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乳管阻塞是由于输乳管本身炎症、肿瘤及外在压迫以及异物堵塞等原因导致输乳管通畅性阻断,最终导致腺叶的乳汁排出不畅,致使乳汁在乳内积存而成,临床上主要表现是乳内肿物伴或不伴有疼痛,常被误诊为乳腺肿瘤。可以进行热敷、按摩以及抗菌等治疗,一般不会影响患者正常寿命。
输乳管阻塞临床上较常见的病因主要是输乳管本身炎症、肿瘤及外在压迫以及异物堵塞等原因可以引起,本病好发于哺乳期妇女,特别是错误的母乳喂养或没有母乳喂养的产妇。尚未发现明显诱因可以引起本病。
输乳管可因感染或医源性损伤,导致输乳管发生炎症,输乳管管壁以及其周围充血水肿,造成输乳管狭窄甚至闭塞,导致乳汁淤积,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以及体征。
由于乳腺的肿瘤或良性病变产生乳房肿块,压迫输乳管,造成输乳管塌陷、狭窄甚至闭塞。
乳腺腺叶或小叶导管上皮脱落或其他物质,例如胸罩脱落的纤维等异物阻塞输乳管以后,乳汁排出不畅而淤滞在导管内。
尚无具体流行病学数据。
哺乳期妇女:哺乳期妇女,特别是错误的母乳喂养或没有母乳喂养的产妇,由于其乳房的血运及淋巴循环均显著活跃,加上婴儿吸吮所致乳晕、乳头皮肤损伤或乳汁淤积,产妇易感染而出现急性乳腺炎,导致乳腺水肿压迫输乳管以及输乳管炎症,导致输乳管狭窄、闭塞。
输乳管阻塞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乳房肿块以及乳房疼痛,部分患者可以并发乳房瘘管形成以及感染等严重并发症,腺炎是乳房感染中最常见的,尤其是哺乳期妇女。
输乳管阻塞患者可以出现乳房肿块,表现为大小不一的片状、结节状、条索状等,其中以片状为多见。
输乳管阻塞患者的乳房疼痛常为胀痛或刺痛,疼痛可向同侧腋窝或肩背部放射,部分可表现为乳头疼痛或痒。
若输乳管阻塞患者乳房肿块治疗不及时,乳房内肿块可以软化形成脓肿,脓肿破溃,乳管腔与皮肤相通可形成乳房瘘管或大片溃疡。此时病人可伴有全身低热,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
输乳管阻塞患者容易并发感染,乳腺炎是乳房感染中最常见的,尤其是哺乳期妇女,当乳房充满乳汁,为细菌提供良好的培养基,使细菌快速滋生繁殖。哺乳时,宝宝吸吮或啃咬乳房,乳头会出现皲裂现象,细菌就会从乳头皲裂处进入乳房,细菌在乳房内滋生,在短时间内会出现红肿、热、刺痛等现象,患者也可以出现发热、乏力等不适症状。
当患者出现乳房肿块或疼痛,高度怀疑输乳管阻塞,或见乳房瘘管形成、乳房刺痛、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到乳腺科或普外科科进行就诊,通过体格检查、血常规、血沉、乳管镜检查等项目结合临床病史可对本病进行诊断。
哺乳期妇女可以进行自我体检非常有必要,一旦体检中发现输乳管阻塞的体征,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发现乳房肿块或疼痛等症状,高度怀疑输乳管阻塞时,应及时就医。
已经确诊输乳管阻塞的患者,若见乳房瘘管形成、乳房刺痛、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乳腺科就诊。
若患者出现其他严重不适反应或并发症,如发热、乏力等,可到相应科室就诊,如普外科等。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乳房肿块是一过性还是持续的?
