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并指多指畸形(SPD)是一种以肢端发育异常为主要特征的遗传性疾病,多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其典型临床表现为手指和脚趾受累,两指(趾)间由蹼相连,不能分离并指的蹼中可合并有骨性多指。该疾病为并指畸形的一种分型,是较为常见的手足部先天畸形之一。可影响患儿手足部功能及外形美观,可通过手术进行正畸治疗,最大程度恢复手足部正常外观及功能。
根据致病基因不同,可分为SPD1型、SPD2型以及SPD3型,SPD2和SPD3两种类型极少出现,患者主要为SPD1型,而SPD1按表型常见程度可分为两类。
为手指或脚趾骨性融合。
手指、脚趾出现皮肤融合性并指。
先天性多指并指畸形是一种基因变异导致的畸形,由相关致病基因突变引起,并通过染色体遗传给下一代。胎儿在孕早期受到外界因素如病毒因素、放射因素、药物因素等的影响都可能导致手指、脚趾分化障碍,从而产生畸形。
主要是由于位于第2号染色体的HOXD13基因突变,是目前最常见的导致并多指畸形的基因突变。HOXD13基因上的多聚丙氨酸链异常的延展突变是导致典型先天性并指多指表型的主要原因。
如母亲在孕期感染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梅毒等都有可能诱发畸形。
父母接触过电离辐射或其他容易导致染色体突变的射线。
母亲在孕期服用一些禁忌药物,如反应停、抗癌药等,或在孕期抽烟、饮酒等都可能诱发胎儿发生并指多指畸形。
多见家族遗传,已有的研究报道中患病家系中大多有HOXD13基因的多聚丙氨酸链的延长存在,而且临床表现多变。全国2011~2017年报告的多指(趾)并指(趾)总体检出率为12.93/万~16.43/万,已经发布的研究均发现男性新生儿的检测出率均高于女性新生儿。
有该疾病显性遗传基因的家族成员。
父母接触过放射线者。
母亲孕期感染病毒者。
母亲孕期不恰当用药者。
绝大多数患者表现为3、4手指和4、5足趾并指(趾),带有不完全或完全的指(趾)的重复。可合并发生指侧弯、指弯曲、掌骨及腕骨的融合。少数患者手部也合并有异常的掌纹,甚至伴有尿道下裂的表现。
典型先天性并指多指畸形:并指(趾)多指(趾)。典型临床表现为3、4手指和4、5脚趾并指(趾),并可合并有骨性多指。
变异型先天性并指多指畸形:皮肤融合性并指。3、4手指皮肤融合性并指,或3、4、5手指部分皮肤融合性并指,4、5脚趾或2、3脚趾皮肤融合性并趾。
典型先天性并指多指畸形:其他部位畸形。部分患者有掌骨重复畸形伴分叉,少数复杂严重的患者发育错乱,累及所有指骨、掌骨。
变异型先天性并指多指畸形:其他指(趾)畸形。5指斜指、屈指、短指、关节粘连,4或5趾过长,或5趾短趾。
影像学检查常发现远节指骨间的融合、重复或Y型分叉,可严重影响手指、手掌正常功能。
严重的患者手部也合并有异常的掌纹,甚至伴有尿道下裂的表现,造成尿道口位置异常,阴茎弯曲,不能正常排尿等现象。
先天性并指多指畸形的治疗主要是通过手术进行进行指(趾)分离及切除,一旦发现胎儿手足出现并指(趾)、多指(趾)应立即就医,通过X线片等影像学检查确定具体患病情况,以确定治疗方案。预防应加强产前检查,远离高危诱发因素。
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及时就医:
产检时发现胎儿手、足发育异常。
婴儿出生后肉眼发现并指(趾)、多指(趾)现象。
优先考虑去儿外科、骨科就诊。
家族是否有遗传史?
母亲在孕期是否接触过射线或危险化学品?
母亲在孕期服用过哪些药物?
母亲在孕期是否有吸烟、饮酒行为?
其他部位是否也存在畸形?
