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溃疡性非肉芽肿性空肠回肠炎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其特征是吸收不良、腹痛和腹泻,导致小肠浅表性溃疡。目前为止,慢性溃疡性非肉芽肿性空肠回肠炎的病因尚不清楚。炎症过程可从最初的黏膜炎症影响累及肠道深层,导致溃疡和空肠回肠狭窄。由于慢性非肉芽肿性空肠回肠炎累及小肠,很难用常规技术检查病变。
慢性溃疡性非肉芽肿性空肠回肠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极为复杂,至今未完全阐明。但是针对中老年体弱者和原本患有肠道疾病的患者,需要密切注意。同时更应该防止因为饮食不当、饮酒、抽烟、过度劳累等因素诱发慢性溃疡性非肉芽肿性空肠回肠炎的发生。
饮食不当、饮酒、抽烟、过度劳累造成的抵抗力下降,均可诱发本病。
慢性溃疡性非肉芽肿性空肠回肠炎是一种罕见疾病,所以到目前为止,病因尚不清楚,发病率也是非常低的。通过一些记载的案例,可以看到这种疾病多见于中老年病人,根据调查显示,患有慢性非肉芽肿性空肠回肠炎一部分伴有肠道疾病,另一部分没有任何患病史。
体质较弱,抵抗力下降,很容易引起本病。
已经具有原发性病变,导致肠道免疫功能下降,所以得慢性溃疡性非肉芽肿性空肠回肠炎的几率较大。
喜食凉性瓜果、油腻食物和爱喝酒的人,会经常拉肚子而导致急性胃肠炎,若急性胃肠炎未能完全治愈可引起肠道慢性炎症,时间长了可能会引起本病。
慢性溃疡性非肉芽肿性空肠回肠炎其典型表现为腹痛、腹泻、发热、消瘦和吸收不良,有时可伴发出血、感染、穿孔、脓肿和低蛋白血症,出现四肢水肿,大多数病例直到剖腹手术后才被诊断出来。
通常患者在幼年时期即可出现腹泻的症状,可呈稀水样性状,慢慢发展成为持续性慢性腹泻。
鉴于空肠、回肠出现多个溃疡面,所以患者可表现为腹部绞痛的症状。如若合并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可表现为板状腹的腹膜刺激征。
空肠、回肠溃疡并发出血和穿孔时出现感染,可导致患者发热,同时患者出现食欲下降的情况,所以导致患者消瘦和吸收不良的情况。
病程中腹泻的症状有时会存在一个数天或者数月的缓解阶段,表现为没有任何症状,最终却发展成为顽固性持续性腹泻。有时会伴有低蛋白血症的发生,此时可出现四肢水肿。体检时可发现肠鸣音亢进,肠型可见,有些患者伴有发烧症状。
空肠、回肠溃疡侵犯了肠道壁,导致破溃出血,如果轻度出血患者无明显临床表现。
溃疡面出血,导致肠道感染大面积扩散,患者表现为发热,可出现腹膜刺激征症状。
出血感染可导致穿孔,此时患者可出现明显的板状腹、高烧症状。
肠内容物在穿孔后进入腹腔形成脓肿,患者表现为持续高热,腹膜刺激征明显。
鉴于慢性溃疡性非肉芽肿性空肠回肠炎的病程严重,而且发展很快,如出现长期的消瘦、腹泻,伴有低热,建议及早就医查明病因。入院首选消化内科,同时配合医生问诊,行血常规、小肠镜检和小肠钡餐等相关检查进一步确诊。同时注意与细菌性痢疾和克罗恩病相鉴别,进一步确诊后予以对症治疗。
如出现以下情况,需立即就医:
无明显诱因出现长期一段时间的腹泻、消瘦。
突发没有诱因的腹痛,且为绞痛。
出现腹痛后伴有四肢水肿。
近段时间体重明显下降,长期低热。
大多数患者一般考虑去消化内科就诊。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四肢水肿、腹部绞痛等症状)
症状持续多久了?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如胃肠道疾病等)
饮食习惯如何?
是否喜欢吃凉的、油腻性食物?
