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组胺酸血症为先天代谢异常疾病之一种。由于患者体内组胺酸酶缺乏活性,使组胺酸代谢受到阻碍,无法转变成犬尿酸/尿刊酸,导致血中组胺酸上升。在哺乳动物中,组胺酸酶主要表现于肝脏与皮肤。
分为良性非疾病的亚型和异常亚型:
部分的患者只有高组胺酸的现象,而没有其它的症状;
智力障碍与语言方面的问题,但目前认为这些患者的的智力障碍可能与此症无关。曾有报告指出,组胺酸血症患者可能合并有神经学与身体方面的异常,包括小脑运动失调、脑水肿、情绪不安、身材矮小等。
高组氨酸血症主要是组氨酸酶缺陷导致一些列代谢障碍。主要为组胺酸代谢受到阻碍,无法转变成犬尿酸/尿刊酸,导致血中组胺酸上升。
一方面造成生理情况下组氨酸脱氨生成尿刊酸的代谢途径受阻,引起组氨酸积聚,组氨酸浓度显著升高,同时脑脊液组氨酸浓度也升高,尿中组氨酸的量增多;另一方面引起其他低效率代谢路径的活跃,在各种替代途径中,以组氨酸的转氨、甲基化和乙酰化居多,但未发现组氨酸脱羧产物的增加。大量的组氨酸旁路代谢产物咪唑丙酮酸、咪唑乳酸和咪唑乳乙酸等从尿中排出。
国外资料显示,西方国家发生率为1/8600~1/180000,亚洲地区日本发生率特别高,为1/9600。
本病好发于有本病病史父母的后代。
高组胺酸血症患者体内组胺酸酶缺乏活性,导致血中组胺酸上升,会使其出现智力低下、语言方面障碍等情况。而且对于患儿听力虽无影响,但会有警觉记忆力障碍。
部分患儿可存在智力低下,表现为精神运动和总体落后、语言障碍、他的临床表现包括情感障碍、认知困难,以及生长迟缓、身材矮小,孤独症、反复呼吸道感染和异位性皮炎等。
语言障碍为本病的突出特点,患儿听力正常,但有听觉记忆力障碍,措辞、造句困难和构音错误。
当发现精神运动和总体落后、语言障碍等症状,考虑是高组胺酸血症时,需要及时就医完善相关检查。
新生儿足跟血筛查发现本症需要及时就医。
发现精神运动和总体落后、语言障碍、临床表现包括情感障碍、认知困难时,应及时就医。
已经确高组氨酸血症的患者,若见感染或惊厥等急症时,应立即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儿科就诊。
出现智力障碍、惊厥等并发症可神经内科就诊;出现语言清障碍、情感障碍、认知困难可到精神心理科干预治疗。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语言清障碍、情感障碍、认知困难等)
母亲妊娠期是否服用药物?接触过放射性物质?
患者生长发育史、喂养史、智力发育等情况是否正常?
往有无其他的病史?(手术、外伤、感染等病史)
有无家族性肥胖病史等?
血液测定:测定血中组氨酸浓度,可能持续增高。
尿液中组氨酸含量增高和咪唑丙酮酸排出量增加。
测定皮肤、肝脏的组氨酸酶活性可进一步确诊。
依据色谱法检查出皮肤缺乏犬尿酸和尿三氯化铁试验呈灰绿色反应,血及尿中组氨酸浓度升高及咪唑类异常代谢产物增多是组氨酸血症的确诊根据。血液中常达290~420μmol/L(4.5~22.0mg/d1),为正常值70~12μmol/L(1.1~1.9mg/d1)的4~10倍;尿液中组氨酸的排出量约为正常人6~10倍,可高达27mmol/g肌酐(正常人<2mmol/g肌酐);脑脊液中组氨酸为48~142μmol/L,为正常值13μmol/L的3倍以上。
患者反应迟钝,生长发育迟缓等临床表现。可有叶酸增高,血串联质谱显示,组氨酸增加,尿代谢分析结果正常,基因测序可发现致病突变基因可鉴别。
本病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多主张从早期开始,积极治疗可有效改善病情。
低组胺酸饮食:以降低血中组胺酸浓度,无明显症状可正常饮食。
组胺酸血症患者的个别差异性大,目前对于疾病采取症状治疗,视患者的状况决定是否需要早疗及复健等介入,以帮助其得到良好的预后。
将组胺酸酶装入胶囊内,以保护组胺酸酶的活性不被破坏,在invitro的实验中,可以代谢大量的组胺酸,但研究尚未发表结果。
暂无明确手术方法进行本病治疗。
本病预后与治疗是否及时有关。如果早期就开始干预,生长发育所受影响不大,预后比较好。如果没有及时得到治疗和饮食控制的患儿会发育迟缓、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甚至影响智力发育,而且这些发育异常是不能逆转的。
本病不能治愈,但需要积极治疗改善预后。
本病及时治疗一般不影响自然寿命,若不及时治疗,会影响自然寿命。
长期定期随访,有条理以及持续的随访会增加患者与医务人员的互动,增进医务人员对患者具体情况、患者未来医疗需求的了解,并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建议采用低组胺酸饮食,以降低血中组胺酸浓度。不过饮食治疗的功效仍有争论,99%的患者若无其它症状,不需要特别的治疗。
忌高组氨酸食品:食物中含有蛋白质的就含有组氨酸,比如海鲜、羊肉、辣椒、洋葱、动物血液等,都含有大量的组胺成分。
科学喂养:婴儿期可母乳喂养幼儿期添加辅食以淀粉、蔬菜、水果等低蛋白饮食为宜。
防寒保暖,尽量不要受寒冷刺激,增强抵抗力。
生活中有很多家庭讳疾忌医,不愿意提供家族病史,患儿家庭应该协助医生制定饮食方案,提供有关遗传的咨询。
高组氨酸血症的预防措施包括禁止近亲结婚,及时进行遗传咨询等。
因近亲结婚的子代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也会显著高于一般人群。
很多的遗传病如果在备孕时进行干预,那么新生儿就可以不受到此类问题影响。备孕期做好预防工作,是从根本解决父母遗传疾病致生育先天性缺陷儿的重要手段。
备孕前行健康检查全面排查家族遗传性病史夫妻。
早检测、早发现、早治疗是对此类疾病最好的干预手段。
4807点赞
[1]Attia M S.Nano optical probe samarium tetracycline complex for early diagnosis of histidinemia in new born children.[J].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201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