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尺桡关节是指桡骨远端围绕在尺骨远端的旋转关节,其稳定性由下尺桡掌侧韧带、下尺桡背侧韧带及三角纤维软骨盘所维持。当有直接或间接暴力所致结构破裂时,可使尺骨突向背侧或掌侧脱位,遂称为下尺桡关节脱位。临床表现为腕部疼痛、尺骨远端弹性隆起、腕部肿胀以及屈伸旋转活动受限,严重者可并发三角软骨损伤及下尺桡关节关节炎。
下尺桡关节脱位的主要病因是手腕扭伤和过度用力,好发人群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桡骨远端畸形愈合者以及体力劳动者,用力不当时也会诱发下尺桡关节脱位。
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意外摔倒时手撑地,容易造成下尺桡关节脱位。
忽然提起重物,使腕关节过度向背侧或桡侧屈曲或强力旋转,容易导致下尺桡关节脱位。
长期从事办公室工作的人经常使用腕部,造成经常一个姿势,时间长了则会造成腕部肌肉紧张,造成腕部疲劳,当用力不当时容易造成下尺桡关节脱位。
本病较为常见,占前臂骨折脱位的7%。好发人群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桡骨远端畸形愈合者以及体力劳动者。
类风湿关节炎以关节病变为主,关节破坏造成下尺桡关节脱位。
因畸形愈合后尺桡关节稳定性差,更容易发生下尺桡关节脱位。
体力劳动者意外暴力扭伤腕部,容易造成脱位。
下尺桡关节脱位的临床表现为腕部疼痛、弹性隆起、腕部肿胀以及活动受限等症状,严重者可并发三角软骨损伤及下尺桡关节关节炎。
局限于下尺桡关节及尺骨茎突处,旋转及尺偏时加剧。
与健侧对比,可见尺骨小头向背侧或掌侧隆起,压之复位,抬手即弹回原处。
一般肿胀程度较轻。
因疼痛患侧前臂旋转及尺偏,活动明显受限,伴有三角软骨损伤时尤甚。
过长、过短的尺骨小头,长期挤压纤维三角软骨等结构,导致其退行性变化造成三角软骨损伤,呈现腕部疼痛和腕关节活动受限等。
未达到正常复位的下尺桡关节存在关节畸形,关节畸形又引起关节软骨退化损伤,呈现进展性的腕部疼痛、肿胀以及活动受限等。
当下尺桡关节脱位患者出现腕部外伤造成腕部疼痛、肿胀、弹性隆起以及活动受限时,应立即去医院就诊。向医生详细交待病情,尽快明诊断,对症治疗。医生通过患者的病史以及临床症状和检查结果确诊本病。本病要与腱鞘炎、腕关节扭伤相鉴别。
患者出现腕部疼痛、肿胀、弹性隆起时应及时就医。
患者出现腕部活动受限时应立即就医。
患者优先考虑去骨科就诊。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
因为什么原因造成的腕部疼痛?
从事什么工作?是否经常使用腕部?
之前做过什么处理?
之前用过什么药物吗?
从发病到现在多长时间了?
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及症状、体征,同时对患者进行触诊来初步判断脱位程度。
应双侧对比,便于观察及判定。正位X线可见尺桡骨远侧关节间隙增宽。侧位X线显示尺骨头向掌侧或背侧突出,可以明确诊断下尺桡关节脱位。
根据腕部疼痛、肿胀、弹性隆起及活动受限等初步诊断下尺桡关节脱位。
X线检查从正位看桡骨远侧关节间隙增宽,侧位看尺骨向掌侧或背侧突出。
腱鞘炎可能是最常见的腕痛疾病之一,发好部位常在腕桡侧,影像学下尺桡关节对合无异常,而下尺桡关节脱位显示尺桡骨远侧关节间隙增宽,可以通过相关影像学检查来鉴别。
运动或工作时发力不当,或长时间频繁、重复腕关节活动,出现疲劳性损伤,表现为腕关节肿痛及活动障碍,影像学下尺桡关节对合无异常,而下尺桡关节脱位显示尺桡骨远侧关节间隙增宽,可以此鉴别。
下尺桡关节脱位的治疗目的是减轻疼痛,恢复旋转功能以及恢复关节稳定性,尽早发现,尽早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适用于减轻组织炎症、肿胀以缓解疼痛,一般用于解热镇痛的剂量很少引起不良反应。长期大量用药时较易出现不良反应。血药浓度愈高,不良反应愈明显。对本品过敏者和3个月以下婴儿禁用。
为解热镇痛类,对于缓解下尺桡关节脱位引起的疼痛有良好的作用。不良反应有对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类消炎药过敏者对该品可有交叉过敏反应。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不宜用。
手术治疗手法复位失败者,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陈旧性脱位遗留慢性腕部疼痛者,可行尺骨头切除术。切开复位手术首先尝试修复韧带,如果不能直接修复韧带并且骨骼结构正常,没有骨性关节炎者,则选择重建远端尺骨韧带。
视下尺桡关节脱位损伤的严重程度来通过手法整复进行复位,新发下尺桡关节脱位治疗相对简单且疗效好,早期主张保守治疗。根据脱位方向,行针对性复位(背侧脱位则旋后复位,掌侧脱位则旋前复位)。
外固定方法采用石膏固定,如头三周超肘、超腕固定,后三周改为短臂仅超腕固定。
下尺桡关节脱位若及时治疗、及时复位,则预后良好,若严重并发三角软骨损伤及下尺桡关节关节炎,则预后不佳。
本病一般经及时治疗、及时复位都可治愈。
本病一般不影响患者的生存期。
本病患者未达到正常复位的下尺桡关节可造成关节畸形。
患者一般在治疗后1个月复查双腕关节正侧位X线检查即可。期间一旦复发,应及时就诊。
术后患者应加强影响,多食用高蛋白、维生素等富含营养的食物,如鸡蛋、牛奶、新鲜水果和蔬菜,有助于恢复。
少食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的食物,如火锅、烧烤等。
下尺桡关节脱位患者日常生活中应避免腕部承重,石膏复位固定期间不要活动。同时定期复查,合理用药,要视情况而定做适当的功能恢复。
注意避免腕部承重,避免腕部扭伤及用力过度损伤。
术后患者注意保持伤口创面的清洁、干燥,定期换药,避免感染。
石膏复位固定期间需注意肩、肘及手指等非制动关节锻炼。
定期复查,合理用药,同时去医院换药,保证伤口的清洁,防止感染。
去除固定后,也要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促进腕关节的功能恢复。
患者要定期复查双腕正侧位X线检查。若仍显示脱位,仍需住院观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本病易复发,所以一旦发现类似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不然脱位一次,症状加重一次,如此会损伤腕部周围的组织。
下尺桡关节脱位的预防关键是避免腕关节承重和过度用力,因此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活动关节,促进血液流通,保证身体灵活度增加。
减少腕部扭伤的一切危险因素,注意安全。
避免腕部过度用力及过度负重。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活动关节,促进血液流通,增加身体灵活度,降低扭伤概率。
对于腕部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比如风湿病或骨折,应特别注意腕部过度负重。
在厕所或者厨房尽量穿防滑拖鞋,避免摔倒。
4472点赞
[1]陈孝平,汪建平.外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刘玉村,朱正纲.外科学:普通外科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3]裴福兴,陈安民.骨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4]李玄,彭力平.骨伤科诊治要诀[M].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46.
回复快