用于检查母体内胎儿情况,通过超声影像特征能够较为准确地判断胎儿手、足发育情况,能够提早发现是否存在畸形情况,是提高胎儿畸形诊断率的重要途径。
手部结构复杂、神经血管密集,通过X线片可以地判断畸形状况,提供较为准确的解剖部位,指导手术方式,最大程度恢复手部功能及美观。
孕期定期进行产检,一般可及时发现胎儿的先天性并指多指畸形。
肉眼直接可见并指(趾)多指(趾)发生,即可就医。
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短指并指,最常见的表现为三节或两节短指并指。腕骨融合,前臂发育不良,拇指及虎口发育不良,影像学表现多样,中节指骨常常短小。常伴有单侧臀肌发育不良、肩胛骨发育不良、漏斗胸等。
又称尖头并指畸形,特征表现为颅缝早闭,面中发育不良,多个手指复杂并指(趾)。除了特征性的手部畸形外,上肢还表现为肩、肘畸形,手畸形的程度和颅面畸形程度为逆相关。
先天性并指多指畸形的治疗主要是通过手术进行进行指(趾)分离及切除,最大程度恢复手、足部功能及外形美观。
该疾病暂无药物治疗。
根据畸形的情况,灵活运用“Z”成形原理,将多余指(趾)皮肤用于覆盖分离的并指,骨性并连时,切开并连骨质,将并连皮瓣覆盖一侧,同时筋膜下皮瓣覆盖另一侧,筋膜瓣表面植皮,累及指间关节处时重建侧副韧带。
严重并指多指畸形,存在内在肌指点异常,手术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行肌腱止点重建,重建掌横韧带。
存在指骨力线异常时需截骨矫正,部分严重多指并指畸形存在三节拇、纵向括弧型骨骺等结构的斜指畸形,需要截骨矫正力线。出现掌骨融合时,可通过截骨方案进行治疗。
术后瘢痕疙瘩早期干预,瘢痕疙瘩是继发于术后皮肤损伤后,胶原过度沉积形成的真皮纤维化疾病,其病变范围超过原切口、原形态,呈肿瘤样侵犯,临床称之为良性真皮肿瘤,其早期干预方法有以下几种:
包括在瘢痕组织内进行5-氟尿嘧啶和类固醇类局部注射的标准方法。研究发现,低剂量甲氨喋呤联合叶酸注射,可以对瘢痕组织生长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需要在出现瘢痕增生征象时及早进行。
包括激光及其他相关治疗,强脉冲激光、595nm脉冲染料激光的波长在血红蛋白的吸收峰范围,可以减少瘢痕供血,起到去红作用,适用于比较肥厚的增生性瘢痕或瘢痕疙瘩。
将光纤导入瘢痕内部,直接的光热作用能够更加有效地发挥作用,促使瘢痕消退。
对指璞采取压力治疗应术后早期开始,使用能对指蹼施加轴向压力的支具,可有效减少瘢痕疙瘩形成。
大部分患者经手术后,都可恢复手部正常功能,但会通过基因遗传给后代,成为下一代发病的高危因素。
大部分患者通过手术正畸治疗,可最大程度恢复手部功能及外形美观。
先天性并指多指畸形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术后出院后观察患儿状态,遵医嘱术后1个月复诊或定期复查,一旦有手术部位不适、瘢痕疙瘩等情况需及时就医。
建议进食猪蹄、皮冻等,补充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多食动物肝脏、鱼肉、瘦肉等,此外还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忌辛辣食品、忌海鲜发物等,以免影响术后创口的恢复。
由于手术患者年龄偏小,要尽可能进行情绪安抚。术后加强饮食护理、心理护理,保持有效固定,预防感染并逐渐进行功能锻炼。
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观察伤口有无红肿及渗出,发现可疑感染征象及时就医。
拆线后逐渐进行运动练习,使其掌握正确的功能锻炼方法,定时锻炼,以免过度锻炼引起切口裂开,,最大限度恢复患指功能,此外,术后持续的、正确的弹性夹板固定和功能锻炼,对于手的功能恢复亦是极为重要的。
遵医嘱术后1个月复诊或定期复查,一旦有手术部位不适、感染、瘢痕疙瘩等情况需及时就医。
积极进行孕期的定期产检有助于提早发现病情,备孕期间及孕期夫妻戒烟戒酒,不接触有致畸性的放射线,不乱用药物,合理膳食,增强体质,预防病毒感染。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应在备孕前积极询问专业医生,通过基因检测等方法预判胎儿畸形的可能性,做到提早应对。
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显著提高了胎儿畸形诊断的准确性,定期的产检即可做到早期筛查出胎儿畸形,有家族遗传史的可通过基因检测等方法进行产前预判。
科学合理备孕,备孕期及孕期遵医嘱合理服用叶酸,合理膳食,增强体质,预防孕期感染性疾病。
孕期严格戒烟、戒酒。
远离电离辐射等容易导致胎儿畸形的物理射线,不接触可能有致畸风险的危险化学物品。
4609点赞
[1]王斌,高伟阳等.先天性并指畸形诊疗的专家共识[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17,13(6):303-309.
[2]张志强,夏贤生等.遗传性并多指家族的致病基因及产前诊断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5,23(6):16-18.
[3]刘志祥,刘雨.2011-2017年广东省河源市多指(趾)并指(趾)流行状况分析[J].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19,10(2):80-83.
[4]王秀红,王秀艳.先天性多指并指畸形的临床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1):1847.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