为多个对称性分布的丘疹。丘疹中心坏死形成溃疡。
外阴结核常表现为白带增多,呈黄色、脓性或有臭味。
外阴结核很少有全身症状,如盗汗、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
外阴结核患者外阴肿胀严重时,可阻挡尿道口,造成排尿困难。
外阴伴内生殖器结核,如子宫内膜结核、卵巢结核等,可引起相应的炎症,如月经失调、下腹痛等。
外阴结核伴生殖器内结核可导致不孕。输卵管结核致输卵管破坏严重,平滑肌难以进行有效蠕动,出现上皮细胞纤毛摆动功能障碍,继而引发管腔狭窄,导致精卵结合不良;子宫结核时,子宫内膜可出现甾体激素反应不良情况,导致分泌期紊乱,进而促使内膜蜕膜化,内膜难以有效容纳受精卵,最终导致其着床失败。
结核患处可导致炎性物质渗出,导致妇科相关炎症。
患者出现外阴红肿、溃疡、结节以及白带改变等症状要及时去妇产科就医,在医师问诊后进行X片、结核菌素实验、病灶处活检等相关检查,如确诊外阴结核应去传染科进行规范的抗结核治疗。并且需要与外阴癌、阿米巴性外阴炎等疾病相鉴别。
患者出现外阴肥厚、红肿、丘疹、溃疡、结节,阴道分泌物改变等症状要及时就诊。
患者持续排尿困难等情况要立即就诊。
患者表现为外阴肥厚、红肿、丘疹、溃疡、结节,阴道分泌物改变等症状应去妇产科就诊。
若诊断为外阴结核后应去传染科治疗。
有哪些临床症状?(如外阴肥厚、红肿、丘疹、溃疡、结节,阴道分泌物改变等症状)
什么时候出现的症状?持续了多久?
有无结核病接触史及结核中毒症状?
伴侣或者家属有无患过结核?
有没有做过什么相关检查?
可通过视诊观察外阴改变,外阴结核的患者可见双侧大小阴唇充血、肿胀、皮肤溃疡面。同时通过妇科检查可初步判定是否伴有内生殖器结核。
血结核抗体、血沉、阴道分泌物、痰抗酸杆菌等。血中检查出结核抗体、阴道分泌物及痰中有结核分枝杆菌可帮助诊断结核。结核活动期红细胞沉降率会增快。
外阴结核患者需行胸部X线检查,必要时还可行胃肠和泌尿系统X线检查,以便发现原发病灶。盆腔X先可观察是否有内生殖器结核,但许多患者发现盆腔结核病灶时往往原发病灶已经愈合,且不留痕迹,故X线检查阴性亦不能除外盆腔结核。
结核菌素实验试验一直作为诊断结核病的重要辅助检查手段之一。阳性说明体内曾有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若为强阳性反应,表示机体处于超敏状态,可能有活动性感染,可作为临床诊断结核病的参考指标。但是该反应的强弱除与患者自身免疫功能有关外,也与患者接触结核菌的次数、数量、毒力等有关,部分免疫功能低下、重症结核患者的结核菌素试验亦可呈阴性反应。故结核菌素试验阴性并不能完全除外结核病。
外阴结核病理切片可见结核结节及干酪样坏死,为确诊结核的金标准。
应根据病史和检查诊断外阴结核。
患者外阴肥厚、红肿、丘疹、溃疡、结节,阴道分泌物改变为外阴结核的典型表现。
对于大多数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患者,如有结核病家族史、结核病接触史或本人患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肠结核等可考虑结核。
患者阴道分泌物检查出结核杆菌或血中有结核抗体应考虑结核所致外阴炎。
外阴结核病理切片可见结核结节及干酪样坏死,为确诊结核的金标准。
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可辅助诊断。
外阴结核病溃疡型其外观似外阴癌,且溃疡愈合较慢,易与外阴癌混淆。但外阴癌患者,在发现外阴肿块时多已有多年的外阴瘙痒史,溃疡经久不愈,无结核病史。在甲苯胺蓝染色指示下作活组织检查,可找到癌细胞,可以此鉴别。
女性生殖道阿米巴病临床上罕见,大多数患者有阿米巴痢疾病史。外阴溃疡表面有大量腥臭的灰黄色坏死组织,如剥离此组织极易出血,应与外阴结核溃疡型区别。外阴结核溃疡型溃疡基底不平滑,有黄色干酪样苔覆盖其上,无阿米巴痢疾病史,可以此鉴别。
外阴结核治疗主要依靠全身性抗结核治疗,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的原则;辅以营养治疗,多无需手术。常用治疗方案为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联合治疗。