可表现为贫血症状,白细胞可出现轻度异常,如患者就诊时已经并发炎症,白细胞指数大幅度增高。大便潜血试验阳性,小肠吸收功能试验不正常。
小肠出现分节现象,肠管可出现狭窄和远端肠管扩张的现象。
可发现空肠回肠内有多个溃疡。
该检查能够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补充白蛋白治疗,一般可表现为血清白蛋白和球蛋白均降低,血钙减低。
可表现为大便呈肉眼血便或仅隐血阳性,且大便脂肪含量增高,50g/24小时以上。
腹痛(可表现为间歇性)、腹泻、消瘦、发热、吸收不良情况。
伴有低蛋白血症、贫血、四肢水肿等症状。
大便潜血试验呈阳性,小肠吸收功能试验不正常。
X线钡餐发现肠管出现近端狭窄和远端扩张,小肠镜检发现空回肠多个溃疡。
克罗恩病主要累及的是末端回肠和临近结肠,病变可呈阶段性分布。以腹痛、腹泻、腹部包块、肠瘘和肠梗阻为典型临床症状。慢性溃疡性非肉芽肿性空肠回肠炎表现为腹部绞痛,同时不存在肠瘘和肠梗阻情况,这一点可作为鉴别诊断。
持续性腹泻,但是多见于夏秋季节。患者呕吐较少,腹痛伴腹泻,里急后重,大便里可出现脓血痢疾杆菌培养实验呈阳性,这一点可与慢性溃疡性非肉芽肿性空肠回肠炎作鉴别诊断,同时细菌性痢疾不出现腹膜刺激征。
由于慢性溃疡性非肉芽肿性空肠回肠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而且病程严重并且发展较快,患者多死于并发症。所以通常确诊后应尽快选择手术治疗,预后会更好。
抗生素治疗对慢性溃疡性非肉芽肿性空肠回肠炎无效。目前,已知泼尼松对病人的病情缓解能有一定作用,但是长期效果未知。但是泼尼松长期大量服用容易引起库欣式综合征,如伴有肝肾功能不良的患者,不建议长期大量服用。
目前而言,行肠道部分切除术切除溃疡或狭窄的肠是延长生存的最佳机会。需要注意的是,术后患者可能出现腹胀、腹痛、肠鸣音亢进等肠粘连表现。
鉴于病人会伴有低蛋白血症,建议可以补充白蛋白。
轻度腹泻者需要予以口服补液,如患者因为长期腹泻导致水电解质酸碱失衡,可给予静脉补液。如果出现发热症状,表面肠道出现感染,可予以抗生素治疗。
通常患有慢性溃疡性非肉芽肿性空肠回肠炎的病人预后不佳,多数会由于并发症在1~5年内导致死亡。患者在行手术治疗恢复出院后,建议一个月内复查和复诊,密切留意其他并发症的出现。
目前已有文献证实通过手术治疗可获得一个不错的预后。
经过正规治疗,可延缓患者发生持续性顽固腹泻的时间,但该病预后差,大部分患者在发病1~5年内死亡。
手术治疗后一个月内复查血常规等项目,然后三个月复诊,密切留意其他并发症的出现。
慢性溃疡性非肉芽肿性空肠回肠炎的病人伴随长期腹泻、消瘦等恶病质,饮食上多补充流质、矿物质、蛋白质,同时需忌食用一些油炸、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及戒酒。
忌吃油炸、油煎食物,少食动物内脏、蟹黄、虾子、鱼子等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并且需要戒酒。
不建议食用会导致胃肠道消化负担的食物,包括一些比较坚硬的食物。
患者术后通常禁食三天,然后予以流质和半流质饮食,大约两周后,肠道功能慢慢恢复后可正常饮食,但是建议多食用富含纤维素和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
慢性溃疡性非肉芽肿性空肠回肠炎患者的护理以让患者保持良好心态,足够睡眠为主。通常长期的消耗会导致病人情绪的郁闷,建议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
了解泼尼松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指导病人正确服用。
如果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予以适当运动,较严重的患者建议卧床。
对腹泻次数、体温、腹痛程度进行检测,方便医生更好掌握病情发展的走向。
鉴于此病的病程较长,所以需要对病人给予心理疏导,让病人保持一个良好健康的心态。
患者行肠道部分切除术后,会予以置管引流,所以术后需要密切注意引流管的通畅,记录引流量。术后第一天的引流量不可超过300ml,如引流液体过多,需要马上告知医生。
由于慢性溃疡性非肉芽肿性空肠回肠炎病因不明,但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预防疾病发生,或避免疾病进一步加重有益处。
建议患有不同程度腹泻的患者及早就医,方便疾病早期筛查,确诊和治疗。
合理膳食,三餐规律。
适当运动,如果已经发现有腹痛症状时,不可行过度剧烈的运动,以免加重病情。
注意不要过度疲劳,同时性生活不能过度,这些都是诱发慢性溃疡性非肉芽肿性空肠回肠炎的因素。
如果是生育年龄的女性,建议在疾病得到治疗后再考虑怀孕,因为怀孕会加重疾病。
保持良好的心态、舒畅的心情,过度紧张压力大都会给肠道带来刺激。
4865点赞
[1]陈治水.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新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30(1):104-109.
[2]郑红斌.溃疡性结肠炎全球发病情况分析[J].中华消化杂志,2001,21(4):242-243.
[3]陈锦团,杨春波,柯晓.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中医药信息[J],2007,24(2):7-10.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