目前是否处于哺乳期?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乳房疼痛、发热、乏力等症状)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可通过视诊和触诊观察乳房大小、形态、乳头异常溢出液以及乳房弹性、硬度肿块等情况,并通过肿块大小及表面光滑程度、质地、活动度以及压痛等情况。注意胸大肌发育情况。
怀疑输乳管阻塞的患者,检查血常规以及血沉,可以协助诊断有无致病菌感染。
乳管镜可以作为一种常规的检查方式,可以定性、定位去活检进行诊断,可以对导管内的病变提供精准的定位,对于乳腺癌早期的诊断提供依据以及进行对症治疗。
乳腺彩超检查可以发现有无乳汁堆积或输乳管阻塞,有助于明确病因,以助于诊断以及治疗。
对于难以确诊的乳房肿块,可以活检送病理检查活检帮助明确诊断。病理可见肿块周围间质内可见多量的单核细胞、类上皮细胞、多核巨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还可见小导管扩张及哺乳期腺小叶组织。
CT以及磁共振检查,可以帮助输乳管阻塞患者明确其是否来源于乳房本身,有助于判断输乳管阻塞的病因。
典型输乳管阻塞症状,即乳房肿块、乳房疼痛等症状。
体格检查可发现乳房硬块,乳腺彩超发现乳汁堆积或输乳管阻塞以及活检发现肿块周围间质内可见多量的单核细胞、类上皮细胞、多核巨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还可见小导管扩张及哺乳期腺小叶组织等检查结果,有助于明确输乳管阻塞病因,辅助诊断以及制定治疗方案。
输乳管阻塞需要与以下几种疾病相鉴别:
输乳管阻塞疾病短期治疗即可,通常需要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采取抗生素、消炎止痛药以缓解患者的症状,严重者还可行切开引流手术,若为乳腺癌引起输乳管阻塞的患者还需行乳癌根治术、改良乳癌根治术、保留乳房手术等肿瘤切除手术治疗。
哺乳期妇女每次喂奶前可通过局部热敷,能够舒张乳腺导管和腺体组织,配合宝宝勤吸吮乳头,有利于乳汁的疏通,能够减少乳腺炎症疾病。
一旦确诊有细菌感染患者,可以立即使用抗生素治疗。
输乳管阻塞患者进行乳房按摩,顺着乳腺导管的方向,推挤乳房组织能达到疏通乳腺导管的作用,有效刺激乳汁分泌。
对于乳腺炎症引起输乳管阻塞的患者,早期以非手术治疗为主,若病情发展至有脓肿形成,可触及波动感时,则需要及时切开引流。切口在脓肿最低部位,以乳头为中心,行放射状切口,避免损伤乳腺管以致发生乳瘘。位于乳晕部位的脓肿,应沿乳晕边缘作弧形切口。深在乳房后的脓肿,则沿乳房下皱襞作弧形切口。如脓肿较大而引流不畅者,须作对口引流。
对于乳腺癌引起输乳管阻塞的患者,应该根据患者癌症的类型以及分期,选择合适的方法,手术是唯一可能治愈乳腺癌的方法,所以对于早期乳腺癌手术切除肿瘤是首选治疗方式。目前常用的乳腺癌手术方法有乳癌根治术、改良乳癌根治术、保留乳房手术。
乳管镜既是一种检查手段,也是一种治疗方法,对于无乳头溢液的良性疾病,都可以通过乳管镜介入治疗。
输乳管阻塞患者一般经过有效规范的治疗可治愈,部分哺乳期妇女容易反复发作,一般不影响正常寿命,规范的治疗能够减轻或消除输乳管阻塞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维持正常的生活质量。
一般能治愈,部分哺乳期妇女容易反复发作。
输乳管阻塞患者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输乳管阻塞患者治疗结束后,应该进行体格检查或乳腺彩超检查,评估输乳管通畅度恢复情况以及是否有乳汁淤积。
输乳管阻塞患者进行优质的饮食调理,可以促进症状减轻并消退,提高抵抗力,促进患者恢复痊愈。
对于因乳腺癌导致的输乳管阻塞的患者,多吃容易消化吸收的蛋白质的食物,比如牛奶、鸡蛋、豆制品等等,可以增强机体的抗癌能力。可用高蛋白、少油、半流食饮食,以提高病人的营养和增进食欲。
输乳管阻塞患者,尤其是合并感染者不宜食辛辣刺激物,如酒、咖啡、浓茶、辣椒、生姜等辛辣温热和能起兴奋作用的食物,这类食物不宜多吃,会使症状加重。
饮食要以清淡、易消化、细软为主,不吃油腻食物,营养膳食,搭配合理,荤素相宜,少食多餐,多食各种新鲜瓜果和蔬菜,尤其是西瓜、香蕉、梨、苹果、苦瓜等。
输乳管阻塞患者的护理以促进症状的减轻或消退为目标,哺乳期妇女或皮肤有损伤患者要注意乳房皮肤卫生,保持干燥、洁净,预防细菌感染,以免加重病情。
输乳管阻塞患者治疗结束后1~3个月后,可进行体格检查,评估输乳管通畅度恢复情况,复查血常规,评估患者是否有细菌继续存在。
对于哺乳期妇女,哺乳期用药时,应该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特别是可以经过乳汁排泄的药物,哺乳时间应避开乳汁中药物浓度高峰期,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β-内酰胺类和氨基糖苷类等在乳汁中含量低。
无论乳汁中药物浓度如何,均存在对乳儿潜在的影响,并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如氨基糖苷类可导致乳儿听力减退,氯霉素可致乳儿骨髓抑制等。因此治疗哺乳期患者时应避免用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磺胺药等,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或者是严重并发症时,应该立即停止使用药物并及时送医。
输乳管阻塞的患者,积极治疗乳腺的原发病、避免诱因是预防输乳管阻塞的主要措施,哺乳期妇女需要早期筛查,做好预防措施。
哺乳期妇女应该注意乳房的变化,学会自我检查乳房,首先是乳房的外形,其次就是乳房的皮肤的变化,注意观察乳房的皮肤是否光滑,色泽是否正常,皮肤有没有静脉扩张和水肿,皮肤有没有点状的凹陷或者是橘皮样的改变。
合理膳食,三餐规律,控制总热量的摄入,可少食多餐。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多吃提高免疫力的食物。
哺乳期妇女提倡母乳喂养,需要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增加哺乳次数。
平常可以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应该注意乳房的变化,避免诱发因素,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4448点赞
[1]徐丛剑,华克勤.实用妇产科学[M]第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392.
[2]黄杨,张伟辉.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治进展[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8,34(3):641-644.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