外阴结核一旦明确诊断,首选药物抗结核治疗,需严格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的原则,制订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外阴结核的治疗方案与肺结核相同,推荐使用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药物治疗可减轻炎性反应,促进病灶吸收,使病灶处于稳定状态,系统物治疗的疗效可达90%。
外阴结核目前暂无相关手术治疗方式。
外阴结核经过早期、联合、适量、规律的治疗后一般可治愈,不影响患者正常寿命。患者出院后继续抗结核治疗,每月复查,停药后每3个月随访一次。
外阴结核经过早期、联合、适量、规律的治疗后一般可治愈。若不积极治疗,病情可能迁延不愈。
外阴结核一般不影响患者正常寿命。
所有患者出院后,门诊继续抗结核治疗,每月复查一次。停抗结核药后,每3个月一次随访其外阴改变、白带改变、月经改变和复查妇科超声的情况,直至停药后两年。如无全身症状,盆腔超声检查无异常即为治愈。
外阴结核是一种消耗性疾病,还应加强营养,增强自身抵抗力和免疫功能。宜进食高蛋白的食物和富含B族维生素的生物,忌生冷、油腻食物。
宜进食富含蛋白质和能量的食物,如鱼、虾、鸡蛋、豆浆等。
宜进食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红薯、玉米等。
忌生冷、油腻食物,如雪糕、蛋糕、油炸食物,容易降低患者抵抗力。
忌烟、酒。
外阴结核为慢性疾病,治疗周期较长,合理的护理对疾病恢复大有帮助。应从患者心理方面进行护理,除此之外应指导其锻炼以及指导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
适当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
保持外阴部卫生,勤换内裤。
抗结核药物的种类少、用药时间长、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家属需鼓励患者,让患者树立规律、适量、全程用药的信心。
监测外阴改变情况,如溃疡是否愈合或消失;监测白带改变情况。
监测用药是否有副作用,如听力、血压、血糖和肝肾功能。
患者需了解各种抗结核药物,如利福平、异烟肼、链霉素等的使用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嘱患者严格按医嘱定时定量服用药物,不随意增加或减少药物用量,如出现严重副反应,要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以免造成不良的后果。
女性生殖器结核具有发病缓慢、患者无自觉症状等特点,因此,除要重视女性生殖器结核的诊断和治疗外,还需重视其预防工作。除需要有合理的生活习惯外,还应重视疫苗的接种、结核的早期发现。
要加强营养,注意休息,劳逸结合,通过适量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其提高机体免疫力。
重视卡介苗预防接种,加强对肺结核、淋巴结核、肠结核的预防,尽量避免接触结核病患者。
如其他部位有结核性疾病,如肺结核、淋巴结核,积极治疗,避免继发外阴结核。
4270点赞
[1]程秋蓉.外阴阴道结核1例[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6,22(11):669.
[2]张荣,李艺扬等.结核性外阴、阴道、宫颈溃疡一例[J].中华妇产科临床杂志.2012,13(3):223-224.
[3]冯丽娜,韩利军.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合并外阴结核1例[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6):262-263.
[4]王江鱼.妇产科常见病诊断与治疗[M].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97.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